每次回家,都會收到父母滿滿的愛,母親每次都會準備很多菜,看著我們把這些食物吃完。母親總說能吃是福,讓我們多吃點,平時上班太辛苦了,吃點好的補補。但是能吃真的是福嗎?最近總聽別人講吃得越飽,死的越早,真的嗎,是否有科學依據。看看權威研究結論。
其實這個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根據近期德國科學家的一個研究顯示,限制小白鼠的進食量,所生存的時間會有所延長,實現是通過限制小白鼠所進食的量,和不控制小白鼠進食的量來比較的,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越早限制飲食越好,對於一些老年小白鼠,如果之前有隨意進食的習慣,老年後即使是限制飲食,還可能存在記憶效應,從而小白鼠體內脂肪組織的活性和免疫限制飲食的小白鼠差不多。通過該研究,研究人員認為,控制飲食對身體有益,而早期控制似乎效果較好。該研究發表於《自然》的子刊Nature metabolism上。此外在美國,有研究人員用猴子作為實驗對象,發現吃飽的猴子,比只吃七八分飽的猴子,易出現肥胖,高血脂,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等疾病,而且死亡率也較控制飲食的高。研究中控制飲食的猴子,在十年後,比較苗條健康,活蹦亂跳,精力充沛。該研究發表於2009年《長壽》中。
吃得越飽,對健康有哪些危害?
1、肥胖:當我們經常性地吃很多,攝入能量較多,一部分用於身體所消耗,還有一部分轉化成脂肪儲存在體內,長期以往容易形成肥胖。而肥胖對人體來說,是很多疾病的高危因素,例如脂肪肝,膽囊炎,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
2、胃病:我們吃的食物都是會到達胃內,進行消化和吸收的,而吃得過多,經常性的暴飲暴食,容易增加胃的負擔,影響胃功能,而且攝入的食物較多,胃內容易產生較多的胃酸,對胃黏膜形成傷害,而且長期以往不易於黏膜的修復,易造成胃潰瘍,胃穿孔等疾病的發生。還有研究顯示,當一個人的胃總是吃得過多,像氣球一樣被充滿了氣,長期以往容易造成胃與食管的交界處鬆弛,胃內的食物易反流至食管,造成反酸,燒心,嘔吐等現象,易患有胃食管反流的現象。出來胃方面,可能還會引起腸梗阻,腸癌等腸道疾病。
3、急性胰腺炎:這個疾病與我們所說的闌尾炎不同,不是細菌感染造成的,是一種化學性引起的炎症,胰腺中含有一種胰腺消化酶,通過某種方式激活後,具有消化作用,但是如果吃得過飽,消化酶被異常地激活,可能會消化胰腺本身,從而造成炎症。
4、削弱大腦功能:早些年有科學家研究顯示人體所攝入的熱量,跟記憶力有一定的關係,長期高熱量的飲食可能會增加記憶力減退的機率,而且可能會誘發認知障礙,削弱大腦的功能。經常暴飲暴食的人,年紀大了後患有老年痴呆的風險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