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越飽,死得越早」,有科學依據嗎?如何飲食才能健康長壽

2020-12-05 騰訊網

坊間和網上都流傳著一種說法,人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吃得越飽,死的越早,誰先吃完誰先走,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限制飲食真的能延長壽命

科學家準備了兩組果蠅,第一組給它們吃的飽飽的,第二組進行飲食限制,結果發現第二組果蠅的壽命,明顯比第一組要長。所以,限制飲食能延長壽命。

這時候有人會說,果蠅和人差得遠,這個結論太過武斷。

科學家又準備了2組小白鼠,進行同樣的試驗發現,限制飲食的小白鼠不僅壽命延長,出現各種疾病的機率也大大降低。

這時候又有人說,老鼠和人相差也很遠,這個結論不可信。

科學家不惜重金開始用恆河猴做實驗,恆河猴的生命周期一般在20年,實驗進行了20年之後,限制飲食恆河猴的死亡率,要比不限制飲食的低很多。

恆河猴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在93%左右,可見限制飲食真的能延長壽命。

限制飲食延長壽命並不絕對

既然科學家說飲食能延長壽命,但事實勝於雄辯,我們身邊有很多人,胃口非常好,每天大魚大肉吃著,天天紅光滿面,依舊能活到90歲,這又怎麼解釋呢?

後來就有新的科學家提出質疑,並對上邊的實驗進行升級,他們選取160種果蠅進行實驗,發現在限制飲食的情況下,只有97%的果蠅壽命會延長,剩下的3%壽命反而會變短。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限制飲食能否延長壽命,這件事並不絕對,和基因還有很大關係。

經常吃太飽對身體並不好

說句實在話,影響壽命的因素有很多,運動、飲食、心情、環境、習慣等等,單純研究飲食和壽命的關係,意義真的不大。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經常吃太飽對身體真的不好。

經常吃太飽會超出胃腸道消化能力,引起很多消化道疾病,比如消化不良、腹脹腹痛,甚至是胰腺炎等嚴重的消化道疾病。

另外肥胖、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很多代謝相關疾病也會找上門來。

「吃飯七分飽」就是限制飲食

如果上邊的動物實驗不可信,那經過中國幾千年文明實踐,總結出的養生經驗「吃飯七分飽」,你總該信三分吧?

吃飯七分飽的說法由來已久,表達的意思就是要限制飲食,怎麼才算七分飽呢?

七分飽是一種主觀的感覺,胃裡並沒有感覺到滿,對食物的欲望稍微下降,吃飯的速度也會變慢,但是習慣性的想繼續吃。這時候,如果有事情打斷進食,並不會讓你覺得不滿足。

至於七分飽具體吃多少,因人而異,並沒有明確的標準,自我感覺饑飽適中即可。如果你一吃飯就控制不住,根本停不下來,那就要注意控制進食速度,細嚼慢咽。

結語

最好的不一定健康,健康的也未必不好;有人天天吃青菜,有人頓頓吃燒烤;有人花2小時做飯,有人用2分鐘煮麵。科學不斷在變,但不管怎麼變,也無法改變一個真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每天吃很多,並沒有感覺不適,那要不要限制飲食,你說了算。如果你每天吃得很多,吃撐了又會覺得不舒服,一定要儘快打住,堅持「吃飯七分飽」原則,生活將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相關焦點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偽科學還是有依據?看看權威研究結論
    母親總說能吃是福,讓我們多吃點,平時上班太辛苦了,吃點好的補補。但是能吃真的是福嗎?最近總聽別人講吃得越飽,死的越早,真的嗎,是否有科學依據。看看權威研究結論。其實這個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根據近期德國科學家的一個研究顯示,限制小白鼠的進食量,所生存的時間會有所延長,實現是通過限制小白鼠所進食的量,和不控制小白鼠進食的量來比較的,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越早限制飲食越好,對於一些老年小白鼠,如果之前有隨意進食的習慣,老年後即使是限制飲食,還可能存在記憶效應,從而小白鼠體內脂肪組織的活性和免疫限制飲食的小白鼠差不多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偽科學還是真靠譜?都說飯吃七分飽,多飽才算?答案是......
    「吃什麼、怎麼吃」,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有句老話說:「吃得越飽,死得越早」,但也有人經常大魚大肉,卻依然非常健康,活到了九十歲。那麼,「吃得越飽,死得越早」到底靠不靠譜,怎麼吃才健康呢?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nature》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Nature》子刊《Nature Metabolism》近期刊載了一篇研究。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權威專家做過的試驗,讓吃貨看懵了
    這種說法在養生界得不到認可,甚至在還有反對的聲音,比如「吃得越飽,死得越早」」「人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那麼誰說的對呢?權威專家做過實驗,給出了答案。最開始科學家準備了2組果蠅,第一組每天吃得很飽,第二組進行飲食限制,實驗表明進行飲食限制的果蠅,活得明顯比第一組要長;後來科學家又用小白鼠做實驗,結果依然是限制飲食的小老鼠壽命長,而且比不限制飲食的更健康,患病風險更低;這個時候有人提出質疑,說果蠅、小老鼠的結構跟人體相差甚遠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真靠譜還是偽科學?權威研究來了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真靠譜還是偽科學?  總體而言,無論在哪個國家,人類都將越來越長壽。  是什麼在影響我們的壽命?通過分析1990年~2016年的全球疾病負擔數據,研究人員發現,除了菸草、心血管疾病等風險,飲食也是重要因素。  「少吃點」的飲食理念,在科學界幾乎沒有爭議,那怎麼吃、從什麼時候開始少吃才有效?《Nature》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
  • 《Nature》子刊文章明確飲食限制機制,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有句老話說:「吃得越多,去得越早」,因此很多人都奉行清淡的飲食,但是很多人也說有很多老年人都喜歡吃大肥肉,但是也經常紅光滿面,那麼這句話是不是謠言呢?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呢?近期,《Nature》子刊刊載了德國普朗克研究所的最新研究報告,明確了熱量限制的科學依據。
  • Nature子刊:吃得越飽,死得越早
    我們如何才能在年老體邁時保持健康和儘可能延長壽命?現在,研究衰老的科學家們已經給出了簡單的答案:少吃點兒!常言道,千金難買老來瘦。成年期的飲食限制可以大大延長壽命,改善不同物種的代謝健康。但什麼時候開始改變飲食才能收穫這種終生的益處呢?
  • 網上有說,人一生只能吃9噸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有依據嗎?
    最近從一個朋友從那裡聽到的一個網上傳言,說吃的越飽死的越早,而且還挺有科學精神的,給出了一個精確的數字說明,人的一生只能吃9噸的食物,誰先吃完誰先走。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先說結論吧,如果從吃與壽命這層關係來說,這個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曾經一個德國科學團隊,在《自然》雜誌裡曾經發表一篇論文。論文講的就是動物攝食的數量是否對其壽命與健康的影響,當然拿來研究的動物是小老鼠。
  • 男人刮鬍子的頻率影響壽命,有科學道理嗎?鬍子真的越刮越多嗎?
    所以,人們就想知道這個說法,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能不能相信。男人刮鬍子的頻率,會影響壽命真的有道理嗎?在生活圈流傳,不是每天都刮鬍子的人,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很多。而頻繁刮鬍子的男人,壽命會比較長,所以流傳出男人壽命受刮鬍子頻率影響的說法。不過這種說法,根本沒有科學道理,雖然鬍子是男人特有的象徵,但是也有女人會長鬍子。
  • 黃芪泡水能長期喝嗎?觀念要改了,不吃才更健康!
    是藥三分毒,藥物使用要有嚴格的依據。我們要明白三個問題:黃芪是一味中藥,是藥三分毒,不可以亂吃。藥是治病的,一個藥方對應一種病症。雖然藥書上寫了黃芪的功能和主治,但是你怎麼能確定,你得的這種病就是黃芪治的這種病呢?中藥應用,一方面要嚴格控制用量,一次用多少克,一天幾次?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用法,是單獨使用,還是和其他藥物一起使用?
  • 揭開膳食的奧秘:如何吃得科學、營養、健康?
    飲食不衛生不利於健康,飲食不合理同樣導致疾病。長期以來,中國人對食物的"色香味形"講究有餘,而對"營養"和"健康"關注不夠。重鹽、重糖、重油、重辛辣的飲食偏好,成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重要誘因。  調查顯示,近10年來,我國城鄉居民營養不良患病率下降,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顯著上升,已佔居民死亡原因的七成以上,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突出問題。  少吃主食是否可以減肥?選擇食物是否要注意酸鹼平衡?食物相剋有無科學依據?飲酒到底好不好?
  • 吃得越營養腫瘤長越快?警惕3大腫瘤飲食誤區
    原標題:吃得越營養腫瘤長越快?警惕3大腫瘤飲食誤區   惡性腫瘤即癌症,眾所周知它非常可怕,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殺手。有的人得了癌症後擔心吃的營養會助長腫瘤長更快;還有的腫瘤患者認為多喝湯比較好。其實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非常不科學。腫瘤患者應該如何飲食,多吃哪些食物比較好?
  • 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外,還有這兩個原則
    一日三餐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關係著身體的健康,科學合理的飲食,才能為健康保駕護航。飯菜吃得好健康,還可以最大程度的獲得食物當中的營養,為身體提供能量。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科學合理健康飲食呢?健康飲食:少油、少鹽、少糖外,還有這兩個原則七八分飽:民間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話「人一輩子平均吃9頓食物,先吃完的先走」。
  • 長壽的人,身上會有6個特徵,如果全都有,恭喜健康長壽
    長壽的人,身上會有6個特徵,如果全都有,恭喜您健康長壽。 首先提一個問題:您認為現代人心中最渴望的是什麼呢? 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朋友的答案,就是健康長壽。
  • 廣州亞洲美食節上,鍾南山揭秘飲食與長壽的秘密
    廣州亞洲美食節上,鍾南山揭秘飲食與長壽的秘密金羊網  作者:付怡  2019-05-17 金羊網訊 記者付怡報導:廣州是美食之都,廣州人注重吃也注重健康。廣式美食老火靚湯、煲仔飯、艇仔粥、燒臘俘獲了眾多食客的味蕾,但其實,喝多老火湯、吃多燒臘,對健康並不好。在5月17日的美食與健康養生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帶來一場名為「養生之道,莫先於食」的講座,揭秘了飲食與長壽的秘密。過飽可能引發骨質疏鬆甚至腫瘤鍾南山首先提出一個問題:是什麼在影響我們的生命長度?
  • 研究稱:食量減少1/3,壽命延長20年,是真的嗎?挨餓使人長壽?
    俗話說得好:「吃飯七分飽,健康活到久」。這話說得也並不是沒有道理,在現在美食「橫行」的生活中,許多的人都喜歡暴飲暴食,而且有的還喜歡吃夜宵。長壽與健康一直是人類永不過時的追求。因此,國外還有研究了一些動物,例如小鼠、猴子、蒼蠅等,研究表明,少吃可以增壽。
  • 吃哪些蔬菜會致癌?吃得越多,致癌能力越強,千萬別大意
    癌症,在當前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一不小心就會要人命,很多人查出問題,號啕大哭,後悔查出來晚了,更疑惑自己怎麼就得癌了?事實上,造成這個情況發生,與飲食有很大關係,這也是人們普遍談及的病從口入,吃了致癌物,想不得癌估計都很難,那麼哪些食物有這樣的性質呢?希望你別大意。
  • 科學生活:低熱量飲食對健康有啥影響?
    近日,由外國科學家朱莉·馬蒂森領導的研究小組,以生命體徵最接近人類的獼猴為實驗對象研究「低熱量食物是否能夠長壽」的實驗,在歷經了23年之後終於有了結果,實驗表明,採取低熱量飲食的獼猴較為健康,但是並沒有比不控制飲食的猴子長壽。
  • 研究得出:吃得少,活得久?是真的嗎?那麼,吃多少才算健康?
    先進的醫療條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人們的壽命,但只有保持健康的身體,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怎樣才能做到健康的長壽,合理的飲食或能達到這個目標。《柳葉刀》上面提到,飲食和健康長壽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德國的研究者通過一項研究也證明了這個理論。
  • 鍾南山:多吃牛羊肉身體好?謠言!這幾點才是鍾老的健康秘笈
    日常早餐怎麼才能吃得營養又健康呢?先來分析一下鍾老的早餐組成,模仿不了量,可以模仿結構。種類要豐富這頓早餐包含了至少8種以上的食材,以奶、蛋、豆、水果為主。主食既有麵製品,又有粗糧紅豆,做到了粗細糧搭配,可謂飲食多樣,均衡營養。早餐佔全天熱量30%,一般一個成年人早餐的熱量算下來約500千卡左右,很多人早上吃的牛奶雞蛋根本不夠。
  • 謊言總有「科學」的外衣:打破抗衰老神話 長壽卻有秘訣
    那麼在專業人士看來,到底有無長壽秘訣,對此吳海雲用了一句話:老生常談並非無依據。他介紹,上世紀40年代做過的「限制熱量飲食」動物實驗證實,限制卡路裡之後,老鼠的壽命延長50%到80%,同樣對靈長類動物實驗發現,動物的肌力、活力有明顯增加,通過「限制飲食,減少自由基」的理論得到一部分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