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和妻子已經六十幾歲,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看報紙,老王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說「吃少點,能活久一點」,看到之後立刻就和妻子分享了,妻子看完後有點不太相信,但老王覺得是真的,讓妻子以後做飯菜分量都減少一些。
現在的人均壽命和以前相比已經提高了許多,據數據顯示,我國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而其中八年是帶病生存。先進的醫療條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人們的壽命,但只有保持健康的身體,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怎樣才能做到健康的長壽,合理的飲食或能達到這個目標。
《柳葉刀》上面提到,飲食和健康長壽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德國的研究者通過一項研究也證明了這個理論。德國研究家先是對動物進行了研究,發現動物果蠅中有一種名為Sestrin的蛋白質,這種物質可以控制飲食,增加這種物質之後,果蠅的壽命延長了10%。研究者發現,Sestrin的蛋白質進入腸道之後,可以限制飲酒,降低腸道活性,延緩了衰老的速度,所以適當的增加Sestrin蛋白質,可起到延長壽命的效果。
從德國研究者的實驗可以看出,限制飲食,是有助於延長壽命的。生物研究中心對此也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持續性的限制熱量的攝入,不僅能減肥,並且衰老指數也會降低。研究人員招募了435名志願者,找出73名40歲左右的人進行試驗,一部分進行熱量限制,而一部分則為對照組。兩年後發現限制飲食組體重下降了八公斤,體脂率、能量消耗水平、胰島素等等都比對照組低,通過研究可看出,限制熱量的攝入,可降低衰老標誌物,並且也能讓人體變得更健康,所以說飲食和健康、壽命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
吃多少算健康?
限制熱量的攝入,既然對健康有利,那麼吃多少才能健康呢?很多人都存在疑問,這個「度」到底應該控制在多少上面?《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一個成年人,每天吃的穀物的量應該在250-400克之間,蔬菜類的攝入量應控制在300-500克之間,大家愛吃的水果,量保持在200-350克之間即可,不需要過多,但也不能太少。
至於很多人最愛吃的肉,也是需要控制的,不是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禽肉類攝入量應控制在40-75克之間,如果大量攝入,就可能會引起三高,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並且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不注意控制,很可能會危害到健康,或無法健康的長壽。除了這些,蛋類也需要進食,攝入的量控制在40-50克之間就行了,每一種都需要攝入,保持營養均衡,食物多元化,可滿足身體的需求。其實總的來說,就是各種食物都吃點,不要偏食,不要總是單一的吃某種食物。
想要健康長壽,除了要限制飲食之外,還有一些事項需要注意。吃飯時最好是細嚼慢咽,不要吃飯速度太快,可以在米飯當中適量的加點粗糧,慢慢咀嚼,可以讓腸胃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當中的營養。如果是遇到美食控制不了自己,不妨每頓少吃兩口,或是在進食之前先喝點湯,或是吃點水果,可以獲得一定的飽腹感,然後減少其它食物的攝入。
每一頓最好是吃七分飽,不建議吃得太飽,否則會加重腸胃負擔,長期下去,很容易變胖,使血糖升高,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剛剛吃完飯,不建議運動、用腦,因為這時候血液是集中到胃部的,在幫助腸胃消化,如果是運動或用腦,會導致胃部所需的血液不足,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總而言之,大家要學會正確飲食,正所謂「民以食為天」,只有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有助於身體的健康,身體健康了,才可能會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