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少,活得久」是偽科學還是真養生?諾爾獎獲得者找到答案

2021-01-13 消化內科支傑華

吃飯,每個人一日三餐甚至是一日多餐,吃什麼,也是每天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那關於吃的方面你了解多少呢?

都說病從口入,我們因為吃飯而引起疾病有很多,比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很多都是因為飲食引起的。最新的研究發現:飲食可以決定壽命!很多人不確定真假,而諾貝爾獎獲得者通過研究發現,減少失食物的攝入量,可以提高壽命,這一發現被他寫在Nature子刊上。

研究人員在實現的動物身上鑑定出了一種蛋白質,可以通過控制飲食,來增加身體裡這種蛋白質的含量,從而達到延長壽命的作用。進而在人類中實驗,研究人員找了435名志願者,最後確認了73位實驗對象,在持續兩年的時間內不斷的進行控制和調節,最後實驗的結果表明,長期的限制熱量的攝入,可以有效降低人體內的衰老物質,也可以顯著地改善健康水平,換句話說,就是吃得少,可以活得更久。

那到底怎麼吃才是健康的吃的少呢?以下是幾點終結,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每天保證水果、蔬菜和豆類的攝入量,根據我國的居民膳食指南上建議,成年人每天主食可以在250-400克,也就是兩個拳頭左右的重量;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分別要在300-500克以及200-350克,也就是說蔬菜加上水果的量基本是主食的兩倍。

2、主食最好是全穀物,意思就是主食要是小麥、大麥、高粱、黑米和玉米等穀類;

3、限制高脂肪和高鹽食物的攝入,這兩類的食物不僅容易增加身體的身體的脂肪水平,還會引發高血壓、高血脂等發生,導致身體出現各種的疾病,最好是用魚類、貝類替代生活中的動物肉。

4、每天可以吃一點核桃、開心果等堅果,不僅可以增加身體裡的微量元素含量,還能清除掉身體內的自由基,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5、減少日常生活中動物油和黃油的機率,可以多吃更加健康的橄欖油和菜籽油。

以上的5點就是生活中飲食的幾點總結,也就是獲得「全球最佳飲食排行榜」第一的飲食,俗稱地中海飲食。除了吃的食物要注意之外,吃飯的過程也是要注意的,每頓飯最好是吃15-30分鐘,食物要經過仔細的咀嚼才能進入腸胃,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腸道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程度,還可以減少腸胃的壓力。食物吃的時候也不要太燙,太燙會燙傷食道和胃,容易造成傷口,細菌感染的機率也就增加了,對健康是不利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每頓飯不要吃得太飽,最好是控制在七分飽就可以了,吃的太飽容易長胖,引起心血管疾病,吃得太少也不能完全提供每天的身體能量需要。

我們吃飯不是在比賽,而是一個享受食物的過程,吃完之後不要立馬運動或者是睡覺,因為這個時候血液都是集中在腸胃進行消化,要是吃完飯就運動或者是睡覺,會增加腸胃的消化負擔,時間長了,容易出現消化不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不僅可以體現一個地方的特色,也是關係到我們健康的重要因素,健康、科學的飲食方法是每個人都要學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是偽科學還是確實如此?
    很多病的產生都跟吃脫不了關係,而有些疾病又會導致癌症,威脅人們的生命。因此最近在網上就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嗎?人的壽命跟吃的關係真的有這麼大?關於吃,我們需要了解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吃得越少,活得越久,這是真的嗎?首先,我們確認一下答案,這是真的,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真靠譜還是偽科學?權威研究來了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真靠譜還是偽科學?  「少吃點」的飲食理念,在科學界幾乎沒有爭議,那怎麼吃、從什麼時候開始少吃才有效?《Nature》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  Nature: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應儘早調整飲食  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德國科隆大學、英國Babraham研究所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們用小鼠對此進行了研究,用800隻小鼠進行晚期飲食限制轉換。
  • 這些養生方法屬於偽科學,別再踩坑了!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了,許多人都開始注重起了養生,於是許多所謂的「健康專家」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甚至連保健品也數不勝數。然而這些盲目的「養生方法」是否都是正確,有人總覺得這些養生方法很好,聽起來很靠譜,但是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許多的養生方法就是都是偽科學。
  • 「吃得越飽,死得越早」是偽科學還是真靠譜?都說飯吃七分飽,多飽才算?答案是......
    「吃什麼、怎麼吃」,一直是我們關心的問題。有句老話說:「吃得越飽,死得越早」,但也有人經常大魚大肉,卻依然非常健康,活到了九十歲。那麼,「吃得越飽,死得越早」到底靠不靠譜,怎麼吃才健康呢?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nature》的最新研究給了我們答案——《Nature》子刊《Nature Metabolism》近期刊載了一篇研究。
  • 新華日報:這五個常見的養生常識,都屬於「偽科學」,別再上當了
    新華日報:這五個常見的養生常識,都屬於「偽科學」,別再上當了雖然現在我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而且醫療水平也在不斷發展,人們的養生意識也更強了,但是人們的健康指數卻沒有提高,反而在不斷下降,出現在人們身上的疾病種類越來越多,雖說大部分都能夠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 水知道答案」就是偽科學
    該實驗緣於上月初該校播放的科學紀錄片《水知道答案》。近日不斷有學者對江本勝本人的可信度提出質疑,目的並非為了教育普及知識,而是為了商業利益,純粹屬於「偽科學」的範疇。廣州小學生的「三碗米飯」實驗掀起不小爭論  新聞背景  三碗「米飯實驗」掀起爭論一片  「你美得像個天使,我真捨不得扔了你!」
  • 氡溫泉養生到底有多危險? 氡溫泉對人體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在這個人人都養生的年代,偽科學的營銷文隨處可見,但有一些偽科學真讓人大跌眼鏡,氡溫泉就是一個完全超越了想像的營銷噱頭。因為氡氣是大自然中最有名的致癌物之一,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把它定為一級   原標題:氡溫泉養生到底有多危險? 氡溫泉對人體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 「水知道答案」就是偽科學
    廣州小學生的「三碗米飯」實驗掀起不小爭論(請漫畫作者與本報聯繫以奉稿酬)新聞背景三碗「米飯實驗」掀起爭論一片「你美得像個天使,我真捨不得扔了你!」該實驗緣於上月初該校播放的科學紀錄片《水知道答案》。根據著名的三碗米飯實驗,對米飯的態度不同,結果也會不同。說好話的會發酵,散發出香氣;用力罵的會變黑髮臭;而不理不睬的更糟糕,甚至會流出髒水。小馬昊從10月初開始嘗試米飯實驗。每天早上上學前、晚飯後、睡覺前,他都會對讚美的米飯說上三四遍甜甜的話。
  • 研究得出:吃得少,活得久?是真的嗎?那麼,吃多少才算健康?
    老王和妻子已經六十幾歲,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看報紙,老王今天看了一篇文章,說「吃少點,能活久一點」,看到之後立刻就和妻子分享了,妻子看完後有點不太相信,但老王覺得是真的,讓妻子以後做飯菜分量都減少一些。
  • 是運動養生,還是靜止長壽?世衛組織終於給出明確答案
    現代人們的生活水平是越來越高了,對物質的要求也在一天比一天更加奢侈,那麼生活好了,肯定要注意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了,那麼就也衍生出養生這個話題,養生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因人而異的,都是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運動養生,原因很簡單,身體運動起來,那麼就更健康了。
  • 偽科學,長啥樣?
    外國也有偽科學,外國醫生也有不靠譜的,真不用迷信。就是每天吃幾頓飯就上幾次廁所,這個叫健康。」(留學生每次回國吃東西後拉肚子別慌,這是你身體向健康慢慢靠近了。)下面這張神圖是偽科學文章的最愛:我目前看過的所有癌症或健康相關文章,凡是題目有兩個以上感嘆號的,絕大多數都是偽科學。寫偽科學文章,也是很花時間的。這幫人為何如此樂於製造各種偽科學謠言呢?不是閒得蛋疼,其根本原因還是為了賺錢。偽科學賺錢主要途徑有兩個:賣東西,或者賣廣告。
  • 如何讓「偽科學」露出真容
    如果知道了星座僅僅是一種命名,和出生年月沒關係,那麼你就不會認可星座決定命運和性格的說法;如果知道了病理,知道了用科學方法才能治病,那麼你就不會相信氣功、巫術包治百病;如果知道了電閃雷鳴的原理,就不會認為這是因某個人幹了壞事而得的報應——   近年來,關於李一、王林、張必清等打著醫學科學的名義,利用偽科學牟利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偽科學養生、星座命理、玄幻學說等
  • 喝尿、吞精油、咖啡渣灌腸,他們在養生還是養死?
    高手在民間,失手在陰間 這些養生方式看起來奇葩無比,簡直不知道是在養生還是在作死,但在世界各地,總有那麼一些先驅,肯用自己的身體作為實驗對象,堅持這些養生方式數年......答案雖然有可能是「沒有用」,但按照一些養生達人的說法,至少他們獲得了快樂。
  • 癌症晚期病人若要活得久、活得好,治療重要?還是心態重要?
    晚期癌症治癒的希望不是很大,如何讓病人活得久、活得好才是主要的!那麼,這種情況下是治療重要呢?還是心態重要呢?治療或許是改變晚期病人生存狀況最重要的手段,沒有治療就如同面對來犯之敵放棄抵抗、聽之任之,結果可想而知。很多人認為晚期癌症沒法治療、治不治都一樣,這是錯誤的認識!
  • 淬鍊百毒不侵的理智思維,教你專業破解偽科學
    它被不少養生達人奉為真理,大量的保健品也誕生在這套理論基石上。就在2018年11月2日,這套理論終於被「官宣」偽科學。美國聖地牙哥法庭判一個叫做羅伯特·歐·陽(Robert O. Young)的人,賠償一名癌症患者 1.05億美元。而這位羅伯特·歐·陽就是大名鼎鼎的酸鹼體質理論的創始人。他已當庭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微生物學家、血液病專家、醫學專家及自然療法師,甚至連行醫資質都沒有。
  • 是偽科學還是確有其事?答案原來是這樣
    近年來也不知火熱的「酸性體質」在哪被炒得沸沸揚揚,很多人們都通過各種途徑知道酸性體質的人更容易生病,而且患癌的機率也比鹼性體質人高很多。因此在市面上還推出了「檢測酸鹼體質」的活動,來藉此推薦「改善體質」的保健品,但是目前為止從來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證明「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 今日話題 | 量子速讀是智商稅和偽科學,但它可以再贏一千次
    這個飛谷由美子的事跡在網上不多,同樣來自日本的江本勝更加為人熟知,他的《水知道答案》這本書主張水不僅有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且還能感知人類感情,就是這樣的偽科學大作,至今暢銷不衰,甚至成為有的學校課外讀物。
  • 科學家發現真有動物能做到不朽?除了人類外,這9種動物活得最久
    科學家發現真有動物能做到不朽?除了人類外,這9種動物活得最久與許多動物相比,人類的生命可能更長一點,但許多物種的壽命遠遠超過人類,俗語:千年王八萬年龜,雖然有點誇張,但烏龜壽命大概有200歲,當然,這個星球上還有更長壽的物種,比如頭鯨可以活到250歲,格陵蘭島鯊魚可以活到400歲。
  • 有哪些暢銷的偽科學書?
    這場相遇科學家們等了20年,盼得脖子都長了,想看看這顆恆星能不能第一次證明愛因斯坦理論存在偽科學。近百年來科學家們對愛因斯坦理論的證偽精神絲毫未減,這份執著讓庫管十分感動。雖然庫管的腦細胞不夠去研究科學鼻祖的理論,不過本書蟲想要避坑偽科學的心和科學家們是一樣的。
  • 德國新研究提示:吃得越少,活得越久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地美食的普及,「胡吃海塞」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代名詞。近日,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進化生物學研究所發現,控制飲食、少吃,能夠延長壽命,研究發表於《自然》雜誌上。研究團隊在動物果蠅中測定到了一種名為Sestrin的蛋白質,該蛋白對調控飲食起到有益作用。增加果蠅中Sestrin蛋白的含量,就能夠延長其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