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出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新策略
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概念圖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反應工程團隊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
-
【創新前沿】《工程》和《德國應用化學》報導我校乙炔選擇性加氫...
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乙炔選擇性加氫是石腦油裂解製備聚合級乙烯的關鍵技術之一。近日,我校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反應工程團隊段學志教授、曹約強博士等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Ni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進展。
-
科學網—提出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新策略
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概念圖 本報訊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反應工程團隊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Ni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方面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和《德國應用化學》。
-
【科學網】華東理工大學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設計獲新進展
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乙炔選擇性加氫是石腦油裂解製備聚合級乙烯的關鍵技術之一。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工學院、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催化反應工程團隊教授段學志、博士曹約強等在乙炔選擇性加氫Pd催化劑次表面結構調控和Ni催化劑活性位點設計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中國工程院院刊《工程》和《德國應用化學》。
-
銅基催化劑界面結構調控及其催化碳氧鍵高效加氫
,產生了獨特的催化活性中心和較低能壘的反應路徑,而且其協同催化作用在許多非均相催化反應(例如:加氫、氧化和氫解等)顯示出了優異性能。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結構現狀,迫切需要推進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從而有效地解決由原油短缺和溫室氣體排放而引起的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在這些能源催化反應中,碳氧鍵選擇性加氫反應是至關重要的催化轉化過程之一,其主要包括酯類、酸類、酮類、醛類、CO2以及CO分子等化合物的催化加氫,涉及了C−O鍵和C=O鍵的選擇性斷裂,並保持C−C鍵穩定存在。
-
原子級分散乙炔選擇性加氫催化劑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北京大學、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以及香港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研究團隊通過合作,實現了原子級分散銅催化劑有效催化乙炔高效選擇性加氫
-
超臨界二氧化碳下Pd/C催化劑催化松香加氫反應的研究
Harrod M等在解決多相催化氫化中H 2的溶解性和傳質阻力方面獲得成功,他們研究了不飽和脂肪酸甲酯用鈀作催化劑在超臨界丙烷介質中的催化氫化反應,結果表明:其反應速率是通常條件下的400倍,這歸因於超臨界條件下氣液傳質阻力的消除,從而增加了催化劑表面上氫的濃度。由此可見,與常規條件相比超臨界條件下進行催化加氫反應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
Javier Pérez-Ramírez Angew:PBN載體誘導Pd高效催化炔烴半加氫
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haron Mitchell,Javier Pérez-Ramírez報導了一種多孔氮化硼載體可以直接修飾負載的鈀納米顆粒,在炔烴的連續半加氫反應中表現出無與倫比的性能。對各種結構參數的影響分析表明,使用有缺陷的高比表面積氮化硼,並確保鈀的粒徑為4-5 nm是最大化比速率的關鍵。要點2. 實驗和理論相結合的分析表明,硼從載體中的缺陷引入到鈀亞表面,產生了決定選擇性的所需的孤立團簇。
-
Sn摻雜助力Pd催化劑表面構型和電子效應的精確調控
本文亮點● 精確製備了一系列不同Sn/Pd比的Pd-Sn雙金屬合金催化劑,實現了Sn元素對Pd-Sn合金的精準調控;● 研究了Pd-Sn合金表面組成和電子結構對乙炔和乙烯的吸附性能差異,關聯了差分吸附能|Eads(C2H2)-Eads(C2H4)|與催化性能之間的關係;● 為炔烴選擇性加氫催化劑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
研究揭示納米反應器在液相加氫反應中的空間限域效應
中空納米反應器由於其具有獨特的空間限域效應,在催化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但是,在催化過程中,影響催化性能的因素較多,尤其是在液相加氫反應中,催化劑結構以及反應條件等都會對催化性能產生顯著影響。因此,如何明確地闡明和評估納米反應器在液相加氫反應中的空間限域效應仍具挑戰。
-
我科學家揭示納米反應器在液相加氫反應中的空間限域效應
這兩種納米反應器除了PdCu納米粒子的空間分布不同外,其餘結構特徵均相似。以這兩種納米反應器為催化劑,利用雙室反應器進行液相加氫反應,通過對比分析系統研究了納米反應器在液相加氫反應中的空間限域效應。這一科研成果近期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的博士後董超和博士生於群,通訊作者是劉健和王光輝。
-
催化加氫反應製冷加熱一體機配套反應釜用結構緊湊及利用率高
催化加氫反應製冷加熱一體機配套反應釜用結構緊湊及利用率高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生產催化加氫反應製冷加熱一體機配套反應釜用,價格優惠,環保節能,節能效果好,歡迎選購!
-
Cu@Na-Beta催化CO2加氫生成乙醇
在熱力學上,CO2加氫生成乙醇的平衡轉化率(如圖2.1)很高,且高壓低溫有利於反應平衡向生成乙醇的方向移動。但是在實際催化劑上,由於CO2分子活化及C-C鍵偶聯的動力學限制,目前,使用傳統多相催化劑很難得到較高的CO2轉化率和理想的乙醇選擇性。通過新的理念來設計催化劑以提升乙醇的選擇性,同時提升CO2的轉化率尤為重要。
-
鹼金屬助劑效應百年難題終於搞清楚了!
氧化物負載的金屬納米粒子是多相催化加氫的一類重要催化劑。為了確保金屬顆粒高度分散度和穩定性,金屬納米顆粒與氧化物載體之間往往需要形成較強的Md+-O2-鍵。在催化加氫過程中,分子H2可以在Md+-O2-界面異裂為氫化物(M-Hδ-)和質子(O-Hδ+)物種,或在零價、低價金屬位點上均裂形成兩個氫物種。
-
Nature Catalysis:揭秘水煤氣變換的催化途徑和活性位點
結合光譜分析、動力學分析和計算分析,通過研究Pd/Al2O3催化的反向水煤氣變換(記為rWGS),解決了長達幾十年的爭論。該工作利用同位素瞬態動力學分析確定了甲酸鹽中間體的次要作用,並利用氫滴定實驗證實了羧基的中間作用。研究發現,在反向水煤氣變換中,Pd/Al2O3原位形成亞穩態活性中心,導致金屬-載體界面發生羥基化和電子重組。
-
北化工衛敏/楊宇森:金屬間化合物催化不飽和醛高效選擇性加氫
背景介紹α,β-不飽和醛選擇性加氫獲得不飽和醇是一個重要的化學轉化過程,並且在醫藥、食品和精細化學品合成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近年來,這類反應引起了人們極大的研究興趣,開發高效的選擇性加氫催化材料對於提高工藝效率和工藝經濟性具有重要意義。
-
碳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催化材料研究部齊偉研究團隊在Acc. Chem. Res.雜誌發表綜述論文,系統總結了過去五年在碳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機理方向的研究工作。 對碳材料催化活性中心的定性和定量是催化反應動力學和機理研究的基礎和關鍵。近反應條件下的分子吸附熱和原位XPS表徵結果均表明碳材料表面親核性較高的氧物種對催化烷烴氧化脫氫反應貢獻顯著。
-
催化周報:Science、JACS、Angew、AM等大合集
將動力學分析和DFT計算與多種技術相結合,直接揭示了孔徑為0.53 nm的關鍵多孔碳殼不僅允許H2擴散到Co位點進行活化,並阻止N-雜芳烴的可及性,而且還可以通過Co位點的氫溢流催化N-雜芳烴的氫化。此外,在Co位點處存在的表面/基底碳表現出高的抗硫中毒和抗氧化能力。這項工作對於指導設計和操作具有成本效益的耐用型氫化催化劑具有重要意義。
-
揭示高密度單原子Pd基選擇加氫催化劑穩定機制—新聞—科學網
揭示高密度單原子Pd基選擇加氫催化劑穩定機制 高密度單原子Pd基選擇加氫催化劑的穩定機制 課題組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術平臺劉嶽峰副研究員團隊和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王愛琴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德國馬普協會化學能源轉化研究所
-
江南大學劉小浩教授:揭示氧空位與二氧化碳催化加氫的構效關係
如何利用氧空位、構建具有不同氧空位特性的催化劑來調變和控制反應物分子的吸附活化、解離,從而獲得優異的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該課題組在前期的工作中,設計了Na-MnOx/Fe3O4 催化劑一步催化CO2加氫高選擇性制低碳烯烴(ChemCatChem, 2018, 10: 4718-4732), 該催化體系中通過電子助劑Na控制烷基-金屬中間物種的鏈終止途徑、以及結構助劑MnOx的空間阻礙抑制碳鏈增長,從而提高低碳烯烴選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