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1、吉利德科學210億美元收購美國乳腺癌藥企
2、阿斯利康已恢復新冠疫苗試驗
3、輝瑞或在年底前向美國人分發新冠疫苗
4、綠葉製藥拉美市場達成兩項合作
5、和鉑醫藥與華蘭基因達成合作
6、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得主揭曉
醫藥企業動態
吉利德科學210億美元收購美國乳腺癌藥企。9月13日,美國醫藥企業吉利德科學公司表示,與美國生物技術公司Immunomedics已達成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吉利德將以每股現金88美元的價格收購Immunomedics。該交易對Immunomedics的估值約為210億美元,獲得了吉利德和Immunomedics董事會的一致批准,預計將在2020年第四季度完成。此次收購擴充了其腫瘤產品管線,包括Immunomedics公司今年4月22日剛剛獲得FDA批准的用於治療三陰乳腺癌的抗體偶聯藥物Trodelvy(sacituzumab govitecan)。
阿斯利康(AZ)已在英國恢復衛生事件疫苗臨床試驗。阿斯利康(AZ)宣布,在英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確認安全後,與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衛生事件疫苗臨床試驗已在英國恢復。牛津大學表示,英國獨立安全審查委員會在9月6日結束調查後,MHRA建議在英國可以安全地恢復試驗。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目前無法透露更多醫學信息。此前,阿斯利康曾於當地時間9月8日宣布,由於英國一名受試對象出現疑似嚴重不良反應,其衛生事件候選疫苗第三期研究被擱置。
輝瑞或在年底前向美國人分發新冠疫苗。輝瑞CEO Albert Bourla9月13日表示,輝瑞「很有可能」在10月底前知道其新冠疫苗是否有效,同時公司仍準備在年底前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並向美國人分發「數十萬劑」該公司疫苗。Bourla表示,目前還不知道美國人是否能夠在2021年之前拿到新冠疫苗,因為許可證的發放取決於美國聯邦監管機構。Bourla還指出,公司已為潛在疫苗的研發投入了15億美元,如果疫苗未能奏效,將給公司帶來經濟上的「痛苦」。輝瑞和BioNTech已向FDA提交修訂方案,將其關鍵性新冠疫苗三期試驗的招募人數擴大到最多約4.4萬人,將允許招募新的人群。
綠葉製藥拉美市場達成兩項合作,加快思瑞康全球商業體系建設。兩家合作方分別為:CAP ALTER PHARMA, INC(Alter-Pharma)以及Laboratorios Bago。根據協議:綠葉製藥將思瑞康系列產品在哥斯大黎加、牙買加、千里達及托巴哥等九個國家和地區的獨家推廣權授予Alter-Pharma;此外,綠葉製藥與Laboratorios Bago共同深化思瑞康在阿根廷市場的商務合作,包括該產品在當地的包裝以及進一步推動本地化生產等事宜。思瑞康及其緩釋片是具有抗抑鬱特性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
和鉑醫藥宣布與華蘭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華蘭基因)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由和鉑醫藥自主研發、用於多種腫瘤治療的三項創新型單克隆抗體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開展戰略合作。和鉑醫藥獲得首付款六千萬人民幣及銷售分成。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綠葉生命科學旗下曼朗醫療達成戰略合作。本次合作的一大重點即是將曼朗醫療基於循證醫學的多學科診療服務引入中國,把整合精神、心理、物理、團體和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治療項目,結合國內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轉化和落地。同時,藉助線上+線下的服務模式,在兒童、青少年、成人的輕中度精神心理疾病領域全面開展多學科診療整合服務,共同打造適合中國人群的個性化精神心理循證治療特色專科。
A股上市公司量子高科(中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啟用了啟東商業化生產基地。其旗下上海睿智響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的號召,籌建了江蘇睿智生物藥商業化生產基地,進一步完善了 「創新生物藥一站式研發生產服務平臺」,旨在為客戶提供達到國際標準的創新生物藥研發生產服務完整生態圈。該生產基地將在今年9月陸續投產。
醫藥新產品
ARAMIS最終分析:達羅他胺顯著延長非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整體生存。《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達羅他胺III期ARAMIS研究在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nmCRPC)中預先設定的最終OS分析的全部數據。與安慰劑聯合ADT組相比,接受達羅他胺聯合ADT治療的患者其OS顯著延長,全因死亡風險降低31%。
甘萊製藥遞交NASH新藥ASC42(FXR激動劑)美國臨床試驗申請。甘萊製藥有限公司為歌禮製藥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ASC42是一種由甘萊製藥內部研發的法尼醇X受體(FXR)激動劑。在兩個NASH動物模型中,ASC42表現出對肝脂肪變性、炎症和纖維化的顯著改善。
大健康產業
2021年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基礎物理學和數學獎得主揭曉。今年,科學突破獎總共將1875萬美元用於支持致力於解釋最大和最基本的問題的科學家。2021年生命科學突破獎:戴維-貝克(David Baker),華盛頓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獲獎理由:研發了一項新技術,能夠設計在自然界中從未見過的蛋白,包括一些對於人類疾病具有幹預性治療潛力的新型蛋白。卡特琳-迪拉克(Catherine Dulac),哈佛大學和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獲獎理由:在細胞及其連接水平上解析了複雜的養育行為,其研究證明兩性中均存在控制男性和女性特有養育行為的神經通路。盧煜明,香港中文大學,獲獎理由:發現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的DNA,可用於產前基因測試,判斷嬰兒是否患有21三體症候群和其他基因疾病。理察-尤爾(Richard J. Youle),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獲獎理由:闡明了一條能有效清理受損線粒體的調控通路,能幫助預防帕金森病。
2020年9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組織發布了《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指南》結合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全球流行的背景,推薦以下人群為優先接種對象:醫務人員,包括臨床救治人員、公共衛生人員、衛生檢疫人員等;養老機構、長期護理機構、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場所脆弱人群及員工;重點場所人群,如託幼機構、中小學校的教師和學生,監所機構的在押人員及工作人員等;其他流感高風險人群,包括60歲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齡~5歲兒童、慢性病患者、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等。≥6月齡且無禁忌證的人群均可接種流感疫苗。
武田中國首屆罕見病患者交流峰會召開。在本次峰會中,武田中國正式宣布將支持由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發起中國罕見病患者組織賦能項目,借鑑國外成熟患者組織的成功經驗,針對中國患者組織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量身定製成長地圖,幫助患者組織精準定位,明確未來發展方向與目標。
9月12日是「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由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主辦,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承辦,拜耳健康消費品公益支持的「2020無陷寶貝計劃-好孕啟程系列科普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線上直播方式正式啟動。在未來4個多月裡,公益項目將圍繞圍孕期的營養管理、孕育無缺生命、備孕期的營養管理、妊娠併發症的預防和管理等主題進行科普宣教;同時,在國內每年出生人口較多的北京、上海、深圳、濟南、南京、福州、長沙等7個城市,將開展科普巡講、進行婚檢指導及義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