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各個出口成詩?原來這其中另有「套路」!

2020-11-29 騰訊網

天對地,雨對風。

大陸對長空。

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雷隱隱,霧蒙蒙,

日下對天中。

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

……

簡簡單單幾句,朗朗上口,優美對韻,這就是明星嶽雲鵬在2019央視春晚誦讀的《笠翁對韻》,引發無數家長和國學愛好者的關注。

這部《笠翁對韻》同樣也曾出現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小選手譚鑫培與爺爺共同背誦贏得全場的掌聲。

明星胡可也和兒子安吉一起讀完了整本《笠翁對韻》,之後便時常能從孩子口中聽到優美的語句。

明明只靠可愛就可圈粉的安吉又有學識加身,活脫脫「別人家的孩子」。

為什麼《笠翁對韻》無處不在?甚至被譽為「孩子必讀的人文科普啟蒙奇書」?

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的觀點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前不久他提出:「高考是選拔考試,必須適當拉開分距,還要考閱讀速度,有15%的人做不完是正常的。高考的閱讀面也將涉及哲學、歷史、科技等更豐富的內容。

課本和教育重點在變化,家長也不得不為孩子做啟蒙計劃,而文化薰陶,越早越好,十幾年的點滴積累必然遠勝考前三個月抱佛腳。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想知道古人為什麼出口成詩?套路全在這了!

代代傳誦,國學啟蒙

《笠翁對韻》是清代傳奇文學大師李漁,傾注心血為後輩子孫編寫的一部詩詞啟蒙書,問世300多年,代代傳頌,被譽為「孩子必讀的人文科普啟蒙書」。

相傳李漁仙逝後,後人無意中發現此書,取名《笠翁對韻》出版,從此一紙風行,福澤至今。

全書內容按照「平水韻」的平聲韻編寫,包括「一東」、「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魚」......等30部音韻。

上捲起於「一東」到「十五刪」收;下捲起於「一先」到「十五鹹」收。

由淺入深,朗朗上口,宛如歌謠。一兩歲能聽懂,三四歲能背誦,七八歲能運用,一生受益無窮。

孩子們通過對韻遊戲,就能快速認知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典故,感受漢語之美,不知不覺掌握對仗用韻,學會遣詞造句,奠定一生的國學根基。

不僅音律優美,意境也素雅非常:「驛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風。」

下雨不說下雨,說「梅子雨」,不僅闡明了季節,還把一個客旅他鄉的愁悶氣氛勾勒得如此意蘊生動;

颳風不說颳風,說「藕花風」,除了闡明氣候,還把「風」美化的如此詩意情濃。

古代人說話當真如舞臺上的優美舞姿,一組對詞就是一句念白,一對對子就是一段唱腔,妙不可言。

內涵豐富,句子優美

當孩子捧起《笠翁對韻》,讀著這些極具音韻美的詞句,會發現這是一本我們可以活到老讀到老的書。

寥寥幾語,國學的精粹蘊藏其中。

如「十一真」中的「色豔北堂,草號忘憂憂甚事;香濃南國,花名含笑笑何人」一句。

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巧妙地把「忘憂」、「含笑」兩種植物名嵌入句子,生動傳神,意趣盎然。

是韻書,更是鮮為人知的優美詩文、有趣的歷史故事和穿越五千年的智慧和文明。

《笠翁對韻》就像一個小小的支點,可以讓我們和孩子以此去了解、深知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來龍去脈及源遠流長。

當代著名詩人流沙河先生曾說:詩詞的音韻之美,小孩子說不清楚,但能感受,這種韻律的音樂美培養了小孩子對詩歌最初的興趣。

而對於小學生而言,直觀感受比懂得意義更重要。

此外,書中還有很多詩詞的格律知識,比如詞性、詞義、平仄、聯綿、合掌、隱如、雙聲、同旁、借對、反語、頂真、互文……

比如:晨對午,夏對冬,下餉對高舂。青春對白晝,古柏對蒼松……

不僅話語簡單、聲調和諧、節奏響亮,而且按韻分編,內容廣泛、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

它蘊涵著豐富的知識和無窮的智慧。

通過背誦這些經典對子,不僅讓孩子長見識,長知識,長智慧,還能進一步了解到了中國的精髓。

真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啊!

專業注釋,大字注音

當然,《笠翁對韻》原文基本源於古代的詩、詞、文、賦。

有的是引用原話,有的是用化用句意,都蘊含著某種事物或某個典故,如果沒有詳細的注釋,很難理解其中的寓意。

所以本書專門請了由曾榮獲滇池文學獎、揚子江詩學獎等大獎的詩人學者霍俊明為《笠翁對韻》的生僻字詞和典故,進行了詳盡地解析。

深厚的學者修養和獨特的詩人天賦讓注釋讀起來十分具有可信度和親和力。

新增846條詳細注釋,講透歷史典故、文化常識,幫助孩子輕鬆理解,無古文知識,也能輕鬆讀懂,讓短短幾千字的《笠翁對韻》變得更加豐富易懂。

為了便於孩子看拼音學漢字,點到哪裡學到哪裡;也便於親子共同誦讀經典。

全書正文採用17號大字+全注音的排版方式,如指腹般大小的漢字看起來更疏朗,更暢通。

這樣既可以減壓,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對,將閱讀變成和孩子一起遊戲、學習的機會。

圖文並茂,卡片記憶

《笠翁對韻》的90幅全彩插圖,均以原文的語句作為創作的靈感來源。

詩畫結合,圖文並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審美,看到風雨是詩意,看到瀑布是壯觀,看到星空是燦爛,看到滄海是廣闊......

而200張識字卡片,300個漢字,均是從《笠翁對韻》中精心挑選,完美覆蓋幼升小的需求。

卡片設計遵循孩子「圖像記憶法」的記憶方式,分為識字畫、拼音、標準字三個部分,小寶寶一邊看圖一邊學字;學齡兒童一邊學字一邊讀拼音。

相對應的卡片背面有相同序號,如「天」、「地」序號均為001,孩子可以根據序號獨立配對卡片,加深記憶。

卡片圓角設計,孩子使用安全不傷手。大小和孩子手掌差不多,方便拿放,隨時認讀。

字卡分四種顏色,亮麗美觀。各集打亂之後,可通過顏色快速區分整理,每集配有同色系彈力圈,便於收納、攜帶,玩起來也不佔空間。

坐車、高鐵、飛機等旅行途中隨時可以親子互動。每天遊戲5分鐘,快樂識字300個。

《笠翁對韻》的封面設計靈感來源於「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星空和大海天水一色,意境開闊又富有童趣。

封面覆蓋光澤典雅柔和的啞膜,精緻禮盒套裝,適於作為禮物送給孩子,送給親友。

教育學者、《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系作者、家教女王尹建莉親自作序推薦!

讓孩子從小就受到美好語言的薰陶,感受文字的韻律,這會提升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奠定孩子的傳統文化功底及語言文字功底!

相關焦點

  • 原來,是有這些個「套路」
    商業似水,越探越深,古人曾云:商人重利輕別離!故而,在很多人的觀念中,商業總是有著些許不為人知的「套路」,那麼是否所謂的商業商店都有著讓我們意想不到的賺錢模式呢?,那便是為何很多店基本沒有啥顧客卻仍舊沒倒閉。
  • 古人有了名字還不夠,為何還要取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的名叫白居易,字叫樂天,他也有個號是香山居士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那麼為什麼古代人要這麼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字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
  • 古人為何會在水井裡養烏龜?看完之後就明白,其中還有不少道理
    古人為何會在水井裡養烏龜?看完之後就明白,其中還有不少道理嗨嘍大家好,說起水井,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多年沒有見到水井了,現在自來水都通到了家中,衛生乾淨,所以很多地區早期開鑿的一些水井也都不再使用了,只有為數不多的地區會使用這種取水的方式。
  • 為何古人寧可凍死,也不願挖地洞抵禦寒冷?答案來了!
    有一句經典名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便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我講的這一點。 現今,還會有凍死的人嗎?不敢說百分百沒有,但絕對是很少很少見了,而在古時,可能是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 但是,問題也就來了,為何古人在寒冷冬天即便凍死,也不挖地洞生存起來呢?是因為懶嗎?可別說「懶」這個字了!「懶」好像是當今人們的專屬吧(狗頭保命),古人是非常勤快的,為何?沒有過多娛樂方式,每天下下田,幹活也成了樂趣嘛!
  • 「天狗食日」為何被視為不祥之兆?有意思,原來古人這麼看待自然
    古人通過觀察天上星宿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測出四季以及天氣的變化,在此基礎上古人進行了更大膽的推測,他們認為「觀天象」可以預測未來。久而久之,古人就發明出了許多關於天象的卦象,他們認為有的天象會帶來好運,有的天象會帶來黴運,而「天狗食月」「天狗食日」正是所謂的不祥之兆。那麼古人為何認為「天狗食日」是不祥之兆?首先梳理一下何為「天狗食日」,這種跡象是如何形成的。
  • 1988年蓬萊「海市蜃樓」為何被科學禁止討論?裡面走出了古人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海市蜃樓這個詞,雖然我們很多人從來沒有親眼看見過,但是無論是網絡資料還是電視裡,我們都曾看見過這個非常神秘又充滿趣味的自然現象,對於海市蜃樓的解釋,科學家們認為就是最為普通的光現象,可是對於大部分的海市蜃樓來說,如果單純的用光現象來解釋,則就顯得格外的牽強了,1988年曾經在蓬萊出現的海市蜃樓,則更是被很多人號稱見到了「另一個世界」。
  • 古人打井的時候,為何要在井底放兩隻烏龜?原來有這麼多的講究
    很多的習俗之中雖然說帶著很多的神秘色彩,但是卻是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就比方說人們在打井的時候總是喜歡在井底放上兩隻烏龜。那麼為何古人要這麼做呢?有什麼深意嗎?大禹雕像鯀雖然說死了,但是他是一個盡職盡責的人,對治水這件事依舊是念念不忘,化作了玄武,守護著人們。
  • 古人為何稱懷孕為身懷六甲,其中「六甲」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影視中古代懷有身孕的女子很顯然,這並不是古人把女子懷孕稱之為「身懷六甲」的依據,其中「六甲」代表的又是什麼意思呢?且聽飛魚細細道來。六甲最初是紀年之用。天幹地支天幹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可以組成「六十甲子」,這是一個輪迴,而其中一甲子就是六十年,而其中地支又對應著十二生肖。
  • 韓國1萬元紙幣為何印渾天儀?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
    韓國1萬元紙幣為何印渾天儀?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前言身處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中的我國勤勞勇敢、充滿智慧的古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器械,也在各個領域探索總結出了很多幾乎接近現代科技的學科理論。
  • 為何古人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有很多我們習以為常卻又不甚了解的事物。比如,為何古人會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我們的先祖們是如何在沒有精確測量儀器的情況下,給生活加上了這些有效又奇妙的"標尺"的呢?早在殷商時代,我們的先祖就有了明確的時間意識和時間觀念。
  • 原來古人是這樣禦寒的
    原來古人是這樣禦寒的 2020-12-02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密:王俊凱為何被叫做王叮叮?原來這是一個可愛的誤會
    解密:王俊凱為何被叫做王叮叮?原來這是一個可愛的誤會剛看到這個外號的時候,小編是一頭霧水。原來這是一個可愛的誤會沒錯,就是小凱腳上穿的這雙鞋。這是小凱為其代言的品牌服飾杜嘉班納拍攝的一組照片。宣傳照中,他身著異域風情棒球服外套搭配印花小牛皮運動鞋,簡約時尚、氣質大方。
  • 別只啃修真聊天群了,這5本聊天群題材的網絡小說,讓你樂開懷
    別只啃修真聊天群了,今天我給大家獻上這5本聊天群題材的網絡小說,質量不俗,相信會讓你樂開懷。書荒的書蟲別錯過哦。第5名,業界良心《諸天穿越者聊天群》。目前76萬字的玄幻小說,套路並算不新鮮,講的是主角穿越神墓世界後開啟諸天萬界之旅,加入了穿越者聊天群,於是一系列搞笑逗比的故事就發生了。
  • 為何古人那麼忌諱「太歲」?
    各位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見證的回憶,朋友們在影視劇或者是小說中,可能常常會聽過見過劇中人或書中人不畏強敵時常常被人稱為「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即便是不了解太歲為何物的人也能聽出這是一句帶有藐視,警告,威脅意思的話,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什麼是太歲,冒犯太歲對人到底有什麼影響?
  • 水千丞的188男團套路都相似,為何還有那麼多人喜歡?
    說起水千丞這位作者,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渣攻母親,以及她筆下的188男團,雖然主角各有各的渣,但幾乎都是一個套路,虐完一個再虐另一個,最後皆大歡喜,但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喜歡,這是為什麼呢?
  • 睡覺為何要選擇朝向,來看看古人的睡覺秘訣,其中有何道理?
    睡眠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我們一生當中,有1/3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如今隨著各種壓力的增大,越來越多的人都有了睡覺失眠的症狀,為了讓自己有良好的睡眠質量,甚至很多人在運用各種的助眠產品,為了幫助自己儘早入睡,採用各種助睡方法,但是就算如此,仍然有很多人在飽受失眠的折磨
  • 近親結婚影響後代,古人不懂這種危害,為何也禁止近親結婚?
    因為在醫學上講,近親結婚可能會導致所生的後代有遺傳病。古代的中國,並沒有什麼遺傳學,國家和社會為何還要禁止近親結婚呢?原因在古代,堂親結婚違反倫理道德,所以才被禁止。按照上古賢人的規則,表兄妹是可以結婚的,這說明他們根本不在乎婚姻雙方是否有血緣關係,他們只是單純地想阻止堂親結婚。而且表兄妹的婚姻,在古人看來,那是親上加親,比如慈禧太后就讓光緒帝和他的父親都娶了自己家族的女子,以鞏固葉赫那拉氏的勢力。古代的婚姻大多是包辦的,也大多帶有聯姻和家族結盟的性質。
  • 古人把彗星看成「災星」,為何它又被稱為掃把星?
    然而,中西方的民間文化,對彗星都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在西方,彗星被看作是死亡、罪惡的象徵,中國民間則將彗星稱為「掃把星」。除此之外,古人還根據彗星的外貌特徵,給它起了許多別名,如掃把佬、孛星、災星、蚩尤旗、蓬星等。名稱不一,但大都含有不祥的寓意。那麼,外觀絢麗多姿,被現代科學看成是生命使者的彗星,為何在古人眼中卻是徹頭徹尾的災星呢?
  • 檸檬酸出口增長或創紀錄
    來自商務部的最新消息稱,4月我國共計出口38萬噸檸檬酸,比去年同期純增26%。另據有關部門報導,5月我國出口檸檬酸數量比4月增加3%,超過39萬噸。國內生產集約化為何在西方各國大多陷入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勢下,我國檸檬酸出口卻能在其它大宗化工原料產品出口停頓或出口數量銳減的情況下逆勢上揚?
  • 古人為啥說「嫁夫先『相』公爹,娶妻先『看』嶽母」?這樣說有道理嗎?
    還給她講了很多挑選另一半需要注意的點,其中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嫁夫先『相』公爹,娶妻先『看』嶽母」。 其實這是一句民間俗語,我們都知道古代娶妻嫁漢的講究可是很多的。這只是其中之一。那這句話到底有何寓意呢?古人為何會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