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笛卡爾坐標系的人,試圖用哲學證明上帝的存在

2020-12-06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勒內·笛卡爾「上帝存在的證明」是他在1641年的論文(形式哲學觀察)「第一哲學的冥想」中提出的一系列論點。笛卡爾以這些最初的論據而聞名,這些論據希望證明上帝的存在,但後來的哲學家們經常批評他的論據過於狹隘,依賴於「一個非常可疑的前提」,即上帝的形象存在於人類內部。無論如何,理解它們對於理解笛卡兒後期的著作《哲學原理》(1644)和他的《思想理論》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哲學的冥想》的結構相當簡單,他的副標題是「上帝的存在和靈魂的不朽在其中得到了證明」。它以一封獻給"巴黎神聖神學院"的獻詞開始,是寫給讀者的序言,最後是六部沉思錄的概要。這篇論文的其餘部分讀起來就好像每次冥想都發生在前一個冥想之後的一天。

獻詞和序言

在獻辭中,笛卡爾懇求巴黎大學(「神聖的神學學院」)保護和保存他的論文,並提出他希望在哲學上而非神學上主張上帝存在的方法。

為了做到這一點,笛卡爾認為他必須提出一個論點,以避免批評者指責證據依賴於循環推理。從哲學的角度證明上帝的存在,它也能吸引非信徒。這種方法的另一半依靠他的能力來證明,人有足夠的能力自己去發現上帝,這在聖經和其他類似的宗教經文中也有所體現。

論點的基礎

在準備主要的主張時,笛卡爾將思想分為三種:意志、激情和判斷。前兩者不能說是真的或假的,因為它們並不代表事物的本來面目。因此,只有在判斷中,我們才能找到那些代表存在於我們之外的事物的思想。

笛卡爾重新審視自己的思想,以發現判斷的組成部分,並將他的思想縮小到三種類型:先天的、偶然的(來自外部的)和虛構的(內部產生的)。現在,偶然的想法可能是由笛卡爾自己創造的。雖然它們並不取決於他的意志,但他可能有一種能力產生它們,就像產生夢的能力一樣。也就是說,在那些偶然的想法中,我們可能會產生它們,即使我們不願意這樣做,就像我們做夢時發生的那樣。虛構的想法也很可能是由笛卡爾自己創造的。

對於笛卡爾來說,所有的思想都有一個形式的和客觀的實在,並且由三個形上學的原則組成。第一種觀點認為,無中生有,為了使某物存在,一定是別的什麼東西創造了它。第二種觀點在形式與客觀現實之間有著非常相似的概念,即「多不能少」。然而,第三條原則指出,更多的客觀現實不可能來自更少的形式現實,從而限制了自我的客觀性不影響他人的形式現實。

最後,他假設存在著一種生物的等級制度,它可以分為四類:物質身體、人類、天使和上帝。在這個等級體系中,唯一的完美存在是上帝,天使是「純精神」的存在但並不完美,人類是「物質身體和精神的混合體,是不完美的」,而物質身體則被簡單地稱為不完美。

上帝存在的證據

帶著這些初步的論點,笛卡爾在他的第三次冥想中深入探討了上帝存在的哲學可能性。他將證據分為兩大類,其邏輯相對容易理解。

在第一個證明中,笛卡爾認為他是一個不完美的人,他有一個客觀的現實,包括完美存在的概念,因此有一個完美的人(例如上帝)的獨特想法。此外,笛卡爾意識到他在形式上的真實性不如完美的客觀真實性,因此必須有一個完美的形式上存在,從這個存在中他天生的完美存在的觀念可以創造出所有物質的觀念,但不是上帝的觀念。

第二個證據接著質疑是誰讓他有一個完美存在的想法,排除了他自己能夠做到的可能性。他說,如果他是自己存在的創造者,他就應該給自己各種各樣的完美。他不完美這一事實意味著他不能忍受自己的存在。同樣,他的父母也是不完美的人,不可能是他存在的原因,因為他們不可能在他的內心創造出完美的想法。只剩下一個完美的存在「上帝」,它必須存在才能創造並不斷地再造他。

從本質上說,笛卡爾的證明依賴於這樣一種信念,即人既然存在,並且生來就是一個不完美的存在(但有靈魂或精神),那麼他就必須承認,一定是某種比我們自身更形式的現實創造了我們。基本上,因為我們存在並且能夠思考,一定有什麼東西創造了我們。

相關焦點

  • 笛卡爾:坐標系中有鬼神?我的甜心克裡斯蒂娜!
    文章開頭為這位仁兄做了這麼多鋪墊,笛卡爾配得上這樣的待遇。看看高考題最後的壓軸題,就是笛卡爾的大作:解析幾何!全國各地高考卷最難的題。讓廣大莘莘學子懷疑人生的笛卡爾,是一名數學家,還是一位哲學大咖!笛卡爾創立坐標系的目的居然是為了證明上帝的存在。如果能夠穿越該有多好!笛卡爾:來吧,未來的人類,我早已恭候好久了!
  • 笛卡爾為何要證明上帝存在?事情背後隱藏著人類思維之奧秘
    笛卡爾為何要證明上帝存在?笛卡爾證明上帝存在的很重要原因是想通過上帝的存在來確認外部世界的存在。笛卡兒把上帝存在作為衡量事物存在與否的標準,從而實現了笛卡兒哲學的由「人—上帝—萬物」的超越過程,這其中與其說是上帝在發揮最大的作用,還不如說是人、人心、人的思維,對於笛卡爾來說,這些才是真正的「上帝」。笛卡兒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實際信仰中的上帝,他的這一理論帶有濃重的 「理神論」 和「泛神論」色彩。
  • 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
    萊布尼茨那句「我們的宇宙,在某種意義上是上帝所創造的最好的一個」,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過於樂觀,但在他的自有認知體系中,卻是對於惡之存在的一種合理化詮釋——上帝創造世界不可能如上帝本身一樣完美。萊布尼茨把0解釋為「無」,把1解釋為「上帝」,他認為二進位系統象徵著創造,因此一切都可以用這個系統表達。對萊布尼茨來說,一切都是0和1的組合。根據這一理論,萬物都來自「1」,也就是上帝。萊布尼茨本人繪製並出版了這枚紀念章。對萊布尼茨來說,二進位數字系統揭示了上帝創世的美麗和完美。
  • 哲學:笛卡爾論證上帝存在的方法(因果律和唯名論)
    最主要的是上帝出現在笛卡爾的哲學中,成為笛卡爾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的原因在於「科學是否能夠成為真理的自成一體的方法」從而取代宗教經典所指示的所謂上帝的真理? 笛卡爾想要去看看通過他的一番思考之後,上帝存在是否出現在他的結論之中。
  • 思想家系列——笛卡爾
    正因為如此,由他首創的 笛卡爾坐標系也稱卡提修坐標系。笛卡爾對結合數學與物理學的興趣,是在荷蘭當兵期間產生的。1618年11月10日,他偶然在路旁公告欄上,看到用佛萊芒語提出的數學問題徵答。這引起了他的興趣,並且讓身旁的人,將他不懂的佛萊芒語翻譯成拉丁語。
  • 我思故我在 | 笛卡爾
    笛卡爾用形上學觀點進行了一系列創造性的推論證明出使自己滿意的結果:由於自己的存在(我思我在)上帝才存在,外部世界才存在這就是笛卡爾學說的起點笛卡爾方法具有雙重意義第一,把「什麼是知識」這個認識論的基本問題置於他的哲學體系的中心早期的哲學家力圖描寫世界的本質
  • 泰勒對笛卡爾哲學的批判與反思
    從《第一哲學沉思集》的「前言」來看,笛卡爾的目的是在《談談方法》的基礎上,更深入地討論上帝或人的靈魂,「這兩個問題是應該用哲學的理由而不應該用神學的理由去論證的主要問題」。笛卡爾通過「普遍懷疑」確定「我是一個正在思維的東西」(I am a thinking thing),在觀念的「客觀實在性」(Objective reality)中確證了上帝的存在,主張「一切知識的可靠性和真實性都取決於對真實的上帝這個唯一的認識」,進而在第六沉思中得出最終結論:靈魂可以脫離肉體而存在。
  •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我思故我在,美麗的心形曲線
    笛卡爾,西方近代哲學之父,解析幾何之父,理性分析方法的奠基人,是一位深受西方人尊敬的科學家、思想家。笛卡爾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等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如著名的笛卡爾坐標系。除了哲學和科學成就外,笛卡爾的愛情故事,也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話題,即美麗的心形曲線。笛卡爾生活在17世紀前半葉。
  • 笛卡爾與帕斯卡爾:用數學刺痛人類的脆弱
    這樣一來,就消除了存在已久的權威,使人們在自我探尋方面獲得解放,這是一種非經驗主義的方法,相比亞里斯多德三段論式的形式化,它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時代精神。正如笛卡爾指出的,三段論法則「只是在交流已經知道的事情時才有用,並不能幫助我們發現未知的事情」。也正由於經院哲學的權威性,笛卡爾的方法論後來緩慢地通過非正式的渠道流傳西歐。在英國,它啟迪了還在劍橋大學念書的牛頓。
  • 笛卡爾是法國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
    笛卡爾堅信光是「即時」傳播的,他在著作《論人》和《哲學原理》中,完整的闡發了關於光的本性的概念。笛卡爾運用他的坐標幾何學從事光學研究,並在《屈光學》中首次對光的折射定律提出了理論論證。與荷蘭的斯涅耳共同分享發現光的折射定律的榮譽。
  • 科學能證明上帝的存在嗎?
    可以這麼說,說宇宙是上帝的創造,這僅僅是個基督教問題或神學問題,是一種宗教信仰,人們不應當試圖用科學理論去證明它。又應當如何理解上帝存在的原因呢?是不是可以追問上帝存在的來源呢?從基督教來看,這個問題是不合理的——這和人的理性認識無關。
  • 科學能夠證明上帝的存在嗎?
    所以當人們追問一件事情的原因時,如宇宙產生的原因、上帝存在的原因,人們已經預設了一個前提條件——時間,尤其是物體的速度不超過光速!因為物體運動一旦等於或超過光速,時間將會靜止或倒流,這時所有的因果律都將失效了。這種情形在理論上是可能發生的。可以這麼說,說宇宙是上帝的創造,這僅僅是個基督教問題或神學問題,是一種宗教信仰,人們不應當試圖用科學理論去證明它。
  • 哲學史:安瑟倫對上帝存在的證明是錯誤的,他沒有區分哲學與神學
    此外,人們嚴重忽略了這個證明的語境—實際上是一段禱告詞。結果造成把這個證明當作從上帝的抽象概念推出上帝的存在的一種嘗試。下面,我將試圖陳述安瑟倫第一種形式的證明。然後,我會討論人們理解這種證明的一些方式。最後,我努力把它放在安瑟倫思想的更廣闊的背景中,再做出我自己的一些評論不像他前後的許多其他哲學,安瑟倫的證明乃是在禱告的語境中提出來的。事實上,有兩次禱告。
  • 近代歐洲哲學家心理思想的創始人之一——笛卡爾
    笛卡東在這部書中提出了著名的笛卡爾符號法則:方程正根的最多個數等於其係數變號的次數;其負根的最多個數(他稱為假根)等於符號不表示已變得次數。笛卡爾還改進了韋達創造的符號系統,用a,b,e知量,用x,y,……表示未知量。我們所熟悉的代數中的x、y就是來自笛卡爾。他還引進指數和平方根的記號。
  • 哲學|可以從「上帝」的定義,證明上帝存在嗎?
    本文章的論證(ontological argument)是一個嘗試從「上帝(God)」的定義出發去證明上帝存在的論證。在歷史上,許多哲學家說,17世紀的笛卡爾(Descartes)跟20世紀的歌德爾(Gdel)發展出這個論證的不同版本,而此論證在歷史上最早以及在當今中文世界最常見的版本,是由中世紀的哲學/神學家安瑟倫(Anselm)在他的《論述》(Proslogion)中所提出。本文介紹的本體論論證會集中於安瑟倫的版本。
  • 哲學史:斯賓諾莎認為上帝是無限的,在上帝之外不可能有其他實體
    斯賓諾莎遠離朋友圈,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過著隱居生活,偶爾用書信和同時代的一些偉大思想家們保持聯繫。他靠磨光學鏡片維持生活。磨鏡片吸入的灰塵加重了他的肺病,使他英年早逝。1673年,海德堡大學提供給他一個哲學教席的職位。然而他放棄了,因為他擔心教書會妨礙他的研究,並且他的非正統觀點可能導致他失去自由。斯賓諾莎欽佩笛卡爾,但認為他的觀點需要修正。
  • 可能連張東升都不知道的「心形線」背後的真相,笛卡爾的另一面
    其實中國很多人就算沒有聽說過笛卡爾和公主的故事,總要看過一則廣告,這裡不是打廣告,某歲山礦泉水就拍攝了一個很唯美,但很多人都看不太懂的廣告,其實廣告背後就有著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而這個就是關於笛卡爾和公主的。
  • 哲學:託馬斯阿奎那和安瑟倫關於上帝存在的六種證明
    多數經院哲學家認為,對上帝的存在是有可能作出理性論證的。這些論證常常被稱為「上帝之存在的證明」。這裡「證明」一詞有可能引起誤解。它們並不是演繹證明意義上的證明(參見第七章,方法之爭)。此外,演繹證明並不能證明它們自己的前提,證明這些前提要麼導致無窮倒退,要麼導致惡性循環,要麼導致演繹之鏈的任意中斷。它們也不是像在實驗科學中的證明,那是指經驗的確認。這裡所要討論的證明是哲學的證明。它們的目的是要證明感覺經驗指向它自身之外,指向我們可以稱為上帝的東西。
  • 笛卡爾:何為心物二元論?
    笛卡爾通過證明上帝的存在和上帝不會欺騙我們,保證了我能夠用理性清楚分明地認識的東西,就必然是真的。有了上帝這個絕對的保證,笛卡爾就可以超出單純思想著的「我」,認識其他東西,由此建立起物質世界的存在性。因為上帝賦予我們的感覺和想像能力,都需要依賴物體的存在,才能發揮作用,而上帝仁慈善良的本質,不可能給我們一些沒有用的能力,因此這些物理對象也必然是存在的,並且只要我們使用正確的方法,將各種感覺、記憶、理性結合起來使用,仔細甄別,細緻思考,就可以避免誤入歧途,陷入錯誤之中。那麼物理對象的本質是什麼呢?笛卡爾認為,不可能是顏色、氣味、味道、聲音、硬度、質量這些東西。
  • 數學上登峰造極的笛卡爾直角坐標系,為何在生活中沒有多大應用?
    法國數學家笛卡爾反覆思考這個問題:要想達到此目的,關鍵是如何把組成幾何圖形的點和滿足方程的每一組「數」掛上鉤,他苦苦思索,最後以蜘蛛結網為靈感,牆角直角為原型,最終創立的直角坐標系。直角坐標系的創建,在代數和幾何上架起了一座橋梁,它使幾何概念用數來表示,幾何圖形也可以用代數形式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