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子:粒子物理學的最後一塊拼圖,可能引發物理學革命

2020-10-26 老胡說科學

從亞里斯多德物理學到牛頓力學,從愛因斯坦相對論到弦理論,我們對引力了解得越多,它就越不願意遵守我們現有的規則。

第一個認真解釋引力的嘗試來自亞里斯多德,他相信所有的事物都有一種天生的「欲望」,想要根據引力移動到它們所屬的地方。他在《物理學》中解釋道,在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地心模型中,像地球和水這樣的中物體被吸引到中心,而像火和空氣這樣的輕物體被向上拉,因為那是它們的起源。他說:「每個事物都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對於局部和整體都是一樣的,例如對於整個地球和一塊土地或火焰和火花」。

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我們對引力的理解已經變得更加精細,然而,引力已經證明它本身比亞里斯多德所能想像的還要奇怪得多。

尺度很重要

在一個尺度上奏效的東西,在另一個尺度上就失效了。對於超大質量恆星行為的最佳解釋,在量子層面上的應用會產生荒謬的結果。

據傳,1666年,牛頓坐在伍爾索普莊園的花園裡,被一個落下的蘋果擊中頭部,啟發他建立了著名的重力方程。

  • G是引力常數,由亨利·卡文迪什於1797年首次測量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解釋了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與它們的質量成正比,與它們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牛頓利用這個方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精確地計算了行星的軌道,事實上,他還利用這個方程預測了太陽系外的大行星的存在,這些大行星後來被確定為海王星和天王星。在當時,牛頓對萬有引力的解釋是革命性的,在大約200年的時間裡,儘管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未能解釋水星繞太陽運行時近日點的進動。

隨著科學的發展,很明顯,牛頓引力理論不足以解釋超大尺寸的物體。

對於非常大的物體,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開始奏效。這解釋了空間和時間的扭曲取決於物體的質量。當它在1916年發表時,儘管遭到了很多質疑,但它解釋了牛頓方程產生的異常,比如水星的軌道。從那時起,儘管這與直覺相悖,但它已經被無數次的實驗證明,最近,2015年首次探測到重力波,2019年首次拍攝到銀河系黑洞的照片。儘管相對論取得了成功,但它仍難以解釋暗能量和時空奇點。

另一方面,引力對極小的物體幾乎沒有意義。在這個尺度上,物理學家依靠量子力學來解釋粒子在選擇一種狀態之前存在的可能性。根據量子力學先驅之一沃納·海森堡的說法,「原子或基本粒子本身是不真實的;它們構成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世界。」

在這個尺度上,引力太弱,無法測量,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在根本上是不相容的。試圖將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結合成萬物理論是物理學中最重要的問題。這種理論的主要競爭者是弦理論,儘管它還沒有被物理學界完全接受。

難以捉摸的引力子

重力是唯一尚未發現載體的基本力,它甚至可能不存在。根據量子力學,基本力是由基本粒子產生的。除了重力之外,所有的基本力都能發現這些載體(光子是電磁力的載體,膠子是強核力的載體,W和Z玻色子是弱核力的載體)。

強核力負責將質子和中子以及組成它們的夸克結合在一起,它的載體是膠子;W玻色子和Z玻色子負責攜帶導致原子放射性衰變的弱核力;而電磁力的載體是光子。理論上,引力的載體是引力子。找到它是下一代粒子加速器的目標之一。

  • 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

如果發現了引力子,問題不會就此結束。首先,目前已知的3種載流子很好地符合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也就是量子粒子的周期表。然而,引力子並沒有合適的位置。第二,引力子在數學上是有問題的。在量子力學中,在進行計算時出現無窮大是很常見的,這使得不可能得到一個合理的答案。這些無窮大通過重整化的過程來處理,本質上就是增加相反的項來消去它們。然而,引力子的數學將涉及無限多的無窮大,使重整化本身不可能。

作用範圍

由於一些尚待解釋的原因,引力比其他基本力要弱幾個數量級。顧名思義,強核力是最強的,它比電磁強100多倍,比弱核力強100多萬倍,比引力強10^38倍。

雖然引力似乎更強,但這只是因為它的範圍最大,但在小尺度上,引力幾乎是無關緊要的。更具體地說,強核力的作用範圍是10^(-15)米;弱力的範圍約為10^(-18)米;重力和電磁力都遵循平方反比定律,但電磁力往往會自我抵消,讓重力在大尺度上佔主導地位。

對於物理學家來說,引力為什麼這麼弱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最主要的解釋之一是存在其他維度,這些維度被假設為非常小,只有量子粒子才能與它們相互作用。因此,如果重力通過4個時空維度以外的額外維度傳播,那麼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它的一些能量似乎丟失了。

弦理論是答案嗎

我們理解引力的最大希望在於弦理論。如果它是正確的,宇宙是由1維弦和10維相互作用組成的(弦振動產生不同的粒子)。利用弦理論,物理學家已經成功地理解了所有尺度的引力,導出了引力子的存在,並解釋了為什麼引力比其他基本力要弱得多。

然而,由於弦理論的複雜性,它有很多可能的解,它缺乏可預測性,它缺乏實驗證據。李·斯莫林是弦理論的批評者,他認為,物理學界已經走錯了方向。他說:「一些弦理論學家寧願相信弦理論太神秘而無法被人類理解,也不願考慮它可能是錯的。」如果他是對的而弦理論是錯的,那麼我們是否能真正理解引力就值得懷疑了。

相關焦點

  • 引力子:粒子物理學的最後一塊拼圖,可能引發物理學革命
    他在《物理學》中解釋道,在地球為宇宙中心的地心模型中,像地球和水這樣的中物體被吸引到中心,而像火和空氣這樣的輕物體被向上拉,因為那是它們的起源。他說:「每個事物都有一個合適的地方,對於局部和整體都是一樣的,例如對於整個地球和一塊土地或火焰和火花」。 在此後的幾個世紀裡,我們對引力的理解已經變得更加精細,然而,引力已經證明它本身比亞里斯多德所能想像的還要奇怪得多。
  • 物理學的成長
    他在1638年寫的《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一書中指出: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論斷,一塊大石頭的下落速度要比一塊小石頭的下落速度大。假定大石頭的下落速度為8,小石頭的下落速度為4,當我們把兩塊石頭拴在一起時,下落快的會被下落慢的拖著而減慢,下落慢的會被下落快的拖著而加快,結果整個系統的下落速度應該小於8。但是兩塊石頭拴在一起,加起來比大石頭還要重,因此重物體比輕物體的下落速度要小。
  • 量子色動力學——宇宙大一統的最後一塊拼圖
    他 24 歲就發現了基本粒子的一個新量子數——奇異數,40歲就因為提出了「質子和中子是由三個夸克組成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要知道,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平均55歲,他也被譽為被稱為擁有「五個大腦」的天才科學家 。而他最為卓越的貢獻就是完善了量子色動力學,補齊了宇宙大一統的最後一塊拼圖。
  • ​現代物理學革命(慕課講稿)
    我們今天要探索的內容是「現代物理學革命」(The modern revolution in physics)。這個話題分為現代物理學革命的序幕、相對論的建立、量子力學的建立三個小節來講。「現代物理學革命」是一個公認程度很高的概念,與之前哥白尼到牛頓那一段被稱為「近代科學革命」一樣,基本上沒有什麼爭議。
  • 萬物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將引力與量子力學統一,連愛因斯坦都沒有...
    萬物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在探索引力是否為量子的過程中,關鍵的第一步是探測長期以來假設的引力基本粒子,引力子。在對引力子的尋找中,物理學家現在轉向了涉及微觀超導體、自由下落晶體和大爆炸餘輝的實驗。量子力學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由量子組成的,或者說由能量包組成,它們的行為既像粒子又像波,例如,光的量子被稱為光子。探測引力子,一種假設的引力量子,將證明引力是由量子組成的。問題是引力特別弱。
  • 阻礙大一統的「引力子」,或和「上帝粒子」有關
    在一塊磁鐵周圍放許多小磁屑,會發現磁屑呈現出一種曲線形式,這也是磁力線的啟發來源。法拉第解釋到,這表明在磁鐵周圍的空間存在一種均勻分布的場,磁鐵對磁屑的作用正是通過這種場作用的。於是科學家預言了引力子的存在,並且它屬於玻色子的一種。到現在,科學家才認為引力子或許和希格斯場有關希格斯場是一種能量場,這種場的振動產生了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上帝粒子。有些粒子本來不具有質量,正是由於希格斯場的存在,才讓某些粒子獲得了能量,這種能量又轉化成粒子的質量。
  • 趣學單詞|物理學中的微觀粒子,你知道多少?
    在物理學中,為了方便研究,人們還創造了一些類似粒子的概念。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微觀粒子吧!閱讀用時7分鐘。01 原子 atom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叫「原子」,英文是atom。而在物理學中存在這樣的一些「子」,它們只是概念,沒有實物。06 聲子 phonon聲子, phonon,詞根為 phone-,from Greek phōnē "sound, voice" , 後綴依舊是-on。
  • 現代物理學如何向前突破——新量子革命
    歷史總是輪迴的,用開爾文男爵說過的話描述現代物理學現狀,一點都不過時:「有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兩大基礎理論的支撐,現代物理學的大廈已經落成,近幾十年的現代物理學發展,我們做的只是一些修飾工作,完善和驗證兩大理論。」這句話說得有一定道理,現代物理學發展陷入困境,物理學分支越來越細,研究的也越來越通徹,但沒有顛覆性的突破。雖然有弦理論發起革命的號角,但目前還無法推倒舊物理大廈。
  • 為什麼說物理學近100年沒有重大突破?是什麼阻礙了科學的發展?
    在量子力學之後,科學家基於狹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構建了一套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也是最接近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已經被實驗所驗證的物理學理論。這套理論大概從上世紀30年開始,一直到80年前,幾乎是宣告建立完成。但是具體的驗證一直到2012年,才找到了最後一塊拼圖,也就是希格斯玻色子,對於最後的2塊拼圖,中微子和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我們還了解得不多。而這個理論宣告完成只距離我們現在40多年的時間,實驗驗證更是幾乎和我們同時代。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對撞機之爭,實際上,中國高能物理學所所長王貽芳就表示,建立這個對撞機的一個目的就是尋找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
  • 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張守晟找到了「天使粒子」!
    國際同行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1937年,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那(Ettore Majorana)在他的論文中猜測有這樣神奇的粒子存在,即我們今天所稱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不幸的是,他本人做出這一猜測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神秘失蹤。自此以後,尋找這一神奇粒子成為了物理學家們夢寐以求的探索目標。科學家們認為,在粒子物理中,標準模型範疇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馬約拉那費米子。
  • 尋找萬物的本源: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到底是幹嘛的?
    力如果你要問物理學是做什麼的?可能有人會這麼回答你,物理學是一門研究物質和作用於物質之間的力,以此來理解自然現象的學科。如果你是個喜歡問「為什麼」的人,那很有可能接下來就會問「力是什麼?」如果有力的作用,物體的運動狀態就有可能會發生改變。這其實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戰,科學的進步。科學家逐漸發現,這樣的定義並不完整。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銫-137在弱力的作用下,發生衰變,原子核內一個中子轉變為一個質子,並且釋放出β射線。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國際同行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1937年,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託雷·馬約拉那(Ettore Majorana)在他的論文中猜測有這樣神奇的粒子存在,即我們今天所稱的馬約拉那費米子。不幸的是,他本人做出這一猜測後在一次乘船旅行中神秘失蹤。自此以後,尋找這一神奇粒子成為了物理學家們夢寐以求的探索目標。科學家們認為,在粒子物理中,標準模型範疇之外的中微子可能是馬約拉那費米子。
  • 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
    19世紀末,物理學上空飄著兩朵烏雲。它們分別引發了兩場重要的革命:量子理論和相對論。例如我們不可能同時精確地確定一個粒子的位置和速度,這就是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即使擁有最先進的儀器,我們也無法同時精確測量兩者。這對能量的理解有著深遠的影響。
  • 關於佛教人類起源的物理學解釋,還有一些新穎的物理學概念
    首先我熱愛頭條給我這個機會,我也努力這輩子為人類科學的進步做出貢獻,以下都是的科學推測人類只能從數學和邏輯上推測這些是正確的,我一定努力為國家和社會物理學進步做出貢獻,以下的解釋一定能帶來很多科學的進步,請大家一定認真觀看,我要說了 開始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做一個簡單的數學知識證明,先來證明0.99循環等於1!來設0.99循環等於x則滿足10x=9+x解得x=1。
  • 文小剛:物理學的新革命——凝聚態物理中的近代數學
    事實上,數學的發展常常得益於物理學提出的問題,而物理學的每一次重大革命,則往往伴隨著新數學的引入。《返樸》總編文小剛特為此撰文,回顧歷史上幾次物理學革命,從數學的眼光看待物理學,並闡述凝聚態物理中的近代數學。在他看來,範疇學、代數拓撲等近代數學理論在物理學中的應用意味著,物理學正在進行一場新的革命。
  • 現代物理學還有多少烏雲?至少三大烏雲,幾十朵小烏雲,甚至更多
    18世紀末的大部分科學家曾天真地以為物理學的大廈基本完成,其他只是縫縫補補的小事情。直到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徹底打破了這違和又尷尬的「和諧」局面。20世紀的物理學全線推進,不僅將微觀世界的研究尺度縮小到普朗克級別,還在高速世界將粒子的運動提高到狹義相對論級別。
  • 尋找相對論最後一塊拼圖,打開時空的音樂盒
    它對時空的重新定義,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大支柱。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各樣神奇的推論:光線會被大質量的天體偏折,引力會讓時間變慢,引力紅移現象,宇宙中有看不見的天體黑洞等等。這些看似不可思議的預言在隨後的幾十年紛紛得到了實驗的證實。
  • 粒子物理學還有沒有未來?
    世界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粒子物理學是非常基礎的科學,兩千多年前的時候先哲們就思考世界的組成。在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粒子物理學方面的獲獎數量最多,這是一百多年來粒子物理學輝煌燦爛的證明。在上個世紀早些年,往往發現一個粒子就能得大獎。
  • 真的存在引力子嗎?我們有可能找到引力子嗎?
    這些粒子通過交換耦合到其各種電荷的特定類型的量子進行交互。膠子介導強大的核力,與具有色電荷的粒子相互作用。W和Z玻色子介導了弱力,耦合到具有弱高電荷和同位旋的粒子。而且,光子介導電磁力,作用於帶電粒子上。但是,引力顯得與眾不同。我們的引力理論是經典的:廣義相對論。但是,從理論上講,應該有一個量子對應物,由一個稱為引力子的假設量子粒子介導。只有,我們能找出引力子是否確實存在嗎?
  • 粒子物理學:黑洞可能是通往宇宙九維空間的鑰匙
    目前,一種粒子物理學理論認為,事實上宇宙存在九維空間,黑洞可能是通往其它宇宙空間的「鑰匙」,這意味著黑洞是抵達其它宇宙空間的大門。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黑洞是通往其它宇宙空間的大門?目前,其它粒子物理學理論認為,事實上宇宙存在九維空間,黑洞可能是抵達其它維度空間的「鑰匙」。這意味著黑洞是通往其它宇宙的大門,目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科學家正在尋找該理論的可靠證據。一些粒子物理學理論認為,宇宙存在的秘密遠超出人類的認知,這些未知宇宙維度可解答量子物理至引力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