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5年,我發現能力強的人,都具備這種工作思維

2020-11-25 騰訊網

嗨,大家好,我是喬。

許多人都有一個煩惱:

為什麼自己越忙越窮,陷入死循環。

與此同時,老闆卻不會照顧你的「」,要求越來越高。

面對這種矛盾,很多人力不從心:

努力有極限,同一種技能也很難較量出高下。

人和人的距離到底是怎麼拉開的?

答案很可能是:思維方式

一杯咖啡、一個夜景、一個辦公室定位,再配上一句「又是拼搏的一天!」

這種曬加班的套路,在你朋友圈出現過嗎?

「我最受不了曬加班的了,大家一起加班,搞的好像只有他一個人辛苦似的。」

「白天做事拖拖拉拉,快要下班了,她倒忙了起來。」

「這種領導不走他絕不走、領導一走他就閃人的人,就是戲精本精。」

「談論的話題永遠能繞到自己有多忙多累上,都在一個屋簷下幹活,誰還不知道誰的工作量呀?」

「每當看到這種人,我就特別想問:你們累不累啊?這是上班,又不是拍戲。」

以上大概代表了很多人對朋友圈變相曬加班的態度。雖然大家表面上不做評論,但私下裡翻了10086個白眼。

在這個「福報996」的時代,辛苦加班趕工的小夥伴遍布各個行業。但是曬忙碌也分高級和低級,大部分聰明人除了在某個項目時發發感慨,很少有專注於朋友圈「曬加班」的。為什麼?

無理由的忙就是工作能力差的表現

小慧是一家公司四五年的老員工,一向任勞任怨,加班加點,卻發現同樣崗位,一個才進公司一年的新人每天按時下班,工資竟然還比自己高。

直到領導讓她給大家分享工作方法和心得時,她才知道,人家自學了Python編程,工作效率真的甩其他人N條街,一個excel表格十幾分鐘搞定,而自己可能得做一天,加班根本不是因為勤奮,只是工作能力差的表現。一旦有能力更高、效率更高、業績更好的同事,無論加班不加班,分分鐘都碾壓自己。

老闆的時間不多,智商不低

老闆的時間比你寶貴,一般很少刷朋友圈,就算看,也只關注那些高價值的信息,或者更厲害的大佬的動態,哪有時間關注哪個員工加班了。沒準等你離職了才發現老闆連你的名字和頭像都沒記清楚呢。

況且能當老闆或領導的人,智商、情商通常比你高,分得清真勤奮和假勤奮,更能辨認誰才是對公司更有價值的人。如果領導連這點能力都沒有,那公司也好不了,你曬得再多也沒用。

評價一個員工的價值是成果

評價一個員工價值最好的標準就是成果,只有沒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績的人,才竭盡全力展示自己的工作態度和過程。

別人兩個小時搞定一個報表,你得弄一天,還出了錯;別人用漂亮的策劃搞定了一個大客戶,你卻只能說我加班了一個通宵。你說,到底誰的價值更高?老闆更可能給誰升職加薪呢?

打工者心態

「曬加班」暴露了很多人的打工者心態,好像在說:「看,我多努力,看,我多勤奮」,等著老闆認可,領導表揚,就好像這就是升職、加薪的資本。

但每個人工作首先是為了自己。老闆付錢買你的人力資源,但是同樣也給了你機會和平臺,幫你學習行業新知,提升業務能力,積累寶貴經驗。只有主動工作,主動學習的人,才可能把握自己的職業生涯。否則,被動的人,永遠都是廉價的勞動力。

以前,看到上班摸魚的人曬加班,我還會心裡很不平衡,「憑什麼呀?」

但是,時間久了,漸漸發現,真的不公平嗎?

這個世界,就是有人憑演技,有人憑實力。

憑演技的,看似拿著同樣的錢,幹了更少的活兒,是賺到了,但其實,他們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生命,一天一天走向被淘汰的邊緣;

憑實力的,看似承擔了更多的工作和責任,吃了虧,但只要是在學習和實踐中積累經驗,這些都是你未來甩開同齡人的資本,而且屬於你自己,誰也拿不走。

So,你要當實力派還是演技派呢?

相關焦點

  • 15年面試4000多人,我發現工作能力強的人,都有這5個特徵
    有句話說得好:最想說話的那個人,往往別人最不想聽;最想上床的那個人,往往別人對他最沒有性慾;最想上位的那個人,往往讓領導很焦慮。注意控制火候,小火慢燉,適時加溫,越來越努力。剛進入一個新的工作環境,每個人思考的應該都是如何做好工作,進而升職加薪,對於升職相對容易的應屆生而言更是如此。通過面試,上級總是會對下級有一個大概的期待,在工作之初的一對一談話中,老闆也會告訴下屬自己的期望。
  • 3年換5份工作,《非線性成長》告訴你,這種能力比拼命工作值錢
    之後的第三份、第四份直到第五份工作,小黃做得都不長久。眼看一起畢業的同學都陸續成家立業,小黃陷入了迷茫,他很努力,能力也不錯,為什麼就找不到一份好工作呢?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人生都有和小黃一樣的問題。他們明明能力不錯,工作也很認真,但總是頻繁跳槽不穩定,很難得到長足的發展。
  • 為什麼工作能力強就是抗幹擾能力強?
    很多人可能都想鍛鍊自己的「短板」,但如果你不擅長發展領域,你的能力就沒有得到充分體現。當我剛畢業的時候,因為我人際交往能力差,我去找了一份能鍛鍊口才的工作,認為它能提高我的口才和情商。但事實是,在這項工作中,他的能力並沒有被高亮顯示。相反,他質疑自己在「短板」問題上的能力,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生活。所以跳槽是明智的選擇。
  • 憑什麼比我能力強?4個學習思維與建模,讓人豁然開朗
    1 自我生成法則:聯想記憶 學理科的人,邏輯思維性強,是一種聚合思維,側重由因到果;學文科的人,偏重形象思維,是一種離散思維,往往是由果到因。離散思維需要聯想能力,從一個點立馬跳到另一個點。
  • 工作能力強的人,都有這些特點!
    工作能力不單指一種能力,一個工作能力強的人往往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這些能力能夠讓他們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受到老闆的器重,升職加薪的機遇。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他們具有以下八種能力。一、目的性強能夠準確的發現目標,具有清晰明確的目標。Anonymous說「設立目標,實現目標,再設立新的目標。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
  • 乾貨|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管理能力?掌握這5點,你也可以做到
    歡迎關注我,每天為你解讀真實職場,助你改變職場思維,形為手記,實則心法。作為一個管理者,當你想要去提拔一名員工時,到底如何去判斷自己的團隊中具有管理潛質、適合做管理的人呢?而作為一名員工,你又該如何去努力,才能讓領導對你有所關注呢?今天,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具備管理能力的人,都有著什麼樣的「秘訣」!
  • 成年人學習能力的背後,最終是思維能力的問題
    ,那些會學習的孩子思維能力都比較強。 所以第三類思維是歸納概括。這種能力其實自小我們就練習,在小學中學的時候總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就是幹這個工作,這也是一個人的基礎能力。但並非每個人這一部分的能力都足夠,高手在聽幾個人講話後可以立馬抓住重點,能夠將大家講話的意思歸納概括出來,並有所提升。但也有人聽了很多、看了很多,卻沒有辦法理解,就是這種能力的差異。
  • 被流量思維誤解的社群運營工作
    最近在找年後的工作機會,翻了翻招聘網站上的職缺,或者是從職業討論社區中的話題,皆讓我發現了挺可惜的事——絕大部分的社群運營工作都被誤解了。由於產品限制,使得強拉不認識的一堆陌生人到微信群,容易成為死群之外,邊際成本也越來越高,使得現在的「社群運營」只能用人力來覆蓋戰略上的懶惰,用人海打流量戰,不斷的開群、水群、然後再死群。這是我覺得很可惜的地方,尤其實看到網上很多人吹噓著自己的社群又擴了幾千人,自己的產品有著十幾萬的用戶社群,但有效的用戶有多少?
  • 一個工作能力強,執行力差的人應該怎麼辦?
    一般來說,執行力差的人,工作能力也不會強到哪兒去,換句話而言,就是有什麼的能力,就有什麼樣的執行力。工作能力還行,但就是執行力差點,這種類型的人應該怎麼辦?不想做這種人是最讓人痛恨的,能力沒問題,理解力也沒問題,但就是不想去做。而不想做的根本原因在於個人利益沒有達到滿足。2、領導或企業的原因工作安排不明確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有時候領導只是說個大概,或者乾脆領導也不明白,具體事由都交給屬下自己去猜。工作安排雜亂今天安排這個工作,明天安排那個工作,或者朝令夕改,雜亂無章。
  • 什麼是設計思維?如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這一類型的職場人認為,設計是需要具備一定的繪畫美術基礎,需要精通各種各樣的設計軟體,甚至是異於常人的創新能力。可當我學過「設計思維」後發現,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練成設計思維能力,且應用到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簡而言之,我們工作中的許多結果往往是設計出來的。01什麼是設計思維?
  • 2020年最重要的10項工作技能——信息圖
    挖掘機技術哪裡強?我不知道,但是根據鳳凰城大學研究中心未來學會的研究,到 2020 年的時候,最需要的工作技能並不是挖掘機技術。研究人員分析了未來的 6 大變革驅動力,並在基礎上分析出屆時最重要的 10 項工作技能。
  • 職場上,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工作能力到底強不強?這幾點是標準
    其實對一個人判斷工作能力強不強,最好的方式就是聽其言,觀其行,想知道他的能力,就不能只是簡單地考察他在某個具體任務上的完成情況,而是需要去了解他的做事習慣和思考習慣。一.思維上自有一番天地1.邏輯思維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而得到提升的。
  • 遊戲思維——克服工作惰性,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法寶
    我們之所以還沒有發現它的用途,是因為我們還不夠了解它。本文將幫你建立一套「遊戲思維」,並從以下三個方面把遊戲這件事裡潛藏的邏輯和我們的工作建立起良性的連結,讓遊戲成為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法寶:1. 遊戲是廣義的媒介,能夠連結人與人,人與事2. 遊戲為何會觸動人心,讓我們沉迷其中3.
  • 思維差異決定人生深度?具備這種思維,你的人生才能一路開掛
    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認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因此這類人總想證明自己的智力、能力和個性,他們對自己評價的準確率不高,同時希望確保自己一直是成功的。當出現問題的時候,這類人往往會認為是別人的過錯,且無法接受自己的失敗。成長型思維模式者則認為人的能力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對自己現有的水平,能以更開放的心態對待。
  • 宏觀思維-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分水嶺式的思維
    有宏觀思維能力的人,他以全社會為研究對象,他看到的是全社會只有一個就業崗位,有十個人要就業,他得到的結論就是:就業崗位不足,無論如何,都至少有九個人找不到工作。 而沒有宏觀思維能力的人,只從個體看問題,他們看到的東西就不一樣,得到的結論也就不一樣。
  • 吳海英:領導幹部應具備的三種思維
    從現實情況看,我們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往往不是領導幹部在主觀上想把事情辦壞,而是在思想方法上出了偏差,導致對實際情況缺乏正確了解,對形勢判斷出現錯誤。2010年8月,根據組織安排,我到河北省唐山市掛職,任市委常委、副市長。工作實踐使我深刻認識到,幹好工作,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系統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
  • 數學會培養人的思維能力
    這個思維方式是抽象代數,微分幾何和拓撲典型的方式,最早是伽羅華在研究一元N次方程代數解的過程中發現的,通過討論解結構同構的交換群的對稱性質,得到了5次以上方程不可能代數解這種超出常識和直覺的結論。其實現在這種思維方法已經非常普及,我們在處理政治,軍事,經濟問題時,經常採用同構映射方法,把問題化繁為簡,把複雜問題變成一個我們了解的結構上的問題。這個以前舉過很多例子,不再重複。
  • 心理學家:有本事的人多數具備的兩種特徵,5種能力!可對照一下
    你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這是我的103期原創文章。本文共計1500字,正常速度讀完大概需3分鐘。信息化時代節奏更快,各種各樣快速成功的資訊對我們一次次的「洗滌」,導致很多人越來越焦慮。抖音上微信裡很多「有本事的成功人」刷屏式發布各種吹噓自己本事的視頻或圖片或軟文。這類人基本都是以販賣焦慮為營生的小商小販!而非真正有本事的成功者。你的朋友圈裡估計就有!社會心理學總結,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大多應該具備以下兩種特徵和5種能力。
  • 沒有工作經驗,如何找到一份財務工作?
    會計小白找工作的苦一般人不會懂,在網上經常會看到會計人互訴衷腸的畫面:會計人A:16年畢業,大學專業是旅遊管理,大學期間自考了會計從業資格證,想找一份財務工作,可面試官聽我說沒經驗就直接把我否決了,我應該怎麼找工作?
  • 十道題看出,你的工作能力有多強?
    其中,除卻運氣的成分,更多的是能力來決定你們職場的路是否好走。 你有想過,自己的工作能力有多強嗎?往下做今天的測試,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吧。 1.你是一個有固定作息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