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子首次展示新型高鐵列車,將與中國中車搶市場

2020-11-23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西門子開啟了高速列車的新篇章!」

前天(13日),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研發了5年之久的新型高鐵列車「Velaro Novo」,終於得以與世人見面。他們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以奪下包括美國、巴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高鐵列車訂單。

回想10餘年前,西門子還曾因過分相信「Velaro」的「魅力」向中國索要巨額技術轉讓費,從而失去了一次與中國合作的絕好機會。

據德國《世界報》14日報導,西門子於前天在德國西部克雷費爾德的鐵路基地,首次展示了「Velaro」系列的最新車型「Velaro Novo」。西門子交通集團CEO薩布麗娜·蘇桑(Sabrina Soussan),這項研發了5年的成果具有突破性優勢,兼具效率和穩定,還最大程度為乘客提供了舒適和方便。

讓我們跟隨西門子官方介紹,來了解一下這個車型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首先,「Velaro Novo」採用8兆瓦的牽引電機,最高時速可達360公裡/時。車體外殼應用了摩擦攪拌焊技術,再加上碳化矽牽引輔助變流器,使得列車的重量比上一代減輕了15%。

13日,西門子首次展示「VelaroNovo」高速列車  圖源:德國《世界報》 下同

不過,由於中國、法國、日本等國的高速列車早已突破350公裡/時,各項技術也在不斷提升,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它最大的亮點,在於運營成本低。

出於空氣動力學的考慮,西門子對「Velaro Novo」的轉向架及車頂形狀做了改變。這樣一來,跟前幾代車型相比,它的能耗降低了30%之多,平均一列車每年可以少排放1.375噸的二氧化碳。放眼現今世界各國高速列車的運營成本,人工、維護和能耗三項加起來,都差不多能佔到一半。優化能耗,也就意味著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列車還配備了先進的智能化傳感器,可以對維修、鐵路狀況、損壞等情況自動發出預警,從而減少維修費用。

「VelaroNovo」車廂內部  圖源:德國《經理人》雜誌 下同

與此同時,乘客可利用的空間也增加了10%。列車將通道寬度從524毫米擴大到535毫米,並遵循「空管」(empty tube)原則,即車廂內不設一件固定不動的設施,乘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隨便擺放。西門子相信,後者將會非常吸引普通民眾的眼球。

這些座位都可以隨便移動

對運營商來說,這種靈活的設計可能也會更加「討喜」。即便在列車「上了年紀」後,車內也可以按照時下的流行趨勢重新布置,不會顯得很過時。

行李架也可以隨便移動

《世界報》介紹稱,西門子「Velaro」系列已經開發了4代,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暢銷。從2000年至今,該系列的足跡遍布德國、荷蘭、比利時、瑞士、西班牙、法國、中國、俄羅斯、英國和土耳其等國,每天的裡程之和超過100萬公裡。

自今年4月以來,西門子一直在測試「Velaro Novo」的各個部件,目前一輛全新的測試車正在德國進行試運行。9月18日,柏林還將舉辦新12屆「德國軌道交通技術展」,這也是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軌道交通專業展覽會。屆時,這款本土新產品必將成為重頭戲。

西門子預計,「Velaro Novo」車將於2023年正式投產運行,加入ICE(Inter City Express,即德國城際特快)大家庭。

「Velaro Novo」正在德國進行試運行  圖源:德國「Railcolor」新聞網

西門子主要瞄準的是英國、北美、南美和亞洲市場,尤其是美國、巴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大額訂單。而他們面臨的最大對手,莫過於世界頭號鐵路集團、已在去年獲得歐洲市場「通行證」TSI認證的中國中車。西門子表示,「Velaro Novo」就是為海外業務而生,因為它可以適應很多不同的路軌系統。

另一方面,已經與西門子籤署交通業務合併協議的法國公司阿爾斯通也卯足了勁。他們正在大力研發新型高速列車,預計在2020年前正式投產。也就是說,西門子—阿爾斯通將聯手推出兩款車型與中國中車抗衡。我們可以預見,雙方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曾向中國「漫天要價」,與成為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技術合作方失之交臂

看到如今西門子幾乎無法獨力抗衡中車的場景,不知他們可還記得,自己昔年曾向沒有技術的中國「漫天要價」。

相關焦點

  • 西門子首次展示新型高鐵列車 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
    西門子首次展示新型高鐵列車 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時間:2018-06-15 17:08   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西門子首次展示新型高鐵列車 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 前天(13日),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研發了5年之久的新型高鐵列車Velaro Novo,終於得以與世人見面
  • 中國引進高速列車幕後:西門子要價過高付出代價
    中國鐵路實施第六次大提速已經50天有餘。與前5次大提速最大的不同是,時速200公裡以上的和諧號動車組(簡稱CRH,意為中國高速列車)首次出現在國人面前,平均每天有近20萬旅客乘坐。然而,由於外型與歐洲、日本高速列車相近,CRH自從開行以來也受到質疑。
  • 比高鐵還牛!中國第五代新型磁浮列車亮相,已完全掌握核心技術
    中國高鐵高鐵被稱為新四大發明,在世界高鐵總裡程中中國的高鐵軌道長度已過半,我們會關心高鐵的速度,關心高鐵的服務,卻很少有人會去關心高鐵的鋼軌。高鐵是有生命的,天氣冷了它會瑟瑟發抖緊縮身軀,氣溫高了它會膨脹疏鬆筋骨,列車速度提升、萬噸大列運行加大了對鋼軌的碾壓衝擊,鋼軌收到的損傷也越來越多。如果不能及時進行養護整形,高鐵穩定性和舒適度將會受到影響,並且會有安全隱患。
  • 歐洲鐵路巨頭合併計劃落空 中國中車暫避勁敵
    歐盟擔憂市場壟斷  2017年9月,歐洲兩大列車製造商西門子與阿爾斯通籤署諒解備忘錄,以排他性的方式對等合併交通業務,西門子與阿爾斯通各佔合併後的公司50%股份。合併後的公司名稱將為西門子阿爾斯通,新公司總部位於法國巴黎,將在法國上市,而交通解決方案業務部門總部設在德國柏林。
  • 中國展出未來出行高科技,高速磁懸浮列車亮相
    2019第二屆浙江國際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未來交通大會在中國杭州開幕,本次博覽會以「交通新時代產業大格局」為主題,向人們展現了智慧交通和未來出行最新技術成果。圖為中國中車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本次展會上,中國展示了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列車實車。
  • 中國高鐵往事:離600公裡時速還有多遠?
    1876年,英國怡和洋行在中國修建的第一條營業性鐵路上海吳淞鐵路建成通車,試車的「天朝」號機車創下時速約40.2公裡的紀錄。京張鐵路的通車速度則為時速35公裡。而現在,中國不僅建成了全球最大的300公裡時速高鐵網絡,6月21日,中車四方股份研發的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也成功試跑。35到350,10倍。但鐵軌之上的「提速」絕非這幾個數字這麼簡單。
  • 中國通號高鐵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全套自主化設備裝備合安高鐵!
    ,推動中國高鐵及全套技術標準走出去,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展示「中國高鐵」這一靚麗的國家名片。自主化CTCS-3列控系統的成功研製,填補了國內空白,擺脫了列車運行控制系統部分核心設備長期受制於人的不利局面,保障了我國高速鐵路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合安高鐵是中國通號全套自主化裝備的全家福首秀,經過完整的現場驗證後,這套系統後續還將應用於海外雅萬高鐵、匈塞高鐵等海外工程。
  • 槓精儘管噴,中國高鐵不懼質疑
    出品:"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ID:kepubolan)作者: 楊國偉 SELF 講壇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消息,2018年7月1日0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16輛長編組"復興號"動車組首次投入運營
  • 中國高鐵雙層列車閃亮登場,創新在這裡?
    中國高鐵雙層列車閃亮登場,創新在這裡?   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的交通事業取得了非常顯著的進步,不僅是在交通網絡建設還是在交通技術方面,都成果斐然,而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中國的高鐵技術。我們的高鐵不僅成為了拉動國內各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且已經走出國門。而最近,中國高鐵雙層列車閃亮登場,氣派超越復興號!
  • 日本高鐵為什麼沒有中國的快?
    在中國鐵路跨越式發展大幕開啟時,當時的鐵道部曾提出了中國高速動車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發展戰略。通過數輪的談判殺價,引進了加拿大龐巴迪、日本川崎重工、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四家世界知名鐵路車輛企業的高鐵動車組技術。
  • 中國高鐵震撼世界 正重塑未來世界鐵路產業格局
    面對中方給出的更加「苛刻」的競標條件,西門子不僅將關鍵技術悉數打包進入標書,技術轉讓費也從上一輪的3.9億歐元降到了8000萬歐元,並無條件接受中方的技術轉讓方案和價格方案。最終,西門子成功躋身中國高鐵產業,並開始了和唐山軌道客車有限公司的合作。
  • 世界最先進高鐵牽引技術 研發歷時11年耗資1億元
    」【發現中國原創技術】中國高鐵用上了世界最先進的牽引技術《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曹昌見習記者 李永華|湖南株洲報導歷時11年,累計1000萬次試驗,積累150G數據,耗資1億元,中國中車旗下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軌道交通牽引技術,即永磁同步電機牽引系統(下稱「永磁牽引系統」),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中國高鐵製勝市場的一大戰略利器
  • 別了,日本高鐵!又一日本巨頭跌落神壇!
    曾經,他還是中國高鐵的師傅。 遙想2000年初,中國高鐵方興未艾,從0到1,步履維艱,不得不四處向發達國家尋求技術引進。 彼時,世界高鐵技術被日本川崎重工,德國西門子、法國阿爾斯通、加拿大龐巴迪四巨頭壟斷。
  • 中國研發世界最先進高鐵牽引技術 被稱節能神器
    1000萬次試驗,積累150G數據,耗資1億元,中國中車旗下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下稱「株洲所」)攻克了第三代軌道交通牽引技術,即永磁同步電機牽引系統(下稱「永磁牽引系統」),掌握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成為中國高鐵製勝市場的一大戰略利器。
  • 中國高鐵發展 整合了中低速磁浮和高速磁浮的技術優勢
    10年前的今天,中國高鐵工人成功創造了每小時487.3公裡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10年後的今天,中國高鐵繼續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2011年1月9日,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簡稱中車唐山公司)自主創新研製的時速350公裡和諧號CRH380BL型高速動車組在京滬高速鐵路的運行試驗中,成功創造了每小時487.3公裡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
  • 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亮相,時速500公裡,比我國慢了100公裡
    時下,乘坐高鐵出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我國的高鐵裡程已經有數萬公裡。
  • 有了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將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央視紀錄片《超級工程Ⅱ》第三集《中國車》 為中國高鐵點讚
    國慶假期期間,央視推出了原創紀錄片《超級工程Ⅱ》,用最直觀的鏡頭記錄了這些震撼人心的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看過了前兩集《中國路》和《中國橋》,我們再來看看第三集《中國車》。 國慶假期,不少小夥伴依然在路上,少不了要跟高鐵打交道。
  • 600公裡時速的磁懸浮列車試跑,中國高鐵再上一步
    磁懸浮列車試跑目前,中國高鐵時速已經實現350公裡/小時,而普通動車組也達到了200公裡/小時,這大大減少了人們出行時間,在全世界都已經數一數二了。高鐵現在的中國,隨著高鐵、動車的投入,很多城市都實現了1小時交通圈,跨省上班都不在困難,未來磁懸浮要是投入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