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陸雨聆】「西門子開啟了高速列車的新篇章!」
前天(13日),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研發了5年之久的新型高鐵列車「Velaro Novo」,終於得以與世人見面。他們希望憑藉這款產品抗衡中國中車,以奪下包括美國、巴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高鐵列車訂單。
回想10餘年前,西門子還曾因過分相信「Velaro」的「魅力」向中國索要巨額技術轉讓費,從而失去了一次與中國合作的絕好機會。
據德國《世界報》14日報導,西門子於前天在德國西部克雷費爾德的鐵路基地,首次展示了「Velaro」系列的最新車型「Velaro Novo」。西門子交通集團CEO薩布麗娜·蘇桑(Sabrina Soussan),這項研發了5年的成果具有突破性優勢,兼具效率和穩定,還最大程度為乘客提供了舒適和方便。
讓我們跟隨西門子官方介紹,來了解一下這個車型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首先,「Velaro Novo」採用8兆瓦的牽引電機,最高時速可達360公裡/時。車體外殼應用了摩擦攪拌焊技術,再加上碳化矽牽引輔助變流器,使得列車的重量比上一代減輕了15%。
13日,西門子首次展示「VelaroNovo」高速列車 圖源:德國《世界報》 下同
不過,由於中國、法國、日本等國的高速列車早已突破350公裡/時,各項技術也在不斷提升,這並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
它最大的亮點,在於運營成本低。
出於空氣動力學的考慮,西門子對「Velaro Novo」的轉向架及車頂形狀做了改變。這樣一來,跟前幾代車型相比,它的能耗降低了30%之多,平均一列車每年可以少排放1.375噸的二氧化碳。放眼現今世界各國高速列車的運營成本,人工、維護和能耗三項加起來,都差不多能佔到一半。優化能耗,也就意味著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列車還配備了先進的智能化傳感器,可以對維修、鐵路狀況、損壞等情況自動發出預警,從而減少維修費用。
「VelaroNovo」車廂內部 圖源:德國《經理人》雜誌 下同
與此同時,乘客可利用的空間也增加了10%。列車將通道寬度從524毫米擴大到535毫米,並遵循「空管」(empty tube)原則,即車廂內不設一件固定不動的設施,乘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隨便擺放。西門子相信,後者將會非常吸引普通民眾的眼球。
這些座位都可以隨便移動
對運營商來說,這種靈活的設計可能也會更加「討喜」。即便在列車「上了年紀」後,車內也可以按照時下的流行趨勢重新布置,不會顯得很過時。
行李架也可以隨便移動
《世界報》介紹稱,西門子「Velaro」系列已經開發了4代,在全球範圍內非常暢銷。從2000年至今,該系列的足跡遍布德國、荷蘭、比利時、瑞士、西班牙、法國、中國、俄羅斯、英國和土耳其等國,每天的裡程之和超過100萬公裡。
自今年4月以來,西門子一直在測試「Velaro Novo」的各個部件,目前一輛全新的測試車正在德國進行試運行。9月18日,柏林還將舉辦新12屆「德國軌道交通技術展」,這也是全球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軌道交通專業展覽會。屆時,這款本土新產品必將成為重頭戲。
西門子預計,「Velaro Novo」車將於2023年正式投產運行,加入ICE(Inter City Express,即德國城際特快)大家庭。
「Velaro Novo」正在德國進行試運行 圖源:德國「Railcolor」新聞網
西門子主要瞄準的是英國、北美、南美和亞洲市場,尤其是美國、巴西、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大額訂單。而他們面臨的最大對手,莫過於世界頭號鐵路集團、已在去年獲得歐洲市場「通行證」TSI認證的中國中車。西門子表示,「Velaro Novo」就是為海外業務而生,因為它可以適應很多不同的路軌系統。
另一方面,已經與西門子籤署交通業務合併協議的法國公司阿爾斯通也卯足了勁。他們正在大力研發新型高速列車,預計在2020年前正式投產。也就是說,西門子—阿爾斯通將聯手推出兩款車型與中國中車抗衡。我們可以預見,雙方未來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曾向中國「漫天要價」,與成為鐵路第六次大提速的技術合作方失之交臂
看到如今西門子幾乎無法獨力抗衡中車的場景,不知他們可還記得,自己昔年曾向沒有技術的中國「漫天要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