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海產品有寄生蟲?除了高溫烹煮,其實還有好幾種解決方法

2020-12-06 騰訊網

海鮮是一種讓人又愛又恨的食物,在所有的食物裡,它的味道是最鮮的,但是卻相當考驗人們的體質。有人吃了海鮮會過敏,也有了吃了以後腸胃會產生不適,更多的人普遍認為海產品裡有不少寄生蟲,吃了以後這些細菌會在人們的體內滋生,影響人體健康,那麼這種說法都正確嗎?應該如何解決?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外界一直有著不同的說法。有不少人覺得有寄生蟲的不僅僅只是海鮮,很多河鮮一樣有,而且比起海鮮它更加不安全。其實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這點從吃法上了解就可以得到答案。在沿海地區,不少人會選擇生吃海鮮,這足以證明吃海鮮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可怕,但如何吃很重要。

人們對於滅殺海鮮體內的寄生蟲的認知,一直都是停留在高溫烹飪的方法上。其實從嚴格意義上說,寄生蟲本身就也是蛋白質的一種,如果被高溫烹飪殺死以後,人們再吃下去也不會影響健康,因為這時候的寄生蟲也只是變成了一堆蛋白質而已。除了高溫烹飪,還有些人會採用醬油或者芥末、白酒等佐料搭配海鮮來食用,人們普遍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提升海鮮的美味,還可以殺死細菌。

對於這些吃法,有專家認為,用佐料滅菌的手法並不科學, 因為細菌或者寄生蟲並不會因此而被麻醉致死,進入人體之後一樣可以復活,威脅身體健康。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大家在吃海產品的時候還是儘量選擇熟吃,用高溫反覆烹煮。

高溫可以滅菌,低溫也一樣可以。很多漁民在捕撈船隻上岸以後會對海產品做急凍處理,其實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除了保鮮還可以保證水產品安全。因為海鮮在被放入零下二十度的低溫以後,超過二十四個小時就可以起到滅菌的效果,所以大家如果在市場上看到冰凍的海鮮,也不要主觀判斷不新鮮或者有細菌,其實有時候超低溫處理的海鮮比起鮮活的更加安全。

除了以上兩種方法,人們在日常生活如何保存海鮮也會影響到海產品的安全。很多人在吃不完食物的時候會一股腦放進冰箱裡,其實這裡面也有很多隱患。大家要注意,保存海產品的時候,生的與熟的一定要分開來放,這是因為熟海鮮裡的寄生蟲已經被殺死,如果再與生的放在一起,很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如果人們在下一餐吃熟海鮮的時候沒有再經過高溫烹飪,寄生蟲就很有可能伺機而入。

最後要提醒大家,不少人都認為野生的海鮮攜帶寄生蟲的機率要比人工養殖的低,其實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由於海產品都生活在複雜的環境裡,以吃海藻和野生水產為生,因此更加容易攝入一些有毒的物質,所以大家別覺得只要是純天然的東西就是好的,有時候恰恰是因為這份純天然,才影響了人體的健康!

相關焦點

  • 小龍蝦真的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
    任何水產生物都有寄生蟲,對於我們來說,小龍蝦身上的寄生蟲最熟悉的莫過於血吸蟲和蛔蟲以及線蟲。理論上來說。淡水養殖的魚蝦沒有殺不死的,要殺死這些寄生蟲取決於兩個條件,烹飪的溫度以及烹飪時的時間長短。在70°到100°之間,除了線蟲,其他的寄生蟲都可以在1分鐘之內殺死。
  • 小龍蝦身上最可怕的寄生蟲是什麼?高溫能夠殺死嗎?
    小龍蝦身上真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小龍蝦身上的寄生蟲大部分時候都和其他其他魚蝦以及螺螄河蚌一樣的。具體來說常見的寄生蟲包括纖毛蟲,螞蟥,各種吸蟲以及裂頭坳(絛蟲幼蟲)以及絛蟲這幾類寄生蟲。以上幾種寄生蟲出除了纖毛蟲不能夠感染人類,只能寄生在魚蝦身上之外,其他的寄生蟲都可以在人類身上寄生。
  • 擔心寄生蟲?這樣做才能放心吃魚
    從視頻中,無法看出這條魚從哪兒來,也沒法分辨那些線狀物體到底是不是寄生蟲。不過,水中出現寄生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野生魚攜帶寄生蟲,非常普遍許多人推崇「野生魚」,認為它們安全又美味,其實這是個誤區。因為海水的高滲透壓,對寄生蟲的生存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不過依然有頑強的寄生蟲可以感染海魚,比如異尖線蟲就經常在海魚中被發現。高溫和低溫均可殺死寄生蟲寄生蟲雖普遍,但不難殺滅。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加熱。寄生蟲極不耐熱,美國FDA的建議是加熱到60℃就可以有效殺死它們。在涮火鍋的時候,只要魚片變成了白色,也就不用擔心寄生蟲了。
  • 含寄生蟲「最多」的4種美食,但多數人都喜歡吃,你吃過幾種?
    含寄生蟲「最多」的4種美食,但多數人都喜歡吃,你吃過幾種?中國地大物博,所以食物也是多種多樣,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飲食特色,而且隨著現在的發展,我們外出去往某個地方旅遊時,也會選擇一些特別美味的食物。但是有的時候看著美味,同時其實也是帶著危險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那些含有寄生蟲較多的美食,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呢?
  • 這4種食物據說會有寄生蟲,可大部分人還是拒絕不了,你愛吃哪種
    唯有美食不可辜負,對於很多的吃貨來說,每天只要有吃的就會很開心了。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喜歡追求一些比較稀罕的美食,比如一些野味。說到野味,相信很多愛吃的小夥伴都要忍不住流口水了,雖然這些野味很容易會有寄生蟲,可大部分人還是拒絕不了,不知道你喜歡吃哪種呢?
  • 5種寄生蟲很多的食物,不僅有生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
    導語:5種寄生蟲很多的食物,不僅有生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我們中國的地大物博,供我們食用的食物,不管是天上飛的,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只要是無毒都能被我們研究出無數的吃法。但是現在隨著生態環境的汙染,不少的食物都不能再肆無忌憚地吃了,因為他們可能攜帶著大量的細菌和寄生蟲,寄生蟲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沒有完全消滅就會重新尋找寄生的宿主,在體內肆意的遊走,破壞身體的臟器,對身體危害非常大。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這5種寄生蟲非常多的食物,不僅有河鮮海鮮,還有蔬菜,很多人都愛吃。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5種食物吧!
  • 掌握關鍵方法,防範海產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一、海產品中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常見致病因子有哪些?另外,它還有一個重要屬性—生命力頑強,可在抹布和砧板上存活1個月以上。當海產品處理不當(未經過充分清洗,或生熟食品交叉汙染),或吃法不當(生吃或半生不熟等),它就會偷偷地潛入身體,引起腹痛、腹瀉和嘔吐等症狀,有時也會出現發燒。
  • 這4種常見的美食,竟藏大量寄生蟲
    您的日常飲食中是否存在蟲從口入的風險 自測題 1 以下哪些食物中會有寄生蟲
  • 野生水產普遍攜帶寄生蟲 加熱冷凍放心吃魚
    養殖水產感染寄生蟲可能性小許多人推崇「野生魚」,認為它們安全又美味,其實這是個誤區。野生魚水域既是魚的家園,也是其他生物,比如寄生蟲的家園。寄生蟲與宿主的共生,本來就是自然演化的結果,所以野生水產普遍存在寄生蟲。寄生蟲不會危害魚的生命,但可能影響魚的生長。
  • 說是深海三文魚,其實是淡水虹鱒魚!還有寄生蟲!
    其實海水魚也有大量寄生蟲。但淡水生物和海水生物適應的滲透壓是完全不同的,而人體內的滲透壓類似於淡水環境。也就是說,大多數海水魚身上的寄生蟲,到了人體內根本無法存活。海魚可以做刺身,是因為合法進口的海魚都是符合要求急凍後保鮮運輸,而且還有檢驗檢疫部門把關,自然更安全。
  • 生吃三文魚會不會有寄生蟲?煮熟了吃不是更安全嗎?
    三文魚是我們餐桌上絕佳的美食,口感極佳,我們常說的三文魚只是一個通俗的叫法,實際上這個名字指代的魚類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的三文魚指的是具有洄遊習性、相似的形態特徵的一類魚,包含了很多種,比如麻哈魚屬與鱒屬,而狹義上的三文魚特指大西洋鮭。但不管怎麼說,我們吃到的這些魚,由於肉色形態特徵都是差不多的,我們都叫它三文魚。
  • 這4種食物上的寄生蟲,高溫難以「消滅」,卻是餐桌上的「寵兒」
    對於美食來說,我們國家的美食算是很豐富了,而且現在可以吃的食物有很多,多得讓我們都吃不過來了,所以我們大多數都會喜歡吃最好吃的美食了,但是有些食物吃起來會危險,所以我們在吃的時候也要注意。有一些食物裡會存在有寄生蟲,雖然高溫可以殺蟲,但有的食物做法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是沒有辦法的。
  • 還在擔心稻田裡的田螺有寄生蟲不敢吃?這樣清理,吃著放心
    田螺在我國的南北方都有,而且很受食客們的喜愛,一到了夏天就能在各種大排檔看見田螺,田螺的肉非常有彈性,吃起來口感很好,不過許多人在吃田螺的時候也有顧慮,擔心稻田裡的田螺有寄生蟲不敢吃。田螺裡的寄生蟲主要是血吸蟲,如果不把這種寄生蟲徹底殺死的話,是很容易感染血吸蟲病的,不過這種寄生蟲是不耐高溫的,使用高溫的沸水對其進行燙煮就可以了,一般使用一百度的水燙煮二十分鐘,就能消滅掉田螺裡的寄生蟲,如果田螺沒有被煮熟,或是沒有清理就拿來吃的話,對人的身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
  • 養貓後女孩得了寄生蟲,家人全責怪在貓咪身上,貓咪:這鍋不背!
    許多家長不喜歡孩子養寵物,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覺得貓咪狗狗這些動物很髒,就比如說身上會有寄生蟲,也會有很多的病菌,害怕孩子和寵物接觸後會感染疾病。而一位女孩被檢查出了寄生蟲感染後,這樣的事情更是發展到了另外一個程度,許多家長紛紛拒絕讓孩子養寵物,就是害怕貓狗會傳染給孩子寄生蟲!可是你覺得養寵物和得寄生蟲有必然的關係嗎?
  • 高溫來臨,魚類寄生蟲疾病頻發,怎麼破?
    高溫來臨,魚類寄生蟲疾病頻發,怎麼破?2016-06-20 22: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熱點        瀏覽量: 2677 次 我要評論 隨著集約化水產養殖的發展,由寄生蟲引起的魚類流行性疾病頻發。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通常情況下,寄生蟲類疾病在自然水體中並不對魚類產生明顯的威脅。
  • 6種寄生蟲最多的美食,第一道就忍不住流口水
    食物中暗藏的寄生蟲很容易侵害我們的身體,尤其是這6種寄生蟲最多的美食,全吃過的堪稱「王者」。第一種是田螺。田螺這種食物算是夜宵攤上最便宜的了,一紮啤酒一盤螺,就能吃上好一段時間。不過田螺做起來有些麻煩,還要剪,而且這螺旋結構很難知道寄生蟲藏匿在哪處,清洗不掉。第二種是河蚌。
  • 為何日本人常吃生魚片,卻不見他們擔心有寄生蟲?看完就明白了
    隨著世界關係的緊密連接,我們了解到世界上有許多個國家吃的東西和我們都不一樣,對待食物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各個地區的美食文化也都相去甚遠,例如日本的「吃文化」,就是好吃「生魚」了。因為中國人覺得沒有煮熟的肉會給人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例如裡面的寄生蟲。而日本人經常吃生魚片,卻不見他們擔心生魚會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難道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生的肉類裡面有寄生蟲嗎?這顯然不太可能,其實這種飲食的習慣和日本的地域和魚的種類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好吃「生魚」的自然原因 第一個原因自然是日本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 除了《寄生蟲》,還有這幾部精彩電影也講了類似的主題
    大家可能也發現了,《寄生蟲》探討的故事主題——越發懸殊的貧富差距和已經固化的階級壁壘,是近幾年好幾部優秀電影的共同主題。是的,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前年同出自韓國導演之手、李滄東的《燃燒》。其實除了它,還有中國大陸的《暴裂無聲》和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
  • 含寄生蟲最多的4種食材,夏季最常見,很多人不顧健康,還在貪吃
    人們常吃的食材中,多多少少含有一些寄生蟲,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很多時候,我們只要經過高溫烹飪,就能夠殺死這些寄生蟲,然而有些人不會恰到的處理,一旦吃到嘴裡,會引發一些腸胃不適,嚴重的還會洗胃清理,在某些沿海城市,生吃海鮮生魚片,蟲子入口,可侵襲大腦、皮膚、眼睛等,我們需要做的其實很簡單,防止「蟲從口入」,要煮熟煮透,100度高溫幾分鐘就可以滅活殺死,寄生蟲肉眼看不到
  • 過嘴癮先要防寄生蟲
    汙染重的魚,形態異常,有的頭大尾小,脊椎彎曲甚至出現畸形,還有的表皮發黃、尾部發青。  2.看魚眼。飽滿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鮮魚;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皺或眼內有淤血的則不新鮮。  3.嗅魚鰓。新鮮魚的鰓絲呈鮮紅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魚的鹹腥味或淡水魚的土腥味;不新鮮魚的鰓色變暗呈灰紅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魚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