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在中國大陸設立首個卓越中心

2021-02-08 科學網
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在中國大陸設立首個卓越中心

 

本報訊 1月12日,復旦大學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國際卓越中心啟動。該中心是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在中國大陸設立的首個卓越中心,也是IRDR國際卓越中心體系下唯一的跨氣候變化應對、大氣環境災害風險響應、公共衛生治理等諸多領域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跨)專業中心。

據介紹,該中心將由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研究院牽頭,公共衛生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大數據學院、發展研究院等院系聯合共建。(黃辛 李沁園)

《中國科學報》 (2021-01-14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中國大陸首個!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國際卓越中心啟動
    1月12日,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國際卓越中心「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正式啟動。該卓越中心的設立是實施聯合國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氣候變化應對巴黎協定、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全球重大發展議程的重要舉措。  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是由國際科學理事會(ISC)和聯合國減災署(UNDRR)共同建立的一項國際綜合研究計劃。
  • 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在中國大陸設首個卓越中心,落戶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國際卓越中心主任湯緒教授12日上午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上海在極端天氣氣候與公共健康方面的城市治理方面已有國際上領先的探索,通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協同創新,將有望進一步升級,為中國在國際治理方面承擔更大的責任提供支撐。
  • 國家海洋局發布海洋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
    &nbsp&nbsp&nbsp&nbsp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11日電 (記者 謝東櫻) 我國是世界上受海洋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具有災害種類多、分布廣、頻率高、損失大等特點。
  • 杭州瑞歐科技有限公司設立浙江大學環資學院 「卓越計劃基金」
    為激發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研究生投身學術研究的熱情,進一步推動大學教育事業發展,杭州瑞歐科技有限公司決定捐贈貳拾伍萬元(250,000)整,在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設立「卓越計劃基金」。助學育才本次「卓越計劃基金」是在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環境健康研究所莊樹林教授牽線下聯合杭州瑞歐科技有限公司捐贈設立,用於支持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卓越環資」研究生學術提升計劃,為學子們學術研究提供保障。
  • 285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新聞—科學網
    各有關單位:   根據中國科協、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於組織實施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有關項目申報的通知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綜合評估...
    9月22日,科技部社發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綜合評估技術研究」進行了項目驗收。    該項目旨在揭示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的危險性等級,確定我國不同區域的承險脆弱性,對我國不同區域及重點地區的綜合風險損失等級進行評估,完成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和長三角地區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提出我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措施。
  • 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原標題: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附名單) 11月22日,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辦公室發布《關於下達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項目的通知》 ,《分子植物》《工程》等285個項目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分獲資助。
  • 細解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系統
    7月26日,帶著這個問題,記者走進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實地探究可破題神器——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系統。通過系統界面,點擊彼時南方部分汛情嚴峻省份,相關災情和災害事件信息一目了然,盡在掌握之中。  實時監測 定量評估  為防災減災提供決策支撐  7月15日,在中國氣象局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基於氣象災害風險管理系統提供的客觀化、定量化災害評估產品,得出南方暴雨災害的致災強度、
  • 青藏高原災害發展趨勢與災害風險
    沿斷裂構造帶密集分布青藏高原地殼運動活躍,地表隆升強烈,中國大陸裡氏 6.0 以上地震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地震活動沿東西向弧形構造呈帶狀分布,密集分布在喜馬拉雅板塊邊界構造帶和板內斷塊區及其次級斷塊的邊界活動構造帶上。
  • 中國3年內計劃建15家半導體工廠;三星設立新人工智慧研究中心
    1、中國3年內計劃建15家半導體工廠,追趕日本韓國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的統計顯示,在今年到2019年的3年裡,中國計劃建設的半導體工廠共達15家,比同期韓國(3家)、日本(4家)加起來還要多。
  • 泰安:穩如泰山災害應急研究院成立 設地質、地震災害防治等4個中心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17日訊 昨天上午,泰安市穩如泰山災害應急研究院在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第三勘探隊揭牌成立。成立災害應急研究院是深化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創新舉措,在山東省內尚數首家。設立四個研究中心 引起先進設備100多臺套這次成立的災害應急研究院共設地質災害防治、地震災害防治、水旱災害防治和森林火災防治四個研究中心,聘請四位國內知名、全省頂尖的領軍專家擔任總技術負責,有25名高級職稱以上的專家技術團隊作為中堅技術力量,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0名。
  • 中科院已具備「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啟動和建設條件
    1 中新社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4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設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是服務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一項重要舉措,該中心將依託中科院建設。目前,中科院已集成優勢研究力量和資源,系統深入開展科技支撐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工作,已實現國家相關優勢資源的整合,具備「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啟動和建設的條件。
  • 中國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 防範化解災害風險任重道遠
    中國地震局表示,全國地震系統充分汲取災難教訓,防震減災事業不斷成長,立足多震災基本國情,防範化解災害風險任重道遠,未來要全面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全國58%國土處於7度及以上地震高危險區中國防範化解災害風險任重道遠,主要包括地震災害風險形勢依然嚴峻、防震減災基礎仍需加強、災害風險防控更加複雜等內容。震災風險形勢方面,多震災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全國58%的國土和54%的縣城、60%的地級市、27個省會城市、近55%人口處於7度及以上地震高危險區。
  • 中國氣象局極端天氣氣候與水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落戶中國地質大學
    6月8日,「中國氣象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極端天氣氣候與水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正式落戶中國地質大學。該研究中心依託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和我校,將結合雙方優勢,通過探索大氣低層與地表淺層(關鍵帶)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實現大氣科學與水文地質學的學科交叉,促進科研和業務部門的融合,提升氣象行業服務國家防災減災的能力。研究中心將在極端天氣氣候-水文地質災害一體化監測、發生機理及預報預警與風險評估等三個方向,開展協同創新。力爭通過5—10年的努力,建成國際一流的研究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
  • 中科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成立—新聞—科學網
    本報上海1月20日訊(記者黃辛)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今天在滬揭牌成立。
  • 全球首個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落戶成都
    全球首個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成立籤約儀式。(成都市博覽局供圖)人民網成都12月17日電(記者宋豪新)今日,全球首個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在成都正式成立。這是由成都市貿促會(市博覽局)聯合國際大會及會議協會(ICCA)、成都大學、《會議》雜誌社共同成立的全球唯一一個ICCA國際會議研究及培訓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也是國內首個創新的政、校、會、媒深度融合國際合作模式。該中心的成立,將為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會議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人才培養與行業發展諮詢服務。
  • 北師大史培軍教授團隊:綜合災害風險防範凝聚力理論與實踐
    在綜合災害風險防範研究中,史培軍等引入了「凝聚力」概念,初步構建了社會–生態系統綜合災害風險防範凝聚力這一理論的框架,發展了許多可供借鑑的模式及範式。  1.
  • 國內遊戲行業首個腦科學研究中心落地—新聞—科學網
    浙江大學與盛趣遊戲共建浙江大學傳奇創新研究中心
  • 加強能力建設 努力提升地震與火山災害綜合防禦能力——寫在汪清7...
    加強深源地震和火山活動的監測,研究成災機理,探索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降低災害風險,是吉林防震減災的重要任務。近年來,吉林省地震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主動融入「全災種、大應急」格局,緊密結合吉林省地震與火山實際,著力加強「五種能力」建設,努力提升地震與火山災害綜合防禦能力。
  • 山東省首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
    近日,教育部發文正式批覆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立項建設,成為繼第一批七個中心之後,教育部第二批立項的七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也是山東省首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前沿科學中心設立於2018年,是我國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的核心內容,是教育部推動高等學校加強基礎研究、實現創新引領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