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給我們哪些啟示

2021-01-18 人民日報

2019年是一個歷史性年份,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深層次思考?透過剛剛落下帷幕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我們可以從歷史深處、人心深處聆聽到生動回答。

行穩才能致遠。70年來的輝煌成就,起自於優勢鮮明、獨具特色的治國安邦之路。從體現歷次黨代會和重要中央全會的巨幅照片,到150個激動人心的「新中國第一」,再到蔚為壯觀的英雄模範人物牆,70年大型成就展猶如一個「歷史走廊」,濃縮呈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億萬人民艱苦奮鬥實現的偉大跨越;又如一個「時間隧道」,深刻見證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和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70年巨變告訴世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能夠不斷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得到了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

在英雄模範展板前駐足的參觀者。圖片來源:人民網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部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民生活由貧窮落後到富裕幸福的變遷史。成就展上,幾個家庭場景格外引人注目。上世紀50年代的婚房裡,一張土炕、一個梳妝盒、兩三件簡單家具,幾乎就是全部家當;到了改革開放初期,冰箱、電視、電扇開始出現;進入新時代,安居住宅中液晶電視、空調等現代家電一應俱全……70年滄桑巨變、換了人間,不僅有關乎國家發展道路的「宏大敘事」,更有實實在在改變百姓生活的「微觀巨變」。「當驚世界殊」的發展成就充分說明,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人民福祉是改革發展的旨歸。

「要打牢愛國主義的基礎,就要了解歷史。」70年大型成就展的價值就在於,不僅記錄著時代、再現了歷史,更凝聚了人心、啟迪著未來。展覽現場,時常會看到全家人集體觀展的場景:青年人攙扶白髮老人,小兩口手牽天真幼童,一起會心察看講述歷史過往的老照片、老物件。對孩子來說,這是愛國主義教育大課堂,自信氣質從此播下種子;對青年人來說,展覽標註出個人奮鬥的歷史坐標,胸中的家國情懷更為激蕩;對老年人來說,展覽更像是一臺穿越歷史的時光機,為流金歲月打上奮鬥有我、見證有我的註腳。參觀成就展的過程,是一次精神洗禮、一種歷史傳承,把每一個中國人緊緊凝聚在一起。

「置身其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時代的巨大進步、社會的飛速發展」「看到新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蹟,自豪感是忍不住的」……在成就展網上展館,瀏覽者紛紛寫下肺腑感觸。從隆重頒授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到舉行盛大閱兵儀式和群眾遊行,一系列慶典活動極大振奮了民族精神,增強了中華兒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我們為一路走來的不平凡歷程而感慨,也為取得的不平凡成就而自豪,更對迎面而來的新徵程充滿期許。從過往經驗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從歷史積澱中激發奮進的力量,增強「四個自信」,向著未來奔跑的步伐將更為堅定和勇毅。(原標題:歷史性成就的深刻啟示)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評論:新中國70年,與世界相互成就
    (新中國70年)評論:新中國70年,與世界相互成就  中新社北京9月30日電 題:新中國70年,與世界相互成就  中新社記者 張量  2019年10月1日,中國將用一場盛大的慶典,紀念這個國家70年來走過的不平凡歷程。
  • 每日一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向世界莊嚴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偉大事件,徹底改變了近代以後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悲慘命運,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科技部談新中國60年科學技術發展的成就與啟示
    偉大的戰略決策    新中國成立後,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發出「向科學進軍」的偉大號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逐步建立起現代科學技術體系,取得了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的重大科技成就,為國家的獨立、尊嚴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習近平在參觀「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
    他強調,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70年來我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充分說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引領中國走向繁榮富強。
  • 新中國70年文化建設的成就及經驗
    觀點提示全面回顧和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文化建設發展歷程和成就,認真研究和總結黨在文化建設中艱辛探索取得的寶貴經驗,有助於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值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全面回顧和展示我國文化建設發展歷程和成就,認真研究和總結黨在文化建設中艱辛探索取得的寶貴經驗,有助於我們更加堅定文化自信,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 中國對外開放40年的三點啟示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題:中國對外開放40年的三點啟示新華社記者 郝薇薇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在上海青浦拉開帷幕。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與世界關係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面向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到開拓亞非拉等新興市場,從「全球賣」到「全球買」,從向西方學習到他國來華「取經」,從國際體系的旁觀者到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建設者,中國與世界的接觸互動「更加深入和精細」。以歷史的眼光看,中國對外開放40年,當是百餘年來中國與世界互動最精彩的一章。
  • 天涯明月刀手遊驚魚成就怎麼做 驚魚萬蝶坪聆音樓圖文攻略
    天涯明月刀手遊這款遊戲中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遊戲內容,各位玩家們可以探索世界各個地方的美景,總的來說天刀的畫面製作的還是非常美好的,在遊戲中,我們可以去探索各個地方然後達成成就,今天40407小編為各位玩家們帶來驚魚聆音樓、驚魚萬蝶坪和驚魚沉劍池的攻略哦!
  • 疫情應對給全球環境治理帶來哪些啟示?
    美國出臺的安全經濟燃油效率(SAFE)新規則可能對全球生態環境治理帶來哪些影響?經濟增速放緩,對於全球環境治理意味著什麼?面對挑戰,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如何應對?從全球疫情應對中,可以得到哪些啟示?本報記者採訪了崑山杜克大學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張俊傑。  疫情造成的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對全球環境治理也是一個巨大挑戰,甚至可能引發生態環境質量的倒退。
  • 屠呦呦事跡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在給她的賀信中說「您的獲獎,是中國科學界的驕傲,我相信,這必將激勵更多的中國科學家不斷攀登世界科學高峰,為人類文明和人民福祉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獲獎之後屠呦呦是這樣說的:「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榮譽,是中國全體科學家的榮譽,大家一起研究了幾十年,能夠獲獎不意外,在青蒿素發現的過程中,古代文獻在研究的最關鍵時刻給予我靈感。我相信努力開發傳統醫藥必將給世界帶來更多的治療藥物」。
  • 科學網—屠呦呦獲獎帶給我們的啟示
    作為中國大陸獲得的第一個諾貝爾科學獎,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在我國科技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標誌意義。它標誌著中國本土科學家登上世界醫學科技高峰,標誌著中醫藥現代化的成果獲得世界的公認、中醫藥走向世界並產生更大的國際影響力。無疑,這將有力地提振民族自信、激勵科技創新。 中華民族聰明、勤勞、勇敢,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 科學家的堅守精神: 趙忠賢和屠呦呦的啟示
    科學家的堅守精神: 趙忠賢和屠呦呦的啟示 2018年04月04日 14:20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正式設立於2000年,是我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獎項,每次僅授予不超過兩名科學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2015年便出現空缺,可想而知,要獲得該獎項有多困難。作為國內科學界的最高榮譽,獲獎本身就值得大書特書。
  • 伊朗科學家被刺殺,對我們的啟示?
    在中國當初發展核武器的時候,核科學家都是高度保密的,包括家人都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工作,更不要說是外國特工。「兩彈元勳」鄧稼先,「氫彈之父」于敏,程開甲……等一批批科研英雄拋棄優厚的待遇,隱姓埋名,與親人斷絕聯繫,在艱苦卓絕的條件下,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不懈,誓要做出一番成就。
  •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中國橋」的故事:「神女應無恙,當驚...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確,站在故事的此端向彼岸眺望,即便是神仙,也會被今日神州驚得目瞪口呆。讓我們從頭說起。  歷史中的榮光  橋是建築,也是文化,既要有歷史意義,更要有實用價值。
  • 冷智花:世界城市化發展路徑及啟示
    冷智花:世界城市化發展路徑及啟示 2017年06月12日 09:2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冷智花 字號 內容摘要:隨著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第二、三產業在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增加
  • 《西部世界》,能給現實世界的人工智慧帶來怎樣的啟示
    如果你還沒有開始看西部世界第二季,不用擔心,本文不會討論第二季的劇情和新增設定。我們只想順著《西部世界》的方向,去思考一下它對現實中人工智慧發展的意義。首先,就是算法的價值觀問題在談到《西部世界》劇情對這個現實問題的指導意義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西部世界》世界觀下的算法。在《西部世界》中,矛盾被描述為人工智慧覺醒並形成自我人格的一種關鍵因素,這起源自美國上世紀70年代一種並不主流的心理學理論「二分心智」。
  • 矽谷發展經驗及其對雄安的啟示
    原題目《矽谷發展經驗及其對雄安的啟示——京津冀一體化系列研究之四》 結論或者投資建議: 建設國家創新型現代化心臟區域和中國的「矽谷」是雄安的重要使命之一。本文回顧了美國矽谷騰飛的主要經驗,並結合當前中國現實,為雄安提供若干啟示。 矽谷經驗之一:科研與高等教育。
  • 王文興: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大氣汙染防治歷程、成就與經驗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在經濟持續增長、能源消耗不斷增加的同時,及時緩解了各類主要的大氣環境問題,有效避免了歐美發達國家曾經出現的嚴重大氣汙染災害.然而,目前我國仍然面臨著大氣汙染尤其是二次汙染的嚴峻挑戰. 為此,非常有必要全面梳理與分析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特別是自20世紀70年代至今,我國大氣汙染防治的歷程、成就與經驗.
  • 新中國成立70年山丹縣發展成就巡禮---霍城鎮經濟社會發展篇
    凝心聚力促發展  砥礪前行創佳績霍城鎮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十八大以來,霍城鎮到處閃耀著亮點,一項項惠民政策相繼落實,一件件民生工程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群眾的夢想逐步變為了現實,群眾臉上滿意的笑容就是最好的佐證。
  • 聚焦| 上海「首店效應」帶來哪些啟示
    聚焦 | 上海「首店效應」帶來哪些啟示 2020-11-23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界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周年:多維度勾勒人權發展圖譜
    》(簡稱「宣言」)發表70周年座談會10日在北京舉行,多位政界學界人士在會上回顧宣言發表歷史,總結中國人權事業發展成就,探討在新時代為世界人權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多維度勾勒人權發展圖譜。  維度一:國際人權發展分水嶺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頒布《世界人權宣言》。作為國際社會第一份普遍性的人權文件,該宣言的頒布為後續多項國際人權法律文件出臺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