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當疫情席捲全國後,人們對這句話有了感同身受的認識,特別是廣大中小企業,扛著客流量銳減、資金鍊斷裂的壓力。
同樣是承壓,吳忠鑫馳(簡稱鑫馳)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侯曉菲卻用「自律」來應對。「公司在疫情期間開展線上培訓,讓暫時無法開工的修理工在這段時期提高維修水平。」從容的態度和非常態下的這份自律,讓潤鼎商用車記者瞬間明白了這家服務站在雲內動力服務體系中排名前列的原因。
技術過硬 服務站的自我修養
因為經歷過風雨,所以知道「沒經歷過寒冬,哪來什麼暖春」的道理。父輩做維修服務生意的侯曉菲,在這個行業已經摸爬滾打多年,相比於外部環境的變化起伏,她更看重內在的「修煉」。
「我父親從1998年開始做售後工作。2007年,使用雲內動力的寧夏用戶越來越多,我們就單獨成立了雲內動力在吳忠的服務站。經營到今天,已有13個年頭。」她告訴記者,在父親的經營理念中,要想把生意做長久,技術過硬是最基本的,「能解決問題,用戶才會信任我們,才會來我們服務站做保養。」
這句話,一直影響著侯曉菲,抓維修技術培訓是她工作中的核心。在鑫馳,侯曉菲的丈夫吳宇林負責技術,經常給維修人員講課。「此外,雲內動力對我們的培訓很密集,而且形式豐富;這次疫情期間,又開通了專門的線上培訓平臺,幫助修理工提高水平。我們服務站也跟廠家積極配合,讓經驗老道的維修師傅帶著徒弟進行實際操作,形成修理人才梯隊。」她介紹說。
吳宇林給維修人員講課
由於維修技術過硬,來鑫馳的回頭客越來越多,很多客戶還介紹朋友過來。如今,鑫馳的保外客戶佔比已達七成,保證了公司的健康經營。
及時+前置 做服務用心也用腦
在技術過硬的同時,充足的配件和及時的服務,也是鑫馳贏得客戶的重要原因。
「雲內動力的配件很充足,除了我們站裡自己儲備的,從配件中心調配也非常方便,能滿足我們的維修需求。對於一些緊缺件,我們通過系統上報後,廠家會及時派發,很便捷。」 侯曉菲告訴記者。
需要軟體、硬體相結合的修理行當,既要有手藝精湛的老師傅,也要有隨叫隨到的急先鋒,特別是在鑫馳所處的大西北,地廣人稀的環境更考驗服務站的快速反應能力。
修理工馬師傅幫客戶解決問題
「西北的外出救援範圍覆蓋很廣,100~200公裡都是很常見的,早點出發才能儘快解決問題。再加上現在的用戶越來越忙,時間寶貴,我們能做的就是及時外出救援,解決用戶的難題。」侯曉菲特別強調說,快速救援離不開雲內動力技術專家的幫助,「剛開始做雲內動力的服務站時,有些疑難問題,我們的老師傅也解決不了,此時,雲內西北區的技術人員就會立馬來幫助我們,基本上當天就能給用戶解決問題。」
除了緊急馳援,工作前置也必不可少。侯曉菲會要求信息員合理安排好每一位維修師傅的工作量,當他們不忙時,就提前一天約客戶來服務站保養或約客戶提供上門服務,不但均衡了修理師傅的工作量,還降低了維修故障不及時的概率。
「贏不贏看對手,輸不輸看自己「。鑫馳的做法,正是雲內動力「熱情、誠信、高效、快捷、滿意」服務理念的體現。全天候值守、30分鐘內完成服務調度安排、接到服務需求後60分鐘完成派工、保養不超過4小時、一般故障維修不超過8小時、為客戶免費提供技術諮詢的服務,讓鑫馳在非常時期也顯得更加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