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訊
2014-11-13 18:20 來源:澎湃新聞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電影《星際穿越》裡,迪倫·託馬斯的這首詩不時地在影院裡迴響。
2003年,是迪倫·託馬斯去世50周年。2014年,是迪倫·託馬斯誕辰100周年。兩個整數紀念之間離得如此近,因為他只活了39歲:他在22歲寫下了名篇《死亡也一定不會戰勝》,在26歲就已完成一生中80%的作品。迪倫·託馬斯的詩歌圍繞生、欲、死三大主題展開。詩風精獷而熱烈,音韻充滿活力而不失嚴謹;其肆意設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擊,相互制約,表現自然的生長力和人性的律動。隸屬「20世紀世界詩歌譯叢」的這本詩選收入的是詩人各時期的代表作,共88首。
此外,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狄蘭·託馬斯詩選》(韋白譯)可與該書對比閱讀。
這是迪倫·託馬斯的一部帶有半自傳性質的中短篇小說集。他用這些故事回憶自己的童年,也向文學大師詹姆斯·喬伊斯致敬。
3.《文學趣談》(約翰·薩瑟蘭/著,艾黎/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版)
書裡講了很多人的故事,迪倫·託馬斯只是其中之一,但給薩瑟蘭寫起來,挺有趣。如迪倫·託馬斯聲稱,他對一個漂亮的年輕女子吹的口哨是人類的嘴唇發出的最短、最優美的詩。薩瑟蘭按:「這首詩必須用威爾斯口音吹才能實現最佳效果(迪倫是威爾斯人)。」
迪倫·託馬斯逝世50周年之際出版,被譽為最中肯的迪倫·託馬斯傳記。更早之前,託馬斯的妻子凱特琳著有相對主觀的《凱特琳:與迪倫·託馬斯共同走過的日子》(
Caitlin:Life with Dylan Thomas),她曾在書中回憶:「酒精和天賦共同給了他生命;他不能忍受單靠天賦活著。而且,他在嶗弗恩時就是靠喝酒來與人們接觸的。」
在詩人北島的這部關於「詩歌黃金時代的傳記」的隨筆集裡,有一篇是專門寫迪倫·託馬斯的——《狄蘭·託馬斯:通過綠色導火索催開花朵的力量》。北島根據巫寧坤等人的譯本,自己重新翻譯了迪倫·託馬斯的《通過綠色導火索催開花朵的力量》,並寫道:「二十五年前我頭一次聽到這首詩。那是在《今天》編輯部每月例行的作品討論會上,邁平把狄蘭介紹給大家,並讀了幾首自己的譯作,其中就包括這首詩。我記得眾人的反應是張著嘴,但幾乎什麼都沒說。我想首先被鎮住的是那無以倫比的節奏和音調,其次才是他那輝煌的意象。很多年後我聽到狄蘭自己朗誦這首詩的錄音帶。他的聲音渾厚低沉,微微顫抖,抑揚頓挫,如同薩滿教巫師的祝福詛咒一般,讓人驚悚。」
在這本出版於1990年代初的詩集裡,兩位詩人選編了迪倫·託馬斯的9首詩,其中柏樺翻譯了6首,孟猛翻譯了3首。
下面是文藝青年版的書單,是託馬斯傳記作者Andrew Lycett發表在《衛報》上的推薦:
詩歌:
1.From Love's First Fever (October 1933)小說:
6.The Peaches廣播劇:
8.Holiday Memory舞臺劇:
10.Under Milk Wood(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