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是一門藝術,福建、廣東、臺灣地區十大烏龍茶介紹

2021-01-08 一杯清茶話養生

烏龍茶的傳說和起源地

很久以前福建有個茶農,將採好的茶葉放在了竹簍裡,山路很不好走,茶葉在竹簍裡來回搖動,產生了奇香。茶農將這種偶然的現象作為茶葉的加工方法,成了獨特的搖青,當時就糊裡糊塗地把此茶名為烏龍茶。

福建、廣東、臺灣是烏龍茶的產區,也有很多品種。

一、凍頂烏龍

屬於臺灣茶,它一年分為4個採茶期,上午十點到下午2點是最佳採摘時間。外形顆粒緊結,色澤砂綠,沸水衝泡,第一泡10秒出湯,湯色為淺綠,較明亮,花果香,滋味清甜。第二、三泡,1略甜,10秒出湯,滋味較淡,嘴裡開始有甜味,生津很好,香氣比較清新,杯底香弱。直到第六泡還有些許淡淡的茶味,不過很弱,衝泡時間為20秒,葉底色澤是黃綠色的。

二:武夷山大紅袍

來自福建,條索彎曲,色澤紅棕褐色,沸水衝泡,第一泡湯色橙紅明亮,香氣甜香,一股高焙火的味道略甜,第二泡湯色明亮,香氣較高,焙火味降低,杯底有甜香,第三泡滋味更濃一些,回甘不好,生津不明顯,第四泡生津比上一泡好,澀味消食的也很快,知道第六泡湯色變成橙黃色,滋味淡了很多,泡茶就可以收尾了,葉底為青褐色。

三:鳳凰單叢

來自於廣東,茶中的珍品,條索較挺直,勻整,成條形,肥碩油潤,色澤烏潤略帶紅邊。一等茶茶色為橙黃色,一般茶湯色為淺黃色,頭等茶有優雅清高的天然花香,香氣持久。一般茶茶湯香氣不足,留香時間較短。前3泡衝泡時間為10秒,之後跟隨茶香自行掌握。

四:東方美人

來自臺灣,白毫烏龍又稱東方美人,福壽茶,是烏龍茶發酵比較重的一類茶葉。茶的外形自然捲曲,宛如花朵,芽苞肥大,茸毛明顯,顏色鮮豔,有紅、白、黃、褐、綠、五色相間色澤油潤。湯色黃紅色,茶香味熟透的水果香和蜜香,滋味濃厚甘醇,不苦不澀,葉底肥嫩,鑲有紅邊,以漂亮的容顏取得了大家的喜愛,作為茶的品鑑標準大家作為參考。一般衝泡六次,頭三道為10秒出湯,以後跟隨茶香來定。

五:永春佛手

來自於福建永春蘇坑,海拔在600-900米,茶樹的品種有紅芽佛手和綠芽佛手,紅芽的最好,四季採摘。外形緊結肥壯,色澤砂綠烏潤,湯色橙黃清澈,香氣馥鬱幽芳,特別之處有佛手柑的奇香。一般衝泡6次左右。

六、鐵觀音

來自於福建省,茶條捲曲沉重勻整,色澤砂綠蜻蜓頭青蛙腿是他的外形特點。湯色金黃濃鬱,滋味醇厚甘鮮,回甘快且強,葉底肥厚均勻。香氣要有花香和淡淡的果香,回甘悠久。衝泡7泡為好,每一泡湯底流幹,沸水衝泡,前3泡5秒出湯,之後每一泡加5秒鐘。

七:鐵羅漢

來自福建武夷山之茶。上等的鐵羅漢幹茶條索緊結勻整,色澤青褐潤亮呈「 寶光 」。葉面呈蛙皮狀沙粒白點,俗稱「 蛤蟆背 」。葉底軟亮勻齊,葉片紅綠相間,呈三分紅七分綠,典型的葉片有「 綠葉紅鑲邊 」之美感。

滋味醇厚甘爽,回甘重,雖濃飲而不見苦澀,巖韻強。鐵羅漢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鬱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泡飲時宜用小壺小杯,因其香味濃鬱,衝泡五六次後餘韻猶存。湯色清澈豔麗,呈深橙黃色。

八:白雞冠

福建武夷山四大名樅之一,因為春季茶樹的鮮葉綠中帶白,春梢頂芽微彎,茸毛顯露,外形酷似雞冠而得名。品茶葉條索緊實色澤綠中帶白,葉色濃綠微褐。湯色橙黃明亮,香氣輕柔捎帶玉米香,嫩葉淡黃,香氣輕銳,巖韻悠長。

九:水金龜

福建武夷山巖茶,屬於半發酵茶。條索緊結,彎曲,勻整,色澤青褐,潤亮。湯色橙黃明亮清澈亮麗,微有雜質,香氣蘊含的有獨特的梅花香,清細幽遠,滋味滑爽,極具巖茶的巖骨花香,有鐵觀音的甘醇,有綠茶的清香、鮮活、甘醇與芳香特色。

十:黃金桂

來自於福建安溪,採摘最佳時間下午2點到4點。條索緊細,儀態較飄,色澤潤亮,有光澤,具有青蒂綠腹紅點的特點。湯色金黃明亮或淺黃明澈,香氣芬芳優雅帶有桂花香,滋味純細甘甜,有桂花的奇香。

相關焦點

  • 烏龍茶的喝法,福建,廣東和臺灣有什麼不同?
    烏龍茶福建的喝法是什麼?福建人品嘗烏龍茶有一套獨特的茶具,講究衝泡法,故被人稱為「功夫茶」,其方法如下:1、備具,茶道六君子,茶盤,茶壺,品茗杯,公道杯;2、將茶壺、公道杯、品茗杯依次用清水衝洗;3、用70-80度熱水溫壺,再將溫壺水倒掉;4、投茶,按茶與水的比例為1:30的量投茶;5、衝入100度沸水,滿壺為止;6、刮沫,用壺蓋刮去泡沫
  • 九龍營養課堂:臺灣烏龍茶如何泡?臺灣烏龍茶和極品烏龍茶冷泡?
    臺灣泡法臺灣泡法與閩南和廣東潮汕地區的烏龍茶衝泡方法相比,強調聞香這一過程,還專門製作了與茶具相應的長筒形聞香杯。另外,為使各杯茶湯濃度均等,還增加了一個公道杯。臺灣衝泡法,溫具、賞茶、置茶、聞香、衝點等程序與福建泡法大致相同。
  • 烏龍茶適合哪些人喝?看看老茶人怎麼說
    為什麼這麼喜歡喝茶?烏龍茶適合哪些人飲用?武夷巖茶是不是紅茶?……諸如此類等等。 今天,義芳君就來跟大家一起交流「烏龍茶適合哪些人飲用?」這個看似一目了然的問題。
  • 中國10大最知名烏龍茶,你喝過哪幾種?愛茶的你喝過才沒有遺憾
    烏龍茶屬於中國六大茶類中的青茶,由宋代福建的北苑貢茶,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烏龍茶產區主要分布在華南一帶,主要是福建的閩北和閩南、廣東及臺灣等地。喝茶有句俗語,「夏飲綠,冬飲紅,一年到頭喝烏龍」,說明烏龍茶是非常適宜大家拼飲的。特別是一些胃寒以及注重養生的朋友更是愛喝烏龍茶。那麼中國的十大烏龍茶你喝過哪些呢?
  • 沉香、茶葉:[4]烏龍茶的功效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漢族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殺青、萎凋、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 桂花香裡的「古早味」,零距離感受烏龍茶與桂花的巧妙混搭
    ▲頗受推崇的時尚飲法導讀:茶入花香,花入茶味,零距離感受烏龍茶與桂花的巧妙混搭不得不說,在人們愈加挑剔的舌尖面前,食品的跨界混搭更像是一門藝術。如同電影裡的蒙太奇手法,巧手能生輝。桂花,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李清照寥寥幾句,便將桂花的香柔雅致勾畫出來。可是,桂花豈止在於花香形美,它還有突出的藥理屬性。《本草綱目》上,桂花味辛、性溫,有化痰止咳、暖胃驅寒等功效,自古便是良藥。
  • 臺灣關於烏龍茶的傳說
    臺灣關於烏龍茶的傳說 時間:2005-11-30 10:18   來源:   據說臺灣烏龍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臺灣人從福建武夷山把茶苗帶到臺灣種植而發展起來的。林鳳池祖籍福建,是一個有志氣的青年。
  • 臺灣茶種源於福建?兩岸名茶泉州亮相
    11月17日,茶藝小姐在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上表演臺灣凍頂烏龍茶藝。當日,首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在福建泉州開幕,博覽會吸引了海峽兩岸的3000多名茶商和海內外嘉賓。近年來,閩臺兩岸加強農業合作,眾多臺農到大陸投資種茶辦廠。目前,臺商在福建共創辦茶葉企業60多家。
  • 什麼是烏龍茶?是茶類、品種還是商品名
    什麼是烏龍茶?很多人都知道鐵觀音、大紅袍甚至鴨屎香,但問起烏龍茶,往往會想半天,然後遲疑地問:是臺灣的茶嗎?「烏龍」這個名詞在茶裡使用非常廣泛,有時可能出現在產品包裝上作為商品名,有時又作為茶樹的品種名出現。很多人往往搞不懂,什麼是烏龍茶?01.
  • 茶知識丨臺灣烏龍茶
    12號、臺茶17號等14個品種臺灣全省分有北部、桃竹苗、中南部、東部、高山5大茶區。其中高山茶區是指臺灣省各產茶區內、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地區,如阿里山、玉山、雪山、中央山脈和臺東山脈。目前臺灣省種植較多、品質較優的茶樹品種有青心烏龍、青心大方、硬枝紅心、四季青、青心柑子、鐵觀音、武夷、阿薩姆、臺茶7號、臺茶8號、臺茶12號、臺茶17號等14個品種。臺灣從福建傳人。烏龍茶是臺灣的主要茶類,年產量佔臺灣省茶葉總產量的65%。
  • 兩岸同胞攜手研製臺式烏龍茶國家標準
    在閩臺商、漳平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鴻1月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往,臺式烏龍茶只能採用福建烏龍茶的標準,但兩岸在茶樹品種、栽培技術和加工工藝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套用標準存在市場風險,這一問題已困擾臺資企業多年。被譽為「大陸阿里山」的福建省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內,茶園中萬株櫻花競相綻放。
  • 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烏龍茶大集合,讓你一次喝個夠!
    烏龍茶,又稱青茶,是六大茶類中表現方式最為豐富多元的一種,隨著茶樹品種、採摘成熟度與製作工藝的不同,可表現出各式各樣天然的花香與果香,風採萬千。我國烏龍茶的產區比較集中,基本在東南沿海一帶像廣東、福建以及臺灣,這其中尤以福建最甚,全國80%左右的烏龍茶來自福建,而福建烏龍茶又可劃分為閩南和閩北兩個區域。
  • 每種烏龍茶都具有獨特的品質特點,而臺灣有多少種烏龍茶種類?
    烏龍茶是臺灣茶葉的支柱,源自福建,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以青心烏龍和凍頂烏龍茶享譽茶界,現在更加大發展高山烏龍,茶業給臺灣的農業帶來巨大的拓展空間,經濟前景十分良好。那麼,臺灣有幾種烏龍茶種類呢?1、凍頂烏龍茶凍頂烏龍屬於輕度半發酵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
  • 烏龍茶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家族,你一定喝過其中一種!
    廣東烏龍茶 廣東烏龍茶是屬於烏龍茶工藝成熟後,產地擴大帶來的產物,主要集中在潮州一帶。 因為氣候和地理環境的相似,產出的烏龍茶品質與福建相差無幾,當然,是指同等標準下的品質。廣東烏龍茶以鳳凰單樅最為出名,主要產於潮州市鳳凰鎮烏崬山。
  • 一篇文章搞懂烏龍茶:臺灣省的小清新——凍頂烏龍
    產地為臺灣鹿谷鄉鳳凰村 永隆村彰雅村(凍頂巷),茶區海拔600-1000公尺,被譽為「茶中聖品」。凍頂烏龍主產於南投縣鹿谷鄉鳳凰山一帶。凍頂山是鳳凰山分嶺,該地自然景色迷人,是臺灣的旅遊勝地,旅遊點有凍頂茶園、茶亭、麒麟潭、隱潭、鳳凰山、鳳凰寺、鳳凰瀑布、開山廟等。
  • 《異人茶跡》:漂洋過海品茶香,臺灣烏龍茶漫畫史
    漂洋過海品茶香,臺灣烏龍茶漫畫史茶跟臺灣出口產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並且根據史料記載,臺灣早期中南部地方的山地,就有野生的茶樹林,當地的居民也採取茶葉,製作飲用茶。也是臺灣最早期的高山茶種。《異人茶跡》敘述了簡單的清領治臺時期臺灣茶葉史,以「臺灣烏龍茶之父」蘇格蘭商人陶德;和臺灣當時少見的基督徒買辦李春生,兩人開墾臺灣烏龍茶外銷全世界的故事,讓人一窺臺灣茶葉發跡的過程。臺灣雖然自古有茶,中南部地區有天然的茶樹林,當地居民有取來飲用。不過有趣的是當時原住民同胞並不好這口,他們覺得這茶葉生寒苦口,不敢喝。所以在原民文化中茶葉的發展較為後期。
  • 喝茶識茶區之最適茶樹種植的區域——華南茶區
    人文:華南茶區地處中國南部,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臺灣,海南等省(自冶區)。是著名的僑鄉,華僑文化、僑鄉文化積澱深厚,湧現出了大批近現代著名華僑先驅人物。而且該地區的地方語言眾多且各具特點,例如粵方言,客家方言,閩南方言(包括潮汕方言),壯語,回語,苗族語言等等彰顯著文化的多樣性,茶樹也在華南這片多姿多彩的土壤中茁壯成長。
  • 臺灣烏龍茶系列之初識
    2017全球茶葉總產量其中,90%是全發酵的紅茶,8%是不發酵的綠茶,剩下的2%是所謂「不發酵茶」,就是我們統稱的「烏龍茶」。除了近年在越南和印尼有少量新闢的茶園之外。主要產區集中在福建、廣東以及臺灣。
  • 臺灣烏龍茶與安溪鐵觀音有什麼不同?
    閩南烏龍茶主產於福建安溪一帶,最著名、品質最好的是安溪的鐵觀音。臺灣烏龍茶是世界上最香的茶葉之一,其中以文山包種最為典型。此茶以香氣清揚為第一特點,帶花香。至於凍頂和金萱,發酵接近30%,重於包種,焙火味重。這類茶最重滋味醇厚回甘,香氣退居第二。此種香是再加工焙火出來的,濃烈綿長,茶葉原本的清香被覆蓋。凍頂香似桂花,金萱則似奶香,均為濃香型。現在市面上的鐵觀音,發酵程度已接近凍頂,但香氣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