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借鑑:基督徒當以什麼態度來讀經呢?讀經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06 天恩傳媒

讀經的實行

一.原則

每日除晨更(生命讀經)外,花半小時來專讀聖經。每日讀經分速讀新約、速讀舊約、背誦新約聖經及默想四項。每日必須完成,時間不可多,也不可少。小組彼此督促,或由輔導考核。

二.方法

1. 生命讀經法

每日清早花二十分鐘按次序,從馬太福音起精讀新約一章。讀時用「心」、用「靈」,細細默想其中意思。把自己當作寫聖經者,或被論及者,如讀主登山寶訓時可把自己當作當時之聽者,讀書 信時也可以把自己當作保羅,或保羅寫信的對象,總之要把自己調進去。在此時間中,把這一章新約讀上二、三遍,讀時宜慢不宜快。讀過二、三遍全章後,就把較能摸到你自己的那幾節或那一段,再重覆讀數遍,把它成你的默想、禱告、讚美及心願。白天有空就思想今日所讀的。(七)初信者最好選詩篇(箴言)或新約福音書開始。每天讀一篇(章),較長的或分二、三次讀 它。有時候也可一周讀一章,要儘量慢,讀到有心得為止。

2.速讀新約法

讀時從馬太按次序下去,但與精讀新約之次序不可相混,必須分清。事先規定每日應讀之時間及章數。若每日一章,一年可讀完一遍。預備一本小新約,時常帶在身邊,在應讀時間之外,一有空就按次序讀它,到了晚上計 算一下,若不足規定之數,則補足之。遇事忙時,許可延至次日,但必須補足之。也可以把新約分為二段,即歷史(太~徒)、書信(羅~啟)來讀,每段各讀數章。

3.速讀舊約法

規定一個固定的時間及至少應讀的舊約章數。若每日三章,一年可讀完一遍。從創世紀按次序讀之,讀完一遍記下日期,再繼續第二遍。遇到事忙,當日的也得看完,不可延遲至次日,要養成這個習慣。讀時當熟記其中事實,不貪求解釋。如果想快速讀完舊約,可以把舊約分為三段,歷史書(創-斯)、經曆書(伯~歌),先知 書(賽~瑪),每段各讀數章。

4.背誦聖經法

每日規定一固定時間來背新約。先把應背的讀上十遍左右然後再背。背時必須一節、一句、一字的按序背下去。起先背時每日至少一節,以後可依個人能力斟酌加節。背新的經節時,每日至少一節,以後再加。背新的經節時,最好把前一日所背的經節複習。背完一篇或一段時,可以把整篇全部來背誦,全背熟了再背新的。不可因舊的忘記了而灰心。背誦經文:可以從重要經文開始,例如詩篇一、八、十六、二十三、九十一、一百、一 百五十;馬太福音五、六、七章;約翰福音十五章;哥林多前書十五章;羅馬書二、三章;啟示錄二、三章。

三.初步讀經方法實行試擬

每晨六時起算,然後有二十分鐘晨更,於晨更時舉行生命讀經。每晨從六時半起,照時間分配表讀經半小時。若早晨不能有一小時長之時間,則可將晨更與背誦聖經放在早晨,而將速讀新舊約放在 白天舉行。

四.默想聖經

什麼是默想?

讀聖經是我們的理智(悟性)明白神的真理,但這些真理唯有藉聖靈能力在我們裡面激起 內在的信心,使我們得到真理的能力,如此我們才有能力行出來。

進入神的話有四個步驟:明白、相信、存記並默想如此,神的話才能在我們心田中, 發芽、成長及結出果子來。所以默想就是藉他自己的話把心轉向神,努力把神的話接植於情 感、意志和生命裡。默想也為禱告鋪路,使經上所啟示的成全在我們身上。

如何默想?

1.晨更中的默想神的話,使我們與主有交通,我們在晨更讀經中,藉著聖靈感動的經文,在 安靜中默想,使我們更深浸透在他的啟示中。大衛說:「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裡的意念(默想),在你面前蒙悅納。」(詩十九14)

2.在讀經、聽道及讀屬靈書報中,默想是取用神供應的方法。因為我們若沒有以安靜的心, 在所聽見、看見的信息中尋求,聖靈給我們個人的亮光和指導,我們就不能從上面活動得著神所要賜下的靈糧。正如以色列每 人、每天要自己到曠野拾取自己所需用的嗎哪一樣。

一般原則是在讀經、看屬靈書刊時,在每一段結束後。最好停一下,把所看過的內容瀏 覽一下,安靜等候一會兒,尋求聖靈的感動,把有感動的地方再看一遍或加以註記。聽道也 是一樣,在聽道中或聽道後,再用一段時間默想,把有感動的經文及信息,加以反覆思想、 存記在心。如經上所記:「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默想),這人便為有福。(詩-2)

3.在日常生活中默想神的話,使我們進入「聖靈的思想」(羅八6)中,有了屬靈的心思,就能 在生活中結出屬靈的果子,即生命平安。在生活中思想神的話,使神的話生根在我們心中(心 思、情感、意志)。如此,神的道才能紮根、成長及結果。

讀經的見證

一、戴德生的讀經法

戴德生牧師從年少的時候,就按次序有系統的讀聖經。他在六十八歲作見證說:他四十 年之久,讀過聖經從創世記到啟示錄四十遍,大約每天讀舊約三章,新約一章,詩篇一篇。有時因思想貫串,讀得多些;有時因為多默想,讀得少些。每年總把聖經讀一遍。在他看來, 讀聖經不但養活靈性,而且作他生活工作的指導。聖經於他,真是腳前的燈,路上的光。他 常說:「有一位活神,這位活神在聖經裡說話,神說一句,就算一句,凡神應許的,無不成 就。活神仍然活著,聖經是活神所說的活話。凡神所說的,是靠得住的。」戴牧師生平習慣 早起、守晨更。無論在任何環境中,決不改常。他說:「那有先開音樂會,然後才調和樂器 呢?每天讀經、祈禱,先與神調和,然後再與人見面、辦事。」在戴牧師看來,研究聖經, 在乎遵行聖經的話;所以他解經講道,都注重實行這一方面。正是因為他實行他自己所知道 的,順服聖經的命令、應許,所以他能明白聖經的深奧。知道即去行,越行越知道。如經上所記,你既知道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二、一遍又一遍

路德馬丁常說:「要明白神的話,非親自經驗不可。聖經不只叫人記得、懂得,乃是要人生活覺得。」又說:「我年輕的時候,將聖經讀過一遍又一遍,以至十分熟悉。只要你一 提某一節,我立刻就知道是在何處。我是先熟悉聖經的內容,然後才把注釋拿來讀,因為其 中有許多,是使我良心不能贊同的,有的竟與聖經的本文相衝突。親眼看見,總比別人的眼 睛看好些。」

慕安得烈在荷蘭的烏屈契讀書時,父親曾在信中叮嚀他說:「無論人介紹你看什麼書, 都不可忽略讀聖經。這件事必須每日去作,並且要用謙卑和許多的禱告來仰望聖靈的引導。」

三、「驗」與「歷」

某傳道人前往看望一位老姊妹,見她正在虔讀聖經,聖經旁邊或寫一個「驗」字,或寫 一個「歷」字。傳道人覺得十分奇異,就再仔細翻看那本聖經,發現那本聖經從頭到尾,幾乎每頁邊上都寫有「驗」字或「歷」字。傳道人就問那位老姊妹,這是什麼意思?老姊妹滿 面歡容答道:「凡我寫有『驗』字的,表示這句聖經我已親自試驗過,知其所言確實;凡我 寫有『歷』字的,表示此句聖經是我親自閱歷過,知其所言確是這樣。」今日讀經的人很多, 可是活在聖經之中的人太少了。

四、又是一次歡聚

德國有一著名的大學教授,名叫本柏格爾,學問淵博,生活深為全校學生所欽佩。有幾 個好奇的學生,很想探聽他所以有這樣生活的秘訣;其中有一學生就去隱匿教授書室之中, 看他每天晚上看些什麼。教授走進書室,為時已遲,似很疲累,但他坐了下來,打開聖經, 十分虔誠,讀了一個鐘頭,然後低頭默禱。禱後合起聖經說道:「主耶穌!我們又是一次歡 聚!」藉著讀經與主歡聚,吸取生命的供應,活出他的見證。

相關焦點

  •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
    讀經誦經和念佛有什麼關係,淨空法師開示誦經就是背誦,看著經文叫讀,不看經文叫誦。念得很熟了,可以背下來了。誦經,要怎麼誦?經裡頭沒有意思,不要求解義,這個怎麼講、那個怎麼講,那都是你的妄想,經沒有意思,一直就念下去,念一千遍、念二千遍、念三千遍,規定一天念多少遍,一生都不間斷。誦經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修定,得到定之後就開智慧了,智慧開了問題才能解決。誦經是修定的,把自己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給念掉,是這個意思。心裡經文念得清清楚楚,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慢慢就會得定。
  • 我們應該怎樣讀《道德經》
    途中為人所求,寫下了上下兩篇著作,分言「德」,「道」之意,主要就是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就是現在的《道德經》。既然《道德經》確實是以治國安民之道為主,那我們普通讀者為什麼要去讀呢?所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道德經》在給出主張之前都會各種舉例講明原因。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思考,從中吸取寶貴的經驗。
  • 基督徒只需要讀聖經,而不用讀其他的書籍嗎?
    基督徒真的只需要讀聖經,而不讀其它的書籍嗎?最近,拜讀吳兵牧師的新作《幸福365》,給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淺的感覺。吳兵牧師是金陵神學院神學碩士,他不僅僅對神學有一定的造詣,而且喜愛讀書。這說明什麼?人非生而知之,讀書無疑是人獲取知識、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徑之一。一個信徒,神學再好、聖經讀得再熟練,如果不去再讀其它類的書籍,從中吸取更多的營養,那就是「單打一」,猶如一隻鳥只有一隻翅膀,很難飛起來。所以說,基督徒只讀聖經,不讀其它的書是遠遠不夠的。
  • 印光大師:一般人讀經的方法,全都錯了!(重要開示)
    印光大師嘉言錄圓濤法師·譯▌第204篇:一般人讀經的方法, 全都錯了!這樣閱經,利根的人,就能夠悟到人空法空之理,證實相法。就是根機鈍劣,也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六祖大師說:但看《金剛經》,就能明心見性,指的就是這樣的看經方法啊,所以名為「但」。能夠這樣看經,諸大乘經,都能夠明心見性,哪裡只是看《金剛經》才會如此呢?如果閱經時,一路分別思維,這一句是什麼意義,這一段是什麼意義。
  • 被異化、退學等 最早一批「讀經少年」如今怎麼樣了?
    20世紀90年代以來,來自臺灣地區的學者王財貴,建立了一套名為「老實大量讀經」的「理論體系」,在大陸宣揚通過全日制讀經來培養聖賢。當時,國學熱逐漸興起,「讀經運動」很受歡迎。▲今年6月,無錫國學專修館的學生在東林書院裡舉行公開講學、表演話劇《屈原》。
  • 老莊文化:大樹參天——讀《道德經》有感
    老莊文化:大樹參天——讀《道德經》有感兩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有一位大聖大智者,窮其畢生精力,給後人栽下了一棵參天大樹。這位智者,就是被我國三大教派之一的道教尊奉為教祖的老子。他的《道德經》有如一棵冠頂參天、四季長青的智慧之樹,蔭庇後人、惠及子孫。
  • 播種聖賢教誨 讀經己立立人
    其基本方法就是恢復對文化經典的讀誦教育,特別是讓心性尚純真的兒童自小接受讀經的教育,這是培根固本、正本清源切實可行的真實必由之路。在1995年全國政協會議上,趙樸初老人等九位德高望重的政協委員就曾提案呼籲:「(我們)以風燭之年,未敢忘繼承民族的文化。」
  • 柯小剛:「大躍進」、「土法煉鋼」式的讀經教學運動毀譽參半
    【蔡昉:「人口紅利」不是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源泉】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表示,當我們講經濟增長時,其實談的是一個增量,是存量不斷擴大的一個速率,因此,要把人口變化與經濟增長掛起鉤來,也必須看人口結構變化的方向和速度。換句話說,不是看有多大規模和多大比例的勞動年齡人口,而是看這個人群是擴大還是縮小,佔比是提高還是降低。
  • 讀經筆記:聖經中對耶穌的預言,他的身世又是怎樣的?
    一,聖經的舊約卷中,針對耶穌的預言:《撒迦利亞書》預言耶路撒冷的復興,預言了新約主耶穌要來,所施行的偉大拯救,陳明了神對於以色列子民的心意,要對待他們,如同未曾棄絕時一樣。讀經內容:馬太福音1-10讀經感悟:耶穌是猶大支派的後裔,是大衛王的後裔,從的角度來看,是沒落王族,是大衛王的地二十八代傳人。王族血統,是上帝的主權。耶穌的出生,是一件神跡。耶穌的出生後,輾轉到了多個地方,先是伯利恆,後是埃及,再到加利利的拿撒勒。這都是為了應驗經上的預言。
  • 【方法】讀書沒用,是讀得太少,不會讀呀
    而「八面」是什麼意思呢?是指一本書各個方面的內容要一個個去擊破。 蘇軾在《又答王庠書》中,回答侄女婿王庠「問學」時,對該方法也有詳細的介紹:「書之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盡讀,但得其所求者耳。故願學者,每次做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今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餘念。
  • 全日制「讀經班」仍在京隱蔽辦學:混班教學 放棄「數理化」學科...
    「申老師」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有4歲至18歲年齡不等的近20名孩子在此處「讀經」,「都是全日制,吃住都在我們這兒,二樓就是學生宿舍。」隨著她的手勢,北青報記者看到二樓的房間裡擺放了數十張上下鋪。「申老師」還透露,「讀經」書院僅有她和其丈夫陪孩子們讀經,另外還有一位廚師負責孩子們的餐飲。「我自己的兩個9歲孩子也在這裡,學生的吃住待遇完全和我自己的孩子一樣。」
  • 世人可以讀不懂《平安經》,但不可以嘲笑一個法學博士的智商!
    但是,社評妹想說的是,你可以讀不懂《平安經》,但你不可以嘲笑一個法學博士的智商。世人為什麼讀不懂《平安經》?如果說讀不懂《平安經》,很多人可能會笑了,因為小學生都能夠讀懂的書,怎麼可能讀不懂。可我想說的是,很多人真的沒有讀懂道德經。
  • 每日讀經:雅各的一生,信心的拐點在哪裡?
    讀經內容:創41-50讀經感悟:雅各的一生中,經歷的喪子之痛,是非常真實的痛苦。因為從經文可以看出,當雅各的十個兒子,從埃及回來,告訴雅各,約瑟還活著的時候,雅各的心如死灰,冰冷地難以相信這個事實。讀經內容:創31-40讀經感悟:1. 雅各生命中的恐懼與悲哀,雅各雖然是蒙神揀選,有些信仰傳承的蒙福的家族,但生命中遇到的苦難的確不少。從舅舅拉班家回歸故鄉,看到拉班對待自己的神色大不如以前了,總歸是寄人籬下,只能倉皇地無告而逃。
  • 基督徒為什麼要讀聖經?
    聖經是什麼?聖經是上帝賜給基督徒的寶貴財富,其中隱藏著上帝的旨意,蘊含著屬靈的真理,標示著人生的方向。聖經可以改變一個罪人。今天首先要說的是基督教歷史上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就是聖·奧古斯丁。這時他仿佛聽到一個孩子唱著童謠:「拿起來讀!拿起來讀!」他跳起來拿起保祿書信。讀到羅馬書13:13-14:「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蕩;不可爭競嫉妒。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這一刻成了奧古斯丁一生的轉折點,他悔改了,從此以後成了一個新造的人,公元386年他受洗加入教會。他全心全意投入到信仰中,直到公元430年去世之日。他完成他最著名的兩本著作:「上帝之城」和「懺悔錄」。
  • 逐字逐句詳解《黃帝四經·經法·道法》28密察於萬物之所終始
    因為這不是情感寄託問題,而是執道的聖人一旦有哪怕是一個微小的失誤,從局部看也是一場災難。這就是老子為什麼在《道德經》第十五章中說:「豫兮其若冬涉水,猶兮其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猶猶豫豫、敬畏謹慎、不苟言笑,看看,這才是古人理解的聖人形象。為什麼要講日常中的疏忽呢,因為古人抄書也容易抄錯。那時候沒有印刷術,只能手工抄寫,一般請書法寫得好的名家來抄寫。
  • 讀經默想丨《啟示錄》第5章:一切都是因主的救贖大恩!
    讀《啟示錄》第5章救贖的信息,有必要聯繫到《出埃及記》中的「十災」等相關經文,這樣,可能更會明白新約時代惟獨恩典的救贖真理。《出埃及記》是舊約聖經當中一本寶貴的救贖之書。舊約和新約不同,舊約是神頒布命令,聽而行,蒙祝福;聽而不行,遭咒詛。在《出埃及記》中,神保護他的選民以色列人,對他們有計劃、有美意。
  • 《道德經》七則名言,值得深思
    《道德經》七則名言,值得深思我們都知道,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他所著的名為《老子》也稱《道德經》是一部充滿智慧的經典著作,雖然只有五千言,但是裡面的名句很是值得一讀的。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對於善與惡的標準都不一,簡單點來說就是我們認為有善的存在其實是有了惡的對比,而能夠認清善是因為知道了什麼是惡的呢,這只是我們自己的認知罷了,我們要有一顆平等的心,對事對人要過有平常的心,不能過於偏激。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道德經智慧:有本事的人,多看看天道思維,多讀助你一帆風順!
    越有本事的人,越會掌握天道思維,悟透這三句話早晚就會飛黃騰達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最大的特色是什麼?「自然,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說,道自本自根,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源,不需要取法任何東西。
  • 《煙雨江湖》文皇經怎麼出去 文皇經出去方法介紹
    導 讀 煙雨江湖文皇經山洞怎麼出去呢?很多玩家們對此都還不是很了解吧?下面就讓九遊的小編帶來相關內容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玩家們,一起來看看吧。
  • 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
    有一位讀者朋友在我的私信中留言:胡弟兄,主內平安!基督徒應怎樣看待《使徒信經》?求解。謝謝!使徒信經(或宗徒信經),是傳統基督教四大《信經》之一。使徒信經被視為早期基督教會信仰的敘述,很可能寫於第一或二世紀的「辯士時期」,主要目的是要澄清信仰內容,特別是回應當時已被判為異端的諾斯底主義。《信經》共有12句﹐分成3部分寫作。第一部分相信全能的父神,用來對抗馬吉安派。第二部分相信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也是完全的人,用來對抗嗣子論、幻影說、神格唯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