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中秋夜升空的「天宮二號」,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國人偉大的工程創造能力。
不僅如此,中國人已經展現出來的震驚世人的一項項工程奇蹟從古到今更是多到數不清。
從秦朝的萬裡長城,隋代的趙州橋,再到穿越崑崙、念青唐古拉的青藏鐵路;世界上運行最平穩、速度最快的高鐵!
中國人的工程師文化,可以說是與生俱來,工程師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益求精。汽車是人類最偉大的工程創造之一,最有工程師文化的中國人,沒理由造不出好車。
提到最有工程師文化的國度,大家會想到德國和日本;提到最有工程師文化的車企,德國的當數大眾,日本的當數本田。在國內,如果選一個最有工程師文化的車企,那應該是長安。
好幾年前,本田就敏銳地發現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在崛起,日本人找來當時市面上他們認為還不錯的全部中國本土品牌車型,組織了一次內部測試。
測試的結果,得分最高的是當時的長安悅翔,無論是操控穩定性、駕駛平順性,還是靜音性,當時的悅翔在一眾本土品牌轎車中都堪稱出類拔萃。
作為一家百年軍工企業,嚴謹、認真的工程師文化已經成為長安的基因,這種工程師文化基因,也體現在產品上,第一款在產品綜合實力上做到秒殺同級合資對手的本土品牌轎車,正是2012年推出的長安逸動。
新逸動靠實實在在的品質,月銷量持續過萬
逸動上市之後,連續27個月銷量過萬,支撐這種銷量奇蹟的,不是什麼花哨的市場營銷手段——長安一直就不擅長這個;也不是超低的終端價格——新逸動8.09-9.59萬元的價格,比一些合資車還高,比如雪佛蘭科沃茲,起售價就只有7.79萬元;逸動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品質。售價10萬,甚至20萬的汽車,不可能有什麼黑科技,拼的就是品質。
新逸動在120Km/h勻速行駛時車內噪聲測試僅68.5分貝,怠速時車內噪聲甚至可以降低到夜晚寧靜時的38分貝,達到甚至超越了合資同級車的水平。在NVH控制上,也能很好地體現長安的工程師文化。
NVH,指的是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這是衡量汽車製造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給汽車用戶的感受是最直接的。
新逸動車廂內怠速噪聲只有38分貝,跟靜音著稱的漢蘭達相同
長安悅翔怠速噪聲41分貝,達到合資中高級轎車水平,超過合資品牌小型車43分貝的平均水平;稍後的長安中級轎車志翔怠速噪聲39分貝,達到合資企業高檔車水平;再後來是逸動,怠速噪聲38分貝——和以靜音著稱的廣豐漢蘭達相同!
格力董明珠說「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前提是「掌握核心科技」。造空調如此,造車更是如此!對車來說,最核心的莫過於發動機和底盤。
長安自主研發的BlueCore發動機,曾獲得過「中國十佳發動機」的殊榮,逸動搭載的是長安汽車最新的第二代BlueCore 1.6L GDI缸內直噴全鋁合金髮動機,增加了缸內直噴技術,平均油耗降低5%,最大功率94kW,最大扭矩168Nm,性能參數完勝國內大眾在售的1.6L發動機。
第二代BlueCore 1.6L GDI缸內直噴全鋁合金髮動機,增加了缸內直噴技術,平均油耗降低5%
「下盤不穩 功夫不深」,汽車底盤也同樣重要。凡是開過的人,都對逸動紮實的底盤留下深刻印象,這款車的底盤,光評測標準就多達53項,研發團隊中有多名原通用、福特的工程技術人員。就實際表現來看,新逸動路感紮實,走爛路時,優化後的懸掛系統同時還保證了舒適性。
最能驗證底盤功夫的莫過於拉力賽了,2016年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CRC)揭幕戰,長安逸動拉力車隊83號賽車勇奪S2組首站冠軍,並超越眾多大排量、深度改裝車組,斬獲國家兩驅組亞軍,成為2016年CRC首站的最大黑馬。
剛剛上市的新逸動,雖然面臨合資對手下壓、SUV車型搶戲、轎車市場萎縮等諸多不利因素,但是8月份銷量表現依然強勁,達到11824輛,充分驗證了一點——品質始終是銷量的最大保證。
也許是百年軍工企業的積累過於深厚,長安在營銷上總是顯得質樸有餘而噱頭不足,比方說拆個車,和網際網路巨頭聯個姻啥的,這也正是長安工程師文化的一種體現。這種企業風格,可能會讓長安在發展的道路上走得慢點,但卻走得更穩更紮實,也一定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