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我們從《七十二堂寫作課》學習這三點

2021-01-09 筆尖兒愛寫作

《七十二堂寫作課》是作者夏丏尊和葉聖陶先生合作的第二本關於寫作的書,第一本是《文心》。這兩本書都以中學生為對象,向我們講述作文的目的,以及如何作文。

在《文心》裡,兩位先生講解讀與寫的重要性,在《七十二堂寫作課》裡,他們說明讀與寫的原因,也講解關於作文的許多創作技巧。

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從開始上學的第一天起我們學習語文這個科目,原以為只是為了認識中國字,通過課文的學習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

夏丏尊,葉聖陶告訴我們,學習語文,是為了學習閱讀與寫作,看到這個解釋,我恍然大悟,原來學會閱讀,學會寫作就是學習語文的目的。

《七十二堂寫作課》出於學習者學會讀與寫的基礎,而編輯而成的有關於作文形式的寫作書。

這本書通過授課的方式給我們講述語言用法、文章分類、材料的判別和取捨、三個人稱代詞的用法,以及散文、小說、隨筆等各種文章形式的具體寫作基礎。

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下《七十二堂寫作課》,怎樣寫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我們可以從書中學習這幾點。

學習作文,須得懂得作文的意義

就像夏丏尊、葉聖陶告訴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語文一樣,知道這個解釋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學習語文的目的,我們就知道如何把語文學好。

認識生字是是為閱讀時更通暢,更能理解文中的意思,做閱讀理解題目,是在教會我們如何閱讀,如何理解一篇文章的主旨和含義。然後我們能閱讀大量,跨領域,跨學科的書籍,我們可以飽覽群書,增長知識和見識。

在語文學習中,我們學習寫作,從看圖寫話,到寫日記,到寫成一篇800字的文章,再到一篇論述一件事或一個觀點的幾千甚至幾萬字的論文。

這些,正是一直以來堅持學習語文的成績。語文是在教我們閱讀與寫作的技能,如果我們早一些明白這個學習目的,就更清楚我們學習的方向,更好地掌握這門技能。

自媒體時代,許多人將語文的技能拾起,重新學習寫作,這時作文的目的是能夠博得眾人的眼球,閱讀量的增加意味著讀者的喜歡,更多讀者對於文字的喜歡就意味著更多的廣告費,能夠掙得更多的錢。

此時作文的目的是為了賺錢維持生計。就連寫小說也是這個目的,寫一部情節曲折跌宕,故事神奇玄妙,以能夠吸引讀者注意和閱讀為主要目的。

這樣雨霧朦朧的境況,讓我們迷失寫作的目的和方向。

我們以寫小說的目的來說明寫作的目的。

夏丏尊、葉聖陶在書中這樣描述寫小說的目的「引起小說家的寫作欲望的並不是早已存在、業經發生的某事物,而是他從許多事物中看出的、和一般人生有重大關係的一點意義。」

經典小說之所以流傳至今,仍被人們推崇和閱讀,就是他們蘊含著普通人的人生意義。

例如羅曼·羅蘭《約翰·克裡斯託夫》想要告訴我們積極向上的生活力量,列夫·託爾斯泰《安娜·卡列林娜》通過兩個女人婚姻態度對比,告訴我們如何維護好生活與婚姻的關係。

這些小說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的生活和人生意義是普適的,給人啟發的,影響他人的,這就是作者創作小說的目的。

與創作小說的目的相同,作文的目的也是要寫有價值,對生活,對人生有幫助的文字。

能夠寫出影響世人的作品,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也是寫作願望。

夏丏尊、葉聖陶這樣定義寫文章,「文章是記載世間事物、事理和抒發作者意思、情感的東西。」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作文的目的一層是記載世間事物,寫明世間道理,這樣可以影響他人,對他人的生活和人生有啟發意義;另一層是表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好作品不僅對他人有益,對作者也是一種情感表達和思想輸出。

明白作文的目的,我們可以明確寫作方向。寫作是一門科學,只要保持寫作初心,堅持不斷地寫作,向著寫出對生活、對人生有意義的作品努力,就一定能寫出好文字,好作品。

寫出感人肺腑的文字,不僅在於文章內容還在於文章形式

《七十二堂寫作課》是有關於作文形式的寫作課。我們一直以為的文章內容是取勝的關鍵,其實不然,文章包括內容和形式兩部分,文章內容重要,形式也同樣發揮重要作用。

文章形式具體指語言、文字和普通法式。例如文章的體制、詞彙的搜集、文法、修辭、鑑賞與批評、風格、章法布局等都屬於文章形式。

既然文章形式在寫作中發揮重要作用,那麼我們怎樣通過文章形式寫作感人肺腑的文字呢?下面我們通過三點來說明。

一、素材的判別和取捨

寫文章需要素材,素材來源於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即任何事物只要引發我們思考,有所感悟或聯想,都可以下筆成文。但其中哪些素材適合,哪些不適合,需要我們加以判別。

當寫作素材有三種內涵時,我們會有寫下來的衝動。這三種含義或象徵是,一是某種新的知識,二是某種新的情味,三是某種新的教訓。

我們的文章題材和文體方向,決定我們寫作素材的哪種內涵。比如,我們寫信息增量多的文章,選取的素材多偏重新的知識;如果我們的文章主旨是抒發情感訴求,引發共鳴,選取的素材就偏重於對於事物理解出的新的情味。

寫作素材的具體內涵也包括若干不同的細節,我們都可以運用,並寫出文章來。比如,同是知識,方面或領域分很多種,又可以從專業領域中專注某一模塊,也可以從知識的一小點出發牽引出新的知識。

任何微小的素材都可以運用到寫作中,只要運用適合,素材判斷和取捨得當,就是好素材,好文章。

二、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想要了解文章中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直接經驗,什麼是間接經驗。顧名思義,直接經驗即是作者親身見過、親身經歷的事物或生活經驗;間接經驗是作者從別人那裡聽到,或者從書本中得來的。

當然直接經驗最真實可靠,我們見過許多的現場報導,親歷講述等相關文章是作者根據自己的直接經驗而做的敘述。但大多數文章,作者所寫的全部是間接經驗。

間接經驗的文章寫得就像作者親身經歷過一般,有的以事件親歷的第一人稱為主角講述,讓人感覺像是真實發生的是事情,具有代表性的比如小說就是利用間接經驗寫作的典型。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運用間接經驗寫文章呢?

第一,當我們所敘述的事情或人物,經驗的來源不一樣時,比如有的從這本書得來的,有的從另一本書得來的,這時需要作者加以綜合和取材。

第二,讀者想要知道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主要經過,但不需要說明瑣碎的證據,出處等細節,這時需要將事件或人物以作者的角度敘述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混合用在文章中,或者把間接經驗當作直接經驗來寫。

三、第三人稱的立腳點

寫文章就要涉及到角度,如用第一人稱,作者的立腳點就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角度,以當事者的立場講述經過。如用第二人稱,便於將所敘述的事情或情感告訴給對手。

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都有一定的角度限制,比如,「我」只能敘述到我所看到,聽到,所經歷的,不方便敘述旁人的想法或不在自己身邊發生的行動;比如,「你」只能告訴你,或者傳達有關於你的事情經過,敘述的對象不能指別人,這就限制了敘述對象。

而相對比較自由,也是運用最廣泛就是第三人稱的敘述角度。「他」的角度就寬泛且可以多維度敘述,比如「他」可以是人稱代詞,也可以是一個人名。

由於第三人稱敘述角度的多樣化,就決定我們用第三人稱寫文章時,可以出於客觀的態度,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各個角度所看到的情景全都如實敘述。即知道什麼寫什麼,看到什麼寫什麼,不加作者的思想和想像。

我們使用第三人稱寫文章,也可以出於全知的態度。這時作者不僅寫親歷的事情,還會將事情的全貌,想法,想像和預測等一系列全寫下來,讓人感到作者是全能的,能夠知曉文中每個人物的心聲或秘密。

運用第三人稱全知的態度寫文章,會非常便利。但需注意,全知的態度適合於距離作者較遠的敘述,如果敘述當前的事情就需要用客觀的態度寫文章。

綜上,我們通過作文意義的理解,明確寫作的目的,也通過文章形式的把控,掌握寫作技巧和需要注意的寫作事項。

相關焦點

  • 《寫作七堂課》這是我讀過的最全面最系統的寫作書籍
    這也許是因為,每個人的寫作水平不同,對寫作技能點的需求不同,對一本書的反應與體會也就不同吧。《寫作七堂課》這本書關於寫作的內容,深入淺出,系統全面,我所獲得的收穫之大,就像是一個只是想往大籮筐裡採一點蘑菇的小婦人,驚奇發現,竟然有這麼一座山,整座山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蘑菇!《寫作七堂課》這本書以7堂課的形式,通過大量的實操細節,系統地講解七種寫作套路。
  • 《創意寫作七堂課》:凌晨老師的科幻創作經驗談
    《創意寫作七堂課》封面內容簡介《創意寫作七堂課——你也能寫出一個好科幻故事》是由著名科幻作家、科幻教育家凌晨老師總結多年創作心得《創意寫作七堂課》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創作出版的。全書分為三部分,分別從「認識科幻文學」「科幻文學規律」和「創作科幻文學的技巧」三方面,幫助創作愛好者們更細緻地了解這個創作門類的必要知識。在書中,作者以廣博的科幻文學知識,將科幻文學掰開揉碎,幫助寫作愛好者們深入了解一個好的科幻故事、科幻小說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 經典要怎樣讀才不浪費?《25堂文學解剖課》:你要戴上X射線眼鏡
    這些問題歸根結底可以等於:怎樣才能真正領會到文學名著的精彩之處? 後浪公司推出的《25堂文學解剖課》,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欣賞文學經典的方法:戴上X射線眼鏡,深入經典的文本內部,拆解經典的巧妙之處。本書作者羅伊·彼得·克拉克是文學博士,專注研究中世紀文學。
  • 東莞石油:早中晚「三堂課」讓理論學習常態化
    東莞石油樟木頭黨支部持之以恆抓學習,以「學習強國」為契機,不斷拓展學習內容,創設學習場景,豐富學習形式,逐漸探索出一套符合全面提高基層骨幹、發展對象及黨員全天候、無死角「早中晚三堂課」工作法,帶動加油站各項經營管理工作強起來,抓實黨建融入中心。
  • 宇宙山河浪漫,人間點滴溫暖,都值得你用文字記錄下來
    一說起寫作,肯定少不了要說說秋葉大叔的寫作營,還有這一本《寫作營七堂課》,如果我們見面,我是那種在朋友堆兒裡又有趣鬼點子又多的人,我喜歡說,也一直想把自己說的這些寫出來,但是一到了下筆,就不知道該怎麼開始了。我相信好多小夥伴和我一樣,想把內心深處的想法表達出來,使它躍然紙上。
  • 來科航路學校這堂課上一探究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通訊員 紀豔冰)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隨著英語新課標的實施以及教材的改革,教學目標中更加強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那怎樣才能寫出一篇優秀的英語作文呢?請來濟南高新區科航路學校八年級二班,聆聽張水莎老師的這樣一堂精彩紛呈的作文課——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 習近平的三堂團結課
    原標題: 習近平的三堂團結課  十幾年前,習近平在《之江新語》欄目上,將團結生動地喻為「指頭」與「拳頭」的關係。一個「指頭」勁再大,其他「指頭」如果不「握拳」用力,也難以體現出「拳頭」的合力。如何在平時工作中、在具體工作事項上,形成「拳頭」的合力,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聽聽習近平的三堂團結課。
  • 《詩的秘密:給孩子的28堂詩詞課》:上好28堂詩詞課,就能培養出...
    2016年她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中從600名選手中奪得冠軍時,這檔節目還沒有那麼高的收視率,所以她沒有後面幾季冠軍們那麼高的人氣,但是她的實力在第一季中也是同樣展露無遺的。  殷怡航的父母對她對於古詩詞興趣的培養方法特別值得我們學習:殷怡航的父親非常喜歡古詩,母親做過語文老師,但他們並不要求女兒背詩,只是出於興趣培養的目的,「能背出當然好,不背也無所謂。」
  • 《寫作之書》告訴你寫出好文章的法則
    在網際網路時代,寫作變得更加方便了,只需要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始寫。但是,要寫好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寫作中,我們難免會去追求華麗、浮誇、流行的文字,以為這樣的文章才顯得更睿智。其實,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
  • 《學會寫作》:學會寫作的這三個核心要素,寫作能力將大幅度提升
    基於3年爆文寫作經驗,他系統總結了最具操作性的寫作技巧,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寫作小白快速通過自媒體變現。粥左羅認為,寫作最主要的三個核心技能是輸入、思考和輸出。作者在這本《學會寫作》裡面,更加細化的講解了如何提升這三方面能力,如何通過刻意練習讓自己成為寫作的高手。
  • 老顯|《寫作這回事》:寫出好文章的 3 個長效方法
    能寫出真正的好作品,肯定不是因為一時的靈感衝動,而是源於長期堅持寫,不斷修改,嘗試多種寫作方法,刻意練習打造出的手感與思維。前段時間,我看了一本極好的寫作寶典,史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讀它前,它在我書柜上安靜地躺了一年半。
  • 《開學第一課》讀後感+手抄報最新出爐!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寫作指導 在集體上完《開學第一課》後,我們一般還有一項有意義的作業,那就是寫觀後感。 在此,一位老師為各位同學精心整理貼心的寫作指南,幫助大家釐清寫作脈絡和寫作思路。 何為觀後感?
  • 秋葉寫作第五課 結構式寫作
    給你一個方向,馬上就能寫出好文章1、怎樣解決不想寫的問題?很多人的挑戰,是如何和自己的情緒做對抗。作為人是很難沒有情緒的,人不能和自己的情緒對抗,對抗自己的情緒是無效的。因為有好的習慣、好的方法,我總是可以寫得比一般人好一點點,這就可以保持我的產出。所以越是情緒不佳的時候,越要考習慣來寫作。2、十種體裁的寫作框架一流文章靠天賦,合格文章靠套路。套路,就是文章的寫法。
  • 科幻公開課進校園系列報導之二:樹德中學光華校區科幻寫作公開
    這,就是我們的「科幻公開課進校園」系列活動。詳情回顧請點擊:與劉慈欣一起閱讀《帶上她的眼睛》|科幻公開課進校園系列報導之一今天,就讓我們接著上期的報導,一起看看首場公開課的開展情況吧!(一)現場盛況:作家遲卉教寫作,千名學生齊相聚在首次公開課中,我們邀請到了資深編輯兼科幻作家遲卉,為該校初一年段的全體同學們講授一堂充滿趣味性的「科幻寫作課」。
  • 四年級作文:難忘的一堂課
    這次,大家都精神飽滿地上完這節課。這節課讓我充滿精神,所以這節課我很難忘。篇二:難忘的一堂課作文400字四年級王梓如我喜歡寫作文,暑假裡,在紐維思學校我們上了一堂難忘的作文課。這真是難忘的一堂課!我不但收穫了知識,還很快樂。我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探索更多的科學奧秘。篇三:難忘的一堂課作文400字四年級李昶輝今年暑假期間,我上了一堂難忘的作文課。
  • 阿爾法狗大敗李世石、完勝柯潔,源於人工智慧上過的三堂課
    人工智慧超越人類的智慧,這就是因為人工智慧發展歷史上所上過的「三堂課」。二在阿爾法狗現世之前,日本曾舉辦將棋電王淘汰賽。2013年3月30日,在將棋電王淘汰賽上,電腦程式「PONANZA」擊敗人類選手佐藤慎一四段,轟動了日本將棋界和電腦科學界。
  • 「主題閱讀-寫作課」這20個說明文寫作技巧你需要知道
    在知識付費的時代,各種網絡課程如雨後春筍,我也曾報過寫作相關的課程,但是效果並不明顯,很多課程內容空洞沒有邏輯,乾貨還沒有《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這麼一本小而薄的書多。別看這本書只有152頁,卻列舉了20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寫作原則,無論是學生還是商務人士,都可以通過學習本書中的內容,讓日常寫作變成一項信手拈來的簡單任務,從而使學習生涯和職業道路走得更加輕鬆。
  • 語文老師:仿寫課文練習,別再背千篇一律的範文,用課本搞定寫作
    但收上來的作文,一般都是抄的,總有三五個同學也不商量一下,非要寫一模一樣的作文。連標點都錯得一樣,可見所謂的範文作文書,印刷錯誤都非常明顯。學生們的語文學習態度,這也是不少語文老師很無奈的事。發現有抄作文的現象,在小島老師的班級裡,是絕對不允許的行為。必須接受一遍遍修改和端正學習態度的再教育,寫作練習不能偷懶,想要出成績,靠抄作文是沒有用的。
  • 科大生活|印象最深的一堂課
    ——陳同學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應該是第一節無機化學實驗課吧。在這之前我高中也沒正經接觸過化學實驗,所以這也可以算是我第一節的實驗課。——劉同學大學裡印象最深的一堂課是多元統計分析這節課,老師當時在介紹相關性矩陣,然后里面的例子是歐洲的好多種語言。為了讓我們深刻理解後面的背景,老師直接花了很久介紹了歐洲的歷史介紹了日耳曼民族的興衰還有維京海盜的故事還有十字軍東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