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
長期服二甲雙胍要補維生素B12
鄭 姣
王先生患Ⅱ型糖尿病已有16年,其間每天服用二甲雙胍片1.5克降血糖,血糖控制較為平穩。但近3個月血糖控制較差,王先生自行調整二甲雙胍劑量至每日4克,血糖仍無明顯下降。入院檢查後發現,血清維生素B12大大低於正常值,胃鏡檢查並未見萎縮性胃炎,醫生診斷王先生是「維生素B12缺乏性大細胞性貧血」。經詢問,醫生認為,王先生的問題主要出在自行超劑量服用二甲雙胍上。
二甲雙胍是治療Ⅱ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尤其對於肥胖的Ⅱ型糖尿病。近年發現,二甲雙胍在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預防心血管疾病和抗腫瘤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療效。由於二甲雙胍的耐受性較好,主要不良反應為胃腸道不適,長期服用二甲雙胍引起的維生素B12缺乏往往易被忽略。
維生素B12又叫鈷胺素,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完全依靠外源性供應(主要是動物內臟、瘦肉、魚、蛋、乳品等食品)。在維生素B12的吸收過程中,胃黏膜壁細胞會分泌一種叫做內因子的糖蛋白,與維生素B12結合,形成複合物,在鈣離子介導下經迴腸末端被人體吸收。長期大劑量應用二甲雙胍可影響鈣的利用率,影響維生素B12在胃腸道的吸收,導致維生素B12缺乏。
維生素B12缺乏在早期非常隱蔽,一般沒有典型臨床特徵。長期缺乏,可能會引起嚴重貧血和周圍神經病變。因此,需要長期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謹慎服藥,避免擅自調整劑量,若服藥後病情未得到改善的,請及時就醫。
2.注意膳食平衡,多攝入動物內臟、瘦肉、魚、蛋、乳品等,必要時可適當補充鈣劑。
3.合併有胃腸道疾病或合用質子泵抑制劑時,應在醫生或藥師指導下適當補充維生素B12。
4.定期監測維生素B12水平和血紅蛋白水平,若維生素 B12水平低下,應適當予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