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有一些生下來就會做的動作稱為無條件反射。從這些反射可以檢查出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是否正常。下面為大家介紹幾種家長比較容易檢查的方法:
用手指輕碰新生兒的面頰或嘴唇周圍,看看他的嘴是否朝手指的方向尋找,這種反射稱為「覓食反射」。在餵奶前做這個實驗比較好。
用手指輕輕劃新生兒腳底外側部位,新生兒的五個腳趾會分開,大拇指向上蹺起。
將棍棒放在新生兒手心,看他是否抓得緊,有時甚至可以將新生兒提起。
扶住新生兒腋下,讓其直立。輕輕的用手按他一隻腳的腳背。他就會成功的先、後抬起左右腳,像走路的樣子。
將刺激味較重的某種氣體放在鼻子附近,新生兒會將頭扭向另一邊。表現他的躲避能力。
俯臥時,他會盡力把頭抬一下,然後把臉扭向一邊。
遇見強光會眨眼睛,以此來保護眼睛,少受刺激。
扶新生兒坐直時,他的脖子搖晃不停,但不會受傷,一旦坐穩了,他的大腦袋豎直時,若頭像前倒,他會自己糾正變成向後倒,這種倒來倒去是一種平衡反應。
輕拍他一條腿,腿就會縮回去。如果掙不脫,另一隻腳會來幫忙。
把「蠟燭包」打開,新生兒會伸懶腰,並出現雙腳蹬自行車樣的運動。
神經反射活動總結:
食物反射:包括覓食反射、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對出生僅半個小時且醒著的新生兒,當你用手指或乳頭撫弄其面頰時,會轉頭、張嘴,並有吮吸、吞咽動作,有如吃奶一樣。這種反射在9個月後消失。
定向反射:嬰兒出生12至24小時後,就會把眼睛轉向光源;強的響聲還可使其停止吮吸動作。
抓握反射:觸摸出生兩三天的新生兒的手掌時,其會握緊拳頭,這種反射4個月時消失。
巴布金反射:新生兒躺著時,按住其手掌,頭就會轉來轉去,嘴巴張開,就像打呵欠一樣。6個月後這種反射消失。
巴林斯基反射:用手指輕劃嬰兒腳底外側,由腳跟至腳尖,腳趾會象扇形樣的張開。6-9個月後這種反射消失。此後,再觸劃其腳底時腳趾就會朝裡彎曲。
防禦反射:嬰兒出生後頭幾天就能對溫度或疼痛刺激產生泛化性反應,也就是說刺激其某一部位,會引起全身性的反應,如嘔吐、噴嚏、眨眼、打哈欠、瞳孔反射等。這種反射是不會消失的。
驚跳反射:當新生兒受到突然的刺激如響聲等,就會伸開雙臂、雙腿、手指張開、背部伸展或彎曲,以及頭朝後仰又迅速收回。這是一種全身動作,在新生兒躺著時看得最清楚。4個月後這種反射消失。
遊泳反射:將新生兒託起面部朝下,其四肢就會做遊泳動作。6個月前將新生兒仰臥在水裡其會表現有不經意的遊泳動作;8--9個月後才表現為較隨意遊泳動作。
行走反射:託著新生兒的腋下讓其光腳板接觸平面,其會作邁步動作,看上去非常像動作協調的行走。這種反射在8周後消失。
蜷縮反射:當新生兒縮起腳背碰桌面邊緣時,其會做出如小貓動作相似的蜷縮動作。這種反射也在8周左右後消失。
新生兒的這些反射,並不是一種無目的的運動。孩子將來的能力就是從這些反射的經驗儲存中發展起來的。如果做了幾種實驗發現新生兒反應不靈敏,要注意觀察及時向兒保醫師或神經科醫師諮詢,以便早期發現神經系統功能是否從有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