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意外跟美軍相遇,心中冒出大膽想法,一車高粱換回一車俘虜

2021-01-21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作者:原志願軍第三十八軍汽車團駕駛員 宋惠國

1950年11月的一天晚上,我載運一車高粱米來到一個三岔路口,只見路口豎立著一個臨時的指路標,上面寫著「去牧馬山」的中文字。於是,我便掛上三擋加大油門,直奔牧馬山而去(事後才知,這個臨時路標當時不知被誰無意或有意移動過,指向了相反的方向)。

當車開了十多裡遠時,我突然發現對面開來一輛美國「奇米西」汽車。事情發生得很突然,我倉促地與敵駕駛兵遭遇上了。

對方見我開的是美國軍車,又看不清駕駛臺裡坐的是志願軍,還誤以為是他的美國同行,便從駕駛室伸出一隻手,「哈囉,哈囉」地與我打招呼,接著又咿裡哇啦講了些什麼。對方在離我不到5米遠的地方停了車。

這時,我看清對方車上坐滿了美國兵,足有一個排,他們正得意忘形地唱著什麼歌曲。面對這種突然情況,要麼搶先開槍,先下手為強;要麼調轉車頭往回開。但當時這兩種選擇都來不及了。為了應付敵人,我把志願軍的軍帽往座位上一甩,裝模作樣地也揮手來了個「哈囉」,與敵人打招呼。瞬間,我嗅到敵人的汽車有一股水箱幹了的氣味。

就在這時,敵人汽車駕駛兵下了駕駛室,提著一個桶到路邊約一兩百米的溝裡去取水。我急中生智,對副駕駛員餘天龍說:「要是有什麼動靜,你聽我的指揮,打死他兩個夠本;打死他十個八個,我們死也值得。」說著,我倆迅速跳下駕駛室,繞道上了敵人的汽車駕駛室。這一切,車上的敵人並沒有覺察。

上車後,我把車鑰匙向前一撥拉,腳踩油門,把車子開走了。跑了約二三百米,見路邊溝裡有水,急忙加了水,順著我來的原路,把這車美國兵通通拉回我們三十八軍汽車團營地。汽車剛開到營地門口,我便高興地大聲吼道:「戰友們,快!快點來接俘虜兵啊!」

大家聽說有一汽車俘虜兵,不等誰下命令,抓起槍就向我開回的這輛美軍汽車奔來,將他們團團圍住。此刻,剛才還高興地唱著美國歌曲的美國大兵一下全傻了眼,個個嚇得渾身打抖,24名美國兵只好舉手繳槍,乖乖投降。

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相關焦點

  • 美軍「尖刀師」自帶嘲諷技能,找美女跟志願軍聊天,還送了大禮
    眾所周知,上甘嶺戰役是1952年10月14日由美軍挑起的。但是實際上,從春天開始美軍就開始了各種挑釁。一開始我軍還無視,後來美軍的一泡尿讓他們損失慘重。這絕對是有史以來最慘的一泡尿。1952年春天以來,中美兩國就開始在五聖山、鬥流峰、西方山一線對峙。此時駐守的是志願軍第15軍。
  • 李奇微為何說: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美軍最怕的就是夜戰和近戰,在夜晚裡,我軍猶如天神下凡,衝鋒號一響,瞬間從潛伏處衝向敵人陣地,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每一位戰士就像孤狼,美軍根本招架不住,往往留下一地屍體而慌忙逃竄。像長津湖戰役,上甘嶺戰役,鐵原阻擊戰等等一系列著名的戰鬥,都完美的體現了我軍作戰勇猛,不畏犧牲的戰鬥精神。連聯合國總司令李奇微都說到:"志願軍是最兇狠的鬥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 在長津湖戰役中,被志願軍殲滅的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的部隊
    炮火一停,238團和239團便向新興裡發起了攻擊,儘管這2個團已經連續戰鬥了一天一夜,傷亡減員已達三分之一,但是士氣依舊高昂,不顧美軍猛烈火力前赴後繼勇猛衝擊,238團從東南方向進攻,239團從西南方向進攻,至午夜前後,已有多個部隊相繼突入新興裡村內,與美軍展開了巷戰。
  • 李奇微: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這是為何?
    抗美援朝期間,我軍志願軍在朝鮮戰場大顯神威,打的美軍丟盔棄甲,狼狽逃竄。這一點沒有誇張,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雖然美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但是我軍有著世界上最勇猛的戰士。美軍最怕的就是夜戰和近戰,在夜晚裡,我軍猶如天神下凡,衝鋒號一響,瞬間從潛伏處衝向敵人陣地,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每一位戰士就像孤狼,美軍根本招架不住,往往留下一地屍體而慌忙逃竄。
  • 聰明人打仗就是不一樣,這位志願軍自學英語,專打美軍的要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抗美援朝時,中國志願軍戰士大多數都沒上過學,缺乏現代科學知識和常識,所以和美軍這樣世界頂級的現代化軍隊作戰時,會吃很多不必要的虧。劉鳳勇是河南正陽縣人,原本是國軍的一名士兵,後來被我軍俘虜,就加入了我軍。1951年,劉鳳勇所在的第12軍要入朝參戰,劉鳳勇非常興奮,摩拳擦掌,還積極地尋找機會學習英語和韓語。由於是出國作戰,部隊中配備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劉鳳勇本來沒必要去學習英語和韓語,但他仍然積極向專業人員請教。因為他機靈聰明,再加上刻苦用心,所以不長時間就學會了不少英語、韓語單詞。
  • 志願軍使用「貓耳洞」,美軍到死都不明白,哪來如此堅固的工事
    到坑道到一出線,打起仗來可大不相同,當時美軍被打得有點惱火,於是就有組織向我們陣地進攻了幾次,比如敵人向忠縣山那個陣地攻擊,敵人動用了兩個營,一個營進攻,一個營預備,我們部隊用一個排阻擊,守住這個陣地。
  • 志願軍和美軍第一戰,此連創全殲美軍整連紀錄,被授「戰鬥模範連」
    雲山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後,和美軍第一次正面交鋒。戰鬥雖然只打了三天,可就是這三天,志願軍仿佛給了美軍當頭一棒,好好地滅了滅美騎兵第一師,戰前那不可一世的傲氣。這一戰也是令志願軍鞠萬昌,印象十分深刻的一戰。老年再憶時,他依舊記得此戰中,他所在的連隊,是首個將美軍一整個連全部殲滅的連隊。鞠萬昌生於1927年,江蘇鹽城。
  • 抗美援朝:志願軍被生俘10多人,卻讓2.4萬美軍成為槍下亡魂
    在志願軍作戰指揮室裡面,彭總看著地圖,眉頭緊鎖著。他認為戰場上的形勢不容樂觀。雖然中國人民志願軍迅速的取得了第一次戰役的順利勝利,在朝鮮站穩了腳跟,有利於進一步的開展作戰。但由於所謂聯合國軍的強大,敵我雙方的態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想要真正的讓戰場形勢好轉,必須要大量地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北極熊團」的至暗時刻就此來臨……「模範連」掀起戰鬥高潮戰鬥發起後,第80師第239團4連從豐流裡趁著夜色向美軍新興裡前沿陣地推進。4連一開始只是遇到幾名執勤的美軍哨兵,將這些障礙排除後,呈現在4連眼前的是一座燈火通明的獨立營房。連長李長言判斷,這應該是座營級以上的指揮所。於是,他迅速決定帶領戰士們端掉這個據點。
  • 抗美援朝英雄程龍江:生擒七名美軍士兵九死一生 孫女奪今年撫順市...
    第二次戰役 和警衛員兩個人生擒七名美軍士兵 在參加抗美援朝戰鬥的三年裡,程龍江先後參加了五次戰役,1950年11月25日,程龍江所在的志願軍第40軍向美軍第2師發起進攻。他們完全沒有準備,也無法拿起身邊的武器,我們沒有經過搏鬥,就直接把他們俘虜,繳獲了槍枝。」由於這次的出色表現,程龍江獲得志願軍司令部及朝鮮人民軍司令部的嘉獎,獲得大功、小功各一次。
  • 志願軍嚇破敵膽的「戰力倍增器」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陳列著一桿「孤膽英雄」劉光子在雪馬裡戰鬥中使用過的蘇制PPS-43衝鋒鎗。手持這桿槍,劉光子在這場戰鬥中一人俘獲63名俘虜,創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單兵單次俘虜敵人最多的紀錄。那麼,這是一桿什麼樣的槍?為何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孤膽英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這次特殊戰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件功勳兵器。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一是尋找敵軍指揮所並迅速殲滅,按照現代軍事術語叫斬首行動。這一招一劍封喉,一下子就把美軍打懵了。第27軍第80師第239團4連發起進攻後,在1200高地山腰時,發現有幾頂帳篷內大約有一個排的美軍正在呼呼睡大覺,在不遠處還有一座大房子,邊上還有警衛。
  • 另一個戰場——記志願軍被俘人員堅持鬥爭的事實(四)
    導語:整個韓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被俘2.2萬餘人(朝鮮人民軍俘虜另計),談判後期,美軍為甩掉包袱,將志願軍1000多傷病員戰俘遣返。其餘的戰俘,根據朝鮮停戰協定和《中立國遣返委員會的職權範圍》規定,經我「中國人民志願軍解釋代表團」的爭取、志願軍戰俘的堅決鬥爭,約6000人返回祖國,未回祖國的1.4萬戰俘被挾持到臺灣。
  • 志願軍被俘2萬多人,其中有1萬4千人去了臺灣,他們的最終結果如何?
    1953年7月27日,經過三年零一個月的韓戰隨著金日成、彭德懷和克拉克在停戰文件上簽字後宣告結束,在這場二戰後最大的一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先後有140萬人投入戰場,經歷了數千場戰鬥,最終逼平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期間,我軍共俘虜美軍官兵9000多人、英軍945人以及數萬南朝鮮軍隊,但由於存在巨大的裝備差距
  • 抗美援朝時,美國為何放棄了使用原子彈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在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勢如破竹一路北上之時,幾乎全世界都認為即便是中國參戰,也無法阻擋"聯合國軍"的腳步。 不過志願軍一入朝就給這種想法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用著落後很多的武器把現代化的美軍趕回了38線。
  • 志願軍犧牲十多萬才打到三八線,為什麼說是志願軍取勝?
    20世紀50年代,發生了一場為保衛我國領土主權不受侵犯的戰爭,抗美援朝,這場戰爭的敵人是強大的美國,當時的美國派出軍隊,越過三八線,已經威脅到了我國的領土主權,我國領導人決定援助朝鮮,將美軍打回三八線處,這場戰爭無疑是慘烈的,我方志願軍共犧牲了十多萬人才將美軍打回到了三八線處,可謂是損失慘重,但為什麼又說損失慘重的志願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 志願軍這支部隊殲敵人數最多,軍長卻因美軍細菌武器而犧牲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志願軍是我國在抗美援朝時期英勇的隊伍,為了維護鄰居朝鮮的和平並且不讓我國的戰略緩衝地帶受到其他國家的侵蝕,我國一百多萬志願軍英勇奔赴朝鮮戰場,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奮勇抵抗。
  •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
    上甘嶺戰役中,面對美軍強大的範弗裡特火力消耗,志願軍為何能夠堅守下來? 範弗裡特消耗是誕生於韓戰的一個軍事名詞,是美軍將領範弗裡特提出的。其要點就是用無限火力壓制對方,讓對方喪失抵抗意志,極大限度地造成對方傷亡。
  • 韓戰長津湖戰役,面對敵強我弱,志願軍戰士如何戰勝敵人?
    10月23號那天,他把自己這隻所謂的鐵鉗,伸進了長津湖,其中先頭部隊美軍陸戰第7師的一個團,甚至還抵達了中朝邊界的鴨綠江,並且面對中國挑釁式的升起了一面美國國旗。一時間,眾多軍事記者紛紛來到現場拍攝報導,阿爾蒙德也特意趕去湊了個熱鬧,意氣風發地拍了一張眺望對岸的照片。一時間,麥克阿瑟的威望和美軍的士氣都到達了頂峰。
  • 車企紛紛換車標,是順應時代或者別有花樣!
    新年新潮流比亞迪換logo 新的一年才剛剛開始,車行業便掀起了一股換標的潮流。 1月1日,比亞迪正式發布品牌全新標識(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