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利用兩點距離公式和中點坐標公式例題解析

2021-01-08 相通數學課

一,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之間距離公式

二,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線段的中點坐標公式

如圖,已知M(x1,y1),N(x2,y2)兩點,

線段AB的中點P的坐標為:

例題1.

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點A(2,-5)關於x軸的對稱點為A',連接A'與原點O,求A'O的中點坐標為____.

解析:A'坐標為(2,5),由中點坐標公式:橫坐標=(2+0)/2=1,縱坐標=(5+0)/2=5/2,則中點坐標為(1,5/2).

例題2.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B的坐標分別為(-√3/2,0),(√3/2,1),連接AB,AB的中點為D,以AB為邊向上作等邊三角形ABC.

(1)求DC所在直線的解析式.

(2)求△ABC的面積.

解析:過B作BE⊥x軸於E,

由兩點坐標公式

代入得AB=√4=2,

則AC=2,

又BE=1,

∴∠BAE=30°,

∵∠CAB=60°,

∴∠CAE=60°+30°=90°,

即AC⊥AE,

∴點C坐標為(-√3/2,2).

由中點坐標公式可得:

D點坐標為(0,1/2).

設CD的解析式為:y=kx+b,

把C(-√3/2,2),D(0,-1/2),

代入上式得:2=-√3/2k+b,b=-1/2,

∴k=-5√3/3.

∴CD直線的解析式為

y=-5√3/3x-1/2.

(2)△ABC為等邊三角形,D為AB中點,∴CD為△ABC的高,

CD=√3,

則S△ABC=1/2×2×√3=√3.

例題3.

1.已知M(1,-2),N(-1,2)則MN的中點坐標為____,MN=____.

2.如圖,直線l:y=2x+2與拋物線

解析:

∴△ABC為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條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

分析:(1)由解析式聯立解方程組得出交點坐標;

(2)由兩點、和中點坐標公式求出兩點之間距離和坐標;

(3)應用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4)作適當輔助線是解題的關鍵.

相關焦點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僅供參考!
  • 2019年中考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
    新一輪 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 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 數學知識點:兩點的距離公式和中點公式》,僅供參考!
  •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教學案例分析
    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是解析幾何的基本公式。它為後續點到直線距離公式、圓、橢圓、雙曲線、拋物線方程的建立,直線與圓錐曲線的綜合等問題做好鋪墊。
  •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教學設計
    《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及其運用,以及會用重點坐標公式求出相應的解。【過程與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的方式,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
  • 坐標系中的中點公式(2)
    1)),我們找到了A、B在數軸上時,中點C的公式,類比這個方法,如果點A、B在y軸上時,那麼中點C也能找到公式。也就是說,當點C在x軸或y軸上時,兩點橫(縱)坐標和的一半就是點C的橫(縱)坐標因為點C是AB中點,利用「過三角形一邊中點平行於另一邊平分第三邊」可獲得點M、N分別是OA、OB的中點,這樣尋找平面坐標系中點的坐標問題轉化為之前探究的數軸上找中點的問題了,顯然點C坐標為(1.5,2)
  • 中點坐標公式法解平行四邊形存在性問題
    平行四邊形的存在性問題,常用的解決方法有:幾何方法和代數方法。幾何方法中常用的是全等三角形,代數方法中常用的是中點坐標公式法,這裡主要介紹下中點坐標公式法。後面我們再補充其它的方法。什麼是中點坐標?怎麼求坐標系中任意兩點的中點坐標?若點A,B的坐標分別為(x,y),(x,y),則線段AB的中點C的坐標為.
  • 弦長公式和弦中點公式
    弦長公式和弦中點公式是解析幾何裡最常用到的兩個公式。一定要深刻理解,牢牢掌握。手握此二公式,可敵千軍萬馬也。
  • 中考數學:二次函數與等腰直角三角形存在性問題,題型變幻莫測?
    例題1、2020湖南省嶽陽市中考第24題【分析】(2)①由平移的原則:左加,右減,上加,下減,可得拋物線F2的解析式,與拋物線F1聯立方程組,解出可得點D的坐標;②根據兩點的距離公式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B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3)設P的橫坐標為m,用m表示縱坐標,根據兩點的距離公式和勾股定理列方程可解出m的值,並確認兩直角邊是否相等,可得符合條件的點
  • 初中教材公式拓展 -平面內兩定點連線互相垂直的點的軌跡
    初中數學如何學得又快又好初中數學教材為了簡化,部分公式講解不夠全面,經常出現書本上沒有講,但是考試卻考了的情況,導致同學們在考試過程中不能夠很熟練的運用公式快速解題,這些潛在的「坑」同學們要注意應對。這個公式在初中課本,甚至高中課本都沒有出現,但是在中考和高考中都是比較常考的,所以我們通過講解這個公式讓大家在應用到這個公式時不再糊裡糊塗方法介紹-李澤宇三招今天這篇文章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下新的方法,即李澤宇三招中的第三招盯住目標。什麼是「盯住目標」?
  • 初一上學期,數軸中的摺疊問題,藉助中點公式找準「新」原點
    數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工具,我們有很多問題可以藉助數軸來解決。數軸中有兩類問題需要重點注意,一類是數軸中的摺疊問題,難度不是很大,關鍵在於找準「新」原點;還有一類是數軸中的動點問題,難度較大。要解決數軸中的摺疊問題,我們需要了解四個知識點。第一,數軸中原點的作用;第二,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幾何意義;第三,線段中點的作用與中點公式;第四,有理數的加減。
  • 坐標中的面積最大值題目「套公式」分析,真的很簡單
    今日套用昨日文章「公式」分析兩道中考真題,希望大家能從中領悟解題思路.只有掌握題目的分析方法,才是根本.昨日文章:一道2020年中考壓軸動點大題分析,學會思路原來那麼簡單例1.2020年連雲港中考真題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反比例函數y(x>0)的圖象經過點A(4,3/2),點B在y軸的負半軸上,AB交x軸於點C,C為線段AB的中點.
  • 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拋物線頂點坐標公式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學科的知識點,主要是對初中三年各學科知識點的梳理和細化,幫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識脈絡,熟悉答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初中數學公式之拋物線頂點坐標公式》,僅供參考!
  • 教學研討|4.3.2 空間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研討素材一一、教學分析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兩點之間的距離公式是學生已學的知識,不難把平面上的知識推廣到空間,遵循從易到難、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利用類比的思想方法,藉助勾股定理得到空間任意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從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x2 +y2 =r2 表示以原點為圓心,r為半徑的圓,推廣到空間直角坐標系中的方程x2 +y2 +z2 =r2 表示以原點為球心
  • 兩點間距離公式在代幾綜合中應用
    題目:衢州2020中考數學第23題23.(本題滿分10分)如圖1,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BC的頂點A,C分別是直線y=-8x/3+4與坐標軸的交點,點B的坐標為(-2,0),點D是邊AC上的一點,DE⊥BC於點E,點F在邊AB上,且D,F兩點關於y軸上的某點成中心對稱,連接DF,EF.設點D的橫坐標為m,EF2為,請探究:①線段EF長度是否有最小值.②△BEF能否成為直角三角形.
  • 橢圓中點弦問題的三種解決方法,聯立方程消去未知數比較常用
    橢圓的中點弦問題,是我們學習橢圓時常見的一種題型,我們再解決橢圓問題時主要有三種方法一,根與係數的關係法:聯立直線方程和橢圓方程構成方程組,消去一個未知數,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與係數的關係以及中點坐標公式解決
  • 巧用兩點間距離公式求最值
    巧用兩點間距離公式求最值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任意兩點A(x1,y1)B(x2,y2)的距離是AB=√(x1-x2)+(y1-y2),也可以寫成AB=(x1-x2)+(y1-y2),原理很簡單,以AB為斜邊,構造直角三角形,使其兩直角邊分別與坐標軸平行,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 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中矩形周長、面積最值問題,解題方法不同
    矩形周長的最值問題一般藉助設點法表示出矩形的長和寬,然後利用公式得到周長,一般化簡後為二次函數,然後通過研究二次函數的性質得到最值。矩形面積最值問題,考查比較多的為籬笆問題,以實際應用題居多,籬笆問題中有一類題目需要特別注意,那就是含有「門」的籬笆問題,在處理時不要忽略「門」的存在。
  • 平面直角坐標系三角形面積的「萬能」公式
    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三角形面積,通常過其中一點作水平線或鉛垂線,利用水平寬或鉛垂高進行計算,或者利用割補的方法轉化為規則圖形。
  • 中考數學:最值問題有多難?網友:題目剛看完,我就決定放棄了
    中考數學最常考的壓軸題是什麼?從全國各地各年份的中考數學真題中不難發現,最值問題無疑是最熱門的考點。雖說各地的考試難度不一樣,最值問題的難點也不一樣。例題1、胡不歸問題【分析】(1)根據題意求得點A、B、C、E的坐標,進而求得直線l1和直線AC解析式.過點P作x軸垂線PG交AC於點H,設點P橫坐標為t,即能用t表示P、H的坐標進而表示PH的長.由S△APC=S△APH+S△CPH=1/2PH×AG+1/2PH×OG=1/2PH×OA=2PH得到關於t的二次函數,即求得t為何值時△APC面積最大,求得此時點
  • 2020年中考數學考點之利用平方差公式進行因式分解習題練習
    2020年中考數學必考考點之平方差公式與因式分解習題練習這次課程我們來為大家講一下平方差公式相關的習題,教你在實踐中快速準確地應用平方差公式進行因式分解。本次課程結束後,我們還會為大家布置相關的習題,希望家長認真監督孩子完成本次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