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好奇k-car為什麼不合資生產?然而為什麼要推廣這種畸形車
「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是每個領域的半桶水對舶來文化的普遍態度,就像低級的K-car也會被吹捧一樣。日本最具特色的車型毫無疑問是「K級車」(k-car),這種車輛的特點是車身極小,車型以麵包車為主。Kcar在其本土市場事故率雖然並不高,但其保證安全的基礎條件的國內不具備的,想了解是什麼嗎?
-
以K-CAR之名,回看國內小車設計
憑藉體型小,內部實用空間大等特點成為日本大熱的K-CAR其實主要還是要靠日本的各種優惠政策的強烈推動。比如日本私家車須交車輛買價的5%購置稅,而K-car只需3%,除此之外自動車重量稅、自動車稅都相比普通轎車要低很多,最重要的是日本的購車這需要證明有停車位才可以上牌照,但在日本許多地區K-car車型是無需提供停車證明。這些等等因素都是K-CAR成功的關鍵。
-
「K-CAR」在日本那麼火,為什麼不引入中國?
再告訴大家一個可怕的事,路上跑的Smart fortwo,大家都覺得夠小了吧,然而人家的寬度接近1.7米……對不起,我太大了為了使內部空間最大化,打造K-car的一般套路是,動力總成體積越小、懸掛結構越簡單越好,四隻車輪都要小且必須分布在四個角,這樣就不會過多侵佔長度和寬度。高度限制比較寬鬆?那就往高了做吧。所以,K-car的畫風,很多時候都是下圖這樣的。
-
K-CAR在日本那麼火 為什麼不引入中國?
為什麼K-CAR在日本那麼火?好在哪裡?為什麼不引進中國呢?什麼是K-CAR?K-CAR在日本稱為輕自動車,想要成為K-CAR必須滿足以下四個條件:1、長寬高分別不超過3400mm、1480mm、2000mm, 2、座位不超過4個 3、載重量不超過350kg 4、排量不超過660ml(也就是0.66L)。
-
國六新款北鬥星來了,中國市場為數不多的燃油K-Car
北鬥星是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多的原汁原味日系K-car,秉承了K-car大空間低油耗超耐久的特點,最關鍵的是價格很便宜,起步價僅為4.39萬元,而且參考之前北鬥星的優惠預計到手價在3萬大幾的水平,性價比爆表。
-
豐田推出比k-car更小的微型車,不到2米5長,竟售價10萬
都說日本年輕人的物質欲望越來越不強烈了,"宅文化"發展甚至已經傳播到國內環境,可見其日本本土汽車市場的消費水平捉襟見肘。而消費者對於汽車的定義也只局限於實用代步,本土品牌也停止了對高性能車的研發和生產。至少對於日本來說,本土已經不是日系品牌的主戰場,紛紛將目光轉向有著更大市場的海外國家,而本土消費者注重的更多是k-car和家用代步車。
-
10萬起售的豐田Roomy,第一部國內成長的K-car,性價比如何?
K-car是日本街頭最有亮點的車型之一,它雖然看著小,但是特點就是格外能裝,這一點本田飛度學習的非常好。不僅是在日本,國內很多中大城市的停車難問題也是由來已久,這讓很多車技一般的司機都不敢開車。深耕中國市場多年的豐田汽車好像是看到了這其中的商機,打算在國內推出一款好看實用又方便的K-car車型——Roomy,它因為看起來有點大哥艾爾法的神韻,所以又被很多人戲稱為小艾爾法。好消息是,為了抓緊落實Roomy在中國的引進工作,豐田已經國內註冊了「ROOMY」的商標,並有意將其國產化。這與更大尺寸的MPV比如別克GL8和本田奧德賽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務車體系。
-
日本有K-car,中國有五菱?
它空間狹小,動力薄弱,甚至雨天門窗還會漏水,仿佛沒有任何優點的它在那個年代確實最踏實的避風港,帶你丈量著這個世界。產品的政策傾斜以及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法規的出臺,K-car的生存空間也進一步壓縮,其銷量從1970年的75萬臺迅速跌落到1973年的15萬臺,不變則滅,生死十字路口K-car迎來一次大改。
-
本田全新KCAR或引入,車身小空間卻挺大,還沒有B柱,裝貨都不怕
Kcar車型算是日本市場上一道獨特的風景,這也是因為日本道路以及相關法規所導致,雖然中國地大物博,天寬路廣,但是隨著馬路上的車型日漸增多,交通越來越擁堵,停車越來越困難,靈活的小型車還是有著比較高的生存空間的。
-
最強國民車新一代凌派 低油耗大空間 第一臺車選它!買它!
相比大眾和豐田的設計需要迎合人群中的最大的公約數,本田的設計更具時尚個性,也更希望得到消費者感性的共鳴, 作為一款超大空間,低油耗的國民車新一代凌派的設計正是遵循了本田這樣的理念。也因此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新一代凌派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達154,053輛,連續10個月銷量破萬,成為日系同級合資車型銷量增長率第一名 。
-
為什麼LED汽車大燈沒有普及?
現在沒有普及的原因只有一個:成本問題。很多入門車型配備滷素燈,中高配則配備了LED燈組。很多國產車則是全系配備了LED車燈,甚至霧燈也都採用LED光源。而決定穿透力的是色溫,目前LED燈色溫也可以做到2800-3000k,全系LED大燈也是可以實現的。LED燈泡雖然單價在不斷下降,基本與氙氣燈持平或者更低。
-
在日本非常流行的K-car,為何在中國卻無人問津,看看奇瑞就知道
現在的汽車企業最關心的是環境保護問題,結果,國家對汽車的排放限制越來越嚴格,國家公布了國家六線、海南的汽油銷售限制時間,或者乙醇汽油的全國推廣和新能源車的持續支持,可以看到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在這種情況下,被指責的三缸引擎誕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引起了消費者的不滿,在我們隔壁的日本,對環境問題也非常重視,現在在日本國內
-
又一K-Car新車亮相,精緻漂亮又實用,可惜國內買不到
雖然車身長度不到3米4,但是由於採用了方方正正的外觀造型和四輪無限靠近四角的布局,因此車內空間利用率基本實現了最大化,其後排的縱向空間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受限於寬度制約,新車和其他K-Car一樣,後排也是雙人座,整車為四個座椅。
-
磁懸浮列車時速比高鐵還快,為什麼國內卻沒有普及?
在很久之前,有一種交通工具,它的時速比高鐵還快,比飛機還穩,但是在國內卻沒有普及,這到底是為什麼?很多人應該猜到這種交通工具是什麼了吧?沒錯,它就是磁懸浮列車。大家對於這個名字是不是覺得既熟悉又陌生?早在2003年的時候,我國的第一列磁懸浮列車就已經投入使用了,而這列磁懸浮列車位於上海。不過這列磁懸浮列車並不是我國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從德國採購的。
-
宏光MINI EV:別叫我"老頭樂",叫我"K-car"
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湃客認為宏光MINI EV就是當下國內市場的K-car。20世紀50-6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定位低端且簡陋的K-car並沒有被淘汰,反而走向了高端化。由於國情、文化背景的不同,K-car車型在國內並沒有形成像日本市場那種如日中天的態勢。近些年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突飛猛進的發展 ,汽車銷量大幅攀升,城市停車難、道路擁堵、限行的問題也日益嚴峻。
-
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真的是因為鐵皮薄重量輕?
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真的是因為鐵皮薄重量輕? 2018-01-16 18:40 來源: 安徽網 談到日系車,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省油,但是大家對日系車省油的原因全部歸結到鐵皮薄重量輕.從數據上看同級別日系車和德系車的自重相差不大,那為什麼日系車能做到低油耗呢?
-
跑車界的掃地僧,排量不到1L的鈴木K-car,如何做到9300rpm轉速?
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鈴木車型更廣為人知的是雨燕,這款車型一度霸佔汽車熱銷榜前列。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加之鈴木車型更新遲滯,導致市場上一再產生鈴木要退出中國市場的傳言。可實際上,擅長小型車的鈴木,看其產品參數,總是讓人感覺意想不到。
-
為什麼LED大燈沒有普及 它有啥缺點
現在沒有普及的原因只有一個:成本問題。很多入門車型配備滷素燈,中高配則配備了LED燈組。很多國產車則是全系配備了LED車燈,甚至霧燈也都採用LED光源。而決定穿透力的是色溫,目前LED燈色溫也可以做到2800-3000k,全系LED大燈也是可以實現的。
-
實拍本田K-car車型N-ONE,精緻小巧可愛,你喜不喜歡?
角師傅從日本編輯處獲悉,本田汽車自11月20日在本土推出全新K-car,本田N-ONE後,該車大獲好評,本田預計訂單量在2000臺,結果數量飆升至8000臺。這次本田為其推出兩款特別版車型。
-
它在日本的名字叫K-Car
而也正因為「方」使得吉姆尼撞臉了奔馳的大G,因此「小G」的外號也就孕育而生。這種又硬派而又小小的「反差萌」確實深得不少人的喜愛。這裡車叔又要畫知識點了,其實像吉姆尼這樣的小車在日本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叫做:K-car。 K-car在日本稱為輕自動車,有點像咱們國內的「面的」,但其實又有很大的不同。成為K-car標準相當嚴格,要滿足下面這四個條件: 長寬高分別不超過3400mm、1480mm、2000mm;座位不超過4個;載重量不超過350公斤;排量不超過660ml(也就是0.6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