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科學家們就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取一磅(約9兩)人體脂肪,發現其中含有3500卡路裡。那麼是不是只要燃燒掉3500卡路裡的熱量就能瘦一斤呢?
很抱歉,事實並非如此。
體重的增減與多種因素有關,3500卡1磅規則只是假定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攝入熱量的增減與體重之間的關係,即使是這個單一因素,這個規則也只能在很小的動態範圍內,供人們做一個粗略的參考,不能把它當成數學公式來計算。
每天多吃500卡增加七分之一磅,每天多吃2000卡恐怕不能增加七分之四磅。這只是比喻正常情況下,攝入的熱量與體重相關,吃得多會增加體重,吃得少會減輕體重。但增加和減少的數量和攝入量並不是嚴格的直線正比關係。
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脾胃乃傷。瘦的人往往不是吃得少,而是因為想長胖,長期飲食過量,導致脾胃虛弱,消化功能差,吃得越多脾胃負擔越重,吸收效率越差,結果不但不能增加體重,反而更瘦。
這個規律與3500卡1磅規則正好相反。這樣的人適當少吃,往往反而能長胖。因為脾胃負擔輕了,功能逐漸恢復正常,吸收效率提高了,吸收的營養也更多了。
這有點像飛機燃油量和飛行距離的關係,飛機加的燃油越多飛得越遠,但燃油本身也有重量,攜帶距離越長消耗燃油越多,超過一定的界限,繼續加油反而不能飛得更遠。
胖的人往往脾胃功能效率極高,在沒有毅力控制食慾的情況下,只能用手術降低身體的吸收效率,強制減少進食。聽說非洲有個少數民族,進食量極少,身體卻很健壯,我想他們的消化功能一定很好,有很高的吸收效率。
嚴重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和癌症患者往往消化吸收功能極度虛弱,特別是消化動物性蛋白、脂肪和植物油的消化液分泌不足,無法消化吸收這些食物,甚至連藥物膠囊都無法消化,只能把藥囊完整地排出體外。
這樣的患者最好的營養是不需要消耗自身過多消化液的蔬果汁,只要每天能喝13杯蔬果汁,每杯350毫升左右,完全可以保證正常的營養需求。
影響體重增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
人體的自動調節功能。人體的體重與身體的綜合狀況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體重變化了,身體會自動採取措施進行反向補償,以維持原來的體重。
另一個影響體重的重要因素是
熱量消耗,增加活動量,抗禦寒冷,都會消耗大量熱量。在攝入熱量不變的情況下,消耗熱量越多,體重降低的越多。很多長跑、遊泳運動員就是這樣成功減肥的。
塑身手術首次出現於1921年,當時有位舞者想改變她腳踝的形狀,醫生顯然刮掉了太多的組織,將針腳縫得太緊,後面是組織壞死、截肢,導致整形手術史上第一次出現醫療事故訴訟案件。
今天地吸脂術更加安全,
5000名患者中僅有1人死亡。大部分來自不明原因,例如血凝塊進入肺部,或內臟器官穿孔。吸脂術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整容手術,它的影響也僅限於美容。
一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研究,對抽出大約9公斤脂肪前後肥胖婦女進行評估,手術導致她們的總體脂約下降20%。
通常僅減掉5%--10%的脂肪重量,血壓、血糖、炎症、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會明顯好轉。但是吸脂手術糟透了,即使在大量抽脂之後,都沒有得到這些好處。
這表明皮下脂肪並非問題所在。肥胖對代謝的傷害來自於內臟脂肪,也就是圍繞著,甚至滲透進內臟的脂肪,使肌肉和肝臟上像有大理石花紋一樣。
想減下這些危險脂肪的方式是,攝入的卡路裡比消耗的卡路裡少。看過《超級減肥王》的人都知道,只要限制足夠的卡路裡,增加運動,減幾百磅都是可能的。
醫學文獻中有些人被稱為超級肥胖,這些人在沒有專業幫助的情況下,能夠減掉170公斤並且維持多年。有人每個月大約減掉 11公斤,靠的是每天騎單車2小時,卡路裡攝入低至800卡,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中集中營的囚犯所得到的食物量。
美國最著名的減肥成效可能是,當奧普拉牽出一輛裝滿脂肪的拖車,代表她在極低卡路裡飲食中減掉的30.5公斤,她需要減少多少卡路裡才能在4個月內達到這種成效?
如果您想從主流營養學教科書中尋找答案,或者參考梅奧診所等信譽良好的機構,就會學到一下簡單的減肥規則。
以下引自《美國醫學會雜誌》,3500卡路裡等於1磅體重。這意味著,如果每天減少500卡攝入量,每周會減掉1磅。
這個規則看似簡單明了,但是錯誤的。3500卡路裡的規則可以追溯到1958年的一篇論文,談到人體脂肪組織含有87%的脂肪,1磅體脂含有395克純脂肪,乘以每克脂肪提供9卡路裡熱量,就可以得到每磅3500卡路裡的近似值。
3500卡路裡的規則誇大了減肥的作用,致命的錯誤在於忽略了以下事實,卡路裡攝入的變化會自動導致卡路裡消耗的變化,
代謝率隨著體重減輕而降低,也就是被稱為代謝適應的現象,這是減肥停滯的原因之一。
想像一位30歲久坐不動,身高一般的女性,體重150磅,根據3500卡路裡規則,如果從飲食中每天減掉500卡路裡,每周會減掉1磅,一年52磅,那麼3年後她就會消失,從150磅變成負6磅,顯然這不會發生。
實際情況是,第一年不是減輕52磅,而是32磅,3年後穩定在約100磅。這是因為更瘦的人存活所需的卡路裡更少,部分原因是因為很簡單的機制,比如說一臺悍馬比小客車需要更多的燃料。
要是你背著50磅的背包,需要多大力氣才能離開椅子,走過房間,爬幾個臺階,這不比身體帶著50磅來得輕。即使是躺著休息或睡得正香,減肥後身體面積變小,所需能量也變小了。
每減去1磅脂肪組織可能意味著,身體輸送血液的路途減少了1英裡,較瘦的身體基本保養和運動所需要較少的卡路裡。所以,當您少吃減肥時也會需要更少的能量,這是3500卡規則沒有考慮到的因素。
用另一種方式想像一下,1個200磅的男人每天多次500卡,等於1大瓶蘇打飲料或2個甜甜圈,根據3500卡路裡規則,10年後他的體重會增加到700磅以上。
但這並不會發生,因為他越重需要的卡路裡越多。如果您體重100磅,每時每刻搬著13加侖的油到處走,當體重達到250磅時,需要的熱量是再加2個甜甜圈。如果他保持這種狀態,體重就會穩定下來。無論卡路裡過量或不足,體重增加或減輕,結果是一條曲線,隨著時間推移變平,而不是直線下上或向下。
但是3500卡規則還是出現,甚至在探討肥胖的期刊上也是如此。公共衛生研究人員用它來計算,當熟食店將兒童套餐內的炸薯條換成蘋果時,兒童每年能減重多少,一周兩次,每年可減少4磅。
但實際的差異,全國參觀協會資助的研究人員很高興地指出,可能其實不到半磅,低於3500卡路裡規則預測的10倍。後來這篇原始文章被撤回了。
關注「蔬食之力」,在對話頁面 「素食科普」裡,獲取更多關於植物性飲食信息和故事!
數據來自:NutritionFacts、王新新浪博客
點擊關鍵字,查看精彩文章
(後臺回復關鍵字,可獲取更多信息)
丨兒童健康 丨氧化應激 丨無麩質丨橄欖油丨生酮飲食丨碳水化合物丨關節炎丨腎臟丨骨質疏鬆丨子宮肌瘤丨過敏丨肺部疾病丨丨減肥丨糖尿病丨心血管疾病丨癌症丨雞蛋丨二噁英丨老年痴呆丨腸道菌群丨生態環境丨精華帖丨添加糖丨蛋白質丨前列腺癌丨糖尿病飲食丨乳腺癌丨直腸癌丨膠原蛋白丨蜂蜜丨類黃酮丨堅果丨補劑丨營養密度丨堅果丨素媽丨素食健身丨奶酪丨Omega-3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