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力學定律能指導我們減肥嗎?計算「卡路裡」並不科學

2020-12-08 騰訊網

1.

一些營養專家稱,並不是所有的卡路裡都是等價的,因為人體從不同的食物中提取能量的方式是不同的。在這個領域中存在這樣一種擔憂,那就是,基於熱力學第一定律而制定的飲食建議是不恰當的

這類說法遭到了許多人的反對,一些研究新陳代謝的人表示,他們用實驗證明了食品包裝上的卡路裡含量(熱量)可以正確地詮釋食品之間的差異。

這兩大陣營都認為,熱力學在飲食科學中有著不好的名聲,這主要拜某些所謂的減肥神話所賜;但他們存在分歧的是,這一名聲是否「名副其實」。

2.

今年年初,在英國舉辦了一場關於關於食品製造的物理學研討會。在研討會上,營養治療學家Andrew Preece發表了一篇題為《熵、熱力學第二定律和為什麼『一卡路裡可能並非就是一卡路裡』》的演講,他傳遞的信息是不同食物的卡路裡也許是不等價的。

Preece曾是物理學家出身,他解釋說,兩顆西蘭花和一塊巧克力差不多擁有一樣的熱量,但它們對體重的影響並不相同。他指出,那些基於熱量計算和能量守恆所制定的營養建議,忽略了不同熱量之間的這種不等價

而反對的聲音說:「一卡路裡當然就是一卡路裡。」說這句話的是同樣是物理學家出身的Kevin Hall,他通過數學建模和設計實驗來研究新陳代謝和體重調節等問題。

Hall承認,不同的宏量營養素(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對身體的確具有不同的影響,但他強烈反對Preece的說法。他認為,對於兩種卡路裡含量相同的食物來說,如果不考慮那些被轉化為脂肪存儲的熱量,而只考慮身體燃燒的熱量,那麼無論脂肪或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為何,它們的熱量都是一樣的。

在一些實驗中,Hall給受試者吃熱量相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不同的食物,結果發現人體幾乎燃燒了相同的能量。這些實驗結果也符合他模型的預測。這些結合了熱力學在內的數學模型,能解釋人體中的各種與食物消耗有關的代謝反應。

他們還基於模型在實驗室中設計出了複製實驗,使不同的反應途徑都可以用放射性示蹤劑進行監控,從而使研究人員能準確地確定代謝途徑和能量消耗會如何隨飲食成分的變化而變化。

3.

面對這兩種聲音,我們可能需要探尋的一個問題是:熱力學定律適用於人體嗎?

乍看之下,熱力學定律好像並不適用於模擬人體內部的能量流動,因為人體不是一個封閉的孤立系統。有生物學家認為,生物體並沒有處於均衡狀態。按照這種思路,「一卡路裡並非就是一卡路裡」的觀點似乎是行得通的。

比如生物化學家Richard Feinman就認為,即使不同的宏量營養素需要使用相同的總能量來完成氧化途徑,它們仍然會產生不同的功和熱量,因此它們的卡路裡含量是不等效的。

但反對者則認為,那些為確定食物的卡路裡含量而進行的人類餵養實驗,會考慮人體如何處理不同的宏量營養素的變化。從事新城代謝與營養研究的Dale Schoeller就表示,食品包裝上所標註的那些卡路裡數字雖然會因新陳代謝的不同而出現微小的個體差異(幾個百分點左右),但這些數據基本上是精確的。

在Hall的實驗中,通過測量所有的能量輸入和輸出、熱量的產生以及所做的功,可以有效地將身體視為一個封閉系統。雖然這些途徑非常複雜,但如果能正確地測量它們並用模型來加以解釋,那麼就可以說熱力學定律是適用人體這一特殊系統的了。

東京工業大學的物理學家Marko Jusup認為,熱力學定律完全適用於生物體。他創建了許多用於描述生物和生態難題的模型,從瘧疾的傳播到金槍魚的生長,都是他所研究的對象。例如他的金槍魚生命模型就利用熱力學中的熱量平衡理論,成功地預測了金槍魚從胚胎到成魚的生長和繁殖速度。

4.

雖然Jusup認為熱力學定律當然是適用於人類的,但他也承認,在使用這些定律進行預測時需要非常謹慎。他認為,用這種方法來制定飲食建議,就好比是拿我們日常的鐘表去計量毫秒。也就是說,當我們將熱力學定律用到減肥問題上時,就可能會導致疑問。

3500卡路裡規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是一種常出現於減肥網站上的概念,它說的是如果你在飲食上每減少3500卡路裡,就可以減掉大約1磅(450克)的身體脂肪。但是,這個數據與實際情況並不相符,導致許多人開始質疑任何以能量守恆為基礎的營養模式或減肥模式。

其實,「3500卡路裡」是一種比較草率的說法。1958年,美國醫生Max Wishnofsky計算出,在一磅脂肪組織中所儲存的能量大約是3500卡路裡,然後他稱如果人們想要減掉一磅脂肪的話,那麼這3500卡路裡就是應該削減的。

但這種說法存在兩個問題。首先,這個計算假設了只有當你體重下降時脂肪才會消失,而這是不對的;其次,它假設身體的能量消耗能保持不變,然而研究卻表明,當你的身體更輕時,身體會通過燃燒更少的卡路裡來適應新的身體狀態。也就是說,你必須得不斷地減少越來越多的卡路裡才能減掉更多的一磅。

而這種「減肥定律」之所以在全球受到如此大的歡迎,很可能是因為它聽上去很簡單,很容易被記住。而且在幾周的時間尺度上,它所呈現出的減肥效果大致是符合預期的。如果要利用熱力學概念來制定營養或減肥計劃,我們需要更全面的測試卡路裡的工具,以幫助人們預測在達到目標體重之前,到底需要削減多少卡路裡的攝入。

《消失的動物——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

相關焦點

  • 減肥計算卡路裡沒必要!熱量消耗大於攝入,並非唯一瘦身辦法!
    既然減肥有了這樣的一個「絕對真理」的公式:每天熱量攝入<每天熱量消耗,那麼計算卡路裡(熱量)就成順理成章地成了減肥者必修的功課了。好了,問題來了。這個減肥公式是否是「絕對真理」?如果它不是,那麼計算卡路裡來減肥還有必要嗎?如果要證明這個減肥公式並非絕對正確,只要舉一個反例就行了。
  • 卡路裡公式真的有用嗎?計算了卡路裡公式,為什麼瘦不了?
    很多小可愛私信我說:「我每天都計算卡路裡,可是為什麼最後還是失敗了?」卡路裡公式真的有用嗎?有人認為,人和萬物都一樣,遵循熱力學定律:卡路裡進,卡路裡出。而有人用卡路裡公式減肥,即每天攝入的卡路裡<每天消耗的卡路裡。然後始終相信人體體重的增加就是因為攝入的卡路裡大於了消耗的卡路裡,因此想要減重就要將攝入的卡路裡減少到小於消耗的卡路裡。也就是說每天少和兩口湯就減少了48卡路裡,那一個星期就是336卡路裡,一年就大概是4磅。也就是減少了2kg左右,而想伴隨著少攝入點其他的就減的更多。可是,真的有人實現過嗎?
  • 減脂計算「卡路裡」真的科學嗎?
    夏天臨近,許多人紛紛加入到減肥的行列中,他們中的一些一邊運動一邊喊著「燃燒我的卡路裡」,甚至發動全家每日三餐只能吃「負卡路裡」的食物。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所說的「卡路裡」究竟是什麼?僅靠減少卡路裡的攝入量來達到減肥的效果可行嗎?什麼是卡路裡?其實,「卡路裡」是常用的能量單位,通常用來代表食物中的熱量含量。
  • 如何通過計算卡路裡精準減肥
    接上一篇的話題,了解了攝入量需要小於消耗量後,那我們怎麼具體得了解到底我今天能不能瘦?如果上一篇的方法大家實踐了1,2個星期覺得沒有效果,那你需要更努力點啦。知道自己到底吃了多少東西,真正從數字上做到攝入小於消耗。
  • 解讀|熱力學第二定律,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指導意義!
    分三個層次進行介紹:1 物理學裡的意義;2 對生活的啟發;3 對人生的指導意義;1 物理學裡的意義按照高中物理書上的說法。熱它不是只描述現象(克勞休斯表述法),也不是想著怎麼去技術改進(開爾文表述法),而是真正嘗試去解釋,這種客觀規律的根本原因,因此,它的適用性一下子擴展到了相當多的領域。熱力學第二定律討論熵之前,我們還需要在知識上做一些準備,本文重點在於介紹熱力學第二定律。在介紹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熱力學過程中的不可逆過程。
  • 減肥這麼久,你真的了解卡路裡嗎?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這三種營養素缺一不可,絕對不能為了減少卡路裡攝入而將其中的任意一種從日常飲食中剔除出去。數據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 減肥新方法》、科普中國·科學百科如果你正在減肥,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減掉300-500大卡,但不得低於基礎代謝率,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基礎代謝率,一般建議不宜少於
  • 減肥不計算卡路裡?你TM在搞笑哦
    減肥這件事,但凡經歷過的美女帥哥都一定深有體會:三分練,七分吃。主要還是靠飲食調整,吃對了才能高效地瘦下來!但總有些減肥博主會告訴你:減肥不需要計算卡路裡,因為你不可能精確計算!因為不能精確計算,咱們就無視那麼多讓我長滿肥肉的罪魁禍首?!
  • 以熱力學定律的名義
    然而,我所問的問題,在科學領域其程度相當於問:你們讀過一本莎士比亞著作嗎?」  然而時代畢竟不同了。在現在,如果再向人文學者問同一個問題,有許多人不僅會向你描述一番他們理解的熱力學第二定律,而且還會自以為比物理學家更懂這一定律,甚至興致勃勃要用它來處理科學問題或社會問題呢。熱力學第二定律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測不準原理和光的波粒二相性一起,成了人文學者最喜歡引用的四大「科學原理」。
  • 減肥神器 拍照計算卡路裡
    減肥神器,吃飯前拍一張,直接算出卡路裡。 據報導,大多數減肥應用都有食物追蹤功能,讓用戶記錄每天吃過的食物。據Lose It稱,而記錄每天所吃食物的負擔,也是人們停止使用減肥應用的最大原因之一。Lose It希望藉助後繼的Snap It應用能簡化記錄所吃食物的過程。
  • 減肥期間,一天吃多少卡路裡合適?教你計算熱量攝入
    減肥期間,一天吃多少卡路裡合適?教你計算熱量攝入文/七月減肥,似乎已經成為了大多數女孩子生活中的常態,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了獲得好身材,女孩子們是使盡了渾身解數,就為了體重不過百,就為了讓自己更顯「骨感」。
  • 計算卡路裡是減肥界的「地心說」,都算錯了吧!
    按照傳統理論,熱量攝入>身體消耗,多餘的熱量就會被轉化為脂肪儲存在身體裡,所以減肥=製造熱量缺口=攝入熱量<消耗熱量。但這種方法真的就萬無一失了嘛嗎?當然有一部分人,通過卡路裡的計算攝入一些高度加工食物和零食甜點,如果說每一種包裝食品的熱量都高於營養標籤標註的20%,那是不是很容易超標呢?所以,營養標籤,僅供參考,掃一眼心裡有個數就好。
  • 食物要遠比營養表上的數字複雜得多,停止計算卡路裡吧!
    最近,一個朋友問為什麼她最喜歡的藜麥炒飯有超過1000卡路裡的熱量。藜麥不健康嗎?營養師很快告訴她,僅僅因為這道菜的卡路裡含量高並不一定意味著它不健康。但這種交流讓我思考,我們的文化是如何如此痴迷於卡路裡,以至於我們經常忽視食物的整體營養質量。在肥胖成為一種流行病之前,人們吃的食物中含有預防疾病的維生素或維持頭髮和指甲的蛋白質。
  • 搞清3 件事,「輕斷食減肥」嗖嗖的!|節食|節食減肥|卡路裡|減肥...
    今天,我們就對常見誤區進行澄清,希望能幫大家了解什麼是真正的輕斷食,以及如何正確地操作,輕鬆減肥。  誤區 01  輕斷食是變相節食  0000000  關於輕斷食減肥,最常見的誤區就是:輕斷食僅僅只是換個方式節食。  實際上,輕斷食 ≠ 節食。
  • 進化與熱力學第二定律矛盾嗎?
    熱力學中的熵認為宇宙正在變壞,而進化論則認為宇宙正在變好,誰能解釋一下這個矛盾。很多人提出這個矛盾來試圖證明進化是不可能的。然而,提出這個想法的人是因為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錯誤理解,實際上,進化論與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都沒有矛盾。
  • 每天消耗多少卡路裡才能減肥?5個最簡單的減肥好方法
    「六月不減肥,全年徒傷悲」!盛夏將至,在這個最適合減肥的季節,再不抓住機會可就晚了!每天消耗多少卡路裡才能減肥?一般人每天需要攝入大約2000卡路裡的熱量,每消耗1500卡路裡才能減掉約一斤體重。具體能減掉多少,還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年齡、身高、現在的體重、運動量、代謝健康等。
  • 糾結卡路裡計算是最傻最無用的事情
    很多關於減肥的話題裡都包含有熱量、卡路裡虧空或者盈餘這些詞語,在減肥的過程中,大部分人都堅信,計算卡路裡是減肥能夠成功的必要條件。去年經濟學人副刊《1984》刊登過一篇文章——卡路裡之死,作者條理清晰地羅列並驗證,一味地糾結任亮、計算卡路裡是在減肥的過程中,所做的最浪費時間、最無用的事情。 去年在經濟學人副刊《1984》刊登過一篇文章—卡路裡之死,作者條理清楚地寫明並驗證一味地糾結熱量、計算卡路裡是在減肥中,最浪費時間、最無用的一件事。
  • 學會它不用計算卡路裡也能邊吃邊瘦
    我們可以看出節目主題是在倡導讓更多人意識到提升免疫、合理健身的重要性。節目中的成員們將象徵卡路裡的「卡路幣」綁在身上,用最直觀的方式體現了卡路裡給大家生活帶來的不便,從合理膳食、全民健身等角度,號召大家一起「動」起來。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所說的「卡路裡」究竟是什麼?
  • 【物理定律】熱力學三大定律,你全都知道嗎?
    基本內容:熱可以轉變為功,功也可以轉變為熱;消耗一定的功必產生一定的熱,一定的熱消失時,也必產生一定的功。  普遍的能量轉化和守恆定律在一切涉及熱現象的宏觀過程中的具體表現。熱力學的基本定律之一。  熱力學第一定律是對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的一種表述方式。
  • 人一天消耗的卡路裡多少能減肥
    核心提示:眾所周知,身體每天需要攝入足夠的熱量以維持臟器的運轉需求,而且也會通過進行體力勞動來消耗一些脂肪和熱量,這就是新陳代謝,對於減肥者而言,要形成熱量赤字才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那麼,人一天消耗的卡路裡多少能減肥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 人到底能活多大歲數?現代科學三種計算方式並不統一
    那麼,一個細胞能分裂多少次呢?根據科學家的觀察,人體內細胞的平均分裂次數在45次以上,46次以下。根據人體細胞的分裂次數來定義人體的壽命似乎非常合理,好像「追溯到了本源」。並且,如此計算出的人類壽命極限在120歲左右,也與目前的金氏世界紀錄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