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知道了原來也有小鳥和她一樣喜歡吃柿子。」劉莉莉是華泰證券湖北分公司的一名員工,她的孩子三歲半,參加過「益心華泰公民科學家行動」後有了這樣的發現。
10月中,「益心華泰公民科學家行動」武漢站首場活動在武漢市解放公園舉辦,華泰證券湖北分公司的員工及子女在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武漢市觀鳥協會、武漢愛我百湖志願者協會專家的帶領下,通過展覽、講座,了解武漢市的自然環境、常見鳥種等,以公民科學家身份進行鳥類觀察並記錄相關物種信息,從最熟悉的城市公園開始,邁出了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第一步。
華泰證券湖北分公司的15個員工家庭在武漢市的「後花園」解放公園開始了解大自然。
我們小時候就覺得城市公園是玩耍的地方,通過這次活動才知道城市公園除了讓人遊玩以外,還是城市的綠肺、承擔著自然科普等功能。過去我並不了解放公園溼地科普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參與打造的,更加不知道在這座鋼筋水泥的城市中,還有這樣一片集多品種水生植物、鳥類、生物棲息地保護等於一體的人工溼地公園。之前雖然經常去解放公園,但都是去玩遊樂設施和餵鴿子,從來不知道這裡有這麼多種鳥,也沒有仔細傾聽和分辨它們的聲音。這次活動讓我和孩子獲得了深入感受大自然的新方式。小小公民科學家在解放公園溼地科普館內觀看鳥類展覽。
孩子6歲半,第一次使用望遠鏡,望遠鏡裡的世界和肉眼看到的世界差別非常大,這讓孩子非常興奮。以前他只知道小麻雀,這次通過講解和觀察,認識了很多不同的小鳥。孩子對灰喜鵲吃柿子的場景印象最深。剛聽完老師講灰喜鵲的特性,就在老師的帶領下,用望遠鏡觀察到了真實的場景,孩子覺得很新奇、也很興奮。活動結束後孩子又去觀察了一次,發現灰喜鵲已經把整個柿子吃完了,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很開心,在大自然中能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自己認識的鳥類很有成就感。活動中,孩子印象最深的是拿望遠鏡看鳥,感受到小鳥不屬於鳥籠,它們應該自由地飛翔在天空中。十一期間帶孩子去貴州旅行,在「鳥籠之鄉」卡拉村親手製作了一個鳥籠,並且千裡迢迢帶回了家,從此孩子就心心念念想捉一隻小鳥養在籠子裡。但是,孩子在活動中聽了老師們的講解、用望遠鏡觀察了自由自在的小鳥,潛移默化中已經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真切地感受到小鳥在大自然中是最快樂的。這也是此行最大的收穫了。孩子們專注地觀察不遠處草叢裡的山斑鳩、灰喜鵲等鳥類。
認識大自然和生態保護原來離我們並不遠,近在家門口,大自然的饋贈值得我們每個人去珍惜、愛護。在戶外觀察灰喜鵲的時候,旁邊來了一群人試圖發出聲音、扔小石頭讓樹枝抖動,想看灰喜鵲的反應。觀鳥協會的老師看到,立馬上前制止,輕聲告訴他們這樣做會干擾灰喜鵲的活動,並介紹了灰喜鵲的一些特性。聽完老師的話,這群人立即表示了歉意和感謝。我想到以前自己看到動物,也會忍不住會發出聲音逗它們,感到很慚愧。大自然需要我們一起呵護,也需要我們以各類公益活動的形式引導更多人。今年長江開始十年禁漁計劃、新冠疫情引發公眾對野生動物非法交易的關注等,這些事件讓生態保護走進了全民視野。我們雖然是「門外漢」,很多人第一次參加公民科學活動,但非常希望以此為契機,不僅我們自己、還能引導我們的孩子,從認識生活的城市開始,為環保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