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記者眼中的黃禹錫事件

2020-11-23 搜狐網
有獎評新聞

  韓國不是沒有理性之聲,但是卻被「黃教授———國民英雄」的韓國狂熱所壓抑。如果世界公民的理性薄弱,民族主義的狂熱很可能就會凌駕於整個社會。這是韓國在經歷黃禹錫事件後領悟的道理。———李相洙

  領取皇帝所賜巨金的裁縫只給皇帝做穿衣的樣子,騙皇帝說「惡人是看不到此衣裳的」。

皇帝為了炫耀「新衣裳」走出大街,儘管眾人皆知皇帝光著身子,但都怕被當做惡人而假裝欣賞,此時惟獨有個小孩喊到「皇帝脫光衣服了」,此時人們才似乎「摘掉障眼物」,得知事實真相。

  獲取韓國政府265億韓元(人民幣約2億元)資金資助的黃禹錫偽造幹細胞,分別在《自然》和《科學》刊登論文。在很多人為此狂熱時,曾經有媒體提出疑問。但是人們並沒有像上述童話裡那樣摘掉「障眼的物什」,而是眾聲指責這個媒體。

  有句話說「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自然科學是為全人類的進步而服務的,但科學家所在的民族群體也會為其科學成果感到驕傲,這是人之常情。

  中國人民為神舟6號的發射而驕傲自豪,德國人也大張旗鼓地紀念550年前的古騰堡金屬活字,這都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韓國國民為黃禹錫「成功研究」幹細胞迸發出來的民族自豪感也不例外。

  但是,這種自豪感隨後被扭曲了。去年11月22日,有人向黃禹錫的論文提出疑問。韓國MBC的「PD手冊」欄目向黃禹錫的研究提出疑問,同時指責黃禹錫在實驗中進行卵子買賣違背道德。這給韓國社會帶來一陣狂風。韓國主流輿論主張不應該以「道德」問題抹殺「世界性研究成果」。11月28日,原來給MBC提供廣告業務的12個客戶全部取消了廣告業務。隨後「PD手冊」和MBC也被人視為「韓國逆賊」,有人甚至要求停止MBC的廣播。很多韓國女性特意為了給黃禹錫的實驗提供卵子排上長隊,場景不亞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搶購金戒指的狂熱。

  12月15日,與黃禹錫一起參與幹細胞研究的盧聖一透露「根本沒有幹細胞」,同一天,MBC也播放了一直保留的「PD手冊」第2篇。炸彈般的消息讓韓國社會遭受極大衝擊。就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黃禹錫從韓國國民的「英雄」淪落為「歷代稀有的騙子」。從天堂跌落到地獄的不只是黃禹錫一個人,還有全體韓國人的自尊心和驕傲。

  甚至一直受韓國人尊敬的天主教領袖金壽煥樞機主教也為之灑淚說「愧對世人」。

  經歷了黃禹錫事件後,韓國社會為此懺悔和自省。也許最為徹骨的是對狂熱的反省,這種反省封堵了「說出皇帝脫光衣服事實的小孩的聲音」。伏爾泰曾說過,「我不同意你說的每句話,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韓國也不是沒有過這樣的理性之聲,但是卻被「黃教授———國民英雄」的韓國狂熱所壓抑。民族主義的狂熱示意要「輕描淡寫」黃禹錫的造假,但是作為世界公民的理性卻沒有國界。

  中國歷史中的楚王在丟失一張好弓後說,「罷了,楚王丟失的,拾走的肯定也會是楚國人」。孔子對此批評道,「人丟了弓,有人拾到也就是了,又何必限定是楚國的人呢」(《公孫龍子》《跡府》)。

  孔子這番話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現出一種「世界理性」。如果世界公民的理性薄弱,民族主義的狂熱很可能就會凌駕於整個社會。這是韓國在經歷黃禹錫事件後領悟的道理。

  李相洙(韓國《韓民族日報》駐華記者)

相關焦點

  • 一個韓國學者眼中的黃禹錫事件
    李旻泰說:「黃禹錫事件暴露了韓國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這是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    事件進展到今天,韓國的科學家和媒體都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而目前,最傷心的是韓國的老百姓,在這個事件中,他們受到極大的傷害。
  • 黃禹錫事件給韓國上了一課
    聲名顯赫  2004年2月,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科學》上發表論文,宣稱其領導的研究小組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類胚胎幹細胞,一時間黃禹錫聲名鵲起。  2005年5月,黃禹錫研究小組再次在《科學》發文,宣布攻克了用患者體細胞克隆胚胎幹細胞的科學難題,韓國為之沸騰。
  • 韓國黃禹錫造假事件續:數項罪名可能待定
    12日上午10時30分,就在2005年6月向國民說明研究成果的同一地點———韓國新聞中心國際會場,黃禹錫在記者會上向國民再次道歉的同時,也開始為自己辯解。  黃禹錫嘴上起了泡  這次記者會的採訪人數比上次成果說明會時還要多,黃禹錫科研組的部分年輕研究員和工作人員們列隊站在黃禹錫身後。人們注意到黃禹錫的嘴角起泡並有潰爛。
  • 《中國新聞周刊》:黃禹錫造假事件,韓國的醜聞
    當針對這一震驚世界科學界的造假事件的科學調查落下帷幕時,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事件調查委員會這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本刊記者/方玄昌 ☆陳竺 宋海雷  從2005年12月12日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著手組建調查委員會開始,到2006年1月10日首爾大學調查委公布最終調查報告書,不到一個月時間,科學史上轟動最大的一次造假案的技術鑑定結果浮出水面
  • 黃禹錫論文造假曾震驚韓國
    原標題:黃禹錫論文造假曾震驚韓國  2005年聖誕節前的12月23日對於韓國來說卻是「黑色星期五」。當首爾國立大學調查委員會公布2005年黃禹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純屬造假後,韓國人不希望也不願意看到的一幕終於出現了:被譽為「韓國克隆之父」的黃禹錫在世人面前低下了頭,並辭去首爾國立大學教授之職。
  • 完全是個騙局 韓國首爾大學公布黃禹錫事件調查報告
    韓國首爾大學調查委員會23日公布黃禹錫「造假」事件調查報告,證實該校科學家黃禹錫所稱成功培育出11個胚胎幹細胞系完全是個騙局。「根據事實,黃禹錫研究小組2005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論文中的數據並不是單純的失誤,而是刻意造假。」調查委員會說。當天,昔日名動一時的韓國「克隆之父」公開道歉並引咎辭職。
  • 韓國「學術造假」科學家黃禹錫被判緩刑(組圖)
    10月26日,在韓國首都首爾,韓國幹細胞科學家黃禹錫(前右二)在聽取記者提問。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6日對歷時3年多的黃禹錫案作出一審判決,以侵吞研究經費和非法買賣卵子罪,判處黃禹錫有期徒刑2年,緩期3年執行。
  • 塵埃落定 神話破滅:韓國黃禹錫克隆造假案始末
    韓國首爾大學調查委員會1月10日公布了對黃禹錫造假事件的最終調查結果。調查委員會認定,黃禹錫研究小組2004年和2005年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有關培育出胚胎幹細胞的數據屬偽造,黃所謂的「獨創的核心技術」無法得到認證。
  • 騙子黃禹錫:是怎麼成為韓國民族英雄並為韓國衝擊首個諾獎的?
    黃禹錫——從放牛娃到科學家黃禹錫1952年出生於韓國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幼年喪父的黃禹錫備嘗人生艱辛,這也讓他從小就立志成功,哪怕是不擇一切手段。19歲的黃禹錫成功考入漢城大學(今首爾大學,韓國最高學府)的獸醫藥學院。但黃禹錫沒有在畢業後去從事獸醫行業,完成少年時的夢想,而是繼續選擇在首爾大學深造。1982年,30歲的黃禹錫在首爾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並成功留校任教。但黃禹錫的研究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畢業之前黃禹錫的導師因病去世。在當時的韓國大學中,論資排輩等現象非常嚴重。
  • 【果殼網專訪】黃禹錫團隊:「這一次,我們更在乎過程」
    對,如你所知,這位從超級學術明星變成學術造假代名詞的科學家,就是韓國幹細胞研究者——黃禹錫。背負著這件轟動全球、紛繁複雜的學術造假案,黃禹錫在2007年最後一次直接面對媒體:「我們當時為工作而瘋狂,看不見其他任何一樣東西。我眼中只有韓國高踞世界第一的希望。」此後,他逐漸淡出漩渦中心,徹底消失於公眾媒體。
  • 黃禹錫將在中國建實驗室
    黃禹錫,韓國著名生物科學家,1952年12月15日出生於忠清南道扶餘郡,曾任首爾大學獸醫學院首席教授,他在幹細胞的研究,一度令他成為韓國民族英雄
  • 從黃禹錫、小保方晴子看國際學術界如何應對造假:一查到底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發布了對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這一事件告一段落。無論將要迎來的是「鮮花」還是「大炮」,韓春雨事件再次掀起了對學術不端問題的討論。實際上,國際學術界針對學術不端的戰爭從未停歇。
  • TD-SCDMA演繹韓國黃禹錫事件另一種翻版
    66%,另外還有約22%的專利屬於一些小公司,但是在提交中央政府測試報告中,在信息產業部科技委的授意下(注大唐老總周寰原先便是信產部科技委的司長),這個數據並沒有如實提交,而是將大唐和其他小公司專利合併在一塊稱作30%,後來參與測試人員透出真實的數據,然而接著許多利益相關者出來避謠說這不符合事實(但從來沒有人敢說事實是什麼),實際上直到今天大唐能夠拿出手的仍然只有這16項基本專利.這一點實際與前一陣韓國發生
  • 韓國記者眼中的朝鮮:立足本國 放眼世界
    原標題:韓國記者眼中的朝鮮:市場充斥中國商品韓國《中央日報》洛杉磯分社記者李元英10月3日至10日訪問了朝鮮的平壤和地方城市。此次訪朝採訪是2010年3月發生天安艦事件,韓國政府當年5月24日宣布「限制對朝交流措施」後,韓國媒體記者第一次訪朝。記者深切感受到金正恩體制下朝鮮所發生的變化。
  • 韓國再爆學術醜聞 名校校長抄了碩士抄博士
    據新華社2月27日電新年前夕,韓國再爆學術醜聞,位於首爾的高麗大學校長李弼商被控抄襲學生論文。繼前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幹細胞造假事件,這一醜聞再度驚動韓國學界和社會。  剛上任就要「下課」  李弼商在1988年至2005年期間發表的三篇論文中,被控有一半以上內容抄襲自己學生的文章。
  • 韓國學術醜聞頻發引社會關注
    新華網首爾12月16日電(記者姚琪琳)韓國檢方日前對涉嫌完全抄襲或姑息抄襲他人著作的179名教授提起公訴。一旦罪名成立,可能出現韓國史上最大規模「教授下課潮」。此次事件波及範圍之廣,令韓國社會震驚。
  • 重金投資科學領域 韓國民眾為獲諾貝爾獎著急
    從2004年10月到次年2月,韓聯社和韓國科學文化財團以「挑戰諾貝爾獎的韓國科學家」為主題,向全國436名科學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最有希望獲諾貝爾獎的韓國科學家是黃禹錫。黃禹錫當時興奮地說:「很高興研究成果得到了科學家們的認可。我確信至少在10年內國內會出現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
  • 編造篡改實驗數據 高校理工科"黃禹錫現象"嚴重
    在此之前,這位女博士生的導師——著名有機化學家林國強院士在2007年3月就此事件向同事寫的一封情況通報信,就曾引起學術共同體的巨大關注。   林國強院士在信中稱,這位黃姓女生在博士論文階段的工作之一是進行苯酞研究,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她「實現」了原希望的研究設想,並將其中催化部分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上。
  • 韓國「N號房」事件背後,「厭女症」群體在狂歡
    韓國「N號房」主嫌犯趙主彬疫情重災區的韓國,又爆出令人髮指的「N號房事件」。3月22日,一位網名為「博士」男子被韓國警方拘捕,揭開了「N號房事件」背後的黑暗。由於請願人數眾多,3月25日趙主彬被公開示眾,成為韓國首個因性犯罪被公開示眾的犯罪人員。面對記者提問,趙主斌表示:「向所有被我傷害的人表示衷心道歉,感謝讓我停下無法自拔的惡魔人生。」據了解,趙主彬2014年考入大學進修信息通信專業,在校時學習成績一直很好,還多次獲得獎學金。
  • 小保方造假事件所涉美方科學家辭職—資訊—科學網
    新華網華盛頓8月12日電(記者林小春)震驚科學界的小保方晴子論文造假事件餘波仍未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