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禹錫事件給韓國上了一課

2020-11-23 搜狐網

  從「全球克隆學術帶頭人」到「造假帶頭人」,從「民族英雄」到「民族恥辱」,黃禹錫轟然倒下,留給韓國的,是震驚,是悲痛,是羞恥,是迄今都沒有停止的深刻反思。

  聲名顯赫

  2004年2月,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在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科學》上發表論文,宣稱其領導的研究小組率先用卵子成功培育出人類胚胎幹細胞,一時間黃禹錫聲名鵲起。

  2005年5月,黃禹錫研究小組再次在《科學》發文,宣布攻克了用患者體細胞克隆胚胎幹細胞的科學難題,韓國為之沸騰。3個月後,黃禹錫聲稱成功培育出世界上首隻克隆狗。又2個月後,黃禹錫所在的首爾大學,專門為這位「全球克隆學術帶頭人」建立了「世界幹細胞實驗室」。11月下旬,《科學美國人》雜誌評出2005年度50名傑出科學家,「克隆先鋒」黃禹錫名列榜首。黃禹錫光芒四射,韓國人目眩眼花。政府科研資金向他傾斜,為他配備部長級的警衛隊伍,為他特別發行了一套郵票,把他從放牛娃一躍成為國家英雄的事跡編入中小學教材;國民把他當作「民族英雄」,媒體稱讚他為「克隆之父」、「離諾貝爾獎最近的韓國人」;患糖尿病等病的患者則視他為「救命菩薩」。

  直墜地獄

  2005年11月,形勢開始逆轉。黃禹錫的一位重要合作夥伴宣布停止合作,因為研究小組涉嫌用「不道德」手段獲取人類卵子。11月24日,53歲的黃禹錫辭去剛剛就任的「世界幹細胞研究中心」主席職務。事態急轉直下。該夥伴又要求《科學》雜誌刪去研究論文中他的名字,並指出該論文中有些部分是「編造的」。而黃禹錫的另一重要合作夥伴透露,該研究機構曾向提供卵子的女性每人支付150萬韓元的補償金。而根據韓國生物倫理法,有償獻卵系不合法行為。此人還透露,黃禹錫向他承認,發表於《科學》上的那篇「劃時代」論文存在虛假成分。黃禹錫任教的首爾大學宣布對此事件進行徹底調查。一個星期後,調查報告公布,指出發表在《科學》上的論文數據屬於故意偽造。黃禹錫當天向國民道歉,並辭去首爾大學教職。

  調查越是深入,揭發出的醜聞越多,潮水般的批評開始湧來,黃禹錫四面楚歌。2006年的第一周,政府官員就宣布取消他「韓國頂級科學家」的稱號,《科學》雜誌也決定要撤銷其精心編造的兩篇論文。首爾大學1月10日公布的最終調查結果表明:除了世界上第一條克隆狗是真的外,其他方面黃禹錫都存在捏造、欺騙行為。

  掩耳盜鈴

  如果說黃禹錫欺世盜名,那麼韓國有關方面就是掩耳盜鈴,因為他們錯過了多次可以制止事態進一步惡化的機會。

  早在2004年5月,英國《自然》雜誌披露,有兩名黃禹錫麾下的女科學家捐獻了卵子。從科學倫理角度來看,事態嚴重。因為黃教授有可能利用其權威地位強迫手下工作人員捐獻卵子,即使沒有強迫,下屬也有壓力或主動配合的可能;此外,實驗課題承擔者自己研究自己,可能會在選擇、時機、培育等過程中「特殊化」實驗標本。「捐卵」事件曝光後,韓國生物倫理協會要求黃禹錫在事情真相判明之前,中斷研究,但黃禹錫以此事不犯法為由未加理會。2005年6月,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收到報料,揭露黃教授的研究有造假嫌疑。這家電視臺經過數月調查後,於11月22日深夜播出專題節目《黃禹錫神話的卵子疑惑》。不料,無數瘋狂熱愛黃禹錫的人提出強烈抗議;有人甚至組織「燭光遊行」以示聲援,其他韓國媒體也大多站在黃禹錫一邊,指責MBC「損害大韓民國國家利益」。高壓之下,MBC「低頭認罪」,還把千辛萬苦戳破黃禹錫泡沫的節目製作人停職。當時,眾多狂熱的韓國主婦、美女擁到黃教授所在實驗室,要求無償捐獻卵子。韓國政府態度同樣值得玩味。當黃禹錫自己都承認實驗中有倫理問題後,作為主管部門的韓國科學技術部卻不置一詞。爭論公開化後,政府一度手足無措,召開了由總理親自主持的緊急會議,協商的結果是重申政府支持生物醫學研究,表示要等驗證調查結束後再做評論。韓國總統府的一些官員甚至表示:即使黃禹錫有錯,也不算什麼,他功大於過,政府還是應該繼續支持,畢竟黃禹錫本人代表著韓國未來經濟增長點。

  警鐘長鳴

  如果不是個別有羞恥感的科學家良心發現、主動揭發,黃禹錫今天可能還在欺騙世界。人們不禁要問:各種監督力量哪裡去了?為何沒能及時發現問題?發現後為何未能及時糾偏?

  有人反思韓國政府扶助科研機制的弊病,有人剖析科學研究監督體制上的缺陷,有人認為韓國媒體也難逃其責。韓國媒體迎合了大眾對技術更新的過分奢求,習慣於將科學神秘化、將科學家明星化。對黃禹錫大樹英雄式的宣傳,對幹細胞研究一味打氣,淡化了這項研究的複雜性,從根本上忽略了科學研究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和科學自身的限度,根本無助於公眾了解真相。黃禹錫等人正是利用了這些並不客觀的報導,利用了公眾非理性的激情,作為支持研究的砝碼和自己沽名釣譽的工具。從根本上說,黃禹錫事件折射出當前韓國社會「急功近利」的浮躁。韓國人的愛國熱情和積極幹勁為國家經濟騰飛作出了貢獻,促進了韓國民主進程。但「越快越好」的風氣、過於強烈的獲得國際認可的熱望導致了不少領域的浮誇潮流。黃禹錫事件便是這種浮誇風在科技領域結下的惡果。善的目的不是惡的手段的通行證。以崇高的目標為幌子,不擇手段利用輿論、消耗社會資源,很可能帶來潛在的災難,而消弭這種災難的成本可能遠遠高於「成果」帶來的利益。

  韓國人已開始討論這場災難的正面意義,認為它可能使韓國科技界在更加穩固的道德高地上立足,韓國可能因禍得福。(馮武勇)

相關焦點

  • 一個韓國學者眼中的黃禹錫事件
    李旻泰說:「黃禹錫事件暴露了韓國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這是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階段。」    事件進展到今天,韓國的科學家和媒體都已經接受了這個事實,而目前,最傷心的是韓國的老百姓,在這個事件中,他們受到極大的傷害。
  • 韓國記者眼中的黃禹錫事件
    有獎評新聞   韓國不是沒有理性之聲,但是卻被「黃教授———國民英雄」的韓國狂熱所壓抑。如果世界公民的理性薄弱,民族主義的狂熱很可能就會凌駕於整個社會。這是韓國在經歷黃禹錫事件後領悟的道理。
  • 《中國新聞周刊》:黃禹錫造假事件,韓國的醜聞
    當針對這一震驚世界科學界的造假事件的科學調查落下帷幕時,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事件調查委員會這樣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本刊記者/方玄昌 ☆陳竺 宋海雷  從2005年12月12日韓國首爾國立大學著手組建調查委員會開始,到2006年1月10日首爾大學調查委公布最終調查報告書,不到一個月時間,科學史上轟動最大的一次造假案的技術鑑定結果浮出水面
  • 韓國黃禹錫造假事件續:數項罪名可能待定
    當1月10日,韓國首爾大學「黃禹錫科研組幹細胞成果」調查委員會發表最終調查報告,全面揭發了黃禹錫科研組的造假行為後,韓國《朝鮮日報》等媒體都做了這樣的描述。神話雖然終結,但事態並沒有平息,11日已被政府取消了「韓國最高科學家」稱號的黃禹錫也沒有服軟。
  • 完全是個騙局 韓國首爾大學公布黃禹錫事件調查報告
    韓國首爾大學調查委員會23日公布黃禹錫「造假」事件調查報告,證實該校科學家黃禹錫所稱成功培育出11個胚胎幹細胞系完全是個騙局。「根據事實,黃禹錫研究小組2005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論文中的數據並不是單純的失誤,而是刻意造假。」調查委員會說。當天,昔日名動一時的韓國「克隆之父」公開道歉並引咎辭職。
  • 黃禹錫論文造假曾震驚韓國
    原標題:黃禹錫論文造假曾震驚韓國  2005年聖誕節前的12月23日對於韓國來說卻是「黑色星期五」。當首爾國立大學調查委員會公布2005年黃禹錫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純屬造假後,韓國人不希望也不願意看到的一幕終於出現了:被譽為「韓國克隆之父」的黃禹錫在世人面前低下了頭,並辭去首爾國立大學教授之職。
  • 塵埃落定 神話破滅:韓國黃禹錫克隆造假案始末
    韓國首爾大學調查委員會1月10日公布了對黃禹錫造假事件的最終調查結果。調查委員會認定,黃禹錫研究小組2004年和2005年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有關培育出胚胎幹細胞的數據屬偽造,黃所謂的「獨創的核心技術」無法得到認證。
  • 韓國「學術造假」科學家黃禹錫被判緩刑(組圖)
    10月26日,在韓國首都首爾,韓國幹細胞科學家黃禹錫(前右二)在聽取記者提問。韓國首爾中央地方法院26日對歷時3年多的黃禹錫案作出一審判決,以侵吞研究經費和非法買賣卵子罪,判處黃禹錫有期徒刑2年,緩期3年執行。
  • 騙子黃禹錫:是怎麼成為韓國民族英雄並為韓國衝擊首個諾獎的?
    19歲的黃禹錫成功考入漢城大學(今首爾大學,韓國最高學府)的獸醫藥學院。但黃禹錫沒有在畢業後去從事獸醫行業,完成少年時的夢想,而是繼續選擇在首爾大學深造。1982年,30歲的黃禹錫在首爾大學拿到了博士學位,並成功留校任教。但黃禹錫的研究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在畢業之前黃禹錫的導師因病去世。在當時的韓國大學中,論資排輩等現象非常嚴重。
  • 黃禹錫將在中國建實驗室
    黃禹錫,韓國著名生物科學家,1952年12月15日出生於忠清南道扶餘郡,曾任首爾大學獸醫學院首席教授,他在幹細胞的研究,一度令他成為韓國民族英雄
  • 從黃禹錫、小保方晴子看國際學術界如何應對造假:一查到底
    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發布了對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這一事件告一段落。無論將要迎來的是「鮮花」還是「大炮」,韓春雨事件再次掀起了對學術不端問題的討論。實際上,國際學術界針對學術不端的戰爭從未停歇。
  • 【果殼網專訪】黃禹錫團隊:「這一次,我們更在乎過程」
    對,如你所知,這位從超級學術明星變成學術造假代名詞的科學家,就是韓國幹細胞研究者——黃禹錫。背負著這件轟動全球、紛繁複雜的學術造假案,黃禹錫在2007年最後一次直接面對媒體:「我們當時為工作而瘋狂,看不見其他任何一樣東西。我眼中只有韓國高踞世界第一的希望。」此後,他逐漸淡出漩渦中心,徹底消失於公眾媒體。
  • TD-SCDMA演繹韓國黃禹錫事件另一種翻版
    66%,另外還有約22%的專利屬於一些小公司,但是在提交中央政府測試報告中,在信息產業部科技委的授意下(注大唐老總周寰原先便是信產部科技委的司長),這個數據並沒有如實提交,而是將大唐和其他小公司專利合併在一塊稱作30%,後來參與測試人員透出真實的數據,然而接著許多利益相關者出來避謠說這不符合事實(但從來沒有人敢說事實是什麼),實際上直到今天大唐能夠拿出手的仍然只有這16項基本專利.這一點實際與前一陣韓國發生
  • 韓國再爆學術醜聞 名校校長抄了碩士抄博士
    據新華社2月27日電新年前夕,韓國再爆學術醜聞,位於首爾的高麗大學校長李弼商被控抄襲學生論文。繼前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幹細胞造假事件,這一醜聞再度驚動韓國學界和社會。  剛上任就要「下課」  李弼商在1988年至2005年期間發表的三篇論文中,被控有一半以上內容抄襲自己學生的文章。
  • 重金投資科學領域 韓國民眾為獲諾貝爾獎著急
    雖然討論會的主題是基礎科學發展,但每次在這種會議上,主持人和與會者都不會漏掉一個問題——「韓國人能否在科學技術領域獲得諾貝爾獎?」  韓國人對諾貝爾獎的痴迷已經達到令人吃驚的程度。從2004年10月到次年2月,韓聯社和韓國科學文化財團以「挑戰諾貝爾獎的韓國科學家」為主題,向全國436名科學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最有希望獲諾貝爾獎的韓國科學家是黃禹錫。
  • 韓國學術醜聞頻發引社會關注
    新華網首爾12月16日電(記者姚琪琳)韓國檢方日前對涉嫌完全抄襲或姑息抄襲他人著作的179名教授提起公訴。一旦罪名成立,可能出現韓國史上最大規模「教授下課潮」。此次事件波及範圍之廣,令韓國社會震驚。
  • 「韓春雨事件」的警示
    作者:子 長  延宕兩年有餘的「韓春雨事件」終於有了調查結果。  「韓春雨事件」可謂近年來涉及科研誠信的一則典型案例。一方面,該團隊研究結果當初發表於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生物技術》上,其所引發的爭議和影響已遠超出國內。
  • 從哈佛「心機」教授造假,看那些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
    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STAP細胞造假事件    黃禹錫是韓國著名生物科學家,他在幹細胞的研究,一度令他成為韓國民族英雄,甚至被視為韓民族摘下諾貝爾獎的希望。2004年和2005年,時任首爾大學教授的黃禹錫,領導研究團隊先後在《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聲稱自己用11個患者的體細胞克隆出11個胚胎幹細胞系成功攻克了利用患者體細胞克隆胚胎幹細胞的科學難題,為全世界癌症患者帶來了希望,這一宣布讓全世界人民都感到震驚,他因此被稱為「幹細胞研究先鋒」。
  • 編造篡改實驗數據 高校理工科"黃禹錫現象"嚴重
    「樓主:就照書上的算了。  「樓主:我是說就照書上的例子的數據了。」   這段對話,是記者在浙江某高校校園BBS「學習交流」版上看到的。對話來源於一個題為「求密立根油滴實驗數據」的帖子,「密立根油滴實驗」是物理學中的重要實驗,可證明電荷的不連續性和測出電子基本電荷的精確數值。   這段對話顯示出,我國高校理工科實驗數據編造篡改的現象不僅存在,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