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帶你走進頂級經濟學研究的四個層次

2020-10-13 夏春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家頒發給史丹福大學兩位教授Paul Milgrom和Robert Wilson,拙文《預測諾獎主題:貧富差距和房價波動都比想像的可怕》的預測落空,但我沒有一絲一毫的沮喪,反而是是無盡的喜悅。

喜從何來?

我第一次聽到這兩位教授的名字,還是在1997年張維迎教授的《博弈論》課堂上。非常清晰地記得張教授的預言:「四人幫」,也就是Milgrom,Wilson,加上David Kreps和John Roberts一定會以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上的「聲譽」模型拿到諾獎。

任教於同一學校,長期的合作關係為他們贏得「四人幫」的名譽。1994年,三位數學家(包括《美麗心靈》的主角John Nash)分別以對完全信息靜態和動態博弈,不完全信息靜態博弈上的開創性成果獲獎,這樣的預測合情合理。

沒想到,這一等就等了23年。由於獎勵的是「改善拍賣理論以及發明新的拍賣模式」,Kreps和Roberts無緣分享諾獎,估計張教授仍會為此感到遺憾。

在過去十多年的諾獎預測遊戲和我的記憶裡,Milgrom是被提到次數做多的微觀理論家,(甚至不需要加上「之一」),我自己也在這些年裡反覆預測他將與Roberts等合作者獲獎。在我反覆讀過的他的每一篇論文裡,我都為其中精美至極的數學運用而驚嘆折服。你很難找到比他研究領域更廣,更擅長於將複雜世界簡化,並完美展現微觀博弈機制的經濟學家。

然而這十幾年的諾獎結果,卻讓我們不斷失望。尤其是近些年經濟學的重要獎項「去理論化」趨勢明顯,流行的是「魔鬼經濟學」(Freaknomoics),「可愛/滑頭經濟學」 (Cuteconomics),甚至「巫毒經濟學」(Voodoo-economics)。

這些聽上去好玩(甚至一點都不好玩,例如進行隨機對照實驗,給一部分學生錢激勵他們上街遊行,再看看他們接下來會不會上癮),論證過程「聰明」,但對現實重大問題完全迴避的經濟研究,不斷登上頂級期刊並頻繁獲獎。讓我們感嘆,難道Milgrom這樣的頂尖理論家徹底被遺忘了嗎?

這種感覺在去年諾獎公布後,體會更加強烈。因此,我能夠預測對一半:今年的獲獎者將是理論家。而只要是授予微觀理論,那麼Milgrom和Wilson絕對是眾望所歸的首選。

理論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Roberts是Milgrom的論文指導教授,我對Roberts在拍賣理論之外的研究並不熟悉,由於Milgrom研究領域廣泛,是我最關注的經濟學家之一,讀過的論文篇篇經典,限於篇幅和本文目的,我只介紹兩個與金融市場相關,並且通俗易懂的研究。

大家有沒有覺得金融市場每天的交易量巨大十分奇怪?是否還記得段子說的「買賣雙方擦肩而過,彼此默念一聲真傻」的情況?Milgrom與合作者嚴格論證,只要交易雙方滿足非常寬鬆的理性條件,那麼股市每天合理的交易量應該是零,交易不應該發生。

具體來說,只要雙方對股票價格的分布有著「協同的認知」,那麼雙方即使在「信息不對稱」下也仍然不應該進行任何交易,因為交易價格本身會匯總信息,使得雙方「信息對稱」。這個結果完全出乎大家的預期,因為過去大家沒有充分考慮博弈要求的聰明程度。

因此,金融交易量如此巨大和頻繁成為一個謎。現有解釋非常多,挑最簡單的來說,可能是交易雙方的認知不同,這條線產生了「行為經濟學」;可能因為存在把噪音當信息,總是虧錢的「噪聲交易者」,或者因為急需用錢,顧不上虧錢的「流動性交易者」。在經濟學家眼裡,每天在各種論壇或者微信群熱烈討論股價走勢的人,基本都是股市的「噪音」。

緊接著,Milgrom與合作者考慮了聰明但沒有信息優勢的「做市商」(也就是必須承接客戶買賣的交易員)面對的難題,不斷出現的客戶可能具有股價的獨家信息,只有賺錢才買或者賣,他們也可能只是「噪聲」或者「流動性交易者」。當做市商彼此進行叫價拍賣競爭時,他們應該如何定價來保護自己平均不虧錢?

這個問題來源於生活,Milgrom給出了最優定價公式,使之高於生活,並且可以擴展到與現實相符的各種複雜變形中。首先,這個分析框架成為金融市場交易的三大模型之一,擁有無數的應用場景;其次,這些公式成為「做市商「的法寶,推動了金融市場的繁榮。

我曾經寫過一個擴展模型去解釋危機發生時的流動性枯竭,有助我們理解今年2-3月疫情衝擊下,做市商停止交易,市場暴跌。

拍賣:從理論到實踐

任何參加或者了解不同拍賣形式的人,都可以發現競拍者之間互動的複雜性。但可能也想像不到,各種拍賣(例如單個或多個被拍品、他們的價值獨立或者相互關聯、加價或者減價拍賣,公開或者封閉式拍賣、贏家支付最高價或者第二高價等等)其實可以被博弈論完美地描述,並且給出競拍者的最優出價公式。

開創這一研究思路的William Vickrey在1996年獲得諾獎,而他的分析採取的基礎方法「機制設計理論」,反而直到2007年才獲獎。

我首次接觸這一領域時,就為其數學形式的完美所折服。更加超乎想像的是,Vickrey發現,許多不同形式的拍賣,其實本質上卻是等價的,或者體現在競拍者(買家)的最優策略,或者體現在拍賣者(賣家)的預期收入上。

當然,現實更加複雜,如果被拍賣物品的價值受到多重因素影響,這種等價性將會打破,最優策略也會變得複雜。這些新的問題相繼由Wilson、他的學生Milgrom、以及其他合作者完成。

不過研究發展到這一步,Wilson和Milgrom也只是完成了拙文《預測諾獎主題:貧富差距和房價波動都比想像的可怕》裡提到頂級經濟學研究的三個層次,分別是:

第一層是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但其他人都還沒有意識到的數據或理論結果。Wilson和Milgrom對拍賣的理論研究就進入這一層,Milgrom的「無交易理論」也屬於這一層;

第二層是對一個人人都知道非常重要,但還沒有人在原有經濟分析框架下清楚解釋的新機制,進行首次證明。換言之,好的理論研究類似數學裡面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四人幫」發現聲譽機制可以解釋囚徒在無限期重複博弈中,會從」相互告發「的均衡轉變成為」相互包庇「均衡,就屬於這個層次的研究;

第三層是突破舊的經濟分析框架,創造全新的經濟分析框架,既可以包容舊理論,還可以創造新理論。Milgrom關於做市商的分析框架成為金融交易市場三大模型之一,就屬於這個層次的研究。

但我遺漏了頂尖研究的第四層,應該也是最高層次,就是理論先行,並從理論走向實踐,開創一個運用理論的全新市場。

達到這個層次的經濟學研究鳳毛麟角,絕大多數研究都是「事後諸葛亮」,雖然以認識世界的理論去改造世界,聽上去振奮人心,但實際上我們離認識世界都還十分遙遠。張維迎教授當年在課堂上反覆強調這點:不要奢談改造世界,先要認識世界。

以諾獎成果為例,分別在1990年,1997年和2012年獲獎的「投資組合和資產定價」理論,「期權定價公式」,和「市場設計」,可以說達到了第四層。

而今年Milgrom和Wilson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對拍賣理論深刻研究的基礎上,參與到現實中具體的拍賣機制設計,幫助賣者,主要是政府或社會,獲得最高的預期收入,同時實現最有效率(拍賣品落到估值最高的買者手中)的結果。其中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設計多個無線電頻譜牌照的拍賣機制。這其實非常類似於中國大城市的車牌發放,北京採取抽籤制,上海採取拍賣制。

Milgrom和Wilson發現,過去流行的方法在這種類型的拍賣中都會遇到競拍不積極,或者收入低於預期,或者不符合效率的結果。原因在於,以車牌為例,這類拍賣既要考慮車主對車牌的不同估值,也要考慮車牌之間的替代和互補價值,還要考慮車牌先後成交價的影響,以及車主選擇在什麼時候出價等相互關聯的因素。

他們一邊對理論進行優化,使之更接近現實,一邊進行拍賣實驗,觀察結果差異,最終設計出效果最佳(政府預期收入最高,結果最有效率)的「同步多輪加價競拍(SMRA)」的方案,並已經被全球多個國家採用,用於拍賣公共資源,碳排放交易體系,機場的機位與起降時段。Google,百度這些公司則用於廣告拍賣。

他們和其他研究者還陸續開發了適合不同特徵拍賣物的其他新方法,例如對多個商品打包拍賣用到的「組合價格鍾拍賣(CCA)」方案。

以車牌為例說明SMRA,競拍者每一輪對一個或多個車牌分別進行封閉報價。每輪結束後,賣方公布每個車牌的最高競拍價。下輪拍賣的不同車牌的起始價為上輪的最高競拍價,直到被更高的報價取代。同時,提交新的報價要比目前的報價高5%~10%,但在未來的幾輪拍賣中,競拍者可以撤銷部分或全部車牌的報價,直到所有車牌不再出現更高報價時,所有拍賣同時結束。

現實中上海的車牌競拍是這個方案的簡化版,上海的車主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和今年的兩位諾獎得主這麼有緣。

拍賣:從實踐到理論

如果大家不能完全理解這個拍賣機制的妙處也沒有關係,我說一個親身經歷,讓大家體會不同拍賣機制對競拍者出價的影響。

當年我開始研究拍賣理論的時候,也正在eBay上積極地參與郵票拍賣。與大家熟悉的加價拍賣不設時間限制不同的是,eBay有一個拍賣截至時間。我很快就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競拍過程中會有兩個高峰期,一個在拍賣開始後不久,一個在結束前最後幾秒之內。因此,沒有經驗的新手以為自己會贏,實際都輸在最後幾秒,經驗豐富的人則會使用類似「搶票軟體」來出價。

由於現有拍賣理論從來沒有截止期的概念,因此無法解釋這樣的現象。我花了一段時間研究這個問題,才發現原來Alvin Roth(2012年以「市場設計」獲諾獎,其成果集中運用在器官等匹配市場)已經在頂級期刊發表了研究成果。

他主要比較了eBay和Amazon因為不同拍賣機制(相同點都是贏家只需支付第二高價),造成競拍者的行為差異。Amazon不設截止期,在一定時間之後,最高價如果在10分鐘內未被超越,拍賣結束。如果超越,則拍賣繼續(這點和SMRA類似)。

結果發現,競拍者通常早早就完成出價,越有經驗的越早出價,這和eBay上有經驗的集中最後出價的行為完全不同。

Roth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但並沒有進行數學分析。我對此念念不忘,直到兩年後,看到一位俄羅斯的博士用博弈論完整地分析了eBay規則下的最佳策略,並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兩個出價高峰期,我才徹底放棄了這個問題。

當下,經濟學研究面臨重大的挑戰,一方面,許多重大的問題亟待經濟學家去理解和提出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大多數研究都迴避這些問題,甚至沉迷於「魔鬼經濟學」中難以自拔。

希望今年的諾獎讓大家去了解Milgrom和Wilson在微觀經濟學幾乎每一個領域所做的傑出貢獻,也希望這篇短文有助大家理解頂尖經濟學研究的四個層次。

相關焦點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為什麼窮人逃不出「貧窮陷阱」?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_讀書_澎湃...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為什麼窮人逃不出「貧窮陷阱」?201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
  • 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化學獎:法國的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的珍妮弗·道德納獲得  成就:為基因組編輯的方法作出了巨大貢獻  文學獎:美國的露易斯·格麗克  成就:她的作品向全世界發出了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  經濟學獎
  • 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化學獎:法國的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的珍妮弗·道德納獲得  成就:為基因組編輯的方法作出了巨大貢獻  文學獎:美國的露易斯·格麗克  成就:她的作品向全世界發出了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  經濟學獎
  • 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化學獎:法國的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的珍妮弗·道德納獲得  成就:為基因組編輯的方法作出了巨大貢獻  文學獎:美國的露易斯·格麗克  成就:她的作品向全世界發出了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  經濟學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人數超越哈佛,看世界頂級理工大學的文科情懷
    01諾獎經濟得主世界第一在維基百科的「諾獎得主所屬大學排行榜」中,可以看見從1901年至今,MIT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數量第一的院校(共計34位)。麻省理工的23位諾獎得主中,長期任職教職員工(Long-term academic staff)共計有19位,也是所有大學中數量最多的。麻省理工的諾獎得主可謂群星閃耀,你說聽說過的諾獎得主,或許就曾與麻省理工學院結緣:保羅·薩繆爾森(Paul A.
  • 帶你走進南澳州諾獎的「名人堂」!
    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化學獎:法國的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的珍妮弗·道德納獲得 成就:為基因組編輯的方法作出了巨大貢獻 文學獎:美國的露易斯·格麗克 成就:她的作品向全世界發出了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 經濟學獎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塞勒的發現吸引了大量研究者,他們的共同努力讓行為經濟學成為了當代經濟學研究中的主流領域之一。芝加哥大學「貢獻」三成經濟學諾獎得主芝加哥大學官網信息顯示,塞勒是芝加哥大學決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行為金融項目的共同負責人,另一負責人為美國經濟學家,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
  • 聚焦諾獎!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
    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北京時間10月8日晚間6點左右揭曉。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並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諾獎得主如何看待中國的經濟?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有諾獎得主與中國研究機構、高校合作諾獎得主與中國產生聯繫的另一種方式是與研究機構、高校等合作。例如2000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J.Heckman)和2011年得主託馬斯薩金特(ThomasJ.Sargent)。詹姆斯赫克曼的主要貢獻在於建立和發展了個體計量經濟學。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 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有一些常年的大熱門人選,例如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羅伯特·巴羅(Robert J.Barro),其在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貨幣理論與政策等領域都做出了貢獻,其最為著名的研究是關於「李嘉圖等價定理」。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學生已經先於他獲獎,2019年的諾獎得主麥可·克雷默的博士導師就是羅伯特·巴羅。
  • 通訊: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新華社芝加哥10月9日電  通訊:諾獎得主笑談行為經濟學的背後故事  新華社記者王強 苗壯  美國中部時間9日凌晨4點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吵醒了睡夢中的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理察·塞勒。  這位滿頭白髮的教授當天在芝加哥大學舉行的記者會上笑著說,看到電話號碼來自瑞典,他馬上預感到這一好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他,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明晚揭曉,獎項評選有這些「潛規則」
    當地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就將宣布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獎將花落誰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動態》編輯部副主任李仁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一個錦上添花的獎項,獲獎者必須是已經受到主流經濟學界認可的、獲得過接近諾獎級別榮譽的經濟學家。同時,已經獲得過表彰的領域短期內不會再得獎。科睿唯安網站每年評選的『引文桂冠獎』也有重要參考價值。」
  • 2015諾貝爾獎將出爐:盤點歷史「奇葩」諾獎得主
    中新網10月5日電 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即將出爐,幾乎每年的諾獎都會傳來一些趣聞軼事,下面就帶大家來回顧一下歷史上那些諾獎之「最」。  最令人遺憾的諾獎得主  拉爾夫·斯坦曼因在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的貢獻而獲得2011年諾貝爾醫學獎,但是讓頒獎委員會感到尷尬的是頒獎電話怎麼打也打不通。
  • 從餐廳菜單設置玄機,學習諾獎得主理察.塞勒的「行為經濟學」
    那麼,對方為了爭取你,再給你加2天年假時,你可能還是會拒絕。……以上是理察·塞勒有趣又有料的行為經濟學研究當中的幾個小小的案例而已。理察·塞勒是誰?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而且是寫書能暢銷,投資能穩賺的諾獎得主,這樣的實幹家在大牛級經濟學家中,可以說是寥若晨星。行為經濟學是什麼?
  • 諾獎得主解讀行為經濟學
    諾獎得主解讀行為經濟學) 「今天給你100元,或者明天給你110元,你選哪個?一年之後給你100元,或者一年零一天之後給你110元,你又會選哪個?」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可從諾獎頒布以來,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生理學或醫學獎關鍵詞: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他是加拿大第一位諾獎得主!班廷1916年畢業於多倫多大學醫學院, 1920年到1921年他在韋仕敦大學(西安大略大學)兼職教授整形外科,1921年到1922年在多倫多大學擔任藥理學講師。
  • 諾獎理財啟示錄
    這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由於諾獎組委會始終聯繫不上得獎者之一的米爾格羅姆,他的鄰居,同為諾獎得主的威爾遜不得不半夜跑到他家門前按響門鈴,這也讓兩人喜提了「諾貝爾獎得主被鄰居告知自己的獲獎」的微博熱搜詞條。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除此之外,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預測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卻另有得主。路透預測的焦點集中在四個經濟學家。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弗·威廉森  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表明,市場和諸如公司等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不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