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新知速遞 第八十九期|王衛慶教授發現血糖控制不佳及過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中老年人群惡性腫瘤發病風險相關

2021-02-25 瑞金醫院圖書館

【Abstract】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metabolic abnormalities and the risk of al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remain unclear. We aimed 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and interplay between serum cholesterol, glycemic status and risk of cancer in the China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nd Cancer Cohort (4C)-Study, a nationwide,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The investigation was performed in 137,884 participants during 2014-2016. Incident cancer was defined as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any type cancer of all sites during follow-up. After 510,164 person-years of follow-up, 1,710 were detected as incident cancer after exclusion of participants diagnosed as cancer within 6 months from baseline.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LDL cholesterol (<100mg/dl) was related to a significant higher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1.20 (1.08-1.34); P=0.0007]. Diabetic individuals have a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especially those with poorly glycemic control. Diabetic participants with both lower levels of LDL cholesterol and poorly glycemic control were at a higher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1.42 (1.10-1.81); P=0.006]. Our study showe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of cancer risk with low-level LDL cholesterol and diabetes and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with both lower levels of LDL cholesterol and poorly controlled diabetes had the higher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which indicates the compelling need of achieving glycemic control goal and maintaining appropriate LDL cholesterol levels.

【中文摘要】

代謝危險因素與惡性腫瘤的發生風險密切相關,不同代謝組分與惡性腫瘤發病風險的關係存在一定差異。我們利用中國心臟代謝疾病與癌症隊列(4C)研究的前瞻性研究數據,探討中國中老年人群血清膽固醇水平、血糖狀態與惡性腫瘤發病風險之間的相互關係及聯合作用。研究人群來自4C研究,覆蓋16個省份20個社區中心,共納入137,884名基線無惡性腫瘤的40歲及以上成人,平均隨訪3.8年。在510,164人年的隨訪中,去除基線後6個月內診斷的惡性腫瘤病例後,新發惡性腫瘤患者共1,710例。研究發現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增加與較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顯著相關,與LDL-C≥100 mg/dL的個體相比,LDL-C<100mg/dL的人群惡性腫瘤總體發病風險增加20%(風險比為1.20,95%CI 1.08~1.34;P=0.0007)。與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人群的惡性腫瘤總體發病風險顯著增加。按照血糖控制情況分組,發現與糖代謝正常人群相比,血糖控制不良,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7.0%的糖尿病患者發生惡性腫瘤的風險更高;而若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7.0%),若同時存在LDL-C較低(<100mg/dL),這一風險進一步增加(風險比為1.42,95% CI 1.10~1.81)。研究發現,血糖控制不佳及過低LDL-C均與惡性腫瘤的發生風險相關,強調了代謝管理中適宜血脂和血糖控制目標的重要性。

相關焦點

  • 體檢後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怎麼辦?
    低密度脂蛋白可將肝臟合成的膽固醇運輸到血液循環中,引起血漿膽固醇含量升高,且長期處於高水平狀態時,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進而增加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被稱為壞膽固醇。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正常值是多少?如何降下去?醫生告訴你
    膽固醇在很多人眼裡都是不好的東西,不利於血管健康,但其實膽固醇也並非洪水猛獸,膽固醇也有好壞,對身體有害的其實是低密度脂蛋白,若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過高,時間久了,就會增加動脈硬化風險。那麼,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正常值是多少?控制在多少比較合理?如何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低越好嗎?真相來了!
    很多人的體檢報告上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 1.血液檢查報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或低是怎麼回事?
  • 14萬中國人研究:LDL-C低於1.8 mmol/L,癌症風險增加42%
    作為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早已臭名昭著,LDL-C越高,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往往越高[1]。如何降低LDL-C以控制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已經成為眾多高脂血症患者的困擾。然而,近來的研究卻提出了反轉性結論:LDL-C與癌症風險可能具有負相關性,提示LDL-C越低並不見得越好。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怎麼辦?這麼做,讓你事半功倍
    沒有爭議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項指標是當之無愧的最重要指標。在各項血脂指標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首選指標,在血脂調節過程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否能夠控制達標,也是臨床評估的首要指標。為什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值如此重要?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怎麼辦?
    說到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簡稱LDL-C)這個名詞,相信患有高血脂的朋友都不陌生,並對其「深惡痛絕」。沒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是我們俗稱的「壞到固醇」,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所以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至正常水平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怎麼辦?可以逆轉嗎?本文為你講出正確答案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人體血脂中佔比最高的膽固醇,這些膽固醇以與低密度脂蛋白結合的形式,溶解於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是轉運膽固醇值全身組織細胞利用的最重要脂蛋白,其所含膽固醇數量,佔總膽固醇的60%以上,因此,在評估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風險時,控制和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都是血脂指標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
  •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怎麼辦?生活中做好這八點能降下來
    膽固醇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前者又被稱為壞膽固醇,後者則被稱為好膽固醇。臨床上,一般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來反應體內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當人體內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時,就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流動速度變慢,從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值得慶幸的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比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容易得多。
  • 降低心血管風險,控好低密度脂蛋白就夠了?這3個血脂指標也重要
    對於很多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不論是現實中的臨床大夫,還是網上的健康科普文章介紹,都會強調嚴格控制血脂水平,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但是對於各種各樣的血脂指標來說,光控制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達標就夠了嗎?對於其他血脂指標,又該如何看待和調理呢?今天來給大家說點與常規認知不完全相同的觀點。
  • 《自然》刊登瑞金醫院王衛慶教授研究成果:腸道微生物群可幹預肥胖
    今天,我們解說國自然(ID:talk_nsfc)公眾號的文章主題是:NatMed(IF=29.886):上海交大瑞金醫院王衛慶教授證實,通過腸道微生物群可幹預肥胖,供大家分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劉瑞欣博士、洪潔教授、顧燕雲博士、華大基因徐曉強、馮強博士、張東亞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瑞金醫院的王衛慶教授、寧光院士和華大基因的KarstenKristiansen教授為該研究的通訊作者。在我國,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代謝性疾病的患病率逐年攀升。肥胖與超重是導致慢性代謝紊亂的主要病因。
  • 低密度脂蛋白4.19是否嚴重?需要服藥嗎?來看看醫生怎麼說
    低密度脂蛋白就是運送膽固醇的這樣的一個脂蛋白,也是我們臨床上檢查血脂最重要的指標,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值達到了4.19的情況,嚴不嚴重呢,如何來控制呢?今天就來和大家簡單的探討一下。在血脂指標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達標值通常是3.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超標,會加大血管壁的氧化應激反應,也使得這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更易於沉積於血管壁上,最終會形成動脈的斑塊,引起動脈的硬化,狹窄等問題,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風險因素,應該引起重視。
  • 體檢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這是什麼意思,該怎麼辦?
    不少人拿到體檢報告,發現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那麼這個低密度脂蛋白是什麼東西呢?該怎樣讓指標恢復正常呢?血脂檢查起碼包含4項指標: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很多人認為血脂是不好的東西,是血管垃圾,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血脂檢查的四種物質都是人體本來就有的,都是有用的東西。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是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
  • 高密度脂蛋白與膽固醇都偏低,是好還是不好,應該怎麼辦呢?
    有人問華子,他的高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現在都偏低,都說高密度脂蛋白對身體好,他要怎麼升高它呢?華子問他,是不是每天吃得都很少,渾身無力而且活動也很少?他驚奇地問華子怎麼知道的,他擔心血脂高所以每天吃的都不多,所以餓得沒什麼力氣,活動也不多。
  • 低密度脂蛋白5.3,甘油三酯2.3,這種情況嚴重嗎?醫生講出大實話
    這兩個數值中,更重要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個值,這個值的正常值通常在化驗單上是3.4,一般超過4.5的話,單憑這一個指標,就可以判斷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風險,也就是說,如果您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一直維持在這個值或者繼續升高的話,您未來10年的心血管疾病發病風險會在10%以上。
  • 血壓、血脂、血糖並不是降得越低越好,超過一定範圍很危險
    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血壓高,應積極採取治療,否則容易損害到腎功能。 血壓過低時根本沒有足夠的動力來促進血液流動,血液流通速度慢易形成血栓。特別是本身有腦血管狹窄的人,血壓過低時會增加缺血性腦中風發作機率。
  •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麼辦?這2點務必要注意,可減少心腦血管風險
    可是當檢查報告出來後,杜先生就再也沒法高興起來了,醫生告訴他,報告中血脂一項的低密度脂蛋白已經嚴重超標,在不控制,很有可能會發生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問題。低密度脂蛋白是什麼,升高後到底有何危害?膽固醇作為一種脂類物質,無法直接溶解於血液中,所以是需要與特殊的蛋白結合後,以蛋白結合物的形式,均勻的溶解至血液中,其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兩個,低密度脂蛋白是這些脂蛋白中最重要的一種,屬於人體脂質代謝的最終產物之一,運轉膽固醇至全身利用的脂蛋白,就佔身體內膽固醇總量的60%之多,而我們血液中大部分膽固醇,都是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形式存於血液中的。
  • 總膽固醇6.31、甘油三酯2.82、低密度脂蛋白5.29,這是什麼情況?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有朋友問:體檢查血壓的結果是總膽固醇6.31mmHg、甘油三酯2.82mmHg、低密度脂蛋白5.29mmHg,這是什麼情況?在血脂檢測中,通常主要包括四項指標,分別是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其中前三項升高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在防治心腦血管病中是必須進行積極控制的指標,而後一項與前三項作用相反,盡力提升其水平是盡力要做的。
  • 血糖和血脂化驗單常有好幾項!醫生手把手教您看血糖血脂化驗單
    血壓高不高,我們可以在家拿個血壓計就測量了,可是要判斷血脂高不高就得去醫院;有時候判斷血糖高不高單純通過指血化驗也不是很準確,也需要定期去醫院化驗血糖。那麼我們拿到血脂及血糖化驗單,如果才能讀懂血脂血糖化驗單呢?
  • 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後,哪些食物要少吃?不妨了解一下
    導語:生活水平的提高,給生活帶來了諸多改變,與此同時,人們的健康意識也越來越強烈,當面對身體不適時,很多人也是會採取積極就醫的方式,不過一些小問題,通過自己的飲食習慣也是能夠得到改善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低密度脂蛋白,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壞膽固醇」,當這種膽固醇升高的時候,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也會帶來一系列的併發症,所以是不容忽視的,在體檢報告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這一欄,那麼究竟該怎樣做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後,哪些食物要少吃?
  •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否可以理解為心血管已經堵了?看專家理解
    那麼「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是否可以理解為心血管已經堵了?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低密度脂蛋白說到底其實也是一種膽固醇,它被叫做「壞膽固醇」,聽名字我們就知道它並不是什麼好東西。很多的數據表明,低密度脂蛋白和冠心病的發病機率是成正比的,這其實也就是說,如果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比較高的話,可能我們更加容易染上冠心病,其中包括它的存在會讓更多的心腦血管疾病有更多機會侵害我們的身體。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就是一對冤家其實他倆都是身體血液之中的搬運工,只是低密度脂蛋白長期的偷懶,拌勻效率非常的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