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曉芒:儒家最大的問題是偽善

2020-11-26 騰訊網

中國歷史中,儒家思想如同一顆經久不息的獨特明星,閃耀在我國歷史長空中。古往今來,它散發著看似理性卻飽含蠱惑的光芒。

它是古代帝王手中睥睨天下的無雙利器,是無數儒生秀才趨之若鶩的萬物真理,時代的進步卻給儒家思想蓋上了迂腐落後的印章,儒家思想的崩塌讓飽受欺凌的華夏大地重獲新生。文明富強籠罩之下,國人有關儒家思想的爭議從未停止。

一、儒家聖人們的偽善

在我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中,儒家學說一直影響著歷朝歷代的中國人們,「仁義禮智信」的為人觀念一直深入人心。近幾年,隨著「國學熱」興起,現代人們對於傳統儒家學說的議論也愈演愈烈。

被古人奉為圭臬的儒家學說如今飽受現代國人批判,我國著名學者鄧曉芒就是批判儒家的代表人物。鄧曉芒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他的學術主張十分新穎,自成名以來,鄧曉芒就一直認為儒家學說「害人匪淺」,並寫了很多文章對儒家學說進行批判。

鄧曉芒在他的作品《我是批判儒家的儒家》中表示,儒家最大的問題就是偽善。鄧曉芒表示,歷史上自詡為聖人的的儒家學者們滿嘴仁義道德,實際生活中卻是劣跡斑斑。

至聖先師孔子是儒家的開創者,主張「仁義禮智信」,提倡每一個人都要爭做君子,與人為善,以思想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孔子的行為卻與自己推崇的思想相悖,孔子最出名的惡行就是他成為了魯國的大司寇之後,無故殺害少正卯這一事件。

少正卯和孔子同為思想家,他也和孔子一樣開設了私學來傳播自己的思想。史料記載,少正卯的思想新穎,吸引了很多孔子的學生轉投少正卯的門下。

孔子當了魯國大司寇後7天就將少正卯殺害了,並將其曝屍三日。《荀子·宥坐》中記載了孔子述說自己殺少正卯的理由:少正卯的品行實在是太差了,是「小人之桀雄」,他一定會造反,不可不殺。

換句話講,孔子因為覺得少正卯看起來像是一個壞人,有可能會造反,於是就將他殺了。這樣的理由實在太過牽強,真正原因則是因為孔子認為少正卯與自己思想相悖,且不斷搶奪自己的弟子,於是嫉恨在心,公報私仇。這一事件成為孔子一生的汙點。

將仁義道德掛在嘴上的至聖先師因一己之私殘忍殺害他人,在看見少正卯的身死的那一刻,筆者相信幾千年前的孔子心中的仁義道德早已經蕩然無存了。

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也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他號稱是儒家學說的集大成者,被後世尊稱為「朱子」。無論是對人性還是天理,朱熹的言論都是一套又一套。可是他只願意教導世人行善積德,自己卻不願意以身作則,與孔子一樣,聖人朱熹也有很多歷史黑料。

朱熹主張每個人都要抑制自己的欲望,不能被欲望所左右。可朱熹本人卻不曾抑制自己的欲望。根據史料記載,朱熹曾經納尼姑為妾,為了侵佔家產而逼迫自己的弟媳改嫁,甚至還曾經與自己的兒媳發生過不倫關係,朱熹也對自己的這些行為供認不諱。

朱熹的這些行為即使是在思想進步的今天看來,仍舊是有違人倫的,而在封建時期的朱熹膽子卻如此之大,一邊置自己口中的仁義道德而不顧,肆意放縱自己的欲望,一邊卻大肆宣揚仁義道德,實在是儒家偽善的一大代表。

二、儒家思想是偽善的統治工具

儒家偽善的另一個表現則是表面上憂國憂民,實際上卻是統治者手中不折不扣的統治工具,儒家的仁義道德思想實際上是不斷扼殺古代人民的人性和自由的利器。

鋪開中國長達幾千年的歷史長卷我們不難發現,中國曆朝歷代的統治模式一直是君主集權制度,鮮少有民主制度,君主制在古代中國的長久不息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

儒家思想的偽善正是古代歷朝歷代統治者們所需要的,自孔子開創儒家以來,就一直推崇「唯有讀書高」、「忠心君王」的理念,主張只有做官才能實現人生抱負,這是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念。

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孔子一生鬱郁不得志,春秋時期想要做官卻一直沒有國家願意重用他,孔子做官的執念就越來愈強,進而影響了整個儒家的思想。而「忠心君王」的觀念自然也深受統治者的喜愛,所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成為了一種必然結果。

儒家思想無限拔高君主的在社會上的地位,讓古時候的中國老百姓普遍都形成了一種「奴性思想」,永遠不會抗爭,甚至永遠不會形成追求民主的想法,只會勤勤懇懇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就是儒家和統治者們最想要看到的。

儒家經典書籍之一的《弟子規》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認真學習背誦過,然而這一儒家經典近年來卻不斷遭受各界有識之士的廣泛批判。《弟子規》尤為注重人的孝悌思想,認為父母的命令高於一切,即便是正確地指出了父母的錯誤,也要甘願讓氣急敗壞的父母打罰自己。

《弟子規》實際上就是古代君主制度在家庭中的縮影,向人們傳輸了一種無條件順從父母的「奴性思想」。

孔子還向曾經向君王建議:「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以使知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讓老百姓按著君主的說法去做就可以了,而不能讓老百姓們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去做。

孔子的這一」治國建議「本質上就是一種「愚民」的做法,老百姓們什麼都不懂,就之只能一昧服從,自然有利於皇帝的統治,這樣的思想被很多統治者所採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儒家正是靠著對統治者的擁護,而得以成為歷朝歷代都推崇的思想,而並不是因為儒家思想本身有多麼優越。而中國封建君主制度正是有了儒家思想的普世傳播而牢不可摧。

三、捲土重來的迂腐思想

即使儒家在我國傳承了幾千年,思想內容一直在被豐富,可是其偽善的本質始終沒有改變,也因此,它註定會被歷史所淘汰,民主自由註定是新時代人類社會的主旋律。

近幾年,我國興起了一股「國學熱」,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讓儒家學說逐漸重回了人們的視野,再次被很多國人推崇。捲土重來的儒家思想仍舊是萬變不離其本,在蠱惑人心的同時也成為了很多沽名釣譽的「國學大師」獲取名利的工具。

社會上廣受批判的「女德學校」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它竟然將「男尊女卑」腐朽觀念稱為一種「正統觀念」,大肆宣揚男女不平等的錯誤觀念,讓我國很多花季少女深受其毒害,迂腐儒家,害人匪淺,理應被抵制清除。

相關焦點

  • 鄧曉芒:中國文人的劣根性就是自作多情和自以為純潔
    在《做一個有反省精神的中國人》這一文章中,鄧曉芒先生說,他痛心的是劉小楓身上那種中國文人的劣根性。關於"中國文人的劣根性"首先是魯迅先生提出來的,鄧曉芒將其再拎出來講一遍,還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中國古代一向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久而久之,這也成為了一個信仰一般的存在,而一旦對信仰盲目崇拜,就容易自以為是,容易失去了自我批判精神。一個很淺顯易懂的例子便是,清朝時的閉關鎖國。
  • 認清幹涉內政者的偽善與真惡
    扒開他們的「畫皮」,不難看清其偽善的假面、險惡的用心。無論是美國的「佔領華爾街」,法國的「黃馬甲」運動,還是英國倫敦的騷亂,面對示威活動,歐美國家都不斷強化警察執法力度。對自己國內的暴力行為毫不手軟,卻對香港警方的文明執法極盡污衊;避而不談香港街頭無法無天的暴力行為,卻對香港警隊高度克制、依法捍衛秩序的做法橫加指責。
  • 什麼是儒家?儒家思想是如何包羅萬象的?
    ,或許在後世看來,它們自從融合了佛道兩家的思想後已經成為了獨立的哲學分類並不是儒家。那麼究竟儒家思想是什麼呢?這些分支到底是不是儒家呢?得從孔子和儒家開始說。儒的解釋有很多,有說柔的,有說術的,甚至在《周禮》中也有提到道的。但從孔子的畢生追求和《論語》中來看,儒家的本義是兩個,一個是仁義,一個是禮樂。這兩個基本要素構建了儒家思想的本源。仁義很好理解,為人不仁枉為人,而為君不仁枉為君。
  • 佳片|《天空之眼》:世間最大的惡莫過於偽善
    《天空之眼》全程圍繞到底投不投放飛彈消滅恐怖組織頭目的問題展開了一次次爭辯。在有人看來這是一部「作死」影片,以「婦人之見」瞻前顧後的打擊恐怖組織,怎能取得成功。而有的人則認為這部影片引人深思,拍出了戰爭之下的絕望。
  • 儒家經典思想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今天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規範依然以儒家為本,照亮每一個人思想行為前行的方向和路徑。       一、 儒家思想產生的歷史及背景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由孔子於前5世紀創立,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意識形態。
  • 會議|對話儒家與韋伯:儒家倫理抑制了資本主義發展嗎?
    在中國,這個論斷曾引發焦慮:既然儒家阻礙了資本主義發展,這是否意味著只有拋棄儒家、引入韋伯所謂的新教精神,我們才能趕上現代世界理性化道路的末班車?它也招來質疑:先不談儒家能不能算作「儒教」,韋伯在論述儒家思想中大量論證細節本就有違史實,況且,莫非儒家不能和新教一樣自成一類現代化範疇麼?
  • 儒家哲學思想與中醫學的關係
    但經孔子整理的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卻是儒家的經典,後世也以孔子為儒家宗師。儒家在漢初之前只是諸子百家中之一,並不佔統治地位。漢初統治者的治世哲學崇尚黃老哲學,信奉自然無為,這和秦朝暴政有一定的關係,漢高祖劉邦說,天下苦秦久已,故漢初統治者以道家老子的無為哲學治世。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散養天下子民,無為而治。
  • 這梗指偽善假好心假哭
    這梗指偽善假好心假哭時間:2020-10-29 19:1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鱷魚的眼淚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指偽善假好心假哭 指偽善,假好心,假哭。 來自國外的諺語:鱷魚在吃人之前會留下虛偽的淚水。實際上,並不是在表達他們的傷心。而是在用眼淚潤滑自己的眼睛。
  • 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現實意義
    解決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帶來的突出問題,全面提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是實現中華民族可持續發展的治本之策。對此,儒家生態倫理思想可提供有益借鑑。   在儒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裡,蘊涵著豐富的生態倫理思想。在自然觀上,儒家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統一,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人是相通的,提倡「天人合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注意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
  • CFPL|席位制電競格局開啟,偽善等小將大有可為
    CFPL|席位制電競格局開啟,偽善等小將大有可為 2019-08-01 19:26  穿越火線賽事姐
  • 為什麼有人說朱熹是中國歷史上最大、最無恥的偽君子?!
    為什麼有人說朱熹是中國歷史上最大、最無恥的偽君子?!此事是典型的「孩子沒娘,說來話長」。儒學從基因來講,就有萬古不變的虛偽性和不確定性。到了西漢,有個叫叔孫通的人,得到了劉邦的崇信,開始講儒學大行其道,其實就是搞一些「恢復周禮」的儀式感,好滿足劉邦的虛榮心,之後到漢武帝時期,為維護封建大一統思想,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讓儒家思想成為真正的唯一正確光明的思想。
  • 《輻射4》老冰棍偽善玩法心得
    《輻射4》裡的居裡愛因斯坦相信大家都知道,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老冰棍偽善玩法心得人形自走充氣娃娃 居裡的遭遇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廣大老冰棍整體嘴上仁義道德,以廢土安危,天下統一,人民幸福,環境改善為己任。出門在外燒殺掠奪,洗劫廢土,霸氣橫豎都露,回到家卻對自己的枕邊人冷漠無情,只有肉體沒有愛情,真是人前人模狗樣,人後男盜女娼。
  • 講座回顧丨儒家如何認可人權與動物權
    講座題目為《儒家如何認可人權與動物權——一個羅爾斯式的路徑》。本場講座由復旦大學哲學院白彤東教授主講,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湯元宋老師主持,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溫海明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宋洪兵教授評論。講座伊始,白彤東教授首先指出,自由和民主在自由民主體系裡是兩個獨立的概念,各有不同的歷史淵源。本次講座的主題為儒家如何跟廣義的自由、法治、人權、權利接軌,如何處理儒家與權利兼容性問題。
  • 評《現代新儒家文化觀研究》
    黑龍江大學柴文華教授的《現代新儒家文化觀研究》(以下簡稱《研究》,三聯書店2004年12月版)可謂是現代新儒學專題研究方面的一部力作。《研究》本著從抽象到具體的表述方式,首先對現代新儒學及其文化觀進行了前提性或總體性研究。
  • 儒家學說對於中國人性格的影響
    儒家學說由於與中國古代封閉的封建社會制度相適應,因而得到封建統治者的青睞而得到大力推崇,成為中國古代思想和文化的主流,它也曾為社會的進步起到過重要推動作用。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國人的性格形成過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多重維度中的儒家仁愛思想
    比如,在1840年之後遭受西方軍事和經濟雙重衝擊的社會環境下,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對於儒家在傳統中國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及未來中國發展中所能產生的影響之認知產生了重大分歧。除了我們所習見的認為儒家思想阻礙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這一說法之外,對傳統儒家在「公」與「私」問題的理解也出現了巨大的衝突。
  • 儒家仁愛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愛人類」是儒家「仁愛」思想底色,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儒家思想的現代性價值不可低估。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仁」是儒家學派核心觀念。「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把「仁」分為「安仁」與「利仁」兩類,「安仁」實際上也就是「樂仁」,恰如《大戴禮記·曾子立事》所言:「仁者樂道,智者利道。」
  • 《琉球王國儒家文化十二講》:琉球的儒家文化之根
    儒家文化作為兩千多年來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支配和影響了中國整個思想學術界,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氣質。儒家文化依據外在環境和形式,進行了內部的調整和演變,儒學大師迭出。儒家思想經久不衰,經世致用、創新發展以及其自身的比較優勢起到了關鍵作用,其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 為何說儒家進取而道家無為?一文看懂儒道人生哲學的不同
    相較於西方追問宇宙起源和物的問題,中國哲學更重視人的問題,無論儒家道家還是墨家,無不把人的價值的問題放在首位,所以,一部中國哲學史其實就是關於人生的哲學史。人需要追問的問題太多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如何處理與宇宙與人與自我的關係?人是否自由?人能否突破命運的限制?如何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
  • 泗河,儒家的河流
    泗河,儒家的河流 楊義堂 在中國的江河水系中,濟寧的泗河只是一條不起眼的小河,然而,在中國文化的版圖上在它古老的河灣裡孕育了源遠流長、厚德載物的儒家文化,它的一泓碧波從遠古流來,在中華五千年歷史裡迴旋激蕩,並從這裡流向全國和世界,即使在萬裡之遙的邊陲,也有它汩汩流淌的清音。可以說,泗河,是一條儒家的河流。 泗河古稱泗水,發源於山東泗水縣泉林的陪尾山麓。這裡曾是東夷族群聚居之地,也是中華古老文明的發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