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作為女性的「奪命殺手」,乳腺癌已成為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更是以每年3%的速度在我國遞增,有專家預計,到2021年,中國乳腺癌的患者將突破250萬。而好消息的是,儘管在女性罹患惡性腫瘤的致死率中仍排名第一,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正持續降低。
作為女性的「奪命殺手」,乳腺癌已成為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更是以每年3%的速度在我國遞增,有專家預計,到2021年,中國乳腺癌的患者將突破250萬。而好消息的是,儘管在女性罹患惡性腫瘤的致死率中仍排名第一,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正持續降低。
「乳腺癌新靶點的出現、新藥的更換、治療手段多樣,個體化治療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作為2017年三篇研究文章入圍聖安東尼奧乳腺大會(SABCS)的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科主任,國家衛計委專家組重要成員,美國NCCN臨床腫瘤指引乳腺癌(中文版)專家組成員,國際St Gallen乳腺癌指南(中文版)專家組成員廖寧教授說道。
近日,在日前深圳舉行的 2018 Best of SABCS China會議上,廖寧教授作為大會主席之一,與國內外專家共同討論乳腺癌研究的進展與突破。
據悉,在2018年6月召開的第三屆中美乳腺癌高峰論壇上廖寧教授也將進一步剖析SABCS大會上乳腺癌領域最新前沿學術熱點資訊。
查循環腫瘤細胞,預測雌激素受體陽性患者的復發風險
ER陽性的乳腺癌患者預後效果如何?是否能提前預知?廖寧教授指出,最新的研究證實,ER陽性患者只需抽取7.5毫升血,就能預測ER乳腺癌患者的預後、復發風險,與淋巴結、骨髓相比,外周血標本易獲得、創傷性小、可反覆採集。
廖寧表示,乳腺癌患者的血液循環中存在著非血液腫瘤細胞,即循環腫瘤細胞(CTCs),也被稱為癌細胞血症。若ER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在術後檢測中發現CTC呈現陽性,則意味著患者預後效果較差,生存率將縮短。
此外,在對雌激素受體(ER)或孕激素受體(PR)陽性患者可應用內分泌治療時,藥物是否有效,或者是否出現耐藥,進行CTC檢測也能幫上大忙。「若在血液中查到CTC,或數量明顯增多,提示已經出現耐藥性,需更換或加強藥物。「廖寧說道。
廖寧提醒,一般在CTC呈現陽性的乳腺癌患者,多數都存在血脂代謝異常、低密度脂蛋白高、血糖蛋白高的症狀表現,是否能作為「預警哨兵」?目前並無明確證據證實,但患者可加以注意。
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福音,靶向藥物進入醫保
據悉,在臨床上大約有20%-30%的乳腺癌患者表現為HER2陽性,具有較高的復發風險和死亡風險,靶向藥物的介入治療就顯得尤為關鍵,幸運的是從2017年下半年起,HER2陽性乳腺癌靶向治療藥物赫賽汀納入了國家醫保,「費用的降低,讓更多的乳腺癌患者願意選擇靶向藥物。」
廖寧教授表示,目前無論是早期還是晚期HER2陽性,赫賽汀都是治療的基石。赫賽汀治療早期HER2陽性乳腺癌80%的患者生存時間超過10年,對於晚期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以赫賽汀為基礎的治療是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的一線標準治療。
多久做一次乳腺檢查?
對於乳腺疾病既要重視早期篩檢,不放過病變的蛛絲馬跡,也要防範「乳腺癌恐慌」,以免病急亂投醫。由於乳腺癌的治療效果與臨床分期密切相關,通常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乳腺癌早發現早治療對患者的意義重大。
廖寧建議,35歲以下的女性,每年可做一次乳腺B超。B超對小於一釐米的結節和囊性增生比較敏感。35歲至40歲的女性可根據乳房情況,諮詢醫生意見,選擇胸部基礎攝片等檢查項目。年過40歲的女性,如果不屬於乳房腺體緻密型,最好選擇每年做一次鉬靶檢查。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