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打著「全腦開發」旗號的培訓班,陸續在暑假來臨前後恢復營業。培訓方聲稱,其課程基於量子力學理論,能讓孩子「蒙眼識字、過目不忘」。因此,儘管收費動輒上萬,這類培訓班仍受到眾多家長追捧。
早在2014年,央視就製作了一期「少年『超能培訓』」的記者調查。揭露了福建泉州的一家培訓機構宣傳能大幅提高孩子的記憶力,更能開發孩子的「特異功能」,教會孩子「蒙眼看物」、一目十行甚至百行的超人本領的騙局。但近年來,「全腦開發」並沒有偃旗息鼓,究其原因,一是家長的焦慮情結作怪,二是科普的力度不夠。
事實上,那些相信「全腦開發」所謂功效的家長,並不完全都有神童情結,不是非得把孩子培養成神通不可,更多的是家長缺乏對孩子的觀察,片面地認為孩子成績上不去,是記憶力、專注力差的問題。其實,這更多的是表面現象,可能換一個環境、換一種引導方式就能解決這一問題。但是缺乏耐心的家長們更願意依賴外界來解決,而一些「全腦開發」是偽科學的生硬科普,又不足以讓家長們心服口服。
「全腦開發」並不是偽科學,它屬於教育神經科學的範疇。科學家們多次表示,教育神經科學是將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教育學整合起來,研究人類教育現象及其一般規律的文理大跨度的新興交叉學科,但科學研究及轉化應用目前處在初步階段。這就好比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元素可以治療某種疾病,但僅在論證階段,還沒有臨床實驗,於是有人拿來治病,顯然是不科學的,甚至貽誤了治療。
一些培訓機構正是利用了人們的模糊認識,片面強調「全腦開發」的科學功效,同時,通過造謠的方式來渾水摸魚。比如,通過搜尋引擎搜索「全腦開發」,就有一些邊緣化媒體報導的人社部認證全腦潛能開發師資格證、《中央新聞聯播》國家領導人重視全腦開發、撒貝寧談照相記憶:如何用別人20%的努力,考上北大!這些信息不是造謠,就是斷章取義。比如,查一查2014年10月5日撒貝寧做客《可凡傾聽》欄目的對話,原版內容裡面根本沒講到「照相機記憶法」,主持人也沒問過。但遺憾的是,一些家長們似乎失去了反覆求證的耐心,儘管幾萬元的培訓費要用半年的時間去掙,總有人不去算這個帳。
退一步說,就算「全腦開發」讓孩子的記憶力、專注力好了,但是對孩子的能力來說,記憶力、專注力只是一種手段,孩子需要的是把記憶的內容通過整合分析,轉化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現在搜尋引擎的功能就很發達,順便動動手指的事,何必都要去記住呢?
再退一步說,即使家長科學素養差、辨別能力低,不會科學教育孩子,但看看高考冒名頂替案,看看一些官員為自己孩子上學託關係走後門,如果「全腦開發」真神奇,他們何必冒著風險費這個勁呢?
真正的腦力開發是根據孩子大腦的發育過程,合理開發其大腦能力,以適應社會多變的環境,而不是超越兒童正常生長規律去急於求成。家長如果著急焦慮、盲目跟風,把年幼的孩子推進培訓班進行所謂「全腦開發」,其實是違反孩子正常成長的規律,最終只會傷害了孩子。事實上,就是培訓機構在把「全腦開發」捧上天的時候,最後都會有一句「但我無法保證一次培訓在學習上的具體效果。想提高成績,還需要家長長期、耐心的配合訓練。」這就像某些APP上的「默認勾選」,已經為免責埋下了伏筆。
所以,與其監管部門在和培訓機構打遊擊戰持久戰,不如拿出更多精力來以制度化的方式辦好家長教育能力培訓班。家長不再瘋狂了,孩子自然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