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通過不同的相互作用的信號轉導途徑感知和整合來自環境的各種激素和信號分子。細胞核編碼的線粒體交替氧化酶(Alterative oxidase1a,aox1a)作為一個模式系統已經被用於研究線粒體和細胞核之間的逆行或壓力信號(Retrograde signaling)。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博士張新華於2014-2015年在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和博士後Ivanova Aneta在教授Whelan James與博士後De Clercq Inge指導下,鑑定了具MYB結構域蛋白AtMYB29,作為交替氧化酶基因的負調節因子(Regulator of alterative oxidase1a 7, [rao7] mutant)。在抗黴素A(Antimycin A)誘導下,rao7/myb29突變體與野生型比較具有更高的AOX1a表達與蛋白水平;多種與線粒體壓力有關的基因表現為增強的轉錄豐度,表明RAO7/MYB29具有負向調控線粒體壓力響應的作用。激素應答標記基因的Meta-分析和下遊轉錄因子網絡的鑑定揭示了MYB29具有複雜的相互調控網絡,包括乙烯、茉莉酸、水楊酸、活性氧信號等各種乙烯響應因子和WRKY轉錄因子。儘管rao7/myb29增強線粒體壓力響應基因的誘導,但是,在中度光與乾旱作用下,它的突變體表現比較敏感,這些結果揭示了線粒體逆行信號和葡萄糖苷合成調節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共同的調節者可以解釋為什麼線粒體功能擾動導致轉錄響應與生物脅迫響應的重疊。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173: 1824-1834, March 2017)。(來源:中科院華南植物園)
華南植物園在植物-環境互作信號分子MYB29研究中取得進展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