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黑鑽也被稱之為「黑金剛石」,呈黑色多孔結構,只存在於巴西和中非。這種鑽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並非來自於火山,而是遙遠的外太空。排除顏色這個特徵,如果單從外觀來看,你很難將它們與其他鑽石區分開來。
奧爾洛夫黑鑽。
網易探索1月19日報導 黑鑽也被稱之為「黑金剛石」,呈黑色多孔結構,只存在於巴西和中非。這種鑽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並非來自於火山,而是遙遠的外太空。排除顏色這個特徵,如果單從外觀來看,你很難將它們與其他鑽石區分開來。
黑鑽的硬度與其他鑽石相當,採用類似的打磨拋光方式製作珠寶首飾。與其他鑽石相比,它們的特殊之處就是「出身」。地球上的絕大多數鑽石都是碳在火山下方碾壓和加熱的結晶,相比之下,黑鑽則在超新星爆炸時形成。
黑鑽所在位置是促使科學家相信它們並非「地球製造」的第一條線索。雖然世界很多地區都出產鑽石,但黑鑽只存在於巴西和中非。這兩個國家也因為擁有黑鑽礦而著稱。巴西和中非並不具備其他鑽石礦缺少的任何條件,也就是說,這種鑽石並非當地地質活動的產物。黑鑽中的氮和氫促使研究人員將目光投向太空。在將黑鑽加熱之後,科學家利用紅外線分光鏡對氮和氫的分布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氮存在於單個原子之中,而不是像其他鑽石一樣存在於原子團中。分析顯示黑鑽表面存在大量氫層。
研究黑鑽有助於科學家了解地球的歷史。過去,我們的星球有時會「接收」20到30億歲的超新星的碎片。當時,超新星爆炸後倖存的物質形成流星並飛奔地球,直徑可能達到1英裡(約合1.6公裡)。在穿過地球大氣層後,這些流星墜落南美和非洲地區。流星被地球碾成碎片並埋入地下,最後變成神秘的黑鑽。(來源:ios9.com 編譯:shooter)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