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頂治癒有望!哈佛科學家培養出可以長出毛髮的皮膚類器官

2020-12-05 鎂客網

這一成果使「人們離產生無限量的毛囊更進了一步」。

英國時間6月3日,哈佛大學醫學院等機構在學術期刊《自然》上刊登了一項新突破: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可以長出毛髮的皮膚類器官。這項成果將帶來一種可以研究人類皮膚發育的工具,由此長期困擾人類的禿頂問題或可被解決。

圖 | 《自然》論文

一直以來,重建皮膚及其相關結構(如毛囊和皮脂腺)一直被視為一項難度極高的生物醫學挑戰。此次,美國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卡爾·克勒及其同事,第一次報告了「類器官」培養系統在優化生長條件後,能夠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生成皮膚「類器官」。

論文中稱,經過4—5個月的培養期,這些類器官具有明顯的表皮層和真皮層,而且含有毛囊、皮脂腺和緊密連接的神經迴路。研究人員將它們移植到免疫功能不全的小鼠的背上皮膚後,55%的移植物上都長出了2—5毫米的毛髮,表明該「類器官」能夠與小鼠表皮融合,形成含人類毛髮的皮膚。

圖 | 體外皮膚培養過程

對於這項研究成果,《自然》特別邀請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皮膚科Leo L·Wang博士與皮膚科主任George Cotsarelis教授就這一成果撰寫了新聞與觀點文章。

兩人評價稱,「這一成果使『人們離產生無限量的毛囊更進了一步』,這些毛囊可以移植到頭髮稀疏或無發人的頭皮上。此外如果這一方法應用於臨床,那些有傷口、疤痕和遺傳性皮膚病的人將有機會獲得革命性的治療。」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相關焦點

  • 哈佛科學家培養人造皮膚可長出毛髮,為「禿頂」投下治癒曙光
    2004年,美國科學家第一次用老鼠皮膚中的幹細胞培育出毛囊,當時美國知名脫口秀《今夜秀》的主持人Jay Leno開玩笑說,科學家「治癒了禿頭……至少在老鼠身上是這樣」。16年後的今天,學術期刊《自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終於向「治癒」人類禿頂邁出了重要一步。
  • 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皮膚「類器官」治療禿頂成為可能
    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皮膚「類器官」去年9月,日本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美國研究者合作,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同時培育出了肝臟、膽管和胰臟三種迷你器官。而近日,幹細胞在器官再生領域又獲得新進展,6月3日,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又發表了一篇關於人類多能幹細胞(iPSC)培養出的皮膚類器官的報導,又一次證實了幹細胞在器官再生領域的重要作用。
  • 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皮膚「類器官」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6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科學家們在「類器官」研究中完成一項重大挑戰: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的皮膚「類器官」,在其培養4—5個月後,成功形成了多層皮膚組織,甚至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經元迴路。
  • 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皮膚「類器官」,或將帶來一種可以研究人類...
    科技日報北京6月3日電 (記者張夢然)科學家們在「類器官」研究中完成一項重大挑戰: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培養的皮膚「類器官」,在其培養4—5個月後,成功形成了多層皮膚組織,甚至包含毛囊、皮脂腺和神經元迴路。
  • Nature突破丨 治療禿頂有希望!最接近真實人類皮膚的皮膚類器官
    撰文 | 鹹姐責編丨迦漵16年前,美國NBC《今夜秀》的當家主持人Jay Leno(下圖左一)嘲笑科學家至少在小鼠上治癒了「禿頂」。而今天在線的這篇Nature工作報導了一種可以直接從人類多能幹細胞產生複雜皮膚的類器官培養體系,首次實現了在體外完成接近完整的真實皮膚的自組裝,並成功將其用於體內皮膚的重建,該工作無疑是再生醫學領域的一項重要突破,為治癒禿頂帶來了希望!Nature同期配發評論文章,高度評價了這項工作。
  • 幹細胞技術讓人造皮膚長出毛髮
    皮膚是一種複雜的多層器官。此前,利用幹細胞技術只能獲得特定類型的皮膚細胞,無法再生出包含毛囊、汗腺等附屬結構的完整皮膚。而《自然》雜誌報導的最新研究,首次在體外培育出包含這些附屬結構的皮膚類器官,並在移植到小鼠背部後長出了2—5毫米的毛髮。人的皮膚結構複雜而且極為重要。
  • 禿頭有「治癒」的曙光了?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2004年,美國科學家第一次用老鼠皮膚中的幹細胞培育出毛囊,當時美國知名脫口秀《今夜秀》的主持人Jay Leno開玩笑說,科學家「治癒了禿頭……至少在老鼠身上是這樣」。16年後的今天,學術期刊《自然》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終於向「治癒」人類禿頂邁出了重要一步。
  • Nature:幹細胞形成近乎完整皮膚結構,長出毛髮
    好消息、好消息,Nature發表的最新論文,帶來了生發新希望:由波士頓兒童醫院和哈佛醫學院主導的研究團隊,成功讓由幹細胞培養成的人造皮膚,長出了毛髮!這樣的實驗結果表明,這些由多能幹細胞培養出的皮膚類器官,其毛囊經歷了類似哺乳動物毛囊的形成過程。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皮膚類器官在基因表達上具有下巴、臉頰和耳朵皮膚的特徵。培養140天之後,其結構與人類18周胎兒面部皮膚相似。
  • 黑洞可以長出毛髮,然後又再次禿頂了
    這個令人沮喪的事實導致科學家在20世紀60年代宣布黑洞「沒有毛髮」。由此,研究人員認為黑洞幾乎沒有能夠區分彼此的特徵。現在,新的計算表明一些黑洞可以長出毛髮,但它們不能長時間保持毛髮。根據這項新研究,以接近(但不完全)最大旋轉速度旋轉的黑洞顯示出一些獨特的特性。但是這些特性並沒有持續多久黑洞就變得「光禿禿的」了,與其他同類黑洞變得難以區分。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因為它是一個短暫的行為。
  • Nature開發毛囊類器官,可再生頭髮!媽媽再也不擔心我脫髮了!
    2020年6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當從成年老鼠皮膚中分離出的幹細胞首次生成毛囊時,美國脫口秀節目The Tonight Show的前主持人Jay Leno開玩笑說,科學家們"治癒了禿頂……至少治癒了老鼠的禿頂"。
  • 科學家首次培養出最接近真實形態和功能的皮膚類器官,移植後生發率達到55%丨科學大發現
    十幾年前,美國脫口秀就拿這事兒開涮,調侃道:「經過不懈努力,科學家們終於能在小鼠身上治療禿頭啦!」十六年後的今天,《自然》上發表的最新成果,總算能讓科學家們出口氣了:哈佛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人多能幹細胞培育出了包含毛囊等附屬結構的皮膚類器官(Organoid),將它們移植到小鼠身上時,55%的類器官成功長出了毛髮!
  • 脫髮者福音:用人類幹細胞在小鼠身上培育出人類頭髮了
    科學家利用人類幹細胞在老鼠身上培育出毛髮後,一種治療謝頂的方法可能即將問世。而這次,專家稱這種療法實際上能夠完全治癒禿頂,因為這些細胞百分百來自人類。這些毛髮在實驗室的皮膚樣本上生長,並被移植到老鼠的身上,超過一半的移植是成功的。皮膚科醫生說,美國的這項研究可能會產生無限制供應的毛囊,並可以移植到脫髮的人身上。此外,這種療法也會給燒傷患者和其他皮膚病患者帶來希望。
  • Nature重磅:張東升隱秘的禿頂有救了
    這個發現證實了幾乎在體外進行組裝的皮膚器官可以在體內進行重建皮膚。在調整了FGF、BMP抑制劑、LDN等刺激物的使用頻率和時間,在50天時成功培育出了更高級皮膚形態。約在70天左右時,組織出現了毛髮形狀。
  • 防脫生發「錢景」大:哈佛攻克生發黑科技,國內巨頭億元賭風口
    2020年6月,大洋彼岸傳來了一則重磅消息,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成功培養出可以長出毛髮的皮膚類器官。對此國際權威期刊《自然》指出,這項黑科技有望使「人們離產生無限量的毛囊更進了一步」。很快,這項成果就在科學界引起了一場巨震。
  • 自噬調節幹細胞多能性,再生醫學有望取得新突破
    這在幹細胞生物學領域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發現,合理的幹預或引導這些功能可能成為提高再生醫學方法效率的有力途徑,讓研究人員和醫科學家獲得更好地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胚胎幹細胞,一個「全能型」選手!胚胎幹細胞是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出來的一類細胞,它具有體外培養無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 溫醫大「幹細胞仙子」成功培養出世界上最長壽的視網膜類器官
    2017年,溫醫大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6級眼科學博士生鄧雯麗成功培養世界上最長壽視網膜類器官,被稱為溫醫大的「幹細胞仙子」。2018年,她受邀參加眼科學國際頂級學術盛會ARVO並獲International Travel Grant國際大獎(中國學生每年獲得此獎不超過3人)。  「跬步至千裡,水滴能穿石」,鄧雯麗一直深信日積月累,時間會給出滿意的答卷。
  • 3D列印器官目前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用於移植麼?
    自從有了3D列印技術,生物學家們開始放棄分層培養細胞的做法,著手研究三維器官培養物,即類器官。類器官有望減少對動物試驗的需求,並提供改進的模型來了解疾病的發生過程。研究人員估計,可能在10到15年內列印出定製化的器官和組織,從而解決捐贈器官不足和移植排異的風險。同時,這項創新技術還可以用來進行藥物篩選。 科學家們從患者身上採集了脂肪組織,並且將其中的細胞和非細胞物質分離開來。分離出的細胞隨後與特製的列印材料混合到一起列印出適合患者的心臟組織。
  • 美造出「萬能肌肉薄膜」 人造器官有望批量生產
    小說中的科學家弗蘭肯斯坦用各種人體器官拼湊出一個「人」,並用電擊使其「復活」。現代科學中的器官移植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攻克排異、感染等諸多難關,而用各類器官組裝活人,只能存在於科幻小說中。但最近,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新技術,給人體器官移植帶來了新希望。
  • Nature:人胰島樣類器官動物試驗成功!可以恢復小鼠葡萄糖穩態
    北京時間8月20日,發表在《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中產生了人胰島樣類器官(HILOs),將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模型後,可以快速重建葡萄糖穩態,且不會出現免疫排斥。
  • 科學家開發出人類遠端肺臟的類器官模型
    科學家開發出人類遠端肺臟的類器官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46:53 美國史丹福大學Calvin J. Kuo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人類遠端肺臟的類器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