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內切酶酶切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驟

2021-01-11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

  

  【基本原理】

  限制性內切酶已有百餘種,每種酶有其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識別特異性,酶的活性需Mg+2來激活。不同的酶也有許多差別:有些酶除需Mg+2外,還需ATP 等其他輔助因子的激活;切割位點和識別序列間的距離不同;有的內切酶同時具有甲基化作用。根據這些差別,可將限制性內切酶分為I、II 和III 種類型。II 型限制性內切酶只需要二價鎂離子的激活,酶在其識別序列內切割雙鏈DNA,產生的各種DNA片段具有相同的末端結構,而且大多數的II 型酶可提供粘性未端,有利於片段再連接,大部分II 型酶所識別的序列具有反向對稱的結構,或稱之迴文結構。如EcoRI 和HindIII 的識別和切口分別為:

  EcoRI : G ↓AATT C HindIII : A↓AGCT T

  T TCGA↑ A C TTAA↑G

  限制性內切酶對環狀質粒DNA產生的酶切片段數與切口數一致。因此,鑑定酶切後的片段在電泳凝膠的區帶數,就可以推斷切口的數目;從片段遷移率可判斷酶切片段大小。用已知分子量的線狀DNA 為對照,通過電泳遷移率的比較,可以粗略地測出分子形狀相同的未知DNA的相對分子大小。

  質粒DNA的相對分子量(Mr )一般在106~107 範圍內,如質粒pBR32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106 ,在細胞內有三種構型:①共價閉環DNA,常以超螺旋形式存在;②如果兩條鏈中有一條鏈發生一處或多處斷裂,分子就能旋轉而消除鏈的張力,這種鬆弛型的分子叫作開環DNA;③雙鏈線狀DNA由於兩條鏈的切口在同一部位被切斷,不能成環,完全開放成線狀,簡稱線性DNA。如果要測定質粒DNA的相對分子量,最好把質粒用單一切口的酶水解得到線性DNA 片段。三種構型的質粒DNA 在電泳時的泳動速度為:共價閉環DNA>線狀DNA >開環DNA。

  本實驗採用限制酶BamHI ,切割pUC18-KanR質粒中插入的分子大小為1200 bp的KanR基因片段。

  【器材】

  1.水浴箱

  2.高壓滅菌鍋

  【試劑】

  1.10×限制酶緩衝液

  2.限制酶BamH I

  3.DNA樣品,重組質粒(見上)

  【操作步驟】

  1.在Ep管中分別加入以下試劑:

  10×限制酶緩衝液2μl

  pUC18-KanR 2μl

  ddH2O 15μl

  BamH I 1μl

  2.將上液混勻,37℃保溫,1h。

  3.加入1μl 0.5mol/L EDTA(pH8.0)終止反應。

  4.1% 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酶切結果。

  上海創賽科技性能卓越,白介素細胞因子,胎牛血清,電泳設備科學儀器,原料藥標準品,化學試劑,細胞培養耗材,上海創賽,海量產品特價促銷中,歡迎來電諮詢!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焦點

  • 酶之七種武器——II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專一性是酶中最基礎也是具特色的武學功法,其麾下六大家族各有所長,有的精通基團專一,有的擅長几何異構,有的專修旋光異構,而II型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雖屬水解酶家族,卻修習武林中罕見的太極功法,具有獨特的識別迴文序列之能。
  • 工程中使用的工具酶很多,包括限制性內切核酸酶、DNA 連接酶
    它所涉及的過程可用「分(合成)、切、連、轉、選、鑑」六個字表示。分(合成):指DNA的製備,包括從生物體中分離或人工合成。分離製備或合成製備DNA的方法都有很多種。切:即在體外將DNA進行切割,使之片段化或線性化。
  •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作用特點,將它們分為三大類
    二、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命名和分類(一)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命名按照國際命名法,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屬於水解酶類。由於限制性酶的數量眾多,而且越來越多,並且在同一種菌中發現幾種酶。為了避免混淆,1973 年Smith和Nathans對內切酶的命名提出建議,1980 年, Roberts 對限制性酶的命名進行分類和系統化。(二)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分類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作用特點,將它們分為三大類。1. I類限制性內切核酸酶I類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分子量較大,一般在 30萬道爾頓以上,通常由三個不同的亞基所組成。
  • 賽默飛世爾隆重推出FastDigest快速限制性內切酶
    2011年12月29日 — 賽默飛世爾科技近期推出Thermo Scientific Fermentas FastDigest快速酶,是為快速DNA酶切專門研發的進階版限制性內切酶。在30年的內切酶研究當中,我們積累的限制性內切酶生產菌株庫是業內最大的限制性內切酶生產菌株庫之一。
  • 技術 酶切啊酶切,切還是不切?
    酶切,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切不動和切過了。這些問題比較複雜。毛博準備分兩節來講。下面,毛博先講一講切不動的問題。切不動可能的原因:1. 酶不匹配解決的方法:如果是雙酶切A和B,預實驗中必須做A和B各自的單酶切和A+B的雙酶切,好確認這幾種酶都好用,質粒上的切點都好用。
  • 這個夏天,內切酶和連接酶新CP官宣了!
    對,沒錯,這些就是Thermo Scientific FastDigest限制性內切酶,紫色的蓋子搭配綠色的緩衝液。非常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FastDigest限制性內切酶的厚愛,也衷心希望它能給你的科學研究帶來便利。這個夏天,FastDigest限制性內切酶要跟大家撒糖了!
  • 轉基因之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內切酶
    限制性內切酶切割遺傳物質「我立刻就知道這一定是限制性內切酶。」史密斯說道, 「那真是個絕妙的時刻——只要五分鐘,你就知道新發現誕生了。」隨後,史密斯和他的同事不斷地重複著從細菌提取物中分離蛋白質的工作,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枯燥乏味後,喜悅和滿足終於降臨:他們最終找到了限制性內切酶,還發現甲基化酶能夠通過用碳原子和氫原子來保護細菌本身的 DNA,以免被限制性內切酶「大卸八塊」。現在我們知道了整個發現的過程,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開始有科學家將這種酶作為研究工,因為它能切割DNA。
  • 有關限制性內切酶的幾個問題
    1)為啥切不斷?2)為啥切不乾淨?
  • 通過兩種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在不同序列切割,產生不同的末端
    用兩種合適的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載體(10μg) 和外源DNA。製備閉合環狀質粒軟體用於定向克隆,通過兩種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在不同序列切割,產生不同的末端。只要可能。儘量避免使用多克隆位點上切割序列相互之間位於12bp 以內的兩種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因為在其中一個位點被切割後,第二個位點將太接近線性DNA的末端,從而不利於第二種酶的有效切割。
  • 煮沸法快速提取質粒以及瓊脂糖電泳與DNA酶解
    實驗目的: 1、 掌握質粒 DNA 分離,純化的原理 2、 學習煮沸法快速提取質粒 DNA 的方法 3、 學習 DNA的限制性酶切的基本技術 4 、 學習利用瓊脂糖電泳測定 DNA片段的長度 二、 實驗原理 在基因工程中, DNA 分子的切割是由限制性內切酶來完成的。
  • 用限制性內切核酸酶進行酶切,再連接到具有相應末端的載體上
    10.若用礦物油覆蓋在微量離心管內樣品液體的上層(步驟7),反應結束後可用150μL氯仿抽提去除。在PCR管內,包含擴增DNA片段的水相與上層礦物油的界面形成寫月面,在彎月面下面的水相還有膠束,可用自動移液器小心吸取水相液體轉移到一個新的離心管內。注意,如用微量滴定板作為PCR的反應管,就不能用氣仿抽提的方法來去除礦物油,因為這種塑料製品不能接觸耐有機溶劑。
  • Southern blot(印跡)操作步驟
    1.瓊脂糖電泳   (1)取一定量的待測DNA樣品,用適當的限制性內切酶酶切。DNA的量根據樣品的種類及   實驗目的的不同而異,對於克隆片段的限制性內切酶圖譜分析,取0.1-0.5μg即可;而對於鑑   定基因組DNA中的單拷貝基因序列,則需要10~20μg;當採用寡核苷酸探針或探針的比放射   性活性較低時,則需要30~50μg。   (2)酶切完畢,在瓊脂糖凝膠中電泳。
  • 防止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連接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重組體
    限制性內切核酸酶的作用是在限制位點切割質粒分子自連接產生的環狀和線性多聯體。該方法需要質粒與靶DNA分子的連接破壞限制性酶切位點,以防止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連接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重組體。14 DNA理按酶3U調整H2O的加入量,使最終的反應體積為20μL°設置對照反應,包含.上述列出的所有試劑,除了擴增的靶DNA。2.在22'C孵育連接混合物4h。限制性內切核酸酶切割質粒DNA:在dNTP的存在下,T4 DNA聚合酶的3外切核酸酶活性補平擴增的DNA的末端。
  • Southern blot(印跡)技術的基本原理及方案
    【基本原理】   Southern blot 是將電泳分離的DNA片段轉移到一定的固相支持物上的過程。DNA分子用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後,經瓊脂糖凝膠電泳將所得的DNA片段按分子量大小分離,然後將含DNA 片段的瓊脂糖凝膠變性,將變性的單鏈DNA經虹吸作用轉移並固定於固相支持膜上。
  • 單鏈DNA介導的人工限制性內切酶PfAgo或可用於捕獲基因簇
    單鏈DNA介導的人工限制性內切酶PfAgo或可用於捕獲基因簇 來源: 生物催化劑設計與改造服務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2-21   今日
  • 擴增後,兩種PCR產物能用限制性內切核酸酶消化
    低溫孵育有助於反轉錄酶引導衍生反應,並可以阻止引物-RNA複合物的過早解鏈。對照在設置RT-PCR時應始終包括陽性與陰性對照。陰性對照指樣品在RT-PCR實驗中不加反轉錄所必需的成分。然而,陽性對照則需要更多技巧,因為它們要求有能反轉錄成cDNA的標準靶RNA樣品,並與實驗管樣品擴增靶序列平行進行。
  • DNA重組技術的基本工具(1)
    ●工具酶的發現  1970年,阿爾伯(W. Arber)、內森斯(D. Nathans),史密斯(H . C. Smith)在細菌中發現了第一個限制性內切酶(簡稱限制酶)後,20世紀70年代初相繼發現了多種限制酶和連接酶,以及逆轉錄酶,這些發現為DNA的切割、連接以及功能基因的獲得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