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友小麗(化名)最近很苦惱,因為孩子的老師布置了許多手工課作業,一會兒是做出一個自己心中的小夥伴,給他「穿」上衣服;一會兒是讓孩子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植物樂園。小麗的孩子經常沒有思緒,不知道怎麼做,而老師又要求不能照搬,寶媽小麗只好自己告訴孩子,哪些是創新的,哪些可以不跟著常規走。
一個孩子的想像力怎麼樣,思維能力如何,盡體現在一個「創意」上。小麗遇到的情況是眾多寶媽都要面臨的問題-幼兒創造力、想像力的培養。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的想像力不會體現在作業上,而是表現在一些萌芽期,例如塗鴉敏感期。這是孩子自己動手塗鴉的第一個階段,如果孩子因為不敢畫、不會畫而無動於衷的話,那麼家長的責任就重了。
錯誤的教育方式會影響孩子想像力的發展,家長們該謹慎。
一、缺少「想像力」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影響?
村上春樹曾說:「我寄望於學校的,只是『不要把擁有想像力的孩子的想像力扼殺掉』,這樣就足夠了。請為每一種個性提供生存的場所。」
一份想像力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卻非常珍貴。在《皇帝的新衣》這則寓言故事裡,沒有穿衣服的皇帝和百姓自我欺騙,明明事實不像自己說的那樣,卻還要假裝應和。是一個幾歲的孩童道破了皇帝的新衣之下,那層虛偽的面紗:他為什麼沒有穿衣服呢?
誰都知道,可就是誰都不敢說。想像力讓孩子擁有純真和童趣,能夠以最直接和純粹的態度看待世間萬物,不斷成長。少了這份想像力,一個孩子最真實的東西便流失了。
二、家長是如何偷走孩子的「想像力」?
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進行了一項大調查,「在全球21個受調查國家」中,有數據指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
低創造力和想像力,卻有著高的計算能力,這與教育和孩子的成長有著必然聯繫。
家長們都在用什麼方式扼殺一個孩子的想像力,讓他們在「有才」的基礎上,又缺乏「思考力」呢?
對標準答案的絕對忠誠,成為了孩子想像力缺失的中心環節。因為樹是綠的就必須在畫裡用綠色的顏料,因為這個題目的答案就是這麼寫的,所以其他答案都是錯的。應試教育讓家長太過信奉手中的參考答案,導致孩子想像力流失。
此外,美國芝加哥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勒維表示,兒童想像力缺失的重要原因,還有「電視」這一「兇手」。他指出,幼兒在看書的時候會發展出一系列的情節,對於內容和觀念的構成,都有自己的想法。相反,電視是孩子被動接受的過程,長時間看電視,容易影響孩子想像力的發展。
三、「想像力」是孩子打開世界的鑰匙
愛因斯坦曾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
許多家長都很在意孩子的成績,重視他在某些階段的學習,是否領先於人。但是,知識的學習並不代表想像力的發展,正如愛因斯坦所言,想像力和知識不能劃等號,有限的知識之外,還有無限的想像力在豐富、概括這個世界。
《小王子》中的那幅畫,在很多大人眼裡就是個禮帽,然而畫的是蛇吞象。其實蛇吞象並不是關鍵,重要的是用心去看事物,因為孩子的想像力是無窮的,在他們的思維之下,任何事物都可以變化。
四、家長應該怎麼開發孩子的想像力?
1、培養閱讀習慣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文字的表達往往是統一的,但是對於語言的理解可以千變萬化。對於孩子們來說,一份想像力的培養,離不開閱讀習慣的幫助。閱讀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帶動孩子思考,這樣一來,孩子的想像力便得到了重複地鍛鍊。
2、藉助繪畫的理解
繪畫是孩子心裡想法表達的關鍵途徑,在繪畫的過程中,孩子既需要思考,又需要動手,不經意間就鍛鍊了孩子想像的能力,通過創造新的畫面,進而幫助孩子提高。
想像力的教育不應該被家長忽視,而幼兒創造力的發展,也不能因為家長的疏忽而被遏制住。孩子的一份想像力很重要,家長莫要陷入誤區,限制了孩子的成長。
今日話題互動:大家對於「孩子的想像力培養」這件事是怎麼看待的呢?大家又是怎麼處理的呢?歡迎分享。
(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