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記憶體廠商密謀PLC快閃記憶體:成本再降25% 2021年前不會上市

2020-11-22 驅動之家

隨著NAND快閃記憶體不斷跌價,上遊的NAND廠商們也不斷推出更廉價的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去年QLC快閃記憶體開始上市,這還沒等普及呢,業界今年開始討論起PLC快閃記憶體了,理論上它的性能、可靠性比QLC要再低一個量級。

SLCMLCTLC快閃記憶體大家已經比較熟悉了,QLC快閃記憶體指的是4bit MLC,每個cell單元可以存儲4位電荷,總計數有16組電壓變化,控制起來相當複雜,所以寫入速度更慢,可靠性也更差了。

PLC則是QLC之後的新一代快閃記憶體,代表著Penta-level cell,也就是每個cell單元存儲5位電荷,總計32組電壓,意味著寫入性能更慢,可靠性也會再差一個級別。

真正的PLC快閃記憶體性能還沒明確數據,但是QLC快閃記憶體在緩存用光之後,寫入速度可以低到100MB/s以內,比機械硬碟還要低,PLC的情況可想而知。

但是PLC快閃記憶體勢不可擋,因為它比QLC快閃記憶體還有25%的縮放優勢,這對廠商來說是不能錯過的機會,所以今年以來東芝、西數等公司都在討論PLC快閃記憶體的可能。

好消息是PLC快閃記憶體短時間內還無法進入市場,目前各大廠商還在研發中,最快明年才能準備產品,2021年之前不太可能上市。

相關焦點

  • QLC快閃記憶體已被強力吐槽 更渣的PLC快閃記憶體冒頭了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價格連跌了6個季度,上遊廠商叫苦不迭,但是下遊廠商及消費者總算喘了口氣,智慧型手機128GB容量都是標配了,1TB SSD硬碟也實惠多了136層堆疊、256Gb(32GB)的第六代V NAND(3bit,也就是TLC)快閃記憶體,很快其他廠商也會跟上。
  • 話題回歸於成本 快閃記憶體存儲為何升溫不停?
    【PConline 雜談】快閃記憶體存儲機制在進入我們的視線以來,一直在拿求速求量的慣用方式在吸食著不同市場,從消費領域到數據中心,快閃記憶體技術都在拿出成本與功耗、延遲等等技術關鍵詞做換算。在前不久,甚至有快閃記憶體技術成本將有低於SATA磁碟,再次拉拽我們再次關注固態快閃記憶體技術最基本最核心的關鍵詞:成本。
  • QLC快閃記憶體性能低?取代HDD的會是它
    TLC: 也就是Trinary-Level Cell了,準確來說是3bit MLC ,每個cell單元存儲3bit信息,電壓從000到111有8種變化,容量比MLC再次增加1/3,成本更低,但是架構更複雜,P/E編程時間長,寫入速度慢,P/E壽命也降至1000-3000次,部分情況會更低。
  • 只有35次完全擦寫的PLC快閃記憶體SSD:入坑需謹慎
    PLC快閃記憶體為何不給力? 之前我們說到,既然PLC快閃記憶體能夠在單位空間內大幅增加快閃記憶體的密度,從而降低SSD的成本,那大家都使用PLC快閃記憶體不就好?大家都可以享受1元2GB的SSD,不是對消費者很有利嗎?顯然不是的,在你享受一方便利的同時,勢必要降低部分的體驗,而這種體驗在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上面同樣成立。
  • QLC快閃記憶體續命神器 國產SSD主控廠商開發4K LDPC算法
    國內的主控廠商聯芸科技日前宣布研發成功4K LDPC算法,這是國內SSD主控晶片廠商第一次實現該技術的連續突破,將極大地提高QLC快閃記憶體的可靠性及使用壽命。提到QLC快閃記憶體,很多SSD硬碟用戶覺得很雞肋,對其可靠性嚴重不放心。
  • 比QLC更不耐用的PLC顆粒被低估了:這些應用領域你想不到
    當我們還在抗拒QLC的時候,QLC的弟弟PLC卻早已在NAND廠商的密謀之中了。就在最近,9月19日的深圳「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上就展示了5bits Cell的SSD顆粒,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LC顆粒。先來具體了解一下PLC快閃記憶體眾所周知,自NAND Flash發展至今,快閃記憶體顆粒已經進行了四次革新。根據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內部排列的電子單元密度的不同,快閃記憶體顆粒有了如今的SLC、MLC、TLC、QLC快閃記憶體之分。其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存儲密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單位Bit的成本也得到極大降低。
  • 固態硬碟的MLC和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差別大嗎?
    SLC作為高端的我們不討論,那麼MLC和TLC這兩種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差別大嗎?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根據存儲原理快閃記憶體顆粒可以分為SLC、MLC、TLC三種。SLC英文全稱單層式儲存,存取原理上SLC架構是0和1兩個充電值,即每Cell只能存取1bit數據,有點兒類似於開關電路,雖然簡單但卻 非常穩定。
  • QLC、PLC快閃記憶體有多慘 最快35次寫完 不過別怕...
    QLC、PLC快閃記憶體有多慘 最快35次寫完 不過別怕..... SSD硬碟現在已經開始從TLC快閃記憶體向著QLC快閃記憶體升級,未來很快還會升級到PLC,容量還會增加,但是代價就是寫入壽命越來越低。從行業報告來看,PLC快閃記憶體的P/E壽命最短只有35次。
  • 2018 Gartner 全快閃記憶體魔力象限發布,首次有中國廠商出現
    要問全快閃記憶體廠商哪家強?Gartner的報告參考一下吧。在最近發布的Gartner SSA魔力象限中,領導者象限中有七家,最右上角的沒什麼變化,還是PureStorage,去年排在第三位的NetApp今年穩穩的站在了第二的位置。
  • 快閃記憶體顆粒大降價 固態硬碟到底該怎麼選?
    這也是為什麼某些廠商宣稱的吃滿SATA協議速度的SSD,卻128GB版本中掉速嚴重,因為SLC緩存本身不多,且很快就被用完了。一腳邁進QLC時代的SSD們亦是如此,三星860 QVO會在持續寫入80GB以後開始出現嚴重掉速的情況,直接暴露QLC快閃記憶體顆粒實際讀寫速度在75MB/s左右。
  • 3D NAND快閃記憶體有多遠?未來將如何發展?
    Lena Harman 發表於 2021-01-15 09:11:54 整個全球存儲市場對更高密度的NAND快閃記憶體需求不斷增長。
  • 你知道NAND快閃記憶體的種類和對比?
    由於快閃記憶體的成本取決於其裸片面積,如果可以在同樣的面積上存儲更多數據,快閃記憶體將更具成本效益。NAND快閃記憶體有三種主要類型:單層單元(SLC)、多層單元(MLC)和三層單元(TLC)。顧名思義,在相同的單位面積上,TLC快閃記憶體比MLC存儲的數據更多,而MLC又比SLC存儲的數據多。另一種新型的NAND快閃記憶體稱為3D NAND或V-NAND(垂直NAND)。
  • QLC與TLC快閃記憶體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SSD的成本主要來源於快閃記憶體,在TLC快閃記憶體能夠實現TB容量可惜價格未能降下來。只有不斷開發新類型的快閃記憶體,解決容量與價格的矛盾,才能讓SSD真正在大數據時代發揮應有作用。 這時,QLC 快閃記憶體就應運而生, 目前,東芝和西數先後宣布成功開發基於四比特單元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即QLC快閃記憶體,這也意味著QLC SSD將要來臨。
  • 致鈦PC005 Active 512GB M.2 SSD評測:快閃記憶體市場的生力軍
    當兩片晶圓各自完工後,創新的Xtacking技術只需一個處理步驟就可通過數百萬根金屬VIA(Vertical Interconnect Accesses,垂直互聯通道)將二者鍵合接通電路,而且只增加了有限的成本。在傳統3D NAND中,外圍電路會佔據晶片面積的20~30%,這樣降低了晶片的存儲密度,堆疊層數的增加。
  • 漲姿勢:全快閃記憶體陣列AFA的「五十度黑」
    在全快閃記憶體陣列的「五十度灰」一文中介紹過:灰色是籠統的說法,專業上其實有灰度等級的區分。全快閃記憶體陣列也是一種籠統的說法,專業上也有很大區分,例如Gartner就將其區分為AFA (All Flash Array,全快閃記憶體陣列)和SSA(Solid-State Array,固態陣列)。
  • TLC 快閃記憶體顆粒為什麼不好?
    早在去年三星840evo固態硬碟就採用了TLC晶片,後來被發現存在老數據讀取速度下降的問題,三星堅稱,問題源於快閃記憶體管理算法失誤,並不是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毛病。目前來說,大部分的固態硬碟採用MLC顆粒,極少高端的產品採用SLC顆粒,因為價格的問題部分入門級固態硬碟採用了TLC顆粒。從成本採購上來看,TLC的價格相對於MLC來說要便宜不少,更別提是SLC。
  • 一粒普通的沙子 是如何蛻變成一顆快閃記憶體顆粒?
    SSD主要由主控和快閃記憶體構成,而佔據了SSD 70%成本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毫無疑問是最受關注的焦點之一。作為存儲單元,快閃記憶體顆粒是如何被鍛造出來的呢?快閃記憶體晶片同各類晶片一樣,儘管用途與性能大有不同,但在材料上同宗同源,是的,它們都來源於沙子。晶片的基礎是矽晶圓,而矽元素普遍存在於我們日常所見的沙子中,尤其是石英砂,所以石英砂通常被用作晶片製造的原材料。
  • 全快閃記憶體陣列供應商TOP 10,第一不太出名?
    【IT168 評論】隨著快閃記憶體成本的降低,其遠遠優於傳統機械硬碟存儲的性能優勢也被逐漸放大,加上業務需求等一系列原因,在數據中心部署全快閃記憶體存儲陣列也越來越普遍。Gartner在2017年年中發布的一項關於全快閃記憶體市場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全快閃記憶體陣列市場在2016年增長了72%,總收入約46億美元。
  • 數據存儲洪流下 PCIe快閃記憶體緣何脫穎而出?
    為滿足這樣的需要,企業客戶正主動將快閃記憶體加入到其存儲基礎設施中。  由於需求加速增加,以及獲得客戶的認可,各公司的CIO們迅速認識到,快閃記憶體非常適合於資料庫、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分析等性能密集型應用。  儘管業界在大談全快閃記憶體和混合快閃記憶體陣列,然而,伺服器端快閃記憶體尤其是PCIe快閃記憶體出貨量已經開始起飛。Gartner Group預計,伺服器端快閃記憶體的出貨量在2015年將超過100萬片。
  • 3D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SLC、MLC、TLC、QLC的區別是什麼?
    快閃記憶體是一種永久性的半導體可擦寫存儲器,U盤、SD存儲卡、SSD 等都屬於快閃記憶體。3D NAND顆粒又可以分為32層、48層甚至64層或更高層次,3D TLC/MLC顆粒的不同產品,各大廠商的技術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