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科研團隊建立C4禾穀類研究的模式植物體系
8月31日,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自然。植物》雜誌發表了題為「穀子中的」擬南芥「:C4禾穀類研究的理想模式體系」的研究論文。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部分成員在穀子試驗基地。山西農大提供。
-
山西農大創製「小米」作為C4禾穀類模式植物,可縮短育種年限
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經過大規模誘變和篩選,獲得了一個超早熟迷你穀子新種質「小米」。在此基礎上,經過大量探索和嘗試,建立了一套方便快捷、高效穩定遺傳轉化體系。從而,將「小米」發展成C4禾穀類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
-
科學網—科學家找到C4禾穀類理想模式植物——「小米」
本報訊(記者程春生)近日,《自然—植物》在線發表了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與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的研究成果
-
科學家建立碳四禾穀類研究的模式植物體系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山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迷你穀子構建碳四(C4)禾穀類作物研究的模式植物體系。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據隋毅博士介紹,模式植物擬南芥和水稻在作物科學基礎研究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它們都是碳三(C3)植物,C4作物中還沒有理想的模式植物,一定程度上制約了C4植物基礎研究的發展。穀子為二倍體,其基因組小,且自花授粉,又有高質量的參考基因組,是極具發展潛力的禾穀類模式植物。但是,穀子生育期較長、株高較高、遺傳轉化困難等特點極大地限制了其作為模式植物在功能基因組學研究中的應用。
-
科學家建立碳四禾穀類研究的模式植物體系—新聞—科學網
模式植物擬南芥、xiaomi和穀子遺傳轉化流程圖 中國農科院供圖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山西農業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迷你穀子構建碳四(C4)禾穀類作物研究的模式植物體系
-
基因組解密 山西小米更優質 - 山西日報數字報
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近日在國際植物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Plants》(1區Top期刊,SCI影響因子13.256)發表了題為"A mini foxtail millet with an Arabidopsis-like life cycle as a C4model system"論文。
-
「剎車基因」亮相:穀子成為C4模式植物
作科所供圖「這項研究揭示了禾穀類作物葉片堅實度的遺傳學基礎及其調控機制,為作物株型改良提供了新的基因資源及研究思路。」刁現民說。C4光合作用模式植物「這個成果是實驗室多年的積累,說明穀子作為功能基因組研究模式植物的潛力深厚、前景廣闊,必將促進穀子模式植物體系的發展,也鞏固了我國在穀子基礎研究中的國際領先地位。」刁現民說。
-
山西在穀子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近日在國際植物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Plants(1區Top期刊,SCI影響因子13.256)發表論文。這是山西在Nature Plants以第一單位發表的首篇論文,也是近年來國際穀子研究領域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論文。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的資助。
-
山西在穀子功能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山西農業大學雜糧分子育種團隊近日在國際植物領域頂級期刊Nature Plants(1區Top期刊,SCI影響因子13.256)發表論文。這是山西在Nature Plants以第一單位發表的首篇論文,也是近年來國際穀子研究領域發表的影響因子最高的論文。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的資助。
-
「剎車基因」亮相:穀子成為C4模式植物—新聞—科學網
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作科所)研究員刁現民解釋說,葉片的直立和緊湊是兩個性狀。緊湊指的是葉片和莖的夾角小,而直立指的是葉片不下垂。 但關於油菜素內酯信號如何影響葉片直立與下垂的遺傳基礎研究仍舊欠缺,而這制約了禾穀類作物株型改良的效率和水平。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作科所副研究員湯沙介紹,他們利用穀子葉片嚴重披垂的突變體dpy1,克隆了控制穀子葉片披垂的基因DPY1。該基因編碼的DPY1蛋白激酶可以與油菜素內酯的一個共同受體發生互相作用。
-
華南農業大學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創製水稻高光效新種質
Mol Plant | 華南農業大學彭新湘課題組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創製水稻高光效新種質編輯 | 王一近日,華南農業大學課題組在Molecular Plant上發表題為「A Synthetic Photorespiratory Shortcut Enhances Photosynthesis to Boost Biomass and Grain Yield in Rice」的研究論文,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創製了水稻高光效新種質
-
聚焦農業「晶片」!種質創製大科學中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建設
目前,已初步形成「一核多園」建設規劃模式,整體建設方案和分物種創製實施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論證。首期擬入駐建設示範及先行物種為家蠶、羅非魚、黃連、楊樹、茶樹等;後期將重點聚焦長江上遊重要特色珍稀瀕危物種開展種質創製與利用研究。該項目成為校地合作共建西部(重慶)科學城的又一創新成果。
-
山西農業大學北京校友會正式成立
與會校領導山西農業大學校友會副會長齊向民宣讀了山西農業大學校友會關於同意成立山西農業大學北京校友會的批覆。北京山西高校校友聯合會輪值秘書長、山西中醫藥大學校友會秘書長趙建軍代表北京山西高校校友聯合會對山西農業大學北京校友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並希望通過校友會,增進校友情誼,整合校友資源,為山西的轉型發展,為母校的建設,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上)
早在去年10月,山西農業大學就與山西省農科院進行了合署辦公,意味著雙方深度融合,共同助力山西農谷發展。今年這項「拆牆透綠」之舉,也意味著農大與農科院合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實現谷、城、院三方的一體化發展。谷城院中的「谷」就是山西農谷,「城」就是以山西農業大學為主導的大學城,「院」就是科研院所。
-
PBJ趙開軍團隊發現植物基因外顯子跳躍剪接機制並創製香型水稻
前人研究表明,基因內含子的末端鹼基缺失或替換,可引起哺乳動物基因外顯子跳躍剪接,然而在植物中尚未發現外顯子跳躍剪接現象。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趙開軍團隊與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在國際知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在線發表了題為「CRISPR/Cas9 induces exon skipping that facilitates development of fragrant rice」的研究論文。
-
C4模式植物狗尾草
由於其基因組小(510Mb),序列完整;植株矮小(10-15cm),生活周期短(約6周),兩性花,雜交方便,種子產量高;可利用農桿菌介導法轉化,轉化效率高等一系列優勢,現在已被作為一種典型的C4模式生物,被用作C4光合相關研究。
-
盤點2020中國農業科研「亮點」—新聞—科學網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493-5 找到小麥「癌症」剋星 《科學》4月10日 主要作者: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孔令讓團隊 進展亮點:團隊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黴病主效基因
-
2020年中國農業科研「亮點」論文成果
論文連結: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5493-5找到小麥「癌症」剋星《科學》4月10日主要作者: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孔令讓團隊進展亮點:團隊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黴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將其轉移至小麥品種中,首次明確並驗證了其在小麥抗病育種中不僅具有穩定的赤黴病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