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我看過一本叫《場論》的書,給我印象很深。
這裡所說的「場「,既不是布迪厄作為人際客觀關係的「場域」,也不是勒溫作為動力心理學的「場」,而是類似於物理學的自然的「場」以及這種「場」對人和物的影響。
這種「場論」認為,世界上任何一個人或物都有一個自然場,類似於磁場,它對人或物都會發生影響。
我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個試驗。將十幾個作不同方向搖擺的鐘擺放在一起,最後其搖擺的方向趨於一致。何以如此?這就是自然場的作用。
日本的科學家作過試驗,將自己封閉性地與新生的花草置於一處,並生活一段時間。當走出花草房之後,醫學檢查發現其身體機能得到一定的改善。這就是為什麼那些養花的人一般都很長壽的原因。
經常和年輕人在一起的人,其心理和生理都會變得年輕。反之亦然。
與聰明的人在一起,你就會變得聰明;與愚蠢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愚蠢。
與瘋癲的人在一起,你遲早會發瘋。我親身目睹了兩個案例。我老家一個自然村有兩對夫婦,其妻子都患有間歇性精神病,後來這兩個家庭的丈夫都先後得了精神病並自殺了。
所以,我始終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場」與「場」之間的關係,他們之間不僅會發生如同勒溫所說的人與環境之間的心理影響,而且會實質性地發生自然場的作用。後者會使人的心理和生理發生改變,這種改變是潛移默化的,但卻是客觀實在的。
這就可以說明,當一個大的社會環境包括人文環境發生改變的時候,它就會形成一個宏大的「場」;在這種「場」的持續不斷的影響下,人的心理和生理機能就會發生改變,使自身與「場」保持一致並融入其中。在人類社會中,只有那些具有強大自主獨立意識的人(他們總是少數),才能衝破和超越「場」的閥域,使自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理性的精神。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智慧共享,讚賞隨意。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