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文獻綜述丨六步走向成功

2021-01-20 治學有術

文獻綜述是一種書面論證。它依據對研究主題現有知識的全面理解,建立一個合理的邏輯論證;通過論證,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回答研究問題。

文獻綜述對選定的研究主題進行有組織的研究,如圖所示,《怎樣做文獻綜述——六步走向成功》一書中將文獻綜述歸納為六個推進性的步驟,其中每一次的工作都為下一步打下基礎。

第一步:選擇主題——從日常興趣到研究主題

一個好的研究主題通常是從對現實問題的興趣中產生的。研究興趣大多來自人們對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矛盾、爭端、焦點問題和信念的好奇。興趣成為驅動研究者展開研究的動因,之後,研究者必須對有關興趣的阿述進行合適的改寫,將其從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轉化為專業的學術語言。

這個研究主題必須是一個明確的問題,並與其具體的學術領域相聯繫。使用學科語言、提煉研究興趣、選擇學術觀點,這是建立研究主題的必經之路。第一步也是寫作過程的開始,你從這裡開始寫研究日誌,它可以使你的想法和計劃更清晰明確 。這些任務完成之後就可以得出一個確定的研究主題,從而為第二步指出方向。

第二步:文獻檢索——檢索任務和方式

文獻檢索是策略性的資料收集過程,它包括選擇文獻,檢索文獻,最終提煉研究主題三個任務。有三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檢索:遊覽、快速閱讀、資料圖表化。

在動筆寫文獻綜述之前,我們要搜集和研究相關資料,從而對研究對象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這之前,還有很多審查 、分析和綜合的工作要做。通過對文獻的高質量搜索,以及閱讀和消化這些信息,我們才能選出需要審閱的文獻。結合現有資料分析主題的廣度和深度,文獻檢索之後,選擇有用的文獻、著作等深入研究,通過反思,進一步確定並提煉研究主題。

第三步:展開論證——為文獻綜述建立論證方案

開始撰寫高質量的文獻綜述前,要進行論證的工作。按照種類和主題將資料分類,發現論點;然後分析資料,了解與主題相關的研究已取得了哪些成績。要成功地完成這個任務,必須 建立一個針對 研究對象的論證方案,分析相關研究已取得的進展,分析這些研究是如何幫助我們認識研究對象的,它們又是否回答了我們提出的研究問題。

成功的文獻綜述通過有邏輯的論證建立一個論點。論斷、語氣和推理構成了邏輯性的論證。一個好的論證可以證明論斷。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每一個論斷必須 建立在可信的證據基礎之上,這些證據可以證實你的觀點。強有力的證據是從相關的、令人信服的資料中來的。

如果不能胸有成竹地闡明研究課題的論點,就不要開始撰寫正式的初稿。

第四步:文獻研究——進行發現式論證

文獻研究的目的是發現關於研究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些什麼」。文獻研究收集關於研究課題的已有知識。在文獻研究的初始階段,我們需要對通過文獻檢索所獲得的資料中的發現進行審查;其後,再按照一定的邏輯將這些發現組織 起來,最終形成結論。

文獻研究由集中收集到的資料、綜合信息及分析資料類型三個任務組成。

第五步:文獻批評——對研究進行闡釋

文獻批評回答的問題是:就文獻研究的結果,「我們能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文獻批評要對有關研究課題的已有知識加以闡釋,並探究這些知識是如何回答研究問題的。當你構思文獻批評時,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基於已有的知識,我提出的研究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如果 這個答案是清晰的,並且經過了發現式論證的界定,那麼你就找到了文獻綜述的主題,達到了文獻綜述的目的,即對有關主題的已有知識進行綜合併總結出一個論點。

無論是闡釋已有知識還是探究新的研究問題,都必須以切實可信的論證來證實主題。

第六步:綜述撰寫——撰寫、審核、修改

撰寫文獻綜述成功的關鍵在於審慎的態度。建構一個明晰有力的大綱,作為整個工作的基礎;確保這一大綱對文章的結構設計進行了合理安排,並包含足夠的細節,從而能夠有效地引導 寫作。分兩個階段完成寫作,首先「通過寫作增進自身理解」,然後再「通過寫作促進他人理解自己」。

寫作應從一份嘗試性的草稿開始,把研究材料 轉化為自己的視角。把嘗試性寫作的草稿與研究大綱相結合,為初稿的寫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然後,通過審核與校對工作,進行必要的修改,創造一份高質量的初稿。

文獻綜述的寫作並不是一項複雜的藝術,恰恰相反,它是一項寫作與修改交替進行的漸進過程,每一次修改都是對文章的進一步完善,直至論文能夠清晰優雅地表達作者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好文獻綜述,這幾步需要弄清楚
    相信一提到文獻綜述,很多同學就感覺頭大。因為,寫文獻綜述就意味著要看很多相關文獻,要做文獻筆記,任務量很大,這也是很多同學最感到頭疼的一點。當然,也有少數同學覺得寫文獻綜述很簡單,認為把別人的觀點複製過來就可以了。這種想法當然是不正確的。
  • 畢業生寫論文之前如何做好文獻綜述
    畢業生研究生如何在寫論文之前做好文獻綜述呢?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應該分為六步走戰略,首先我們就按照這六步走分別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六個步驟分別是,第一步選擇主題 從日常性渠道研究課題。在第一章階段下,可以分為選擇研究的興趣。研究者如何避免自己的偏見?第二個階段是。
  • 怎樣寫文獻綜述?
    綜述性論文是通過對各種觀點的比較說明問題的,讀者如有興趣深入研究,可按參考文獻查閱原文。因此,必須嚴肅對待。 文獻綜述的寫作要求 1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
  • 一線教師課題申報:如何做文獻綜述
    一線老師在申報課題時,有一個環節繞不過去,就是查閱相關文獻。筆者看過一些老師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發現存在一些問題,想和一線老師交流交流,僅是個人觀點,供批判。一、什麼是文獻綜述課題申報書中的文獻綜述與文獻綜述論文的撰寫,是有區別的。
  • 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他的這個五步文獻綜述法倒還真的值得學習和借鑑。克雷斯威爾認為,文獻綜述應由五部分組成:即序言、主題1(關於自變量的)、主題2(關於因變量的)、主題3(關於自變量和因變量兩方面闡述的研究)、總結。(1)序言 告訴讀者文獻綜述所涉及的幾個部分,這一段是關於章節構成的陳述。(2)綜述主題1 提出關於「自變量或多個自變量」的學術文獻。
  • 文獻綜述類論文寫作秘籍
    怎樣閱讀文獻完成了資料搜集工作,我們手頭可能掌握了數百篇文獻,一字一句地讀完這麼多的文獻不但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我們建議應該根據文獻的貢獻大小,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閱讀。1.讀摘要和結論。很多經驗研究文獻有較大的重複性,量表、研究方法都沒有改進或改進較少,寫作的主要目的是測試不同情境下的理論適用性,有時結論大同小異。
  • 論文寫作之如何搞定文獻綜述
    一、什麼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並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 全新角度解讀如何寫好一篇文獻綜述
    首先我們要先看文獻,這個看文獻不是單純為了學習而是為了超越所以我們在閱讀文獻時應該看的是文獻裡面最新和最領先的成果。而做文獻綜述的目的不僅僅是證明這個觀點是你想出來的而且還得論證別人的觀點是否正確,我們寫文章的時候都要有一個基本的出發點,而那個基本的出發點都是你從閱讀文獻中獲得的。
  • 開題報告文獻綜述寫不好?這篇文章談技巧!
    從結構上看,主要是由四部分組成:1.文獻綜述,2.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手段,3.參考文獻,4.進度安排。其中文獻綜述是開題報告中的最重要部分。文獻綜述屬三次文獻,專題性強,涉及範圍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時間性,能反映出這一專題的歷史背景、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情報學價值。撰寫文獻綜述可以為論文研究工作做準備,掌握本課題情況,明確研究方向,還可以培養畢業生收集整理資料及分析、綜合、評價的能力。
  • 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一)文獻綜述大部分是對文獻的羅列,缺乏對文獻研究的概括和理解文獻綜述簡單的羅列了其他人的文獻結果,而沒有自己的概括和理解,這樣的做法其實跟抄襲複製沒啥去唄,我們應該在他人內容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分析,對所研究的領域的研究成功和發展水平進行介紹和評論。
  • 10分鐘學會文獻綜述的5個方法!
    只要大家按著流程踏踏實實來做,相信榮格格,就一定可以寫出一篇質量還不錯的文獻綜述哦~(PS:老闆看到感動涕零的那種…..呦豁,這小子不錯誒)本文共6594字,閱讀時間大約11分鐘。我覺得大家肯定從名字裡已經猜到了,「綜述」那顧名思義,就是把N多的文獻綜合敘述在一起,雖然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最可惡的是,我們還不能保證這些時間和精力是完全有效的。
  • 畢業論文怎麼寫——文獻綜述,畢業論文怎麼寫文獻綜述?
    什麼是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合敘述的情報研究成果。文獻的搜集、整理、分析都為文獻綜述的撰寫奠定了基礎。文獻綜述的結論:文獻研究的結論,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文獻綜述的附錄: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於讀者進一步檢索。
  • 關於文獻綜述,這篇文章說透了!
    因此,文獻綜述事實上就是在尋找和確認前人肩膀究竟在哪裡的過程。在科學研究中,如果缺少全面系統的文獻綜述工作的話,該項研究很有可能只是踩在別人的腰上,甚或是沒踩到前人任何部位即踩空了或者踩偏了。另一方面,文獻綜述也有助於編輯和審稿人迅速有效地對該項研究的價值予以判斷。由此說,文獻綜述其實對提高投稿的命中率是有一定幫助作用的。
  • 淺議文獻綜述寫作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許多初寫者,所寫作的綜述基本都是「綜」合而不評「述」,對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很少進行分析並指出存在的問題,綜而不述是綜述類論文一個極為普遍存在的問題。醫學綜述一部分是綜合別人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另一部分,還要有作者自己的論述、研讀體會。大多數醫學綜述的學術邏輯和作者的寫作思路都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但許多都是對其他文獻短句的簡單排列,組成一個片段概念。
  • 重視文獻綜述的意義與價值
    不同的文獻綜述方法有其各自的優勢與劣勢,學者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科發展特點進行選擇。例如,系統性文獻綜述研究方法對文本的搜索和選擇具有嚴格要求,可以針對特定的、專一的研究問題有效整合不同理論方法並進行分析,但這種方法並不適用綜合性和跨學科研究領域。半系統性文獻綜述研究方法可以從理論方面對研究成果進行綜合性梳理,通過更為靈活的文本搜索方式,解決綜述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 研究生論文文獻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也稱研究綜述,是指在全面掌握、分析某一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相關文獻的基礎上,對該學術問題(或研究領域)在一定時期內已有研究成果、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歸納、整理和評述而形成的論文。文獻綜述一般要對研究現狀進行客觀的敘述和評論,以便預測發展、研究的趨勢或尋求新的研究突破點。文獻綜述是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重要章節。
  • 簡述文獻綜述的寫作過程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時期內某一學科,某一專業或技術的研究成果、發展水平以及科技動態等信息資料進行搜集、整理、選擇、提煉,並做出綜合性介紹和闡述的實用文體。在藍譯編譯看來,寫作文獻綜述不僅是積累科研資料的重要方法,也是了解有關專題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培養、鍛鍊組織材料,正確表達思想的有效途徑。
  • 文獻綜述撰寫的基本要求與內容
    文獻綜述是一類既不同於讀書筆記,也不同於科研論文的特殊文體。文獻綜述在具有特殊性的同時,也具有與其他文體一樣的要求,即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基本內容。文獻綜述的基本內容包括前言、正文、總結和參考文獻。下面,賽恩斯編譯文獻綜述撰寫的基本要求與內容做簡要闡述。
  • 文獻綜述存在的6大通病!
    其解釋有兩種可能: 一是作者認為前所未有才是創新,甚至個別的還誤以為寫上「填補空白」、「沒有同類文獻」等詞句可以提高文章的價值,這顯然是一種誤區; 二是作者未下功夫去查閱和學習前人已做的工作而企圖走捷徑,實際上,「欲速則不達」,一篇沒有好的文獻綜述的學位論文,一般來說很難有創新。
  • 簡談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和方法
    撰寫文獻綜述既有助於把握研究問題的已有研究成果,避免重複性勞動,也有助於聚焦研究問題,尋找論文的切入點和創新點。以下是文獻綜述的寫作步驟和方法:首先是確定選題。選題往往是研究者根據自身的興趣或研究的需要而定,也可根據所佔有的文獻資料的質和量,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