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綜述是一種書面論證。它依據對研究主題現有知識的全面理解,建立一個合理的邏輯論證;通過論證,得出一個令人信服的論點,回答研究問題。
文獻綜述對選定的研究主題進行有組織的研究,如圖所示,《怎樣做文獻綜述——六步走向成功》一書中將文獻綜述歸納為六個推進性的步驟,其中每一次的工作都為下一步打下基礎。
第一步:選擇主題——從日常興趣到研究主題
一個好的研究主題通常是從對現實問題的興趣中產生的。研究興趣大多來自人們對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矛盾、爭端、焦點問題和信念的好奇。興趣成為驅動研究者展開研究的動因,之後,研究者必須對有關興趣的阿述進行合適的改寫,將其從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轉化為專業的學術語言。
這個研究主題必須是一個明確的問題,並與其具體的學術領域相聯繫。使用學科語言、提煉研究興趣、選擇學術觀點,這是建立研究主題的必經之路。第一步也是寫作過程的開始,你從這裡開始寫研究日誌,它可以使你的想法和計劃更清晰明確 。這些任務完成之後就可以得出一個確定的研究主題,從而為第二步指出方向。
第二步:文獻檢索——檢索任務和方式
文獻檢索是策略性的資料收集過程,它包括選擇文獻,檢索文獻,最終提煉研究主題三個任務。有三種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檢索:遊覽、快速閱讀、資料圖表化。
在動筆寫文獻綜述之前,我們要搜集和研究相關資料,從而對研究對象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在這之前,還有很多審查 、分析和綜合的工作要做。通過對文獻的高質量搜索,以及閱讀和消化這些信息,我們才能選出需要審閱的文獻。結合現有資料分析主題的廣度和深度,文獻檢索之後,選擇有用的文獻、著作等深入研究,通過反思,進一步確定並提煉研究主題。
第三步:展開論證——為文獻綜述建立論證方案
開始撰寫高質量的文獻綜述前,要進行論證的工作。按照種類和主題將資料分類,發現論點;然後分析資料,了解與主題相關的研究已取得了哪些成績。要成功地完成這個任務,必須 建立一個針對 研究對象的論證方案,分析相關研究已取得的進展,分析這些研究是如何幫助我們認識研究對象的,它們又是否回答了我們提出的研究問題。
成功的文獻綜述通過有邏輯的論證建立一個論點。論斷、語氣和推理構成了邏輯性的論證。一個好的論證可以證明論斷。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每一個論斷必須 建立在可信的證據基礎之上,這些證據可以證實你的觀點。強有力的證據是從相關的、令人信服的資料中來的。
如果不能胸有成竹地闡明研究課題的論點,就不要開始撰寫正式的初稿。
第四步:文獻研究——進行發現式論證
文獻研究的目的是發現關於研究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些什麼」。文獻研究收集關於研究課題的已有知識。在文獻研究的初始階段,我們需要對通過文獻檢索所獲得的資料中的發現進行審查;其後,再按照一定的邏輯將這些發現組織 起來,最終形成結論。
文獻研究由集中收集到的資料、綜合信息及分析資料類型三個任務組成。
第五步:文獻批評——對研究進行闡釋
文獻批評回答的問題是:就文獻研究的結果,「我們能夠做出什麼樣的決定」。
文獻批評要對有關研究課題的已有知識加以闡釋,並探究這些知識是如何回答研究問題的。當你構思文獻批評時,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基於已有的知識,我提出的研究問題的答案是什麼?」如果 這個答案是清晰的,並且經過了發現式論證的界定,那麼你就找到了文獻綜述的主題,達到了文獻綜述的目的,即對有關主題的已有知識進行綜合併總結出一個論點。
無論是闡釋已有知識還是探究新的研究問題,都必須以切實可信的論證來證實主題。
第六步:綜述撰寫——撰寫、審核、修改
撰寫文獻綜述成功的關鍵在於審慎的態度。建構一個明晰有力的大綱,作為整個工作的基礎;確保這一大綱對文章的結構設計進行了合理安排,並包含足夠的細節,從而能夠有效地引導 寫作。分兩個階段完成寫作,首先「通過寫作增進自身理解」,然後再「通過寫作促進他人理解自己」。
寫作應從一份嘗試性的草稿開始,把研究材料 轉化為自己的視角。把嘗試性寫作的草稿與研究大綱相結合,為初稿的寫作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然後,通過審核與校對工作,進行必要的修改,創造一份高質量的初稿。
文獻綜述的寫作並不是一項複雜的藝術,恰恰相反,它是一項寫作與修改交替進行的漸進過程,每一次修改都是對文章的進一步完善,直至論文能夠清晰優雅地表達作者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