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轉型的速度和規模都是史無前例的。在1978年,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實際人均GDP僅為美國的1/40,巴西的1/10。從那以後,中國實際人均GDP的年均增長率超過8%,現在,中國的實際人均GDP幾乎是美國的1/5,和巴西處於同等水平。作為一個人口在世界佔比達1/5 以上的國家,中國的平均生活水準快速且持續的改善使得她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作為背景,我在本文中將先簡要討論中國經濟增長的歷史表現,亦即,中國如何從900年前的世界領先大國,轉而成為一個錯過了工業革命,在1800—1950年間人均GDP停滯不前的國家。然後我會給出對中國1952—1978年間以及1978年以後的增長進行核算的結果,把增長源分解為資本深化、勞動力深化以及生產率增長。在1952—1978年期間,中國人均GDP每年大約上升了3%,但是,所有增長都來源於政府強制性地擴大固定資產投資,以及教育水平上升帶來的人力資本增加。在此期間,由於50年代的大躍進和大饑荒,以及60年代末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國的生產率實際上是倒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