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中科大孫永明教授團隊在快速充放電特性鋰金屬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鋰離子電池在電子設備、通訊傳輸、交通工具、軍事武器領域等具有重要應用。然而,鋰離子電池的進一步發展正面臨重大挑戰。當前電池研究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如何使電池同時實現高的電池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電能力。金屬鋰具有最高的理論比容量和最低的電化學電電位,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下一代高比能鋰電池負極。但是受限於電極(鋰箔)緩慢的界面鋰離子擴散,很難實現鋰箔負極高倍率應用。
-
華中科大孫永明教授團隊在高鎳/矽碳高比能電池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以高鎳三元正極(LiNixCoyMnzO2,x≥0.6)和矽基負極組成的高鎳/矽基電池是最有希望廣泛應用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之一。然而,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電化學循環過程中表面發生副反應以及其晶體結構具有不穩定性,其容量隨著循環進行迅速衰減,限制了其規模化應用。
-
華中科大《Adv Mater》200°C以上,仍能正常運行的鋰金屬電池
金屬Li負極因為具有最高的理論容量(3860 mA h g-1)和最低的電勢(-3.04 V)而一直被視為是可充電鋰基電池的負極材料候選之一。但Li負極支晶生長、安全性等問題一直沒有很好的解決,嚴重製約了其發展。
-
深圳先進院高性能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3月1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光子信息與能源材料研究中心在新型高性能鉀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理論預言苯乙烯材料是一類非常有前景的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基於大量的計算模擬數據指出苯乙烯材料在用作鉀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具有非常高的理論比容量和非常小的體積膨脹。
-
華中科大《Adv Mater》200°C以上,仍能正常運行的鋰金屬電池!
金屬Li負極因為具有最高的理論容量(3860 mA h g-1)和最低的電勢(-3.04 V)而一直被視為是可充電鋰基電池的負極材料候選之一。近日,華中科技大學的孫永明教授和其團隊報導了Li-B合金改性Li負極,Li5B4獨特的3D
-
《Nature》新型快充鋰離子電池負極,20秒提供40%容量
導讀:本文提出一種新型無序巖鹽Li3V2O5作為一個快速充電負極,無序巖鹽Li3V2O5組裝為全電池經過1000多次充放電循環,容量衰減可忽略不計,並且具有出色的速率容量,可在20秒內提供40%的容量。
-
鋰離子電池新型負極材料的改進與研究
而負極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影響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見負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化學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研究較為廣泛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為金屬基(Sn基材料 然而,碳納米管直接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時,會存在不可逆容量高、電壓滯後及放電平臺不明顯等問題。 如Ng等採用簡單的過濾製備了單壁碳納米管,將其直接作為負極材料,其首次放電容量為1700mAh/g,可逆容量僅為400mAh/g。
-
...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應用...
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主要依靠關鍵電極材料的發展,如正負極材料容量的不斷提升。現有的鋰離子電池負極已經接近極限,為了滿足新一代的能源需求,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開發新型的鋰電負極技術迫在眉睫。 近年來,具有高容量的合金及轉換反應材料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如合金材料(Si、P、Sn、Ge),氧化物(SnO2、Fe2O3、CuO、Co3O4),硫化物(SnS2、Sb2S3)等。
-
鋰化技術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其在高比能矽負極中的...
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主要依靠關鍵電極材料的發展,如正負極材料容量的不斷提升。現有的鋰離子電池負極已經接近極限,為了滿足新一代的能源需求,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開發新型的鋰電負極技術迫在眉睫。 近年來,具有高容量的合金及轉換反應材料引起了廣泛的研究興趣,如合金材料(Si、P、Sn、Ge),氧化物(SnO2、Fe2O3、CuO、Co3O4),硫化物(SnS2、Sb2S3)等。
-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楊金虎教授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可逆晶態相變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來源: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16-12-13 瀏覽:
-
最新研究:構建親鈉性界面實現超高比容量、超長穩定性鈉金屬負極
研究背景鈉金屬因具有高理論比容量(1166mAh/g),低氧化還原電位(-2.714 V vs. SHE)和儲量豐富等優點,而被認為是能補充甚至替代現有的鋰電池體系的新型高能量密度電池體系。然而,鈉金屬負極枝晶不斷形成而引起的副反應和電池內部短路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鈉金屬電池的電化學性能和安全性。
-
【乾貨】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粘結劑的研究進展
導語綜述了桂基負極材料粘結劑的研究進展。重點論述了羧甲基纖維素鈉(CMC)、聚丙烯酸(PAA)、海藻酸納和導電聚合物等粘結劑在旌基負極材料中的應用。比較了不同類型粘結劑的優缺點,展望了矽基負極材料粘結劑的發展方向。矽(Si)基負極材料的理論比容量(4 200 mAh/g)高、嵌脫鋰平臺較適宜,是一種理想的鋰離子電池用高容量負極材料[1-2]。
-
Nature重磅:新型鋰離子電池快充負極材料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Ping Liu(劉平)與Shyue Ping Ong(王學彬)教授團隊,加州大學歐文分校Huolin Xin(忻獲麟)教授,阿貢國家實驗室Jun Lu(陸俊)研究員等多個團隊合作(共同通訊作者),報導了一種新型的具有無序巖鹽結構的氧化物作為鋰離子電池的快充負極材料。
-
最新研究:華中科大李會巧教授課題組AFM.一種新型的三斜相Na2Ti3O7...
然而,鈉離子電池嚴重缺乏可與鋰離子電池中石墨負極作用媲美的低壓負極材料。 在已報導的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中,層狀鈦基材料被認為是十分有前途的候選材料,因為它們固有的較大的中間層間距可快速插入Na+。然而,與碳負極的超低電壓相比,大多數鈦基負極的嵌入電壓平臺通常在0.5〜1.0 V。
-
湖南大學張明教授課題組在新型負極材料及器件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張明教授課題組在ACSNano上發表最新研究成果:「Sulfur-Rich (NH4)2Mo3S13as a Highly Reversible Anode for Sodium/Potassium-Ion Batteries」。
-
高能量密度金屬鋰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一種新型電解液「Solvent...
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的清潔能源實驗室E01組胡勇勝研究員和博士生索鎏敏等提出了一類新型雙功能電解液體系「Solvent-in-Salt」(SIS),並將其應用於鋰硫電池中,同時解決了多硫離子溶解和穩定金屬鋰負極兩項關鍵技術難題。
-
日本科學家新開發具超高容量的鈉離子電池用碳負極材料
近日,東京理科大學發表與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岡山大學共同開發了一項適用於超高容量鈉離子電池之碳負極材料。
-
「Science 」中國科大在快充鋰離子負極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Black Phosphorus Composites with Engineered Interfaces for High-Rate High-Capacity Lithium Storage」為題,於2020年10月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 2020,370, 192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快充鋰離子負極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中國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季恆星教授聯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等在鋰離子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以「Black Phosphorus Composites with Engineered Interfaces for High-Rate High-Capacity Lithium Storage」為題,於2020年10月9日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雜誌(Science2020,370, 192–197)。
-
關於石墨烯應用於鋰硫電池的研究進展詳解
另外, 可以調控石墨烯缺陷,可以引入官能團,對其摻雜改性,更利於吸附多硫化物,提高鋰硫電池的循環性能。本文綜述了近年來關於石墨烯及其複合材料作為鋰硫電池正極材料的相關研究成果,並提出了石墨烯基鋰硫電池的未來發展方向。 不難想像,石墨烯與硫結合形態眾多,如包覆、混雜、吸附、「三明治冶、插層堆砌等,如圖2所示。其實,研究報導的各種微結構和各種方法設計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