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先行
圖片說明:關注老年人群體
專題: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
「四科一能力」
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
教育:推進新科學課程的全面實施,從單純的「雙基教育」,發展為「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質」。
科普:促進課外科技活動與學校科學教育的有效銜接。
農村:提高科學教育水平,為農村未成年人參加科普活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渠道。
農民科學素質行動
宣傳:幫助廣大農民樹立科學發展觀。
教育培訓:建立農民科技教育培訓體系,加強農村科普網絡和人才隊伍建設。
社會服務:提高農民科學生產和生活能力,推動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發展,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
目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科學決策能力。
措施:把提高科學素質作為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規劃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科學素質的培訓;舉辦面向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各類科普活動。
評估:建立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接受科學素質教育的制度、激勵機制、評估體系,以及把科學文化素質作為選拔任用的基本條件之一。
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
在廣大城鎮宣傳科學發展觀,重點倡導和普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節能降耗、安全生產、健康生活等觀念和知識。
圍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和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求,以學習能力、職業技能和技術創新能力為重點,提高第二、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科學素質。
提高進城務工人員的職業技能水平和適應城市生活的能力;提高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
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
科學課程:進一步加強教材建設,推進科學課程改革。
基礎設施:加強中小學科學教育資源和基礎條件建設,保障科學教育改革的基本條件,引導社會資源支持科學教育和培訓。
隊伍建設:加強中小學科學教師能力培訓。
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
繁榮科普創作,引導、鼓勵和支持科普產品和信息資源的開發,激勵促進原創型科普創作。
建設共享交流平臺,探索科普產品資源服務公眾的有效模式。
借鑑國際經驗,開展國際科普資源交流。
大眾傳媒科技傳播能力建設工程
加大各類媒體科技傳播力度。
打造科技傳播媒體品牌。
發揮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等新型媒體的科技傳播功能。
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合理規劃:國家、城市、基層科普基礎設施的合理布局,制定標準,完善功能。
突出社會公益性:滿足公眾參與科普活動的需求,發展各類基層科普設施。
社會參與:企事業單位、院所以及社會各界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參與科普公益活動。
政策法規、隊伍建設與監測評估
研究提出科普事業發展的宏觀政策和法規,加大財政保障力度。
推動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專業化人才;廣納兼職人才;建立志願者隊伍。
建立和完善科普監測評估體系。
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先行
受中國科協委託,上海先期開展的兩個未成年人試點項目,即「中國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上海試點項目」和「『做中學』科學教育上海試點項目」,在全國範圍取得了先發優勢。
社區居民
鑑於上海已提前步入老齡化城市,因此,在《綱要》提出的四大重點人群的基礎上,還將適當關注老年人群體。提倡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通過上海市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建設,將上海建設成為國家科普文化資源中心之一。
通過上海市科普資源開發與共享工程的建設,構築上海公民科學素質得到整體提升的人力資源的高原,通過與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配套和協同,形成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上的科研創新成果和人才輩出的效應,即高原上的異峰凸起。前者側重普及,服務於大眾;後者側重提高,服務於精英。
專題: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