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沉默單個基因影響人們的社交能力

2020-12-01 生物谷

2016年6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喬治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沉默一種特定的基因可能影響人類社會行為,包括一個人形成健康關係或者識別其他人情感狀態的能力。相關研究結果於2016年6月20日在線發表在PNAS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pigenetic modification of OXT and human sociability」。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研究了一種被稱作甲基化---能夠降低特定基因表達---的過程如何影響基因OXT。這種基因負責產生一種被稱作催產素(oxytocin)的激素,而催產素與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的一系列社會行為相關聯。

論文通信作者、喬治亞大學富蘭克林文理學院生理學助理教授Brian W. Haas說,「甲基化限制基因在多大程度上表達。甲基化增加通常對應於基因表達水平下降,因此,它影響一種特定的基因如何發揮功能。」

「當OXT基因甲基化增加時,它可能對應於這種基因活性的下降。我們的研究證實這能夠對社會行為產生深刻影響。」

Haas和他的合作者們收集了120多名研究參與者的唾液樣品,並對這些樣品進行基因測試,這一測試可顯示出OXT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這些參與者接受一系列測試以便評估他們的社會技能,以及他們的大腦結構和功能。

研究人員發現OXT基因甲基化水平更高的參與者---可能對應著更低的OXT表達水平---更難識別他人的面部表情,而且這些參與者往往對他們與他們愛的人之間的關係產生更多的焦慮。

作為這項研究的一部分,參與者被要求觀看人們面部的簡短視頻,其中這些面部起始於中性表達,然後逐漸地出現情感表達。這些參與者的任務就是當他們知道面部正在表達哪種類型的情感時就按下按鈕。

他說,「OXT基因甲基化水平更高的參與者更不能夠準確地描述他們在視頻中觀察到的情感狀態。比如,這是一種典型的與自閉症相關的特徵。」

研究人員也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一種通過檢測含氧血液流動變化測量大腦活性的技術---研究在多種任務期間人們大腦中的活性區域,結果發現那些OXT基因甲基化水平更高的參與者在與社會認知處理能力相關聯的大腦區域中具有下降的神經活性。

這些參與者在被稱作梭狀回(fusiform gyrus)的大腦區域中也發生灰質下降,其中梭狀回在面部表情處理和社會認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Haas說,「我們所有的測試結果表明基因OXT在社會行為和大腦功能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儘管Haas和他的共同作者們提醒這些結果是初步的,以及還必需開展許多研究以便更加清晰地確定催產素和控制它的基因的作用,但是他希望這項研究可能有朝一日導致人們開發出新的改善的用於治療一系列社會行為障礙的方法。

他說,「甲基化是一種動態過程,而且甲基化水平能夠在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發生變化。不過,利用某種藥物改變甲基化水平可能有益於社會認知存在異常的人們。」(生物谷 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of OXT and human sociability

doi:10.1073/pnas.1602809113

Brian W. Haas, Megan M. Filkowskia, R. Nick Cochrana, Lydia Denisonc, Alexandra Ishakd, Shota Nishitanic,e, and Alicia K. Smith

Across many mammalian species there exist genetic and biological systems that facilitate the tendency to be social. Oxytocin is a neuropeptide involved in social-approach behaviors in humans and others mammals. Although there exists a large, mounting body of evidence showing that oxytocin signaling genes are associated with human sociability, very little is currently known regarding the way the structural gene for oxytocin (OXT) confer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uman sociability. In this study, we undertook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of OXT via DNA methylation, and overt measures of social processing, including self-report, behavior, and brain function and structure. Genetic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saliva samples and analyzed to target and quantify DNA methylation across the promoter region of OXT. We observed a consistent pattern of results across sociability measures. People that exhibit lower OXT DNA methylation (presumably linked to higher OXT expression) display more secure attachment styles, improved ability to recognize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greater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activity during two social-cognitive functional MRI tasks, and larger fusiform gyrus gray matter volume than people that exhibit higher OXT DNA methylation. These findings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of OXT is linked to several overt measures of sociability in humans and serve to advance progress in translational soci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towar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ary and genetic basis of normal and abnormal human sociability.

相關焦點

  • 催產素影響社交能力 男性體內也有
    催產素影響社交能力  為什麼有人擅長呼朋喚友,有人寧願閉門獨處?為什麼在社交網絡中有人只有沉默,有人卻能侃侃而談?對於人類而言人際關係很重要,但很少有人知道,基因才是決定人類成為「社交動物」的關鍵。不久前科學家發現,我們的社交才能可能與負責控制社交激素的「CD38 基因」相關,這種關聯在男性中更為普遍。
  • 社交平臺「沉默的螺旋」現象成因初探——以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上的...
    用戶可以通過社交平臺進行內容的自產自銷,社交媒體更是隨著潮流迅猛發展,成為發表觀點的「主戰場」。 社交媒體(Social Media)是指網際網路上基於用戶關係的內容生產與交換平臺,承擔了部分日常社會交往的功能。在網際網路基礎上的社交平臺中,網民得到了權力和能力上的提升, 尤其是話語權方面,原來的信息接受者也能夠成為消息的發出者,信息傳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被打破,這被稱為新媒體的「賦權」。
  • 社交媒體新聞遭遇「沉默的螺旋」
    「自我審查」(self-censorship)和「群體性思考」(group think)將影響網際網路用戶的行為方式,威脅到觀點的自由表達   人們通常認為社交媒體有助於言論自由,但是,近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與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
  • 單一基因到底有多重要?不僅和糖尿病有關,突變體還會誘發癌症!
    單一基因突變或能明顯影響人類的面部特徵DOI:10.1073/pnas.1708207114你是否擁有祖母般的眼睛?或者父親一樣的鼻子?近日來自牛津大學和薩裡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單一基因的突變或許就能對人類機體的面部特徵產生較大的影響,這或許就能幫助科學家們理解人類的面部特徵如何一代一代發生遺傳的。
  • 單個GATA4基因突變導致兩種心臟病類型
    一個家庭故事:基因突變與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影響將近1%的新生嬰兒。在一種特別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類型中,在兩個心室之間的隔膜中有孔形成。導致這些隔膜缺陷的一種原因是GATA4基因發生突變,其中GATA4是正常的心臟發育和健康的心臟功能所必需的。GATA4基因編碼一種「主調節」蛋白,該蛋白激活或沉默參與心臟發育的其他基因。
  • 社交媒體加劇了「沉默的螺旋」理論?
    《紐約時報》今日發表題目為「社交媒體如何抑制辯論」(How Social Media Silences Debate)的文章稱,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體不但沒有強化政治參與,反而削弱了人們暢所欲言的意願。
  • 問:社交媒體環境下「沉默的螺旋」消失了嗎?
    「沉默的螺旋」理論闡述(第一步當然是先了解理論傳統理念,畢竟還是有很大機率會考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先把這5-20分拿到手)「沉默的螺旋」理論的表述最早開始於 1974 年諾伊曼的一篇論文《」沉默的螺旋」 :一種輿論學理論》,是為了試圖解釋1965年大選產生的疑問——即使人們的選舉意圖沒有改變,但估計某一方獲勝的人還是會增多。
  • 基因的多效性 —— 單個基因影響多種表型
    在多種情況下,單個基因會影響生物體的多種特徵,這種單基因對多種遺傳特徵產生影響的現象稱為基因的多效性。
  • 社交網絡視角下,怎樣平衡防疫與經濟? | PNAS速遞
    原文題目:Network interventions for manag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sustaining economy原文地址:http://pnas.org
  • PNAS:揭示跳躍基因在壓力發生時的關鍵角色 或有望幫助機體應對...
    2020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僅有大約1%的人類DNA能夠編碼產生蛋白質,剩下的基因組中大約有一半是由所謂的垃圾序列所組成,這些序列能將自身複製成為RNA或DNA,隨後從一個位置跳動到另一個位置;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其中一種跳躍基因在壓力發生期間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NA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總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報告了跳躍
  • 通過CRISPR / Cas9去沉默沉默的基因
    控制細胞中基因表達的能力使科學家能夠理解基因功能並操縱細胞命運。最近,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名為CRIPSR / Cas9的革命性基因編輯工具,該工具採用細菌自然使用的系統來防禦病毒。該工具允許科學家精確添加,刪除或替換DNA的特定部分。CRISPR / Cas9是迄今為止最有效,最便宜和最簡單的基因編輯工具。然而,科學家尚未設法有效地利用它來激活細胞中的基因。
  • miRNA如何沉默基因
    miRNA識別靶序列對Ago蛋白降解其同源目標的這個反應過程有直接的動力學影響。研究人員於是再次進行全基因組CRISPR–Cas9掃描,取螢光信號最暗的0.5%,其中最暗的是LATS2, CSNK1A1, MTOR或SRPK1四種基因的敲除。CSNK1A1 (I型酪蛋白激酶的一種)的敲除尤其在不影響miR-19水平的情況下完全恢復了螢光信號的下調,即基因沉默,該過程中AGO2磷酸化大幅度下調、AGO2靶基因間交互恢復正常。
  • PNAS:挑戰常規!首次觀察到dsRNA直接進行代際傳遞
    他們首次在秀麗隱杆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觀察到雙鏈RNA(dsRNA)分子---能夠沉默細胞內的基因的DNA近親---能夠直接由親本傳遞到後代。重要的是,在親本中dsRNA分子產生的基因沉默效應也在它們的後代中持續存在。這提示著作非基因遺傳機制可能比任何人所猜測的還要簡單。
  • RNA控制核糖體基因的沉默
    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學院克雷格·皮卡爾德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12月4日表示,他們在核仁顯性(nucleolar dominance)現象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發現雜交植物或動物中整組親代核糖核酸RNA基因遭受沉默(被關閉)。
  • PNAS| 鑑定玉米花期旱脅迫基因
    進一步,通過DNA親和純化測序(DNA-seq)來鑑定NUT1的下遊靶基因,發現3817個潛在靶標基因。GO分析結果顯示,下調的差異表達基因與細胞壁大分子代謝相關,而上調的差異表達基因主要富集在激素響應途徑,尤其是生長素和茉莉酸途徑。通過染料吸收和運動分析表明,突變體中水分很難移動。
  • 基因對於人們愛情和學習的影響
    現代科學已經證明了,基因會對人們的行為和性格產生重大的影響,甚至是很多社會中的文化現象,也都收到了基因的影響。關於基因對於人們的影響,達爾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爾頓在遺傳學方面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他發表了一本著作,叫《遺傳的天才》。
  • PNAS:揭示表觀遺傳學修飾背後的精確分子機制
    ,DNA自身會攜帶一種可逆轉的化學修飾過程,即甲基化修飾,其能影響基因的表達。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DNA甲基化如何通過誘導沉默複合體的組裝來指導細胞抑制部分基因組的表達
  • PNAS:關鍵基因導致亨廷頓舞蹈症過早地發生
    最近一項研究發現一種導致亨廷頓病的遺傳基因從早期就影響大腦發育,儘管大多數患者在30至50歲之間不會出現疾病症狀。這項研究的結果由卡迪夫大學,埃爾蘭根 - 紐倫堡大學和隆德大學做出。這一小鼠水平的研究可以幫助科學家們在未來開發新的治療方法,即從年輕時開始治療,延遲這種疾病的發生。
  • 中國科學家《癌症研究》封面成果:讓抑癌基因不再「沉默」
    科學家仍在努力尋找新的靶向藥物和研究方向,在對付腫瘤時喚醒人體自身的免疫機能,讓抑癌基因不再做「沉默的羔羊」。南開大學藥學院楊誠教授課題組研究了腫瘤惡性演進中抑癌基因共沉默現象,並針對這一現象設計了通過納米微球運載的人工單鏈環狀DNA,通過吸附miRNA以提高機體抑癌基因的表達水平,從而抑制腫瘤進展。
  • 雙胞胎研究揭示10個真相:社交能力取決於基因
    因為他們有很多共同的基因,觀察他們有助於更好地了解基因和環境對人類的影響。據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號報導,比如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在選擇伴侶方面並非決定性因素,再比如吸菸會讓我們變得更加蒼老。研究雙胞胎使科學家發現以下10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