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鳥籠邏輯,當你在房間最顯眼的地方,買了一個鳥籠。那麼過幾天要麼你會買一隻鳥,要麼你會把鳥籠扔掉。實際上就是利用人們的慣性思維,可見一個人的慣性思維有多麼重要,平時養成積極有效的慣性思維對自己以後處理事情會有很大的幫助。
2.破窗效應。
一般房間一扇窗戶被打破之後,如果不及時修補,那麼其餘的窗戶基本上都會被打破。這種情況下就是需要在事情出現不好的徵兆之後要及時補救,要不然情況會每況愈下。
3.責任分散效應,一位女子在夜班結束工作回家遇刺,當女子大聲呼救的時候,在她周圍的一家窗戶亮起了燈,然後兇手逃走了。等女子回到自己樓上,再次遇到兇手,她大聲呼救,周圍的鄰居幾乎家裡都亮起了燈,但是沒有人救助,她被殺了。
這就是責任分散效應,當只有一個人亮燈時,因為就只有自己能夠救起女子,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進行救助,因為不救助帶來的心理代價太大。但是當周圍的很多人都可以救助的時候,自己反而不想當第一個,因為自己心裡覺得反正我不救其他人可以救助,往往這種後果就是集體冷漠。
4.帕金森定律。一個不稱職的官員,自己在事情解決不了的時候,一般會有三種選擇,第一種選擇自己離職,然後讓公司找一個適合這個崗位的人來。第二條路是找一個比自己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第三條路是找兩個比自己能力低的人來協助自己。總體上來看基本上都會選擇第三條路,因為第一條代價太大,第二條會有競爭壓力,而第三種出路是最為穩妥的。這樣的作為由上級逐級往下就形成了一個臃腫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