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投資高手都是長期價值投資的踐行者
2004~2019年股票型基金平均漲幅達870%,年化收益13.5%,而數據顯示,8-9成基民是賠錢的,賠錢的原因是高點衝進去,低點贖回。
在投資面前,人性的弱點顯露無疑。這種追漲殺跌每天都在資本市場上演。普通投資者拿不住的原因就在於短線交易,真正的投資高手都是長期價值投資的踐行者。
黑石聯合創始人彼得·彼得森所言:「回望過去,我遇到的機會最後都成了二選一的題目——眼前利益還是長遠利益,而我的選擇都是——長遠利益。」
長期投資與價值投資密不可分,長期價值投資的核心要義在於,在你的安全邊際內,用便宜的價格買好貨(好公司),並長期持有它,行業和賽道護城河的選擇是關鍵。
價值投資——把蛋糕做大的遊戲
價值投資的核心邏輯在於,用便宜的價格買好貨。即能不能篩選出真正優秀的公司和行業,能否以一個低估的價格買到這些資產並長期持有它。
內在價值圍繞價格上下波動。
價值投資鼻祖格雷厄姆曾形容,短期來看,市場是一個投票機;而長期來看,市場是一個稱重機。市場先生起伏不定,而內在價值相對穩定。
一個企業的「內在價值」是巴菲特選擇企業的重要標準。內在價值要求企業要有很好的淨利潤和ROE(淨資產回報率),以及持續盈利的能力。
內在價值的判斷要通過建立在數據基礎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必須結合在一起,不能偏廢,最重要的是不能憑空猜測,一切脫離事實的臆想必然成為冒險投機,進入到一種靠感覺投資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對股票估值是極其危險的。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說法:A股就是零和博弈的市場,你賺的錢都是別人賠的。而實際上,這個世界上除了零和遊戲,還有把蛋糕做大的遊戲,也就是經濟增長的遊戲。把蛋糕做大的遊戲實質上是一個創造價值的過程。長期價值投資這種投資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摒除甚至脫離資本市場的影響。
長期投資主義
價值投資的實現靠堅持長期投資來兌現。買股票就是買公司,投資就是做一家企業的超長期合伙人。
長期投資的前提是選對行業和企業,行業的發展趨勢決定了企業的成長性,如果現在投資紡織業和大數據行業,其結果差異是可想而知的。
有長期投資價值的企業往往是行業的龍頭或有望從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頭部稀缺公司,同時還要有很高的壁壘,這些都決定了企業的護城河寬不寬。
長期主義是投資方法論,而並非交易結果。不能簡單的用持股時間的長短來鑑定長期主義。
沒有人能夠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所有的行業,所以的資產都有一個生命周期。堅持長期主義,並不代表對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對的,每一份投資都要「機械」堅持,用長期思維投資,用時間去檢驗,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動態評估和糾錯。
安全邊際與能力圈
選對公司和行業,同時還要選對買入的價格。當股票價值被低估時就提供了良好的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的核心意義在於止損與避險。安全邊際不僅僅是價格提供的,更多來源於企業本身。企業「真正的護城河」是長期創造最大價值。
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堅持了長期價值投資,買入時有著良好的安全邊際,最終卻沒有得到好的投資回報?關鍵因素就在於對內在價值的判斷失誤,對內在價值的判斷超出了我們的「能力圈」。巴菲特曾說道:「我喜歡我能看懂的生意。先從能不能看懂開始,我用這一條篩選,90% 的公司都被過濾掉了。」
正如市場所言,你永遠賺不到認知之外的錢。這個認知範圍就是我們的「能力圈」。凡是超出能力圈、超出認知範圍的投資,市場終會在某一個時刻狠狠懲罰。
頭腦的偏見與執念,通常讓我們輸掉投資。狂熱的投資執念甚至會令一個投資者押注全部身家,在錯誤的決策中賠掉家底。這種思想和情感的偏見還有個專業名字,叫做稟賦效應。
投資者主觀放大某一類資產的價值,而忽略這種資產的實際內在價值。這就是典型的能力圈缺失。正確的投資應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構建自己的多元化投資組合,通過不斷的學習去擴寬自己的能力圈與認知範圍。
藉助專業投資機構的力量
長期主義主要有兩個最大的難點:第一你要有長期的錢,第二你要有長期的投資定力。對於普通個人投資者而言,做到這兩者簡直比登天還難。
普通投資者參與長期價值投資資本盛宴的有效途徑就是將資金交給專業機構來打理,藉助機構的專業投資能力,提高自己的投資勝率。
真正賺大錢的公司都是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長跑型」選手,這類專業投資機構始終將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將長期價值投資理念貫穿始終。業內頭部專業機構往往不賺高拋低吸的錢,也不賺割韭菜的錢,賺的就是企業成長的錢。
在多數人都醉心於「即時滿足」的世界,「滯後滿足」的人,早已先勝一籌。懂得延遲滿足與延遲成功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經濟下行、信用收緊和零利率,令投資者面臨著更為複雜的投資環境。藉助專業投資者的力量,注重資產配置與長期價值投資,才能跑贏下一個10年。